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知名导演明争暗斗的二十年(转载)_霧裏尋花_凤凰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8:11
中国两大知名导演明争暗斗的二十年(转载)
发表于 2008-05-04 14:02:51 类别:影评
 
今年正好是张艺谋从摄影师改执导筒的二十周年(1986年,张艺谋头一回当导演,导出了那部震惊中外的《红高粱》),距离陈凯歌的导演处女作《黄土地》也整整二十二年了!如果把这两位中国电影“第五代”旗手的创作生涯进行一个对比,你会赫然发现,这二十年来,一场无形的PK一直在这两个电影学院的校友兼昔日的合作伙伴之间上演着!
众所周知,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只不过,一个是摄影系的高材生,一个是导演系的才子。陈凯歌的头两部作品《黄土地》和《大阅兵》,摄影聘请的都是张艺谋,按照中国一句老话,那是“一个锅里吃出来的”。大概是从陈凯歌的第三部作品《孩子王》开始,摄影换成了顾长卫,因为那时候张艺谋已经彻底改行当了导演。有趣的是,张艺谋的第一部执导的影片《红高粱》,和陈凯歌的处女作《黄土地》一样,都是把镜头伸向遥远年代的中国式“西部片”,而且两部影片的片名也“对仗工整”。(“红”对“黄”,“土地”对“高梁”)
首轮PK:张艺谋《秋菊打官司》VS陈凯歌《孩子王》《边走边唱》

《边走边唱》


完成《大阅兵》,和张艺谋“分道扬镳”之后,陈凯歌就走进了当代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一口气改编了两位当代著名作家的小说,《孩子王》是阿城蜚声文坛的代表作,《边走边唱》则来源于史铁生那部名噪一时的《命若琴弦》;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张艺谋从一开始也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莫言的《红高粱》,刘恒的《伏羲伏羲》、苏童的《妻妾成群》均被张艺谋搬上了银幕,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两部作品和陈凯歌的《孩子王》、《边走边唱》都是以形式感强取胜,有浓厚的寓言色彩,而且推出后无一例外全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外频频获奖的同时却受到国内各方面的冷遇。《孩子王》在神州大地只卖出了区区一个拷贝,《边走边唱》在国内被禁,《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也是送审后立马被“***”,直至两年后才“重见天日”。幸运的是,张艺谋接下来同样是改编自当代文学作品的《秋菊打官司》因为题材相当“主旋律”,不仅顺利通过审查,还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捧走了金狮奖。
首轮PK,昔日陈凯歌手下的摄影师张艺谋反倒“后来居上”,小胜了一回。
第二轮PK:陈凯歌《霸王别姬》VS张艺谋《活着》


1992年,陈凯歌开始告别艰深晦涩的小众题材,向雅俗共赏的主流电影靠拢,一部堪称中国电影的扛鼎之作《霸王别姬》就此诞生!全片气势恢弘、制作精良,阵容鼎盛,将两个京剧名伶的悲欢离合融进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衍变,颇具史诗格局,也很有可看性。《霸王别姬》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很高的票房价值,还摘取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甚至直逼奥斯卡,之前从未染指过三大电影节头奖的陈凯歌终于“扬眉吐气”,(此时张艺谋已是“金熊”“金狮”傍身左右)《霸王别姬》不仅是陈凯歌创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他迄今为止的最高峰。
面对陈凯歌改弦易辙后的异军突起,不知道张艺谋是否也感受到了压力?于是他也忙着转型,向史诗题材进军,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活着》,也是依赖宏大的叙事支撑,也靠大牌明星的加盟,也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去戛纳角逐,虽然给主演葛优捧了个影帝的头衔回来,无奈时运不济,《活着》在国内被毙,至今没有起死回生。
这一轮PK,同样涉足情节剧,同样拍史诗题材,陈凯歌又占了上风。
第三轮PK:陈凯歌《风月》VS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对旧上海的“拆白党”(通俗地讲就是男妓)产生了兴趣,于是拍出了《风月》。出身名门的“贵族子弟”陈凯歌迷恋旧上海不难理解,可在黄土高坡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北方汉子张艺谋也冷不丁地“调转枪口”,瞄上了上海滩的歌厅舞女,这就有点百思不得其解了,在我看来,这极有可能是双雄对峙下一种PK心态在作祟。不熟悉的题材必然马失前蹄,那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成了张艺谋心中一个永远的痛,票房平平不说,口碑更差,多年的银幕情侣巩俐也离他而去,张艺谋进入了创作的低谷期。陈凯歌同样“一损俱损”,《风月》再度冲刺戛纳,未果,在国内又遭禁。
这一回合PK,两位大师都在旧上海的风花雪月中遭遇“桃花劫”,双双败下阵来。
第四轮PK:陈凯歌《刺秦》VS张艺谋《英雄》


据说陈凯歌一直很喜欢读《史记》,《刺客列传》更是百看不厌,这促使他产生了把“荆轲刺秦王”这段史实搬上银幕的冲动,这也是影片《刺秦》的由来。《刺秦》虽说对权力异化人性的主题有着深刻的阐释,但“浓得化不开”的戏剧风格,夸张的表演腔调,与当时电影观众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国内市场反响不佳,媒体也颇有微词。没想到,《刺秦》铩羽而归,张艺谋又携《英雄》重磅出击,竟然又是一个关于“刺秦”的故事,不知道在题材选择上张艺谋是不是卯足了劲要和陈凯歌PK?你搞史诗,我也搞,你拍上海滩,我也紧追直上,你“刺秦”没成功,我就再来“刺”一回,没想到,张艺谋这一次,竟“刺”出了国内2.5亿的空前票房,尽管《英雄》对皇权的顶礼膜拜遭遇了媒体和网民异口同声地唾弃,但在电影市场上的大获全胜无疑标志着中国大片时代的“君临天下”。
如果单从票房收益来看,张艺谋此番PK显然处于“牛市”。
第五轮PK:陈凯歌《和你在一起》VS张艺谋《有话好好说》


