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才能救中国——海内外关注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9:16
关于转基因工程
我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世界性粮食紧缺更增强了我的信念。
关于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时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我的办公室也在晃动。作为总理,我组织这场抗震救灾工作,主要是出于我对人民的热爱。但是,科学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关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第二,全面发展,第三,统筹兼顾,第四,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4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关于建设创新体系
一个方面是培养我们自己的大批的创新人才。第二个方面是吸收和引进外国人才。在对外开放中,引进智力资源、引进科技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想做三件事情。第一,严肃认真地处理这起奶粉事件,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第二,研究制定振兴中国食品业的规划。第三,加强立法,依法治理和监督从田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全文见第三版 http://pdf.news365.com.cn/whpdf/20081018/WH08101803.pdf )
下面是新华社发表的全文:
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专访
新华网主页 -高层动态 2008年10月18日 00:15:00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专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30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 斯·艾伯茨的专访。卫生部长陈竺、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等在座。《科学》杂志由托马斯·爱迪生创办于1880年,是目前国际科学界影响最大、读者最多、发行 最广、最受科学家重视的科学类专业学术期刊。艾伯茨是著名生物化学家,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现执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2008年3月起担 任《科学》杂志主编。访谈内容如下:
温家宝:我非常高兴接受这次采访。我想先说两句话:一是如果我不从事政治的 话,我也可能成为一位很好的科学家。二是在我从政这几十年当中,一直没有离开过对科学技术的关注。我认为一位好的领导者,是应该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 的。我今天把您作为朋友,倾心交谈,我们彼此之间都不必拘束,您可以问我问题,我们也可以讨论问题。
艾伯茨:我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首先我想对中国的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表示 祝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多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果。最近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的论文,介绍中国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不仅减少了棉花杀虫 剂的使用,而且也减少了附近其它农作物杀虫剂的用量。
温家宝:在10年前没有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时候,棉铃虫泡在农药里都死不掉。自从我们实施了棉花转基因工程后,棉花不仅抗虫害能力增强,而且产量也提高了。因此,我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世界性粮食紧缺更增强了我的信念。
艾伯茨:我祝贺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曾经联合一些科学院和研究机构,试图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农业领域。您知道,转基因作物在欧洲遭到强烈抵制,从而影响这一重要技术在非洲广泛应用。
温家宝:不要把转基因这种科学同贸易壁垒联系在一起,那就会阻挡科学的发展。
艾伯茨:您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赶赴灾区,对中国应对灾害产生了巨大影响,您也因此蜚声世界。您是否能进一步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的,以及中国今后将采取哪些防震减灾的措施?
温家宝: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时我正坐在办公室里。因 为这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北京也在晃动,我的办公室也在晃动。作为总理,我组织这场抗震救灾工作,主要是出于我对人民的热爱。但是,科学也给予我很大的 帮助。地震后,一系列数据:震级7.8级(后经校正为8.0级),烈度最高11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人……让我很快就知道这场灾害波及面广,受灾 严重程度深。我决定立即到现场,我清楚地懂得“黄金72小时”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一天对拯救人的生命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越快越好。人们需要信心、冷 静、坚定和勇气,这都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和强有力的指挥。我的指挥部就设在地震中心地带的马路旁。我当时布置工作,第一是救人。早一点把受伤者从瓦砾中救出 来,他们就可以获得生命。一定要尽快派人进入震中地区、灾害最重的地区。这就需要打通道路,并且紧急调配军队和专业救援队赶赴灾区。在三天时间内,我们调 集了10多万人,从废墟中抢救出了8万人。第二是加强地震监测,预防余震。动员群众从家里出来避险,同时调运大量帐篷和物资,安置好群众生活。第三是预防 次生灾害。由于这次地震太大,出现了上百个堰塞湖,其中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积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一旦溃口,将威胁绵阳等大城市以及沿线的几百万人口。我 多次赴堰塞湖现场,和工程技术专家一起组织研究技术方案,确定了安全、科学、快速处理的方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世界上最大的堰塞湖,无一人伤亡。这次地震 是印度板块向北俯冲,造成青藏板块向南东俯冲,地震区处在龙门山断裂带,断裂西部向东仰冲,然后向北东走滑。经过精确测量,震中地区地壳水平位移1.5 米,断层的东部下陷70厘米。四是防疫。地震死亡人数超过8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卫生防疫非常重要。我们确实做到了灾后没有发生大的疫情。我再回到开始时 说的那两句话:抗震救灾一是出于对人民的热爱,二是要科学地进行组织领导工作。
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生余震33000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余震达8次。在这样 一个地震活动地带如何恢复重建?我们从当地的地质地理状况出发,将重建区划分成3种类型。一是适宜重建区,二是适度重建区,三是生态重建区。地震是不可抗 拒、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但是我们要加强严密的监测预报,避开地震断裂带进行重建工作。这涉及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几千万人口,要逐步恢复这个地区 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艾伯茨:在这个地区重建的建筑物是否将采取特殊的建筑方式,以具备更高的抗震能力?
