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中的“一夫睡二女”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41:25

如何解释曹操墓中的“一夫睡二女”现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本篇博文开始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

 

中秋节前几天,一直在曹操老家安徽亳州,考察那里的家族墓,目的大家自然可以猜到,希望找到更多的揭露假曹操墓的证据。9月21日夜里回到南京。今天一早起来上网,把这几天与假曹操墓有关的新闻看了,特别是新华社署名“桂娟”的新闻稿——《百余专家认定曹操墓真实》,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刚过了中秋节,还有喜庆,但忍不住要说几句。有人为了把西高穴二号墓弄成曹操墓,在外界大多数人已不相信的情况下,又不惜舆论造假,说什么“120名专家达成共识”,认可这曹操墓,滑稽至极!我在苏州组织了20多学者来论证曹操墓是假,他们便搞出了120多学者来支持曹操墓是真的,真搞笑。

 






图:百余专家的座谈会现场和“考察”现场,看把三张图的专家(包括记者)全加起来有无120人?

 

这个座谈会的真相是这样的。

 

去西高穴的只是部分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并不是“全国”。这些学者是应邀去安阳内黄县“三杨庄遗址”,参加“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人数号称120名。大家参会前也没有被告知要去“考察西高穴”。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完内黄会后,便先行离开了。后来为何有几十名学者又出现在西高穴,还参加了“座谈会”?这便是人为“导演”出来的一出戏,因为大家都急着要赶回家,所以,才连夜开了座谈会,并邀请多家媒体到现场采访。连参加这个座谈会的朋友对此举都很反感,觉得无聊,对我说,“那意思还用说嘛”。

 

内黄的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这两家机构外界都清楚在曹操墓造假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经我了解几位参会学者,参加“座谈会”的根本就没有新华社新闻稿中的“120名”,只有几十位。有的媒体报道时,实在不好意思,碍于组织者的面子改说“近百位”。会议也没有形成什么“共识”,仅是主持座谈会的社科院考古所白姓副所长(刘庆柱、王巍、白副所长等考古所所长都轮番上阵了)随口说的“共识”。其实,这不是“共识”,而是“共谋”。

 

“共识”是需要大家签字的,有么?拉虎皮做大旗,人多示众,其实是虚张声势。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既然是座谈会,何来共识?社科院考古所一名参加内黄会的专家说,不可能有什么共识的,因为去西高穴的学者中不少人是不认可这个“曹操墓”的。其实,苏州论坛在形成共识过程中,有的学者也是有不同意见的,何况“120名学者”?

 

其实,外界很清楚,如果“曹操墓”真的没有问题,何须策划什么“会长联席会议”、“百余名专家座谈会”?在所谓的“座谈会”上,有个学会的会长公然说,质疑曹操墓的人都是“无知”,想“恶意炒作”。听到这话时,我都怀疑此人是不是神经错乱,脑子进水了。这是一名公正、真正有学问学者该说的话么?徐苹芳、梁白泉、李灿、刘心长、杨宝成、袁定基、方北辰、袁济喜、黄震云、吴锐……都是“无知”?为了点费用,把自己的学术良心都卖了,等你到徐苹芳、梁白泉这些老一辈学者的年龄时,你会为你的“无知”而脸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XX学会的专家们,请你们别污辱公众的智商好吧!

 

还有一点,你们“绑架”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官员的观点可以容忍,但请不要让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也跟着你们受牵连,发虚假新闻好不好(希望新华社的总编调查一下,到底是多少专家参加座谈会,有无共识出台。年初新华社稿称,刘庆柱点名说我倪方六讲外行话,后来刘先生通过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带话给我,表示了歉意,新华社记者采访他时,他根本就没有指名道姓)?曹操墓造假是小事,让新华社在国内外读者中失信,你们的罪过就大了!

 

气话少说,回到正题。这篇博文要说的是西高穴二号墓葬中三具人骨的问题,直接一点说,是曹操与女人问题。

在《考古》第八期上“曹操墓”考古报告中,执笔的潘伟斌称——

 

在该墓的墓室中共出土了3个个体的人骨,均被扰动。经鉴定男性人骨的年龄在60岁左右,与魏武帝曹操去世时66岁的年纪相当。此墓葬中人骨的出现排除了其为疑塚的可能性,也是认定其为曹操墓葬的又一物证。

 

潘的这个结论,我用12个字来评论:含糊其词、避重就轻、十分错误。

 

潘作为考古领队,为了让这西高穴二号墓葬成为曹操墓,学术态度上很不老实。仅讲了男骨年龄,而故意绕开男骨与女骨,这一不应该绕开的关系。曹操死时66岁,与“60岁左右”的男骨相近,那么,曹魏末代皇帝曹奂死时的58岁,不是与“60岁左右”更接近?

