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词探索·毛词浅译·《娄山关》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06:47

(接之一)   

当年李白登黄鹤楼时,见崔颢题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句,曾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那么,今天我们把李白的《忆秦娥》与毛泽东的《忆秦娥》相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填词的手法比李白高明的多。

 

忆秦娥·箫声咽

李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范开《稼轩词序》),无论意境,还是内含,前者皆不如后者。 

王国维,曾称颂李白的《忆秦娥》为“太白纯以气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今天,我们不妨将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与毛泽东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八字相比较,正如公木先生说:“前者闺情,后者战争”;“前者凄凉,后者热烈”;“前者境界狭小,后者境界宽阔”;“前者传达的是死亡信息,后者传达的是生命信息。”

一比即可分出高低,无论胸怀、气度、内涵、外延,李词皆相形见绌。如果李白在世,恐怕不只是“眼前有景题不得”,而是黄鹂仰大鹏,望而生慕,啭而临摹,朗朗于口了吧。

毛泽东诗词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充分吸收其营养的基础上,取其精髓,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但是继承、弘扬中国古典诗词的典范,也是诗词改革、创新的典范。

诗抒情,词写意。毛泽东的词是两者兼有,不但写意,而且抒情,一词多意。

《忆秦娥·娄山关》词就是这样的一首词。词的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虽然只有 10个字,竟写出了西风凄紧、雁声嘹唳、严霜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风声、雁声、马蹄声、喇叭声混杂在一起,雄壮有力,长空、浓霜、残月、马队、铜号,形象生动而凝重;“马蹄声碎”四个字,写出了战马在崎岖的山路上因疾驰而发出的急切杂乱的声音。说明行动的迅速急切;“喇叭声咽”写出了冲锋号低沉而强烈的声调。连叠字在内共二十一个字,就把红军的气势、神态、战斗精神,灵秀而飘逸的结合在一起,充分显示出毛泽东驾驭诗词的能力;下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出了红军作战勇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魄。写出了革命领袖傍晚登关后的所感所慨;“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写出了领袖对新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精神面貌而感到的喜悦。指明了在以后的长征征途中,雄关仍然满道,艰险仍然如铁。实际是暗示全党全军同志,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战胜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实现北上抗日的计划。

中国,是诗词大国。诗人、词家、鉴赏家、评论家,人才济济,鉴赏评论,各有不同。鉴赏总是有差别的。在认识上,统一是个别现象,分歧是普遍现象。对同一首作品,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种不同的鉴赏结果。而且,对这百种鉴赏结果,还不能硬性去否定其的一种结果,因为人们对诗外情、境外意,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定出一个标准,尤其是对好作品更是如此。除了学识的积淀不同、涵养的高低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外,还有鉴赏者、评论者所处的地位、环境、审美角度的不同。正如,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一样,版本很多,差异很大。这是因为选编者的鉴赏能力、把关水平不同造成的。有的把好作品漏掉了,把不该选的选入了。例如,历代选编者对曹操的《短歌行》并不看好,而毛泽东却把它看成是好作品。因为毛泽东不是一般的诗人词家,他首先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其次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再其次才是诗人词家。他不但要用文学艺术去衡量作品,还要用政治去把握作品。不但要看作品的艺术性,还要看它对人民的态度,对社会的影响。他既是艺术鉴赏和政治取向的统一者,又是艺术区别于政治的兼顾者。

可能有人会问,毛泽东同志没写具体战斗情节呀?

是的,毛泽东同志虽然在《忆秦娥·娄山关》词中没有写具体战斗的场面,但是,却写出了战争征程上人的感受,突出了人的战斗精神。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不是也没有写具体的战斗场面吗?,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只不过他把战争的血腥“等闲”化了,把“激烈和残酷”“乌濛”化了,把穿越雪山峻岭的艰辛“泥丸”化了。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写战争的一种特殊手法。唐人的“出塞曲”,不就是只写出塞人的感受,不写实战事例吗?

毛泽东同志写战争的手法比唐人写“出塞曲”的手法高明的多,他的词,起点高,境界宽,深邃、幽远、气阔、雄浑,写出了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人物,写出了红军的力量,写出了伟人胸怀。

《忆秦娥·娄山关》的“上阕明写拂晓行军途中的所见所闻,突出红军战士顶风踏霜,迎刃而上的革命英雄主义,蕴含着主席的‘沉郁’之情的话,那么,下阕则由‘沉’而‘雄’,明写主席傍晚登上娄山关的所历所感5……”;下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写红军经过的战斗,攻克了娄山关,又于黄昏跨越了娄山关的。所以,“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应该是对娄山关战斗胜利的赞美,是对长征胜利和革命前途的寄托,是对长征和革命前途中的困难所做的心理提示。

艺术家、评论家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政治影响,谁也没有小看,但对作品的时空上、甚至于在具体作战的时间段上却有很大差异。如大文学家、大史学家郭末若与毛泽东诗词鉴赏家公木以及公木与铜梓县《历史回顾》上,都存在着差异。

据最早发表鉴赏、研究、评论毛泽东诗词的权威人士、大诗人臧克家的回忆,袁水拍传达过对《忆秦娥·娄山关》词的解释、1962年3月7日《羊城晚报》的记载,郭沫若在广州文艺界诗歌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年《人民日报》5月号刊载郭沫若《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中,都曾谈到《娄山关》词。郭老认为“上阕所写是红军长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是遵义会议之后,第一次跨过娄山关”。“因为‘西风’、‘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如果说是一天的事,那就显然与时令不合”

