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粗为何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歌?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4:32

大老粗为何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歌?

丁启阵

 

古往今来,多少饱读诗书之人,日夜吟咏,拈断无数胡须。但是,最终却难得有半首一句流传后世。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诗歌国度,要想写出能够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优秀诗人和作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刘邦、项羽这两位你死我活关系的大老粗人物,竟然殊途同归,都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歌作品。这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君不见,清朝乾隆皇帝名下有四万多首诗,却无一句传在人口!

认真讲究起来,唐人章碣的诗句“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本意并非取笑刘邦项羽没文化,而是说秦始皇企图通过焚书坑儒巩固帝业的想法是错误的。加上前一句“坑灰未冷山东乱”,意思是:就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久,山东地区爆发了反秦运动;最终,秦朝被不怎么读书的刘邦项羽给推翻了。由此可见,焚书坑儒对巩固帝业是没有用的。

不过,就是拿这句诗来说明刘邦项羽是大老粗,大致也是不错的。且不说,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无法跟范增、张良这些高级谋士相提并论,就是跟普通人相比,也不免显得粗鲁有余,斯文不足。

先看项羽。《史记·项羽本纪》有这样的记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虽然“才气过人”,但是,对书本上的文化知识,都不愿意深入学习。可以说,项羽是一个军事实用主义者。

再看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虽然没有直接记录他少年时代厌恶读书的言行,但是从一些他人议论和本人行为看,刘邦也绝不是爱读书之人。萧何早年对刘邦有“固多大言,少成事”的评价;第一次接见日后成为其重要谋士的郦食其,刘邦竟踞坐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刘邦年轻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生性顽劣,没怎么上过学,憎恨儒生以及他们所穿戴的儒冠、儒服,如果有儒生戴着儒冠去拜访他,他会摘下他们的儒冠往里撒尿(《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都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

项羽留下的是《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楚汉战争接近尾声,项羽军队被围困垓下(今天安徽省灵璧县)。一天夜里,项羽在军帐中听见四面汉军皆高唱楚歌,知道败局已定,自己没有活路了。于是,饮酒唱歌,作了一回垂死英雄秀。《垓下歌》就是这英雄秀上最精彩的节目。在这次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感人的英雄秀上,项羽的宠姬虞美人也作了一首不错的和诗。虞姬的诗是这样的: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英雄美人,临终诀别。一个是情深意重,死到临头还一心眷顾着骏马、美人;一个是审时度势,毅然决然,愿与英雄同生共死。古今中外,诗歌感人,莫过于此。

刘邦留下的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195年冬天,刘邦率军击破叛将黥布,命令其他将军继续追击,自己率部返回京城。路过家乡沛县,在沛宫大排筵宴,邀请父老乡亲出席。为使筵宴更加热闹,刘邦事先做了这首诗,并且选拔了120名家乡青年男子,教他们唱歌。酒酣耳热时分,刘邦亲自击筑,唱起这首原创歌曲。我估计,《大风歌》是一首大合唱歌曲,刘邦领唱,120个青年男子合唱。

如果说项羽的《垓下歌》是失败帝王的挽歌,那么,刘邦的《大风歌》就是成功帝王的祝捷歌。挽歌易工,捷歌难写。但是,刘邦的《大风歌》显然是成功的。成功的秘诀就是:表现了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威风凛凛,衣锦还乡,说不尽的荣耀得意,但是,内心深处却有着常人所无从体验的忧虑——从反对者角度说,刘邦的《大风歌》不过是小人得志和患得患失。

当然,除了《大风歌》,刘邦还有一首为自己无法立戚夫人所生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而作的《鸿鹄歌》,充满无可奈何之情,也是不错的诗。

两个粗人,何以能够做出流传千古的诗歌?

我认为,除了他们的境遇非常人所可经历,他们的情感非常人所能体验,以及楚人(刘邦项羽都是楚人)有在重要时刻和场合饮酒、唱原创楚风歌曲的习俗传统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两个粗人都很憨直,不怕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真实的情感,是诗歌的生命线。两个粗人,恰巧抓住了诗歌的生命线。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