 

“曹操墓”在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大致可以看出当初是三具尸骨:一男骨,两

女骨。这就是俗话常说的死后“一夫睡二女”现象,它是中国古代妻妾制度在考古学上的反映。一般有点身份、有点财富的男人,在其墓葬中多会有一妻一妾,甚至多妾合葬。

 

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曾简单聊过西高穴二号墓中男骨与女骨的事。其中一具被推断为男骨。估计死前年龄约60岁,身高在1.7米左右,牙齿不好,后脑骨骼也不好。就因为与曹操死亡年龄接近,被推测是曹操的遗骨。此遗骨出土时位于前室门道处,这个位置显然已不是原位,被扰动了。推测原位应该在后室,很可能是被盗墓贼用脚从后室中踢出来的。

 


图:“曹操头骨”(视频截图)

 


这块头骨,仅剩有头盖骨和带两枚牙齿的一块颧颌骨。下半部分保存得非常不好,面骨包括鼻子、脸部分都变形损毁了,这给医学研究带来的遗憾。从头盖骨中,仅能判断出他当年的营养状态还是不错的,其它就比较困难了。


有专家通过男骨的后脑骨骼保存不好,推测可能与头枕石枕有关,因为墓中出土了“石枕”样物件,继而推测曹操生前真的患有头风病,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必须的因果关系,后脑骨骼不好怎么就知道是石枕,或是生前垫枕头所致?如果是意外伤害呢?


相比起性别的鉴定来,考古中对人骨年龄的鉴定,则困难多了。男女性别可以一锤定音,比如对男女性别,仅从一块眉骨上也能鉴定出来,男的眉骨粗糙,女的比较平滑,如果有骨盆,则更容易了。而对年龄问题,出言则要小心谨慎。安阳西高穴墓葬中年长较长的女骨,一开始公布为40岁左右,后定为50岁左右,便表现了这种鉴定的难度和严谨。

 

对骨骼作出年龄估计,这是鉴定人骨时首先要考虑的,可以利用牙齿的萌出和牙齿的磨耗程度、颅骨缝的愈合、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以及骨骼上的其它因年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可以对死者的年龄作出一定的估计。常使用的方法有五种:

 

一、从牙齿的萌出情况估计年龄;

二、由牙齿的磨耗程度估计年龄;

三、用颅骨骨缝的愈合程度估计年龄;

四、从四肢骨骨骺的愈合估计年龄;

五、从骨骼的老年性变化估计年龄。

 

其中,前三种是从头骨来估出大小,这是人类学专家必须掌握的“三大秘招”,招招有效。

 

从牙齿的萌出情况估计年龄  对牙齿萌出的观察,可以相当精确地判定从婴儿到性成熟这段时间的死者的年龄。乳齿为婴儿出生后逐渐长出的第一组牙齿(俗称“奶牙”)。这个方法是鉴定未成年个体年龄的第一方法。

 

乳齿上下总共20颗,无论上颌或下颌,每侧只有5个。婴儿最早生长的是下中门齿,约在半岁左右 (五到八个月)长出。最晚萌出的是上第二臼齿,约在2周岁左右(20-30个月)长出。

 

以后随着恒齿的生长,乳齿的牙根逐渐被吸收而脱落,小孩开始换牙。从五到六岁第一臼齿(恒齿)最早萌出开始,到十三、十四岁第二臼齿萌出,换牙完成。全部换牙时间约需六至七年。

 

会不会是骨龄鉴定有误?我曾请教了原南京博物院考古领队、现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副教授王根富先生,王认为,骨龄鉴定失误的可能性不大。


判断一具完整遗骨的年龄并不难,稍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也能有八九成的把握。共和国第一位考古学博士、北大考古系教授王迅先生认为,从头骨判断年龄,一要看骨缝的愈合程度,二要是看牙龄的磨损情况。而牙龄的磨损情况是判断年龄最可靠的办法。


