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五行养生医道之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13:06
 《易经》中蕴藏的天人之道,就是人类的生命密码。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应的“口令”,宇宙生命就能“操之在我”,生、老、病、死尽在掌握。所以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易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的平衡。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所以一个人白天要精神好,要阳气足,这样才能够做事情;到了晚上,要慢慢阴起来,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才可以好好睡觉。现在很多人都违反了自然规律,结果影响了健康。
   研读《易经》之后,才会开始领悟:人类是自然之子,当然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跟大自然和谐统一,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本书提出的“外调内理”养生之道,以及人体生物钟与生物节律养生法,正是《易经》养生智慧的精髓。这两大养生成果,涵括了天人合一、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四时节气及时辰变化的道理。
   那么,《易经》是如何阐述自然与人及人体健康的关系的?其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本书将告诉您如何通过学习《易经》深入了解自我健康的奥秘,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并运用养生治病的最高境界——外调内理、内病外治之法,以及饮食之道、经络阴阳之法等,为您解开《易经》的祛病养生、健康长寿密码,以便您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实践中去,进而实现您尽享天年的目的。
    由此看出,此书是学习《易经》养生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广大读者轻松、快捷地学到实用有效的养生知识,并掌握《易经》中的生命口令,给生命注入全新的活力,实现“治未病、不生病、长寿命”的愿望。

   
    第一章《易经》,医道之源
    人们常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穷究“天人合一”。那么,《易经》是如何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其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本书就为你解开《易经》的健康密码,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使你悟出其中真谛,轻松获得破解生老病死的密码。
    1.养生从《易经》学起
   提起《易经》,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本占筮之书,跟养生学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易经》与养生学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国人养生治病的经典之作,其实,它只不过是《易经》的一条分支。包括其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易经》发展而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只有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的目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鱼与水的关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只有人体的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生命才能年复一年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产生一些特殊反应:春夏季节,天气变暖,在人们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开始向体外生发,从而推动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从体表排出,这是机体用排汗的方式来散热,以调节体内阳气的过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体为了自保阳气,会表现为尿多、尿频而皮肤汗少。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2)
   

中医还认为,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天地自然原则。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人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对应。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只有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才能使人体强健、祛病、增寿,乐活于天地之间。
   第二,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这些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
   第三,融入生活养生原则。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声、尾气污染,居室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把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养生,远离山珍海味,做到主食与副食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平衡,杂与精平衡,寒与热平衡,干与稀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
    2.学习《易经》,认识自我健康
    《易经》的人体观
   《易经》的人体观是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依此划分身体各个部分。将人体的上下、内外分别以阴阳两种性质来代表,即上身、外表为阳,下身、体内为阴,而在体内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又有阴阳之分。所谓“阴阳”,在中医的概念中,仅仅是引进古代自然哲学中的两种代表符号而已,比如日为阳、月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如此,身体的各种状态及健康、疾病的各种程度都可以划分为阴与阳。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3)
   

    阴阳属性表
    阳动态外向上升温热明亮无形功能兴奋散发温煦
    阴静态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物质抑郁凝聚滋润
    与此同时,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以八卦配脏腑和人体各部位(见下表)。
    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卦数12345678
    五行金金火木木水土土
    脏腑脑/大肠肺心/小肠肝胆肾/膀胱胃脾
    部位头口目足股耳手腹
   总之,《易经》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各个脏器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脏器之间无法协调,则整个人体形态不协调,出现肥胖、羸弱等非正常之形,甚至表现出无精打采、情绪低迷的样子;而脏器间达到协调一致,则整个人体形态和谐,而且也会表现为神气活现、精力充沛的样子。
    《易经》的健康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都和全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倡导我们要认识和把握健康的本质,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体,只有在整体的“阴阳”保持平衡的状态,身体才是健康的。但我们知道,人体不可能处于绝对的阴阳平衡,往往在健康与病态之间还有“第三态”,等于我们现在说的“亚健康”,那又该如何看待呢?当然,这本身也是阴阳失衡的体现,但仅以此判断无助于解决身体“健康”问题。所以,中医又将人体各个部分代之以“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并以其“相生相克”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通常,五行与脏腑相配,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即以五行的关系来比拟五脏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因此,如果身体阴阳失衡,就可以借用这一关系来调整五脏的状态,恢复健康。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4)
   