温家宝:建筑的安全对于预防地震灾害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按照这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强度和烈度来制定房屋建筑的设防标准,特别是对那些公共设施,学校、医院等,要采取更为安全的措施,使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安心。选址非常重要,要避开断裂带。
艾伯茨:在一个月时间里,我们每天都在关注中国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从报章中,我们了解到中国政府在应对灾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还了解到中国各地的人们奔赴灾区做志愿者的情况。整个事件让美国人民对中国产生了很好的印象。
温家宝: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方针,在第一时间将地震的消息向全国乃至世界宣布。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人民。人们要知道还有没有余震,什么时候发生余震。我们要告诉他们避震的方法,并给予妥善的安置。
艾伯茨:中国正在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但是我们不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确切含义。您能否解释一下科学发展观?科学家将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温家宝: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第二,全面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 制改革的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第三,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我们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 距的问题。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型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这4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艾伯茨:您考虑如何把科技引入农村?
温家宝:我想介绍一点中国农村运用科技的情况。第一,实用技术推广,包括良种良 法、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第二,农村社会的发展,就是要让农业科技下乡,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的科技人员。在这方面因特网将发挥很大 作用,它可以传播科技知识,可以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第三,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农村普及9年免费义务教育。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到了,而且对贫困地区 还实行了免除书本费,并且对寄宿生实行生活资助。我们还将实行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奖助学金制度,对职业学校实行全部免费。我曾经讲过穷人经济学和穷人教育 学的观点,因为在中国乃至世界,穷人还是绝大多数。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要面向穷人。今天我还想补充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的科技工作也要面向农村,面向 广大穷人。科技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比如沼气、太阳能发电都方兴未艾。
艾伯茨:中国正在建设创新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不仅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中国已经有了一个积极的计划,未来将如何去做?
温家宝:这是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方面是培养我们自己的大批的创新人才。首先要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就 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进入中学、大学后,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我常讲: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我们正 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第二,要使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因为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才能找到自己的源泉,因此我们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第三,要培 养科学家的科学道德。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只有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救中国,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移。
第二个方面是吸收和引进外国人才。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坚定的、持久的。 在对外开放中,引进智力资源、引进科技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从这一点来说,科学家可以跨越意识形态的障碍、国界的障碍,而为全人类服务。我们一定为国外科学 家到中国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我以为这还不是主要的,应该使他们感到在中国他们的事业有发展的条件,他们得到中国的尊重,他们的成果得到中国的尊重,这 就要保护他们独立的创造精神和知识产权。
艾伯茨:真正的创新都是来源于20到25年以前的基础科学研究,我们担心美国 缺乏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如果没有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如何能开创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我了解到,中国把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比例确定为总体科研投 入的5%,您认为这个比例是否足够?