《刺秦》在市场上的惨败估计对陈凯歌的“刺激”很大,在此之前,感觉都是张艺谋追着陈凯歌PK,现在反倒是陈凯歌亦步亦趋地跟着张艺谋了,张艺谋经过“摇啊摇”的“摇摆不定”之后,加快了“农转非”的步伐,《有话好好说》作为张艺谋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都市电影,票房还不错;陈凯歌呢,大概在历史的“迷雾”中摸索得也有点晕头转向了,终于下定决心走进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和你在一起》了!此片某种程度上挽回了自《风月》以来陈凯歌在国内渐渐下滑的人气,使他重回一线导演的行列。
此次双方在钢筋丛林里的PK,又一次难分高下。
第六轮PK:张艺谋《十面埋伏》VS陈凯歌《无极》


《英雄》让张艺谋尝到了高票房的甜头,于是又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古装豪华大片《十面埋伏》横空出世。弱智的剧情,虚假的感情,空洞的人情,使《十面埋伏》再次遭遇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一向爱“玩深沉”的陈凯歌竟然也“随波逐流”,在魔幻武侠大片领域再次与张艺谋不期而遇,上演PK好戏,虽说也是一样华丽奢侈的场面,一样流光溢彩的影像,可《英雄》、《十面埋伏》主题的空洞无物、情节的漏洞百出、台词的弱智搞笑也被陈凯歌的《无极》所继承甚至发扬光大,陈凯歌潜在的PK心态更使《无极》遭遇的恶评变本加厉:韩寒同学在博客里笑称“看了《无极》,才知道我们错怪了张艺谋!”曾子也趁着这个热闹劲儿口出歪诗一首:“大片全玩声光电,净是突出色彩艳。电影拍得真叫眩,观众看后全都怨!”
此时的张艺谋却已变得聪明起来,在陈凯歌一心要拿《无极》和他两部古装巨制“较劲”的时候,他却悄没声地捣鼓出了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低调上映,反而在《无极》树大招风的一片骂声中赢尽了口碑。
两位大师再一次地过招,陈凯歌已是必败无疑了!
张艺谋陈凯歌这二十年的PK生涯可谓惊心动魄、异彩纷呈,比《英雄》和《无极》的剧情不知精彩多少倍!吊足了观众眼球,席卷了成堆票房,还给善于挖空心思爆料炒作的媒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两位顶级大师的双雄对峙,让曾子不由得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对“绝代双骄”——三国时期的周瑜和诸葛亮,两人都是一样的文韬武略,一样的青年才俊,但“一山难容二虎”的狭隘心理,使周郎总是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后斗得两败俱伤不说,年纪轻轻的周郎还“赔了夫人又折兵”,断送了性命!
当然,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是“海量”之人,不会彼此水火不容,但老是这么PK下去,你拍什么我也依葫芦画瓢,你得奖我也不甘寂寞,长此以往,中国电影市场会不会变得题材单一,跟风成癖?我倒真诚希望两位大师就像早年拍《土地》一样,携起手来,为共同振兴中国民族电影,对抗好莱坞电影工业组成一座“钢铁长城”,而不是老这么没完没了的PK下去?
中国两大知名导演明争暗斗的二十年(转载)_霧裏尋花_凤凰博报 中国两大知名导演明争暗斗的二十年0(转载)_霧裏尋花_凤凰博报 中国股市十年牛市刚刚起步_姜国华的博客_凤凰博报 蒋经国的政治遗产(二)_《凤凰周刊》郑东阳_凤凰博报 蒋经国的政治遗产(二)_《凤凰周刊》郑东阳_凤凰博报 许知远:中国要重构知识分子传统_凤凰博报访谈的博客_凤凰博报 从城管变脸看权力监督_十年砍柴的博客_凤凰博报 各国精英对毛主席的评价(转载,作为自己文章的附件)_今日红色中国_凤凰博报 各国精英对毛主席的评价(转载,作为自己文章的附件)_今日红色中国_凤凰博报 传播佛法 如何不让门票成为拦路虎(二)_铁小虎的博客_凤凰博报 闲话李敖和改革教(二)_张宏良博客_凤凰博报 新知:互联网造就的十大疾病_科幻星系_凤凰博报 南方科大很可能仅仅是个传说_王晓华的博客_凤凰博报 毒舌作家陆琪红透网络,能让人少奋斗十年的语录!!_有言天天发的博客_凤凰博报 中国的南海反击-透析越南等国的小把戏_四代重歼_凤凰博报 中国女大学生与西方女大学生的区别_知心老师的博客_凤凰博报 从<色戒>的批判看中国的思维僵化_罗汉堂_凤凰博报 毛泽东的简朴生日宴是活教材_激扬中国的博客_凤凰博报 中国的住房数据为什么会是“糊涂账”?_汪华斌的个人空间_凤凰博报 中国云计算的悲哀与未来_刘兴亮的个人空间_凤凰博报 中国公务员当美国的官_彭玉宇的博客_凤凰博报 朱军老婆的惊艳私房照大曝光_李新月3186的凤凰博客_凤凰博报 茅于轼一句话差点饿死中国老百姓_葛孚学的个人空间_凤凰博报 奥巴马对中国的提醒_航亿苇放话_凤凰博报 航亿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