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锋:市长发帖辟谣成了论坛明星(南方都市报 2008-10-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8:57
市长发帖辟谣成了论坛明星
网友建议上网找市长
日期:[2008年10月21日]  版次:[AA32]  版名:[网眼]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
这两天,在江苏常州本地的化龙港论坛里,市长成了热点,或者用网友的话来形容,王市长成了论坛明星。事件缘起于王伟成10月18日在该论坛回应网友的一个帖子。帖子如平湖中投入一粒石子,一时间掀起热议,而网民们对市长的做法亦是有赞有弹。
七成网友支持市长
这篇由“市长与网民”所作题为《我对BRT工程为什么这么热心和积极?》的帖子,是王市长为回应网友的一篇质疑帖子而写。10月6日,网友slala发表了帖子《造BRT到底好在哪???谁受益了!!!》,质疑该市的BRT项目,并指王市长利用职务为亲朋好友谋利。而王伟成在回应帖中,不仅逐一回应质疑,同时还义正言辞地告诫slala“不能造谣诽谤人。因为市长也是人,他的人格尊严也要依法得到保护。”
记者注意到,整篇帖子洋洋洒洒有2400余字,并且帖尾还附上了王伟成的签名图。截至昨天,该帖的回复数达到了35页1323条。
事情很快被媒体注意到,并成了新闻热点。
在化龙港论坛里,有人贴出了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及门户网站的转载链接。王市长的人气也随着事件被炒热而急遽上升。在论坛的第一页,相当多的一部分帖子都在讨论此事。而该论坛昨天发起的一项“王市长支持率大调查(10·20常州大公投)”的投票显示,73%人次的投票者选择了“支持”。
市长回应帖署名不只本人
这并非王伟成市长第一次被网友注意到。记者看到,“市长与网民”注册于今年的4月30日。在化龙港论坛,用“市长与网民”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可以查找到21项符合的查询结果,但多数并非“市长与网民”所发的,而是网民在向“市长与网民”反映问题。
记者注意到,围绕当地的市政、公交建设以及小区管理等问题的帖子时有出现,有帖子甚至直接向“市长与网民”求助。
但实际“市长与网民”所回应的长篇帖子,到目前只有两条。一条是前天发表的那篇,还有一篇发表于10月15日,是网民反映的“大成厂民国建筑群惨遭拆除”的回复。不过,那篇的署名并非王市长本人,是“市长与网民”答复小组。
早在5月10日,网友“wjm5210”就曾发帖表示,“‘市长与网民’同志:今日看到您在化龙巷对若干问题的答复!内容过于简单,模式统一,皆为‘我已责成×××处理!’,完全丧失了论坛讨论应有的作用!”
网友建议上网找市长
随着最近两篇回应,“市长与网民”的ID再次引起关注。王市长在论坛里人气攀升,网民表达意愿的热情再次高涨。
遇冷的是“市长信箱”。就在王市长10月18日发表回应的当天,网友“得一趣”发帖《我不喜欢市长信箱,你呢?》,抱怨自己反映的某镇沿江化工污染问题,尽管被市长批复,却遭建设局、镇政府等多个部门层层推诿的经过。
“我也是(不喜欢),写了没用,回答你的不是问不答题,就是官话一大篇”,网友“有话说说”附和道。
与“得一趣”叙述了类似遭遇的还有“清池小鱼”。或者,“这次大家可以上网找市长了”,一位网友表示。本报记者 张东锋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0/21/content_604119.htm
官员不应随意将公民质疑当成造谣诽谤
邓清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1    [打印] [关闭]
江苏常州市长王伟成在当地的知名论坛上发帖《我对BRT工程为什么这么热心和积极?——市长王伟成对网民slala的回复龙城茶座》,回应网友指控,并称网友的帖子“造谣诽谤”,此贴大热。(《信息时报》10月20日)
事实上,王伟成本来就没有动用权力报复网民质疑的权力,因为公民依法有权对各级政府官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纵然有时批评涉嫌失实,也只能依法处理。所以,他没有叫警察来抓质疑自己的网民,不过是没有做自己不该做的。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底线”上的作为,却让大多数网民纷纷表示赞扬,这也正说明,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这一点仍然令人担忧,权力仍然很容易被滥用。这究竟是值得人们欣慰还是悲哀?
诚然,官员能够自觉守住权力运用的底线,比起那些滥用职权的做法来说确实是一种进步。然而,作为市长,王伟成恐怕应该也有可以深思的地方:既然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网民为何还会质疑自己的廉洁?这究竟是因为网民刻意“造谣诽谤”,还是因为自己的公信力不够、相关行政过程不足够透明?王伟成更应该做的,是如何进一步反思自己施政过程中的不足,以实际行动、确凿证据来回应网民质疑,以更加自我谦卑、尊重公民的心态来对待质疑。
实际上,随意说别人“造谣诽谤”本身也可能是一种“造谣诽谤”。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市长,虽然没有动用警察等公权力去打击报复发贴质疑自己的网民,但公开指责对方“造谣诽谤”,却足以起到威慑效果,让网民因担心遭到市长的进一步报复而选择噤声。
在网络时代,在民主法治时代,官员们应该学会的不仅仅是不任意动用警察去对付批评、质疑自己的公民包括网民,更应学会处处尊重公民,以更加谦卑的心态面对公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公民,以更多的努力来服务公民。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0/21/content_2397001.htm
对网络流言,官员何妨屈尊一下
日期:[2008年10月20日]  版次:[AA23]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2  条
■虚拟@现实之十年砍柴专栏
 
