黄俊钦、黄光裕受查(《财经》 2006-10-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5:28
黄俊钦、黄光裕受查
 总第171期 出版日期:2006-10-30

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全部资产被查封,银监会参与摸查“新恒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
39岁的黄俊钦正面临一项针对其早年贷款的官方调查;这项调查,也涉及他名气更大、财富更丰的弟弟,37岁的黄光裕。
今年国庆假期后,这对广东潮阳籍商人刚刚登上最新排出的“中国百富榜”,分列第二名及第20名,个人资产分别达200亿元和65亿元。在2004年和2005年,现年37岁的黄光裕更一度是榜上的“中国首富”。
就在国庆前不久,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调查,查封其全部资产;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恒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被逮捕。
早前,银监会也参与了相关摸查;摸查目标,是“新恒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两系”旗下的39家公司,被列入摸查名单。
初步官方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13亿元的问题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形迹可疑。这些资金既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黄俊钦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在2000年之后也继续支撑其扩张。
这次立案调查的由头,与九年前发生的一起贷款案直接相关。贷款行是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就在今年国庆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黄俊钦本人也一度进入公安部监控范围。
“偷梁换柱”案
黄俊钦兄弟在20年前共同创立了国美电器。1993年二人“分家”后,哥哥转向房地产业,建立了“新恒基系”,在京城及东北拥有数栋著名的大厦;弟弟则独自经营“鹏润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构成其主要资产。
如今,国美电器专卖店已遍布中国100多座城市,数量接近600家;鹏润地产也在各地频频圈地,并已在北京开发了多处大型住宅区。
多年来,对黄俊钦兄弟巨额财富的来源向来不乏质疑。此次官方调查显示,民营的“新恒基系”和“鹏润系”在创业阶段,涉嫌以违法或严重违规方式,获得北京中行的信贷支持。
目前可知的较早一笔问题贷款,由北京中行在1997年6月贷出,当年共贷出1.6亿元人民币及1027万美元。贷款人名义是北京静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静安公司),实则由黄俊钦操控。
静安公司由外资身份的静安物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静安控股)和北京一家国企持有,外资持股六成,公司拥有北京市北三环东路静安中心地块。1995年前后,京城房地产景气不佳,静安地块无力动工,外方股东有意转手。
约在1994年,实际由黄俊钦私人所有的北京新恒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下称新恒基),挂靠在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名下,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1995年,黄俊钦等人以首创集团下属新恒基公司名义,与静安控股董事长邓南威接触,有意接盘静安控股全部股份。为维持该项目的“合资性质”,交易改由境外注册的香港捷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香港捷成)接盘。当年6月,双方签约,邓南威与另一名股东梁湖南,将静安控股100%股权转让香港捷成,作价1800余万美元。捷成为黄俊钦的私人公司。