温家宝:我个人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我认为, 任何科技应用和开发的研究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作为源泉和动力。而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往往因为急功近利而忽视基础科学研究,这是应该加以避免的。我们这些年不断加大力度,但我以为这个比重还是不够的。
艾伯茨:我的经验告诉我,发展基础科学是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的最佳途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团队工作来培养自己的才干,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
温家宝:您说对了。中国青年,特别是学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是有优势的,他们勤奋,他们专心,而且十分投入。
艾伯茨:在美国,我也有许多中国学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籍华人对中国的强烈归属感,大多数人每年都要回来帮助中国。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有一个有效的组织,帮助中国发展科技事业。这是与众不同的。
温家宝:我们对他们的政策是来去自由,可以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
艾伯茨:他们是我们两国的纽带。他们在美国备受尊重,他们的子女也成为了美国公民。我认为这对世界和平是一项投资,他们可以跨越国界进行沟通。
温家宝:我们不加任何限制,而且对他们努力促进中美科技合作,发展两国人民友谊采取鼓励的方式。
艾伯茨:你也许知道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最近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支持年轻科学家创新。我在中国见到了许多非常出色的年轻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学生,如果能获得类似的机会,将是对他们的巨大鼓舞。
温家宝:我们要重视年轻科学家。应该说,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在科学上不应该论资排辈,而要鼓励年轻人超过老年人,因为他们精力旺盛,富有创造精神。也许在前进的路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代表着未来。我们今后一定要加强对青年科学家的资助。
艾伯茨:中国政府对奶粉事件的反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对保证食品安全有什么计划?
温家宝:我们想做三件事情。第一,严肃认真地处理这起奶粉事件,并从中吸取深刻的 教训。第二,研究制定振兴中国食品业的规划。第三,加强立法,依法治理和监督从田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这次奶粉事件使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我们觉得,事情 发生在企业,但政府有责任,特别是在监管方面。奶制品产业的几个重要环节,原奶生产、收购、运输、加工、配方和制成品,这些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检测要 求,而且要有相应的责任,乃至法律责任。我再一次郑重强调,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我向您保证,我们的政府一定能带领人民渡过 这段由奶品事件所造成的困难,使中国的食品业有一个大的改观。所有的食品都要符合国际标准,出口食品还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我以为,在质量检测、监督管理 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已经确定卫生部作为食品监管的主要部门。
艾伯茨:另一个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合作的领域是开发更加高效的利用能源的方法。我们面临全球性危机,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资源短缺。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领域如何做,将对全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能源使用和开发方面有什么计划?
温家宝:中国是使用能源的大国,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因此,摆在我们面前十分 重要的任务就是节能减排,搞好环境保护。我们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能源,立足于节约,这就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转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 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我们要采取坚决措施,包括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现在中国每 年自产约1.8亿吨石油,进口约1.7亿吨,对外依存度几乎达到50%。煤炭产量也超过25亿吨。这样大量消耗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将是不可 持续的。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每年要减少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要减少2%,我们还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减少石油和煤炭的使用量,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包括节能技术和碳捕获技术。我们的工业化才走了几十年的路,而发达国家已经走了200年的路。但我们要 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整个世界的严重性。
艾伯茨:在应对这些全球性危机方面,美国和中国可以共同发挥特殊作用。我想我 们是否可以在碳捕获等领域开展大规模合作。目前两国都在积极研究这项技术。美中两国科学家密切合作不仅可以加快进展,而且将向全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表 明我们两国都认真重视这个问题,并愿意采取行动。
温家宝:刚刚签署的《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是我们两国合作的一个新亮点。我们加强合作,向世界发出共同的信息,一道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无论美国选举结果如何,我们都愿意同美国继续加深合作。
艾伯茨:我想问一个涉及范围更广泛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运用科学来推进外交?您是否认为各国科学家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合作研究,在科学界架起新的桥梁,来促进世界和平?