网络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给人们特别是包括官员在内的公众人物带来烦恼。因为网络上的消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链条复杂,信息源头不易发现,真真假假的消息公众难以弄清,容易造成谣言伤人于无形。古人曰三人成虎,网络参与传播流言的可能是三人的百倍和千倍。
 
我们已经回不到竹简或铅火时代,网络时代针对不利于自身的流言特别是谣言,官员如何处置?最近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有人在网上散布说,其亲属利用其职权谋取私利,说得有鼻子有眼。在目前公众对官员道德普遍怀疑的情况下,这样的消息是有相当杀伤力的。我相信王市长有能力动用警察,立案侦查,找出源头,然后以造谣者涉嫌诽谤的名头把他拘起来。但王市长没这样做,他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在常州龙城茶座发了一帖,对流言有理有据地一一加以驳斥。这一做法博得了网友的普遍肯定,一位叫“过得去”的网友评论说:“是非曲折先不论。在当今现实下,这个市长对待网民的质疑,选择了在网络上公开回应的做法,这种做法还是应该支持的吧。”
 
王市长这样做是明智的,因为如果滥用权力处置网络流言,其效果很可能事与愿违。自从有了社会,有了语言文字,针对官员甚至君王的流言或谣言就从来没有断绝过。《诗经》中的《墙有茨》和《新台》,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不折不扣关于统治者的流言,执政者完全可以从里面找出造谣诽谤、攻击君王的内容。唐明皇临幸杨贵妃,除了太监,包括白居易在内的其他人不可能亲眼目睹,他凭什么编造说:“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但古代稍微开明或聪明的帝王或官员,会认识到过于认真地追查这类流言,反而对流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官府越是认真对待,大众越是相信无风不起浪;官府越是严厉惩处“造谣者”,大众越是相信“此地无银三百两”。最好的办法是学《红楼梦》中的贾府,对讥讽贾家子弟“窝娼聚赌是陶情”的揭帖,进行冷处理。
 
道理很明白。可是有些官员面对网络流言,总是路径依赖,动用公权力威慑之。年初开始,网上流传一个帖子,以某女大学生的口吻诉说陕西某厅级官员“好色贪腐”,笔者看到这个帖子的第一感觉是不太靠谱,因为笔调过于渲染。但许多网友对有关官员这类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当地警方立即介入,立案侦查,认定帖子是当地一商人张胜利策划。于是这个商人被通缉,他承包的高速公路服务站被强行接管。如果张胜利真是为了报复该厅级官员,编造谣言诽谤他,自然他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一位厅级官员,也如王市长在帖子中所言:“市长也是人,他的人格尊严也要依法得到保护。”他首先可以针对网络流言逐条驳斥之;其次,他如果认为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侮辱,可以举报,要求有关部门查出源头,然后起诉其造谣诽谤。贵为厅级官员,难道就不能屈尊一下,采取网络的方式辟谣,或者站在原告席上主张自己的权利?大约该厅级官员不屑于以普通网友或原告的身份出现,觉得那样掉价,自信凭借权力,完全有更干脆更强硬的办法收拾“造谣者”。然而,用这样的老法子,出了一口气,却对该厅级官员遇到的公关危机没有起到正面作用,相反,加大了公众对“谣言”内容的信任度,“造谣者”也博得了更广泛的舆论同情。
 
