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中国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7:08
来源: 秦玉龙
这几天,有关“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可谓是铺天盖地,甚嚣尘上。昨晚,我与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儿子看央视《新闻1+1》,听白岩松解析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以及未来中国能否涌现一个或N个钱永健。听到这里,儿子突然冒出一句:中国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我问他:你是说现在还是将来呢?儿子说:永远都不会!我不解,问:为何?他说:中国人太现实了!
接下来,在我们的问答中,儿子用略显凌乱的语言表达了一个还算清晰的观点。我经过梳理、整合,大致归纳如下。他认为,中国人从古到今,读书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光宗耀祖。不管是当官还是做学问,都是很功利的。就像老爸你督促我们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的目标一定是大官或者大款,绝对不是啥科学家。老师要我们好好学习,激励我们的榜样除了大官还是大款。总之,有钱有权是学习读书的唯一动力,当科学家,拿诺贝尔奖,我要是把这个志向说出来,老师同学肯定会笑掉大牙的。你看,我们连想一下都不可以,你说我们还有热情和信心去研究化学或者物理吗?我们现在学化学、物理就是为了考试及格,至于这东西能不能用来做一辈子学问,我没有想过,我的同学估计也没有想过。你说,都上高中了,我们还是为了分数在读书,将来就是考上清华、北大,就能拿到诺贝尔奖吗?
儿子说:你看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哪一个是在中国长大的,从小接受中国家庭、学校教育的?我敢说,他们要是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学习在中国,像我们一样为了出人头地才读书的话,他们最多能当个教授,当个官,有地位,有身份,有面子就满足了,绝对不会出啥影响世界的科研成果的,诺贝尔奖一定没他们的份。
也许我们会问:为什么欧美成了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除了我们认为的他们舍得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大之外,作为中学生的儿子的表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我们在质疑现行教育体制扼杀天才的同时,也该叩问一下五千年传统文化里究竟多了什么,缺了什么?记得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有学者也表示了认同。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特别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儒家文化“大一统”思想影响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大一统”强调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大一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是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意志的自由。“大一统”思想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现成结论或知识成品,表现出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如关于“雪化了之后是什么?”的回答,标准答案只能是“雪化了之后是春天。”
同时,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也约束了我们的创新思维。“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儒家文化极力推崇的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中庸”以和谐统一为前提,讲究无论人还是事物的发展都要适度,并且在适当的限度内发展,没有“过”与“不及”的毛病。“中庸”思想表现在教育层面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教师对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偏爱有加,对言语“出格”、思维另类的学生极力打压,并力求将他们改造成符合规范的标准部件。这样一来,规范是规范了,但不知扼杀了多少天才少年?
而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往往异想天开,如美国科学家都被鼓励以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维,并鼓励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一个事实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落后于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士、法国和德国。但在诺贝尔奖的排名上,美国是世界排名第一,而且,这个第一还将多年保持下去。
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距离不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但如果我们不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不改变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还像搞计划经济那样去做时间的安排和规定。我想,这个差距还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缩短的。
至少,在我儿子看来,他们90后这一代人当中,对拿诺贝尔奖是不抱幻想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