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能力出类拔萃---传统发酵大豆食品让世人刮目相看(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40:27

抗氧化能力出类拔萃---传统发酵大豆食品让世人刮目相看(3)

(2007-02-07 16:20:55)转载 分类: 营养健康

课题组还特别研究了大豆异黄酮(SI)在豆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SI主要由9种异黄酮糖苷(即糖苷型SI)和3种相应的糖苷配基(即甙元型SI)构成,国外研究显示,这些SI在大豆食品中的含量与组成受加工过程的影响,如热处理、脱气、酶水解和发酵,如热处理使一部分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向乙酰基葡萄苷型转化,热处理过程的去除泡沫会造成SI的流失,而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糖苷型SI会向相应甙元型SI转化。国外研究和本次研究均发现,在大豆发酵食品的加工过程中,SI会在菌株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由糖苷型SI转化为甙元型SI。 李里特教授说,许多研究表明,甙元型SI比糖苷型SI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前者在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抗溶血、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方面均比后者为高。动物试验表明,一些羟基甙元型SI,如6-羟基黄豆甙元(6-OHD)、8-羟基黄豆甙元(8-OHD)和8-羟基染料木黄酮(8-OHG)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因此,不仅是SI的含量,它们的结构对大豆食品的生理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大豆及普通大豆食品中的SI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本次研究则发现,腐乳和豆豉中甙元型SI的含量很高。不过,尽管已经有些关于豆豉加工的报道,但很少有研究关注豆豉在加工过程中SI总量和组成的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因此,课题组分析了豆豉在加工过程中的SI总量的变化、SI各种形式的转化关系、β-葡萄糖苷酶活力以及与甙元型SI含量的关系和盐浓度对它们的影响。

课题组发现,1000克的生大豆能产生1546克豆豉(盐的添加量为10%,传统的加工工艺),豆豉中SI的损失率为61%。在浸泡和蒸煮过程中,SI的损失倒不显著;在前发酵的1260小时内,SI总量逐渐降低,结果导致43%的SI损失,特别是在前发酵的3660小时内,损失达28%;加盐进入后发酵的1周内,是SI损失的第二个主要阶段,损失了18%,接下来的后发酵过程不显著影响SI总量。在后发酵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盐,对SI总量也没有显著影响。

在不同的加工阶段,SI各异构体的含量也有不同。浸泡之后,甙元型SI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在前发酵阶段,甙元型SI含量同样显著升高。后发酵阶段,同一盐浓度下,在后发酵的前3周内,甙元型SI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到第4周,甙元型SI含量的变化趋于平缓。在后发酵的同一时间里,随着盐的浓度的升高,甙元型SI含量降低;5%盐浓度下,甙元型SI含量达到96.71%,而12.5%盐浓度下,甙元型异黄酮含量达到90.00%。发酵终了,所有样品的甙元型SI含量均达到90%以上。

 

改造工艺、加强宣传是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突围之路

豆豉和腐乳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得以明确,但是,关于我国传统大豆发酵制品,无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李里特教授指出,我国的豆豉从生产原料、生产菌株到生产工艺都与日本纳豆极其相似,但名气和市场表现却与后者差之千里。在日本,围绕纳豆激酶展开的研究为纳豆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而这些深入的研究使纳豆的保健功效家喻户晓,人们的消费热情被激起,进而使得纳豆的生产和消费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不仅保持了大豆食品的营养,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长的货架期,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一些功能性物质更是有益于人体健康。但由于对其功能成分的研究甚少,其健康效应至今尚未被消费者认知;加之产品没有得到系统地开发,加工范围太过狭窄,因此至今仍只是餐桌上的佐餐调料。更不乐观的是,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中国传统大豆发酵制品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消费还有老年化和消费量减少的趋势。

这种现象与宣传方面的欠缺有很大关系,也与传统发酵大豆制品自身的缺陷有关。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认为当地豆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占4.05%,作坊式小批量生产的占15.54%,家庭自给自足的占27.03%。的确,豆豉现在大部分仍处于家庭和小作坊的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很难达到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卫生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另外,科学的进步以及食品消费观念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了高盐的豆豉和豆腐销售形势日趋下滑的结果。

针对上述问题,李里特教授表示,应该加大传统大豆发酵制品的研究和宣传,在继承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等优点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改造,使其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从而拉动消费,“我们的研究显示,腐乳的含盐量完全可以从10%降至6%8%。”他说。

<中国食品报>记者刘艳芳采编

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