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诗词探索·毛诗浅译·井冈诗词(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4:11
31、诗词探索·毛诗浅译·井冈诗词(之一)
(2009-05-26 08:59:09)转载
标签:杂谈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讨会第三次国际研讨会2007年井冈山研讨会论文
毛泽东
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据地创作的诗词
',1)">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和五月十五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残酷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群众。中共中央于八月七日在汉口召开党的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边出政权”的口号。党中央决定进行武装起义,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屠杀。
会后,毛泽东赴湖南、江西组织工人、农民和一部分北伐军,于九月九日在湖南、江西的交界处举行秋收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在这里,他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汀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层次公明,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歌颂的就是这次秋收起义,上片写起义的行动,下片写起义的原因。
严格的说,这首词不应算作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诗词作品,因为它写作于九月,而秋收起义军进驻井冈山是十月。但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隔的源缘。
真正符合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诗词作品,只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令梦•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清平乐·会昌》十首。以后的两首《重上井冈山》也已远离了“根据地”这一特定的时效。
毛泽东是诗、词并重的大家,多数作品都是以国家、民族、革命斗争的大主题为创作内容的,可谓气贯长虹、豪情四海。他填词的功力深厚,挥笔即是,篇篇堪称精妙绝伦,千古绝唱。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读了毛泽东亲笔题写给他的《七律·长征》后,说毛泽东“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并将毛泽东向全世界作了报道。由此,西方人知道,毛泽东是一个能用古老文学形式写诗填词的杰出诗人。法国汉学家称毛泽东是“东方诗神”。著名“南社”诗人柳亚子读了毛泽东抄写给他的《沁园春·雪》词,称毛泽东是“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郭沫若评价毛泽东的诗词是“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
毛泽东的这十首词,是专门描写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的。所以,我们应把它与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其它文章结合起来学习,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背景,以井冈山的武装斗争为轴心,围绕两条路线的斗争,认真学习领会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探入探讨伟大的游击战争学说以及战略战术,循着毛泽东的伟大足迹,走进南征北战、纵横驰骋的红军行列,去聆听“黄洋界保卫战”的炮声、“前头捉了张辉瓒”的呐喊声、反“围剿”胜利的欢呼声和广大红军战士对“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喝斥声。
在井冈山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远大战略目光的展示。这里有第一次大革命的群众基础,有适合于弱小红军生存发展和便于与强大敌人周旋的地理环境——井冈山。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在湘赣两省的宁岗、酃县、遂州、永新的交界处,周长550里。峰峦叠嶂,林木茂盛,形势险要,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
历史验证了毛泽东的卓识与远见, 1928年4月,随着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地强盛起来。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红军“广泛发动群众、重建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开拓了湘赣边界武装割据斗争的局面⑴。” 到了六月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进入了全盛时期,涵盖了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茶陵三个县的一小部分,遂川北部和酃县的东南部的广大地区。
《西江月·井冈山》作为十篇之首,拉开了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序幕。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层,我自巍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红军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引起了军阀和反动势力的恐慌,他们视红军和红色革命根据地为洪水猛兽,总想消灭它。1928年秋,趁红军主力开到外线作战、留守兵力空虚(不足一个营)的时机,集湘敌吴尚的第八军和赣敌一部分,大举进攻井冈山的西北口子——黄洋界,妄想一举消灭留守的红军,清除红色革命根据地。
红军张网以待,沉着冷静,凭借着黄洋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于八月三十日,一天内击退敌人的四次进攻,击溃敌人一个团,击毙击伤一百多敌人。次日,红军调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两发炮弹,弹无虚发,炮声隆隆,只打得敌人懵头转向,疑是红军主力回来了,连夜撤军逃跑了。
这就是有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这就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出处。
“黄洋界保卫战”不是大战役,但对全国革命处在低潮时期的红军来说,“只要这一小块根据地还存在着,这面红旗不倒,就向全国人民说明,反动统治阶级永远消灭不了革命⑵”! 所以,“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提高了革命根据地和全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信心,打破了敌人妄图消灭红军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梦想。
毛泽东说:“八月三十一日井冈山一战,湘敌退往酃县,赣敌仍盘踞着县城及大部乡村。然而山区始终是敌人无法夺取的。”而“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鹗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源。”
“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⑶”。
黄洋界保卫战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打出了红军的士气,打出了人民军队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敌军围困万千层,我自巍然不动”也成了红军、新四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威武不屈、英勇善战的象征。
《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湘赣边界的割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一块⑷。”这是代表各国帝国主义利益的军阀混战和分裂造成的结果。
毛泽东把分散的低层的工人、农民组织起来作为革命的主力军,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略和远大的战略眼光。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农民纷纷投向共产党和红军。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成了当时红军的主要工作。
边区当时的土地“大体来说,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有些地方农民的土地还不到百分三十⑸。”红军对边界土地“采取全部没收,彻底分配的政策”, 使耕者有其田,既解决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也使红军有了安身立命平天下的依托。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很高,形成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局面。
弱小的红军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是对强大的军阀势力的挑战,吹响了向反动势力开战的号角。敌人对边区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⑹  。” 所以,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是任何一个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