《易经》说生命的基本物质
   《易经》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归纳为五种基本物质,所以,《易经》也认为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种,即“元阴(精)、元阳、气、血、津液”。具体来说,“元阴”与“元阳”是“生命原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支撑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元阳是肌肉收缩和饮食过程中产生的,它的作用是温煦身体、推动气机运动、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等,并通过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气”来实现生命活动。
    气、血、津液来源于饮食中所摄入的水谷精微以及呼吸运动中吸入的清气,是构成人体维持延续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又共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也是内脏和筋肉正常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中医也将这五种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元阳、气”属于阳,“元阴(精)、血、津液”属于阴。血、津液和精又合称为“阴液”。因此,我们生命的基本物质中,如果有一种或几种出现不足或过多,就会造成身体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产生。
    《易经》告诉你不生病的智慧
   在看中医时,你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同样是感冒,用的药却不一样。事实上,通过对疾病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同一种病、同一种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发病症状往往不同,只有少数人的症状是接近的;反之,病因截然不同的病,发病症状却往往类似。所以当人得流感时,虽然病毒一样,但发病症状或表现为咳嗽气喘,或高烧不退,或四肢酸痛、乏力,也有一部分人不用吃药,两三天也能自愈。其实,这就是因先天体质不同而造成的。
   人出生后,由于不同气候的影响,先天体质也各不相同,以适应当时自然界的风、寒、湿、燥、火等。再加上父母遗传、环境等的影响,自然会导致先天体质出现偏差。同样,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先天体质无法适应。先天体质决定了人一生中易患的疾病。也正是有了这个思想,我们才可能实现“治未病、不生病”。
    用《易经》认识自己的体质卦象
    先天体质可按生日时辰起卦,方法是:年+月+日之和除以8的余数为上卦,年+月+日+时之和除以8的余数为下卦,年+月+日+时之和除以6的余数为动爻,如余3则三爻(从下往上数)要变(阳变阴、阴变阳)。余数为0时按余8或6计。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5)
   