温家宝:我认为完全可以。首先,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在追求真理、崇尚 科学和实事求是这一点上都有共同的愿望,共同的特点,加强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联系,容易增强共识,增进互信。第二,科学家所从事的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比如因特网,因此科学家的相互联系交流也会促进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 这个世界可能会更加美好。
《科学》是科学家的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的刊物,在2008年10月17日出版的总5900期的[新闻焦点]发表了对这次采访的报道,标题为《中国的科学家总理》
下面是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全文(题头和文字链接):
Science 17 October 2008:
Vol. 322. no. 5900, pp. 362 - 364
DOI: 10.1126/science.322.5900.362
t
News Focus
Q&A:
China's Scientist Premier
Hao Xin and Richard Stone
In a rare one-on-one interview, Premier Wen Jiabao spoke with Science about China's efforts to ground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sound science. (全文在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2/5900/362)
财经网在10月18日发出记者李虎军的报道《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内称:
在历时两个小时的专访中,温家宝谈及“毒奶粉事件”和汶川大地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表示希望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以帮助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等。参与访谈的《科学》杂志亚洲新闻编辑石磊(Richard Stone)告诉《财经》记者,令他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温家宝总理在科学方面拥有广博见识,完全脱稿而谈,也不需别人提示,“这有力地表明,他身为政府首 脑,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紧急事务,但对于科学依然保持着持久的兴趣。”
应艾伯茨的要求,温家宝还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详细解释。
他表示,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求,使每一个人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第二是全面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的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第三是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第四是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 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节约资源和生态友好型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四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 开自主创新。
石磊对《财经》记者说,至少就他所知,这是温家宝第一次对英语世界公开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含义。
温家宝还强调,农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科技人员。中国还将实行农村高中教育的奖助学金制度,并对职业学校实行全部免费。
还分两次发出全文。
【政经】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专访(一)
【政经】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专访(二)
南方都市报发出的报道是《温家宝:如果不从政,我可能成为很好的科学家》,内容与财经网的报道大体相同。也发有全文。
新京报在2008-10-18 3:00:41发出的报道编排为:

温家宝:保证食品业有大改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30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的专访...
包含以下内容:
关键词1 转基因工程
“我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
温家宝表示,不要把科学同贸易壁垒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2 汶川大地震
“重建选址要避开断裂带”
温家宝表示,建筑安全对预防地震灾害十分重要
关键词3 奶粉事件
“确定卫生部主要监管食品”
温家宝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生命和健康换取发展
关键词4 科学发展观
“科技工作要面向广大穷人”
温家宝表示,科技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
关键词5 创新体系
“科学上不应该论资排辈”
温家宝表示,要鼓励年轻人超过老年人
关键词6 能源
“单位GDP能耗年减4%”
温家宝表示,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能源,立足于节约
只有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才能救中国——海内外关注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专访 只有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才能救中国——海内外关注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专访 【政经】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专访(一) 【政经】温家宝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专访(二)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中国论文拒稿率非常高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来华 称中国论文拒稿很多 科学网—《科学》发表文章关注中国科技创新 树立科学精神才能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网—施一公饶毅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美国《科学》杂志:中国华南虎照源于年画(图) :: 科学?自然?社会 美国《科学》杂志:中国华南虎照源于年画(图) :: 科学?自然?社会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 光荣的历史,崇高的使命 《我们爱科学》杂志主编 毛红强 美国杂志公布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 中国两项上榜 - 中国网 美国《科学》杂志怎么就伤害了中国人民和科学家感情?--质疑“打虎”英雄傅德志 科学网-中国大学:精神流浪者 实事求是地解读蒋介石日记——专访杨天石研究员 科学网—1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科学网—8月13日《自然》杂志精选 科学网—1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实事求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方法 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只有洋人才能关注 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只有洋人才能关注 毛红强 《我们爱科学》杂志社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