该厅级官员和王市长,都算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但两人采取危机处理方式迥异,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有天壤之别了。(作者系知名网友)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0/20/content_602994.htm
市长回帖,不如搭建交流平台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0-21 2:50:58 · 来源: 新京报

■ 马上评论
江苏常州市的市长回帖回应网民对自己工作的质疑与城市某些建设规划的质疑,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位市长的遣词造句上看,虽然还有些官话的痕迹,但已经颇得网上“拍砖”的神髓了。(10月20日《信息时报》)这证明这位市长在网上并非新手,此次出手虽然是有感而发,但其后面的意义不容小觑。
与民意的交流往往是一种从上而下的过程,就是领导在政府门口放个意见箱,表示其愿意接受意见,民众写好了信往里面投一下,至于信件是否转到管理部门手里,反映的问题最终是否得到处理,还需要相应的运作机制保证。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方式,而且这种交流成为一种迅速与直接的互动。为政者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老百姓更可以借着屏幕遮脸,把平日里想说的话尽量说出来。大家把意见全部摆出来,是非曲直让大家来判断。以前我们总是说黑箱操作,如果这种对话的机制或者习惯建立,黑箱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而让我本人生出对这位市长敬意的原因还有一个。如您所知,这两年发生过几次网民通过手机短信或者论坛发帖质疑当地主要官员的事情,但这些官员的反应不是去沟通与互动,而是把人抓了起来指控其“造谣诽谤”,弄得轩然大波,地方政府形象一再受损。同样的事情,这位市长虽然也指责对方是“造谣诽谤”,但面对这种情况,这位市长不但没有动用强力手段,而是同样行使了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
市长回帖,积极意义在于,网络这个平台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意表达的渠道,而这个渠道如果有了与官员的互动,就成为一个平等对话与参政议政的平台。
□五岳散人(北京 媒体从业者)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8/10-21/008@025058.htm
张东锋:市长发帖辟谣成了论坛明星(南方都市报 2008-10-21) 瓮安曾组织老师上网跟帖辟谣 有计划有针对性集体发帖引导舆论(南方都市报 2008-7-18) 瓮安曾组织老师上网跟帖辟谣 有计划有针对性集体发帖引导舆论(南方都市报 2008-7-18) 五岳散人:市长就是变成章鱼也忙不过来(南方都市报 2008-10-23) 多位明星委员今年均提交了提案或建议 网友批评很空很敷衍(南方都市报 2008-3-16) 张鸣:周森锋市长变成了难解的题(南方都市报 2009-6-26) 如何才能在凤凰论坛发帖 张东锋:发帖、顶帖流行“免责声明”(南方都市报 2009-5-5) 发帖“诽谤”被判刑事件 网上讨论热烈(南方都市报 2009-4-21) 毕业生发帖“被就业”顿成网络流行语(南方都市报 2009-7-17) 白庙乡书记发帖辟谣:两个月没吸引来资金很正常--时政--人民网 陈扬: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的辟谣(南方都市报 2009-12-3) 陈扬: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的辟谣(南方都市报 2009-12-3) 就这样成了明星 包光潜:没市长的“市长接待日”(南方都市报 2010-2-7) 市长哪里去了? 社论:散步是为了遇上可说服的市长(南方都市报 2008-1-14) 田将芜:悬赏请市长挤公交车,不是玩儿的(南方都市报 2008-2-28) 陶斯亮猛批市长频换现象:助长买官卖官(南方都市报 2008-3-7) 田将芜:悬赏请市长挤公交车,不是玩儿的(南方都市报 2008-2-28) 南昌“酒吧刺警案”:警察酗酒闹事?警方否认并称将追究发帖人(南方都市报 2008-4-3) 南昌“酒吧刺警案”:警察酗酒闹事?警方否认并称将追究发帖人(南方都市报 2008-4-3) 十年砍柴:市长为何一曲高歌值千金(南方都市报 2007-10-15) 南方都市报:深圳网友发帖组织抓贼“痛打一顿” 深圳数十市民跟帖表示加入(200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