公木先生是编著《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出版社,1994年到2005年已经印刷了31次,估计不下10万册,并被定为“全国优秀畅销书”)的大家,他在《忆秦娥·娄山关》的“笺注”中说:“郭老此解,似太拘泥于书面材料,而不是从生活出发。而且,就书面材料来说,古人诗词中,‘西风’、‘雁叫’、‘霜晨’,也不必只限作秋天的景物,如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这是‘上日’即元旦诗讲到‘西风’;至于‘雁叫’就更通常了,秋雁南来,春雁北飞,‘欲雪违湖地,先花别梦云’(杜甫《归雁》),大雁决不只在秋天才叫。礼记云:‘季冬之月雁北向,’(《艺文类聚》第九十一)还有‘霜晨’,苏轼《再与杨公济梅花十绝》中有云:‘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这不正是说早春吗

公木先生的“笺注”不但纠正了郭老对《忆秦娥·娄山关》上、下阕不是在同一天、同一时空下创作的说法,而且佐证了“西风”、“雁叫”、“霜晨”等物象不是秋景的专用名词。但公木先生在纠正了郭老的说法的同时,在夺取娄山关的实战时间上,竟然也是自相矛盾的。

他说:“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5日黄昏……直到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白军四个团再克娄山关……”并说“上片写今晨,即26日拂晓,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下片写昨晚,即25日黄昏,娄山关战斗还没有打响。用的是倒叙法……”;并说“……今晨昨晚的解说,是限于有关战斗文献的记载,并根据身历其事的同志的介绍,事实正是如此。”

公木先生在这段话中,结论有两个:一、实战时间是两天;二、26日拂晓战斗已经结束。

贵州遵义铜梓县的《历史回顾》是这样说的:“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指挥红一、三军团,与贵州军阀王家烈的黔军2个师,为争夺关口展开激战。敌人仓皇应战,凭险据守,红军向黑神庙猛烈攻击,并在点灯山(这里的点灯山或点金山,其中一个有误——作者注)急调部队从东侧迂回,歼灭敌军4个团。随后又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赢来了长征军事的转折点,为保卫遵义革(命)中心区的安全和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身历其事的同志的介绍”指的是作家成仿吾同志。成仿吾的回忆是:“我军猛攻娄山关的点金山,经过肉搏,占领了这个制高点,然后连续冲击,把敌人全部击溃,傍晚占领了娄山关关口”。

成仿吾肯定了战斗结束的时间是傍晚。但是没说明是25日的傍晚,还是26日的傍晚?所以“倒叙法”的说法值得商榷。

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

第一、实战时间究竟是一天?还是两天?战斗结束的时间究竟是佛晓,还是傍晚?

第二、“25日黄昏……直到26日拂晓”是“一夜”之间的时间概念,是昨天黄昏后与今晨拂晓前两段时间相加的结果,与“两天”的实际时间长度是不样的。为此,“打了两天”的说法还须进一步证实。

第三、如果25日是运兵,那么“傍晚占领了娄山关关口”从侧面佐证了战斗结束是在26日傍晚。

第三、如果推论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是红军在急速的向娄山关集结;“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就是行军和实战的双关语。26日拂晓可能不是战斗已经结束,而是战斗开始;“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合起来,既表示红军向娄山关进军,也表示红军“猛攻娄山关的点金山”、进行“肉搏”的实际战斗。那么,实际作战时间可能是26日一天的事。

战争过去了70多年,研究单位也研究几十年,不管哪一个研究单位,哪一个研究者,在时间定性问题上,都不应该相互矛盾。这是研究者的共同缺憾。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无须这么认真、细致,不一定非要弄清楚这些。但作为党史、军史、毛诗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必须认真、细致的讨论。因为,《忆秦娥·娄山关》是革命的史诗,是长征的记录,所以,时间的指标也是应该明确界定的。

有人可能会说,夺取娄山关的战斗是事实,一个普通作者,吃饱撑的,何必这么认真,去计较实战是一天,还两天?战斗结束的时间拂晓?还是傍晚?

认真,是一种进步,关系到党史、军史、诗史的真实性、可靠性。正是缺少“认真”,中国的文明史才只有五千年。一是古人没有现代人的科学技术。二是由于“不认真”,把本可以记载的文明史丢掉了,否则,中国的文明史可能是一万年。因为从考古中,已经发现了比五千年更早的迹象。

此论,只是一个初学者的迷惑之处,不足为据。恳请有关党史、军史、史志、研究、博物馆、地方志和研究大家们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以便释疑。

二00七年一月六日截稿

注释参考书目:

①长征中,红军曾三次越过娄山关:第一次是1935年1月8日,遵义会议的当天;第二次是在遵义会议之后的1935年1月19日;第三次就是遵义会议之后的1935年2月26日。前两次都没有经过战斗,最后一次经过了激烈残酷的战斗。

②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1次印刷第87页;

 ③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出版社200511月第31次印刷第87页;

 ④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出版社200511月第31次印刷第三次88页;

 ⑤见合肥毛诗会论文:《沉郁书诗史,境界动山关》/李德身第6页和第4页。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