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对比(38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30:39

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对比

一、大清帝国的日益没落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经过数千年延续不变的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无不表现出与西方蒸蒸日上相比的落后性。

政治上,清朝是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它集两千多年来的专制制度之大成,高度中央集权。其权力结构呈巨型金字塔式,金字塔的顶端是高高在上的皇权,在它之下是各级官僚,形成精密完备的官僚政治体制。由于清朝是由满洲人建立的,清代专制统治的突出表现是满洲贵族独揽大权,排斥汉人,由此助长了庸才政治。并且对外关系上,长期实行保守防范的闭关锁国政策。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而且简单的农业和手工业密切结合,维持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这种经济制度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因而土地不断集中和分散,财产占有的非延续性是其主要特征,这也为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提供了一种弹性。

文化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作为正统地位的统治思想为统治者所采纳。其中,纲常伦理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突出表现在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和五常;此外还有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服从中央集权统治的大一统思想,处理人与人关系最高准则的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强调农业的积极性、轻视商业作用的重农抑商的本末观等。

但是,自乾隆中后期起,清朝已经从康乾盛世的巅峰开始从整体上走下坡路了。吏治日益腐败,官吏贿赂公行、营私舞弊、贪污盛行、卖官鬻爵。乾隆朝的宠臣和珅,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搜刮,嘉庆帝即位时打击和珅势力,竟然从其家中查抄四亿多两的财富,相当于整个清政府八年的财政收入,真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

武备松弛,军队腐化相当严重。军官不理营务,士兵不经常操练,整天吸食鸦片、赌博酗酒、提笼遛鸟。于是出现骑兵没有马可骑,水兵不习水性,“上不得马,拉不开弓”的情况。到了检阅时骑兵花钱雇马匹,水兵以渔民冒名顶替的现象。

在统治阶级文恬武嬉的同时,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好多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选择了揭竿而起。从嘉庆帝即位开始,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值得一提的是,1813年的天理教起义,首领林清率领起义队伍在宫内太监的配合下,一度攻进了皇宫。但是即使这样也未能将沉睡中的统治者惊醒,他们仍然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顽固地拒绝“开眼看世界”,对外来的威胁和挑战茫然无知,更无从谈起什么防范、应对措施了。

二、西方世界的蒸蒸日上

与中国日益沉沦的社会相比,此时的西方,工业革命推动下的现代化浪潮正在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自西向东、从南到北迅速扩散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和无比强烈的向外扩张的欲望。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接近完成,完成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770—1840年的70年间劳动生产率整整提高了20倍之多,使得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继英国之后,这一革命浪潮迅速席卷欧洲和北美大陆。18世纪末法国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并使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美国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使美国进入了经济起飞的新阶段,奠定了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当时相对落后的德国和俄国也从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代起,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兴起后,国内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向外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为廉价的原料供应地,于是工业革命后列强加快了对外扩张和殖民侵略的步伐。在亚洲,西方列强在1840年前已经完成了对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征服,将其完全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凭借武力实行炮舰政策,通过强迫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将亚洲的其它许多国家如伊朗、泰国等变为其半殖民地。从19世纪初叶起,西方列强改变了对非洲的政策,开始深入非洲广大内陆地区,开拓大片殖民地。在世界的其它地区,西方列强也开始了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满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必然成为列强极力谋求的对象。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发展趋势。而在此之前,英国曾两次派出使团来华进行试探。1793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马戛尔尼、斯当东为首的使团到达北京,并于当年9月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得到许多赏赐。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和广州附近一块地方以及减免货税的要求。他们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1816年英国又派出阿美士德使团来华,重提马戛尔尼的要求,又一次遭到清朝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