届时,黄俊钦及新恒基手头并无资金,仅承诺先进场施工,自找建设资金。双方约定在静安中心大厦建成后,黄俊钦以相应楼宇面积折抵股价款,届时方予办理静安控股的股权过户。
1995年下半年,静安中心破土动工,但资金很快告急,黄俊钦等人开始寻求银行贷款。1997年,黄俊钦和于星旺等人伪造静安公司执照、董事会决议及法定代表人邓南威的签名,以静安公司名义向北京中行贷款,当年贷款五笔,总计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贷款安排人,正是时任北京中行行长的牛忠光。
上述贷款主要转入香港捷成账户,后者再以投资款名义注入静安公司,另有一部分转入私人账户;直到1998年底,静安公司实际大股东邓南威、梁湖南二人方才知晓。令两位股东气愤的是,银行在此涉嫌骗贷案中,在发放贷款前必须核对借贷人的一切原始证照,“而且中行明明知道我们才是静安公司的所有者。”梁湖南对《财经》说。在他们看来,上述贷款发放绝非银行工作人员的疏忽,而是北京中行与黄俊钦等人的共谋。
自1998年底起,这两名加拿大籍华人屡屡上告;翌年,同样在北京中行内部人员协助下,黄俊钦等人将上述几笔贷款的借贷人变更为新恒基。
大力给予方便的银行内部人士正是当时的中行北京分行行长牛忠光。
勾兑中行
现年62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牛忠光在金融界浸淫40年,人脉熟稔,颇有神通。
黄俊钦是通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的。现年45岁的雷瑛在北京开有多家公司,与牛忠光过从甚密,后者对雷瑛的生意频频关照,这在北京中行内部是公开的秘密。今年国庆前夕,雷瑛与牛忠光相继被捕。
1998年初,静安中心尚未竣工,黄俊钦等人故伎重演,再次采取篡改静安公司营业执照中法定代表人的手段,伪造“预售契约”,将在建中的静安中心首层、二层共计2237平方米的楼面,赠予雷瑛全资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团有限公司。
随后,雷瑛以中怡集团名义,将上述两层楼面作价1.17亿元租赁给北京中行,租期50年,用作北京中行静安支行的营业场地。这一昂贵的租价,相当于每平方米5万余元,甚至高出当时楼价数倍。尽管静安中心远未竣工,但双方租期却始自1998年,北京中行分数笔将1.17亿元租金悉数付给中怡。事实上,中行静安支行迟至2003年才搬进静安中心办公。
1999年下半年,静安中心落成,但黄俊钦迟迟不按约定向外方股东交付楼面。尽管静安公司股权因此不能交割,但黄俊钦事实上控制了这家公司,宛如主人身份主持楼宇的租售业务。
直至2005年末,黄俊钦才向邓南威、梁湖南两位股东支付1500万美元,将静安控股股权过户至自己名下。
另一方面,新恒基在开发静安中心时对北京中行欠下的近亿元贷款,也迟迟不曾归还。与此同时,黄俊钦兄弟利用与牛忠光等人的关系,以不同公司名义继续向这家银行贷款。在1997年-2001年间,上述贷款总额接近10亿元,其中4亿余元一直不曾还本付息。
相比哥哥,黄光裕与北京中行另有一番渊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足30岁的黄光裕结识了北京中行年轻女职员杜鹃。杜鹃约在1999年前后辞职,之后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香港交易所代码:0493)执行董事。
杜鹃在1999年前后嫁给了黄光裕,自此与丈夫共同进退。
贷款去向
即便在1998年牛忠光调离北京分行之后,黄光裕名下的地产项目鹏润家园,也在北京分行获得逾3亿元的按揭贷款。
经营电器起家的黄光裕约在1996年前后涉足房地产,成立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京城开发的第一个楼盘是鹏润家园。该项目于1997年动工,资金紧缺,黄光裕一度欲将手中十余家国美电器连锁店尽数出手,以投入鹏润家园开发,但最终无果。
1999年,鹏润家园首期竣工发售,因户型设计偏大而销售缓慢,严重影响资金回笼投入后续开发。为此,黄光裕与北京中行内部人员谋定,以挪借来的大批身份证办理虚假个人按揭贷款,从北京中行贷出3亿余元。同时,黄将鹏润家园部分后续工程转手某合作者开发经营,由后者负责偿还虚假个人按揭。之前贷出的3亿余元现金,则由黄光裕转做他用。
当年参与贷款者,包括时任北京分行副行长李宝光、零售业务处副处长徐维联。如今,徐维联已因卷入对北京森豪公寓的虚假房贷案,于今年7月在京受审。此案尚未宣判。