1.年数、时数均按十二地支计数: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酉十、戌十一、亥十二。
2.月数按一月计一数,至十二月计十二数。
3.日数按初一计一数,至三十日计三十数。
4.卦数按乾(金一)、兑(金二)、离(火三)、震(木四)、巽(木五)、坎(水六)、艮(土七)、坤(土八)计数。
    如某人生日时辰为1988年4月25日10时(夏历戊辰年三月十日十时),算法如下:
    5+3+10=18/8……2(兑)
    18+6=24/8……8(坤)
    24/6……6
    其卦为“萃”之“否”卦。(萃卦画完卦后,动爻可以O表示,变卦画在旁边,下面画交互卦)
    通过上面的方法认清了自己的体质卦象,就能根据后面的方法进行后天的调养。
    3.外调内理、内病外治是养生治病的最高境界
   根据《易经》阴阳的原则,《黄帝内经》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违反了阴阳四时这个法则,身体内在就会出问题,就会生病;反之,自己养生,调养、保养身体,就可以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不生病。基于此,《黄帝内经》提出一套“外调经络、内理脏腑”的养生之道,也就是“外调内理”的养生理念与养生方法,并由此延伸出了“内病外治法”,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目的。
    用好七大穴,全家身体更健康
    人体十二条正经,每条经上都有七大英雄之穴,可谓一穴胜十穴,知其所处位置、各自功能,再沿着经络这条神秘通道自然可以到达与其“同声相应”的脏腑,这也就掌握了治病保健的精髓所在。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6)
(1)井穴:主管身上十二条正经所有支脉的要穴提起“井”会让人联系到水,这个“井穴”也好比水的源头,就好像是人体经脉之根。要知道,只有水的源头源源不断,人体经脉气血才会畅通无阻,人体阴阳才能趋于平衡,脏腑才会安康、协调。所以,只要我们照顾好全身十二经上的每一个井穴,就是抓住了身体健康安宁的“根”。
    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时,吃药都要用水送服,医生也会建议多喝水,以便体温恢复正常。从这个生活常识我们可得出结论,诸如感冒发烧这一类的身体不适,在井穴贴上“同气相求”的药物,就有助于缓解不适,因为药性会通过井穴进入经脉,使病症无处藏身。
    (2)荥穴: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要穴“荥”好比泉水汇成一条小溪流,当这股力量平缓流动的时候,小溪的两岸就会草木丛生;如果小溪堵塞,水无法往下流,小溪下游就会干涸,无法流动的水变成死水,就会变质。
   人体往往会出现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多是火邪引起的“上火”。因为一旦火邪上身,肯定要往身体上部走,等于把溪流堵塞了,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嘴起疱、淋巴肿大等症状。所以要想摆脱这些困扰,就得求助于掌控人体发热问题的要穴——荥穴。此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当你将药物贴在荥穴上,药的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流入脏腑器官,并逐渐渗透到各种疾病的所在之处,直至驱走体内的“害群之马”。
   (3)经穴: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要穴这里的“经”是人体十二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滋润着全身的脏腑器官。俗话说:“龙行一步,百草沾恩。”只要我们把身上所有的经穴像照顾父母、儿女一样,精心备至,就几乎不必担心身上这儿不舒服、那儿又痛的事情了。
    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尤其擅长诊治喘、咳、寒、热之证。比如咳嗽、便秘、腹泻等问题都可一一解除,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药物敷在穴位上,让药性通过经穴这个大枢纽进入出现问题的脏腑,坚持一段时间,自然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4)合穴:主治六腑疾病的要穴“合穴”在经络上有“入海口”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的脉气最为强势,蕴藏的力量就像流水即将融入浩瀚大海时一样强大。照顾好合穴,就是给人体的内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上了一把健康锁。不过要想摆脱五脏上的疾患,就不是本穴的功能范畴了。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7)
   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比如说胃气不足,就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因为这样可以使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部,可见,养生保健只要做到“同气相求”,我们的身体自然就会健康、安宁。
   (5)原穴: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在人体的十二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原”顾名思义就是原气(又称元气、真元)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元气是人的先天之气,身体脏腑器官、经络气血的正常运作都依赖于元气的滋养,只有元气充沛了,人体这部机器的各个零配件才能发挥其各自功能,我们的生命活动才会正常运作。由此可见,给原穴悉心的呵护,就是抓住了人体元气出入的总开关,这样我们才会健康,少得病。
    反之,如果脏腑有疾患,都可取相应的原穴来治。像困扰现代人的颈椎病,往往与肺气亏虚有关,治疗时必须先补足肺气。值得推荐的方法是将白参片贴在肺经两侧的原穴——太渊穴上,只有把肺的元气补足了,才能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6)络穴:主管人体十字路口的要穴身体一旦出现兼有两条经络问题的疾患,找对络穴治疗是最明智的选择。人体的十二条正经在四肢部分各分出络脉,其上各有一个络穴。这个穴位就像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上掌控全局的红绿灯,只有指示灯正常运转,复杂的路面情况才会变得井然有序。
   对于人体而言,此穴可以将人体相表里的经络沟通在一起,其交会点就发挥着路面红绿灯一样的作用。因此,当你将药物贴在络穴上,其性气便可同时引导药性进入两条经,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某人因感冒而引起咳嗽、头痛等不适,单靠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络穴——列缺穴便可解决这个难题。
   (7)郄穴:主管急病的要穴“郄”是间隙的意思,是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意思,所以自古以来身体出现急性发作的小毛病都找郄穴。郄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在下肢处也各有一个郄穴,合称十六郄穴。药物贴于其上,药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气相求”的治病效果自然会发挥到极致。阴经郄穴擅长根治血证,如咯血就可以找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穴来治疗;而阳经郄穴擅长治急性疼痛,如脖子痛就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郄穴——外丘穴帮忙。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8)
   十二经脉七大穴表
    经脉井穴荥穴原穴经穴合穴络穴郄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列缺孔最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通里阴郄
    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内关郄门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腕骨阳谷小海支正养老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阳池支沟天井外关会宗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合谷阳溪曲池偏历温溜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公孙地机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大钟水泉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蠡沟中都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足通谷京骨昆仑委中飞扬金门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丘墟阳辅阳陵泉光明外丘
    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冲阳解溪足三里丰隆梁丘
    养生保命真法,让我们终生受用
    “《易经》内病外治疗法”是指在《易经》的理论指导下用同属性的食物、药材去补益、调理同属性的脏腑。比起内服药物的方法,它有不少优势,更适合家庭使用,可谓是家庭治病养生的首选之法。
   起效快当你找到病因和选中需要调节的经络、穴位后,就可以依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原则来挑选药物,再将所造药材外敷在最恰当的经络穴位,这样药物的性味才能输送到五脏六腑,借此补虚泻实,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一般来说,无论是补还是泻,见效都很快,一般10分钟内就会看到成效,尤其针对体质羸弱的人效果会更加明显。在使用外治疗法的同时,最好配合食疗。根据自己的体质特征,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药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9)