头盖骨的光滑程度,也可以作为判断年龄的依据。如果是六七十岁的头盖骨,比年轻的显得很光滑,年龄越大越光滑。70以上的头骨,“像玻璃一样光滑”。“曹操墓”中的男骨年龄,便是根据骨缝的结合程度、光滑程度等特征,综合其它情况来断定的。


再说男骨外的女骨。

 

“曹操墓”内共有两具女骨,其中一个有不完整的头骨,带牙齿的下颌,部分肢骨和体骨,髋骨保存比较好,性别特征比较明显;另外一个女性头骨保存完整,有带牙齿的下颌,部分肢骨和体骨。

 

 


图:西高穴三具人骨,一男两女(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骨鉴定专家王明辉博士鉴定,两个女骨,一个年龄约50岁(一开始公布时称“40岁”),另一个约20岁。如果说60岁男性遗骨是曹操的,那么,这两位女性是曹操什么人?会是谁?曹操那么多后宫女人,为何独与此二女“共眠”?为什么不是三个、四个女人?为什么“睡”在一起的两个女人年龄上又会如此悬殊?

 

中国社科院刘庆柱先生认为,那个50岁女骨是卞氏。这显然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因为卞氏死时是70岁。如果怀疑50岁的女性遗骨是70岁死去的卞氏的,根本不可能。50岁与70岁遗骨,很容易就区别开来的。


50岁女骨的疑云目前无法排除,20岁女性就更难说了。曹操生前有20岁的爱妃么?肯定有,而且与曹操的的关系十分亲密,非同一般,不然,以此假曹操墓来说,在阴间也不会与主人“睡”在一块。那她会是谁呢?会不会是殉葬女人?可那个时代没有殉葬的制度,

 

说点曹操的“花边史”。

 

曹操是一个很好色的男人,性生活和生殖能力两项指标均惊人。他妻妾成群,曾曹操大修铜雀台,广蓄天下美女。以我在《三国大墓》一书中的统计,有名有姓的王妃是15位,算上无名无姓,史不见载的,当远远超过此数。

 

曹操有不少“收编美女”的花边史,仅举一例:他曾与关羽争夺过美女,这就是他身边的爱妃杜氏。杜氏本是吕布手下大将秦宜禄的老婆,是袁术做的大媒,留住下邳(今徐州)。刘备与曹操联合进攻据守下邳,在围城时,关羽请求曹操说,破城以后希望将杜氏许给自己做老婆,曹操也答应了。城要破时,关羽又向曹操提此事,好色的曹操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美人,不然关羽不会这么动心。城破后,曹操让人杜氏带来一看,立即喜欢上了,先据为己有,把关羽抛到一边去了。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称,曹操“倡优在侧,常日以达夕”。当时“采阴补阳”的房中术流行,有条件的男人“多御少女”、“一夜御十女”,纵欲现象突出。曹操年老时,也不减房事,老当益壮。曹操曾招募方士指导,以宫女试验房中术。曹操后宫美女太多,他死后让儿子曹丕得了便宜,统统收纳自己的皇宫中。

 

一提到曹操与女人“那些事儿”,就扯多了,也扯远了,这里不再赘言。我说曹操的风流故事,意思其实就一个:就算那个60岁左右的男骨是曹操的,那旁边的两具女骨是谁,这个必须要解释清楚的,否则难以服众。但是,潘在《考古》第八期上的“考古报告”并没有作出解释。在墓中尸骨关系都搞不清的情况下,仅凭男骨的年龄差不多,就说是曹操,是不是太不靠谱,太不负责任了?

 

据圈内说,因为西高穴墓中男骨与女骨的关系一直没有合理解释,已严重影响了“考古学认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现在便有人在女骨的年龄上做文章了:一是,刘庆柱先生想把卞氏的年龄“改小”,刘先生认为史书记载不一定准确,要以考古发现为准;二是,有人想把墓中女骨的鉴定年龄“提高”到70岁,认为之前的断龄有误,在这四月份“两会会长联席会议”期间,已有人这样认为了。

 

最后说一句,这篇博文聊曹操墓中的两女骨与曹操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伪话题。《三国志》称卞氏死后与曹操合葬,虽然没有说明两人合葬的情况,但据汉末的葬制和曹操的身份,应该不是“双人床标准间”,而应该是“单人间大床房”,与后代帝王陵中,帝与后“同居一室”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出现这么“一夫睡二女”现象,说明西高穴二号墓主的等级也高不到哪去,侧证西高穴二号墓不会是曹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