时至2001年,同样在北京中行内部人的安排下,一家担保公司连续从北京中行获取汽车贷款。至2004年,三年间累积车贷金额高达4亿元。参与调查者称,这家担保公司事实上由黄光裕控制,“从北京中行历年对黄俊钦兄弟的贷款也可以看出,兄弟二人从来都是假借其他公司的名义从北京中行贷款。”
与鹏润家园当年制造虚假房贷相似,以车贷名义借出的4亿元现金被迅速转移。之后不久,作为贷款主体的担保公司则被转予他人,但事后的调查表明,接盘人对担保公司4亿元车贷的或有债务毫不知情。目前,其中2亿元到期车贷已经偿还,另有2亿元尚未到期,仍然挂在北京中行贷款科目下。
黄俊钦、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北京中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后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这些贷款构成如今北京中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资金的最终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参与调查者指出,对上述13亿元资金去向的调查难度颇大。因为贷款大多以看似不相关的公司名义贷出,贷款用途大多含混,其中更有大笔的无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在“鹏润系”和“新恒基系”的庞大网络中频繁调转,“光是一个鹏润,就开立了上百个账户,查账就像走迷宫。”
初步调查显示,有部分资金被打入众多证券账户,更多的资金被转出境外。“如果不进行立案调查,而是单纯查账,可能这些贷款的主体都和黄俊钦兄弟的公司无关,最终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知情人称,“但北京中行的某些人自然心知肚明,这些贷款的真正使用人就是黄俊钦兄弟。”
直到2004年中国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造,开始大量剥离不良贷款时,北京中行才开始落实上述问题贷款的真实债务主体。
转移债务包
2004年6月,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一齐参与了由央行及财政部主持的竞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资产50%的名义价格,竞得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总计2787亿元不良贷款。
此前,在北京中行的不良资产剥离中,将黄俊钦兄弟历年来以其他公司名义贷出的部分贷款,明确至鹏润和“新恒基系”公司的名下,列为可疑类资产。这部分贷款总计4亿余元,随中国银行的整个不良资产包出售给信达,以账面资产23%计价。
2005年,信达曾将上述4亿余元不良贷款单独打包出售。四家竞标者中,有两家公司与黄俊钦兄弟密切相关,有消息说其法定代表人均为其母亲。其中一家公司以账面资产40%的价格中标,据称中标价与标底相差无几。然而就在交易手续接近办妥之时,银监会予以否决。
今年5月,信达再次公开招标出售北京地区不良资产包,在其中一个账面资产总计15.28亿元的资产包中,再次包含了上述4亿余元不良贷款,并在公告中直陈为“以某一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零售业的企业集团债权为主”。这一资产包的招标,原定的提交报价日为7月26日,但最终未果;随后再启动第二次报价,至今仍无结果。
信达当年竞得中国银行资产包,承诺三年内处置完毕,否则将从自身资本金中抵扣。因此,包括前述4亿余元不良资产包在内的中行坏账,不可能无限期搁置,而需在2007年5月底前售出。消息人士称,这4亿余元可疑类贷款既无授信,也无明确抵押物,贷款用途不详,长年不能收回,“一般人根本不敢接,能接的人只有黄俊钦兄弟自己。”
“一旦他们以四折价顺利购回这个资产包,就等于用一个多亿抹平了四个多亿的问题贷款,不会再被追债了。”中行信贷部门一位经理人员说。
据闻,在眼下启动的北京中行案调查中,包括了对当初将4亿余元坏账剥离的追究。个中逻辑不难理解——既然贷款的最终债务人是黄俊钦兄弟,而后者近年来已积聚了亿万财产,为何还要久欠不还区区4亿余元贷款?北京中行为何要将其作为坏账剥离?
同样的问题,也曾令早年静安公司的外方股东感到愤懑——静安中心大厦早在1999年下半年即已建成发售,黄俊钦及其新恒基理应回笼巨额资金,为何又要长年拖欠1000余万美元的股权款?