使用安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一剂解药,也有副作用。而外治法是在体外用药,通过经络穴位发生作用,它不像内服药物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是绕开了肠胃这条通路,让肠胃免受不必要的刺激。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内病外治法时,一定要多观察患者身体在外治前后的各种变化。因为任何一种疾病的诱因都非常复杂,如果病情出现好转,可以遵照医嘱继续使用;如果病情加剧,要立即停止使用。
    成本低传统中医常用的敷药、艾灸、拔罐、刮痧、放血、扎针、熏洗、耳压等,都属于外治疗法的范畴。其中当属敷药疗法最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坚定患者的治疗决心。
    外敷所用之药都是非常容易买到的药材,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成本也就几元钱到几十元钱,制作一次还可以用好多年,不会给患者造成什么经济负担,同时它的功效又会很好。
    不受专业限制在药物外敷、艾灸、拔罐和扎针等诸多外治疗法中,当属药物外敷最为方便,不仅不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还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只要知道穴位在什么地方,把药物直接贴在上面即可,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
    一学就会,流传千年的选穴秘诀
    在家里用内病外治法治病,最关键的就是选穴。选准穴位,再在其上贴上合适的药物,就能起到让人喜出望外的效果。下面就以流传千年的选穴秘诀——《四总穴歌》为例,为你介绍人体最得力的四大穴位——足三里穴、委中穴、列缺穴、合谷穴的治病选穴经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大概意思是,胃部和腹部出了问题,要选足三里穴;腰部、背部不舒服,要取委中穴来治;头或脖子出现问题,用列缺穴来解决;脸或口腔发炎,合谷穴是不错的选择。
   在胃经诸多穴位中,足三里穴被中医养生专家称为强壮之穴,民间也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那么,为何足三里穴的成绩在各穴中最为突出呢?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3寸的位置,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中医五行学认为,脾胃属土,胃经上的足三里是土经中的土穴,故有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的功效。如果经常对此处进行外敷或是艾灸,可有效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而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

正文 第一章 《易经》,医道之源(10)
 日常生活中,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非常简便易行:可以每晚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不超过20次,以此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为宜,坚持3个月左右,自然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让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部疼痛的要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汽在此聚集。该穴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处,腿屈曲时,窝横纹的中点。凡是腰背部的所有疾病和不舒服都可以向委中穴求援。具体操作时可以一点一放,同时配合腿部屈伸,不仅能对腰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还能治疗腿部酸胀、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病变及下肢的某些病症,此外,按摩此穴还可以对中风偏瘫后遗症进行护理。
   将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有个穴位叫作合谷穴,它可是大肠经送给人体最好的礼物。大肠经为手阳明经,在十二经中有养阳、生津、通腑等作用,如果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发生异常变动,就会引起牙齿疼痛、口角溃烂、颈部肿大等症状。刺激大肠经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指压或刺激合谷穴,就可以轻松刺激与它相关的肌肉、骨头、血管以及关节,从而改善循环不顺畅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治疗远端疾病。《四总穴歌》里的“面口合谷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头面部的所有疾病都可以取合谷穴进行治疗,如面瘫、三叉神经痛、头痛、牙痛等病症都可以找这个穴位进行辅助治疗。
   列缺穴是肺经、大肠经及任脉三经交会之穴,可以同时调节这三经之经气。平常生活中,出现不知缘由的头痛,多与遭受不经意的风寒有关,按揉列缺穴可以起到疏卫解表的效果,如果能做适当热敷或艾灸效果会更好。列缺穴还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相连。任脉是人体前正中的经脉,是“阴脉之海”,有补肺肾阴虚的功能。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列缺,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糖尿病、耳鸣、双目干涩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不适反应。列缺穴对于手腕活动不便、手掌发热等不适也有改善效果。
    《易经》内病外治法除了对上述四大重要的治病保健穴位有过详细解释外,历代大医家还归纳总结了不少解除病痛的经验。
   对付像疝气这样的小儿疾病,可以用艾灸疗法进行调理。口诀是:疝气偏坠灸为先,量口两角折三尖,一尖向上对脐中,两尖下垂是穴边。意思是可以先用一根线或纸条测量好嘴巴的宽度,再折成三等份,合成一个三角形。把这三角形正放在肚脐下,让三角形的一个角尖对着肚脐正中央,另两个角尖对应的位置就是治疗疝气之处,然后在这地方用小麦粒那样大的艾柱来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