“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多少钱。”参与调查者质疑道。
“原罪”危机
1993年黄俊钦兄弟分家时,无论是新恒基还是国美,都远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1993年后,黄俊钦开始倾力投入房地产业,之后几年,曾在北京先后建成鹏润大厦、静安中心以及新恒基大厦;其间,时时可遇早期民营资本介入房地产开发时面临的诸多障碍,并经历着严重的资金缺血。一位曾就职国美电器高层的知情人告诉《财经》,兄弟二人在鹏润大厦建设时期发生激烈争执,一度反目。鹏润大厦系黄俊钦所建,黄光裕购买其中部分,但迟迟未向哥哥支付楼款。“他当时实在没钱,非常艰难,而黄俊钦也很缺钱。”
约在1996年,黄光裕也开始投入房地产开发,当年启动了他平生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北京鹏润家园。自此,黄光裕的“鹏润系”开始成型,最上游是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鹏润投资),下设鹏润地产及国美电器。
然而资金匮乏依旧,以至于黄光裕日后要以虚假个人按揭方式,从北京中行套取资金。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黄光裕专注房地产业,将国美电器交给妹夫张志铭打理。未料国美电器从此蒸蒸日上,远远超越房地产,构成黄光裕的主要资产。
国美电器在1999年走出京城,在天津、上海、河北等地建连锁店。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国美电器2001年跻身“中国连锁百强”第六名,当年底在全国拥有84家门店,销售收入逾60亿元。
在外界眼里,黄光裕兄弟的黄金时代正是始自2001年前后。这段时间,京城房地产方兴未艾,兄弟二人都不断购置地块。
与此同时,黄光裕所有的国美电器迎来了国内电器零售业的最好时光,“2002年到2004年间,是国美电器最赚钱的时候。”国美电器一位高层回忆说。
但最赚钱的时候或许正是最缺钱的时候,尽管早年的鹏润大厦、新恒基大厦、静安中心以及鹏润家园都已建成发售,但新的扩张——无论是房地产业的扩张,还是国美电器自身的扩张,都需要更多的资金。
“我们发现,黄俊钦兄弟从北京中行贷出的10多亿元资金,绝大多数已陆续通过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回笼,但他们还是长期不还。”参与调查者指出,“这些资金大量转出境外,很可能被用于炒股和炒期货,或用作其他投资。”
2000年前后,处于最有钱也是最缺钱时期的黄光裕开始筹划境外上市。“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融资,同时可以操作二级市场。因为投入房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民营企业其实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一位国美高层说。
黄俊钦兄弟早年勾结牛忠光等人牟取银行贷款,或为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家的一种“原罪”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金融秩序远未建立健全、同时民营企业发展路径也远未规范明确之时,这种模式印着时代的印记。
如今,历史的一页已然翻过,早年的银企勾结模式在新时代也越来越难以复制和延续,被公认既聪明又富魄力的黄光裕开始转而谋求境外融资。他在2000年末最终锁定买壳上市,“壳”目标是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香港交易所代码:0493)。
这之后发生的故事广为外界乐道——借壳上市最终成为黄光裕个人财富的放大器。2001年之后的黄光裕,正以中国乃至世界级富豪的姿态冉冉上升;他那位绝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的哥哥,也在悄然扩张着自己的资产。
时至今日,尚难确认公安部正在展开的立案调查会否最终触及黄光裕,也难以判断早年创业期的违规或违法贷款究竟是何情节,留下了多大的债务亏空,最终会给“新恒基系”和“鹏润系”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但无论如何,黄俊钦兄弟都面临紧要关头。
有人知道,二人近年来急遽膨胀的“财富王国”是否真的足够强大,足以应对正在发生的“原罪”危机。(龙雪晴 季敏华/文)
本刊记者于宁、苏丹丹对此文亦有贡献
http://www.caijing.com.cn/2006-10-31/100012949.html
《财经网》既往相关报道:
黄俊钦、黄光裕被查国美“双刃剑”
李正全:直面“原罪”拷问
国美上半年净利增长近两倍
国美收购三联再起波折
国美电器36亿并购大中电器
国美“双刃剑”
共有0条点评

“钱永远都不够用”——国美的极速扩张及其风险
□ 本刊记者 季敏华 龙雪晴 苏丹丹/文
国美电器的成功,构成了中国连锁商业史上的一个典范;黄光裕——早年还包括他的兄长黄俊钦的创业故事,展现给世人的正是一个白手起家最终成为中国首富的奇迹。
故事的另一面,则始终伴随着外界对黄光裕兄弟创富源泉及手段的争议,以及对日益庞大也日具市场杀伤力的“国美模式”的批评。
正在调查中的北京中行贷款案,披露出黄光裕兄弟早年鲜为人知的“原罪”。而在2000年后由黄光裕加速放大的“国美奇迹”已为众人周知,其鲜亮的底色上也投有黯淡的斑影,未来亦并不明朗。
借壳上市
约在2000年中,国美香港IPO方案最终流产,黄光裕将目标调整为借壳上市,从而迈出以境外证券市场倍增自身财富的第一步。
2001年中,黄光裕将北京鹏润大厦内的三间物业置入香港公司京华自动化(香港交易所代码:0493),获得1200万港元现金及在上市公司13.4%的股份;次年,再以现金1.35亿港元认购京华自动化配售股份,之后经少量减持,持股上市公司74.5%,并将公司更名为中国鹏润。
同样在2002年,黄光裕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中国鹏润收购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北里的一处地块,宣称公司将转向物业开发及经营。此举表明,这一时期黄光裕在港上市的目标,还是着眼于内地房地产的融资和开发。
借壳上市需要大笔资金,而借壳之初,公司在香港市场又并无融资能力。正是在这段时间,黄光裕透过一家担保公司,从北京中行陆续贷出4亿余元汽车贷款。“这些贷款非常零碎,很多都是100多万元一笔。”知情人透露,“做车贷非常麻烦,但他仍然以零敲碎打方式,在三年时间里贷出四个多亿,大多数流向境外,反映出当时他在境外极需用钱。”
时间很快到了2004年,国美电器在黄光裕财富王国的权重日益加大。这一年,国美电器跃居“中国连锁百强”第二名,宣称拥有227家门店,全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他这时的想法已不再是用上市公司融资,而是要在国美品牌最值钱的时候尽快套现。”一位黄光裕早年的同事说。
2003年4月之后的一年间,国内各地19家国美子公司的资产被置入新成立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新公司由黄光裕个人全额持有。截至2004年6月,这19家子公司拥有全国各地共计94家国美电器门店,净资产为4.48亿港元。当月,香港的中国鹏润以83亿港元代价,从黄光裕手中收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65%股权,所购股权折合净资产价值尚不足3亿港元。
这次收购并未涉及现金,而是由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发行共计83亿港元的股票及可换股票据。不久,黄光裕将票据全部转为股份,总计持股上市公司超过七成,并将公司更名为国美电器。
当年下半年,黄光裕通过数次减持,在市场套现近30亿港元。“这相当于国美电器的无形资产的套现,他选择了最佳时机套现,做得非常漂亮。”一位接近黄光裕的人士说。
部分减持后,黄光裕仍持股国美电器约65%;以当年市值计,其身家已超过百亿港元。黄由此跃居2004年“中国百富榜”榜首。
即便如此,资金的缺口仍然远远超出供给。“毕竟套现是有限的,事实上为了维持股价,黄光裕还需时常购入国美电器股份来托市。另一方面,套现资金被迅速用于国内房地产开发和国美电器在全国的扩张,钱永远都不够用。”
一个鲜明的印迹是,正是在黄光裕个人财富冲至巅峰的2004年,他早年与黄俊钦的违规贷款中的4亿余元,被北京中行作为不良资产剥离至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扩张“双刃剑”
同样在颠峰期的2004年,无论国美电器还是鹏润地产,都开始了急遽扩张。
截至2006年中,国美电器半年报宣称,包括非上市部分在内的国美电器专卖店已达558家,遍布全国168座城市。其中,隶属上市公司的专卖店总计338家,当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21.68亿元,创造净利润3.45亿元。
这仅是上市公司自身的报表数据。在当初的设计中,大约40%的国美电器门店并未放入上市公司。截至2006年中,这部分门店达到220家,最终由黄光裕本人全资持有。在上市公司报表中,这部分资产被称之为“母集团”。上市公司与母集团由同一管理团队运营,而后者隶属上市公司,因此母集团每年需向上市公司支付“管理费”。
“这笔收入构成了上市公司利润的20%,相当于将非上市部分国美电器的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分析师麦嘉慧称。
除此,上市公司与母集团共同采购,各地国美分公司并无独立财权,而是接受最上游控股公司鹏润投资的统一收支调度。“上市和非上市的两块国美电器的利润可以装来装去,比如把利润做到上市公司,而把债务和亏损放进母公司。”一位知情人说,“这也算是业界的惯常做法。”
无论上市还是非上市部分,购销形同一体的国美电器已因快速扩张,大举进占消费能力薄弱的二线、三线城市,导致单店销售额下滑和利润降低。即便在一线城市,国美电器也在一直加大门店密度,加之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样造成单店销售下降。
然而,继续扩张已成为国美的既定方针,黄光裕宣称要在2008年达到1200家门店的规模,意在打压对手,尽快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认为未来“一统天下”后,自然可以提升销售额和利润率。
但这也许只是一厢情愿,单店利润下滑已影响国美整体盈利,而销售额下降则造成回款周期加长,资金周转放缓。
利用资金快速周转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资金”,曾是国美的一个法宝:国美从厂商进货,支付的则是三到六个月期限的银行票据;如果销售畅旺,回款迅速,则国美始终可以稳占大量现金流。这部分资金在财报中属于“应付账款”,实则可以灵活运用。大量“应付账款”流向国美电器体系之外,投向房地产、证券等耗资巨大的领域,这已成为业界共知。“这些应付账款好比免费资金,要被调去做更高收益的投资。”一位国美早年的会计师说。
“在国美最好的时期,资金一年可以周转16次。现在销售速度下滑,周转率差远了。”知情人说。可灵活抽调的“沉淀资金”大幅减少,对鹏润地产板块的资金支持能力随之下降,而这一块的资金需求却日益加大。
如今,鹏润地产板块正在耗费越来越多的资金,在北京的数个大盘急需资金启动和建设,在各地则需圈占日益紧缺的土地,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愈益艰难。
但扩张还在加速。今年7月,国美电器吞并了中国第三大电器连锁商永乐电器,并在六天后宣告收购老牌地产股中关村(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31)。
“我们还要加快拿地,加快建设,加快销售回笼资金,地产项目不能断档。”鹏润地产总经理童渊说。这一模式正是国美电器的翻版。
这位由黄光裕聘请的香港职业经理人,否认鹏润地产板块的资金来自国美电器的“沉淀资金”。他表示,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国美电器的利润,以及鹏润地产自身的积累。
“当年国美电器选择扩张的战略是对的,因为要有规模效应,也因为上市公司需要不断扩张来制造市场效应——但扩张不能过度。”黄光裕早年的同事说,“现在单店销售额在下降,资金周转在减缓,这个时候,再扩张就带不来现金流了,就不能再支持地产的发展了。”
如今的鹏润地产,既拥有早年开发的鹏润家园,也拥有2004年后方始启动的国美第一城,以及国美金尊、尊爵地产、鹏润国际时尚交易中心等项目。但后面的项目大多还是沙盘上的模型,巨大的资金缺口显而易见。
“国美模式”
在鹏润的高层圈子里,黄光裕被公认颇具“赌性”。多年来,这位备受争议的企业家,创造了同样备受争议的“国美模式”——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实现快速销售,并最大化地占据市场份额。国美电器的大部分利润并不来自通常的销售环节,而是向上游供货厂商索取销售“返利”。国美电器报表也显示,向供货商收取的进场费、广告推广费等“其他收入”,占据了公司利润的很大比重。
2001年前,大批厂商支持国美发展,认为它是一种优于传统的全新销售渠道;这一渠道可以实现最快的销售和最快的回款,厂商和国美都可以在薄利多销中最终获利。但之后,尤其是2004年国美借助上市而急遽扩张以来,它对上游供货商的态度已经愈益强硬,“渠道为王”的模式正在对生产厂商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国美以低于厂商定价的方式推动销售,产生的亏损甚至要厂商弥补。国美门店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也令厂商怨声载道。厂商对国美心情矛盾——类似国美的电器大卖场目前包揽了供应商近30%的销售量,这一重要渠道显然不能放弃;另一方面,大卖场的低售价和高收费令很多供应商只能赚取微利,甚至是亏损。
早年,中国第二大空调生产商格力电器曾与国美交恶,转而自建渠道销售。2004年以来,更多的厂商开始转向,他们的态度在今年以来变得更加公开。今年9月,美的电器在武汉召开的会议上宣布,今后要全面支持传统渠道商,并计划开设40家专卖店;同月,海尔电器召开的经销商会议上,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愿。
另一方面,百货公司、专卖店及地方性中小销售渠道,也并未在国美等电器大卖场的进逼下消失。在大量的二线、三线城市,这些传统销售商正以其地缘、人缘优势对抗国美的咄咄攻势,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
“国美大卖场的扩张并不能打死对手,也永远不可能消灭形形色色的竞争对象。”一位黄光裕早年的伙伴说,“这种情况下,急速扩张只能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
本刊香港特派记者陈慧颖对此文亦有贡献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ontent.jsp?infoid=12747&type=1&ptime=200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