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基础知识(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7:45
说明文基础知识(三) 
邓旺林

 

第四节    文艺性说明的几种常用形式

一、故事说明

即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故事说明娓娓动听。

如一篇关于琥珀(po4)成因的说明文。故事讲的是:大约在一万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个近海的松树林里,一棵老松树上渗出的松脂滴下来,把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一齐包在里头,结成一个松脂球;后来陆地慢慢下沉,海水慢慢漫上来,淹没了那古老的森林,那松脂球被淹没在海沙里,经过几千年,那松脂球成了化石,它就是琥珀。一万年后的有一天,一个渔民的儿子在海滩上发现了这块琥珀。

    又如王彼德在《生物间的奥秘》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叙说:

在苏联西伯利亚,由于较长时间没有白杨的种子,人们只好用插枝的无性繁殖方法,栽植白杨树,科学家发现,大片的白杨树林完全是雄白杨,他们找遍了俄罗斯,才在偏远的地方找到几棵雌白杨树。他们如获至宝,把雌白杨树枝小心翼翼地栽在温室里。当它们将成熟时,又移到只有雄白杨的树林里。在雌白杨开花的季节,人们为它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许多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前来把雄白杨的花粉洒在雌白杨的柱头上。不久,种子成熟了,大片的白杨树又开始用种子繁殖了。那许多年雄白杨为什么过了单身生活?根本原因是有人扼杀了它们的佳偶。原来,雌白杨高大茁壮,树干又粗又直,人们贪图它是好材料,滥砍滥伐,不考虑白杨树的繁衍后代,人为地破坏了生态平衡,白杨树林就变成“男儿园”了。

这里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不同,它不是用来宣传某种政治思想或道德观念,而是用来说明要保持生态平衡的科学道理;它没有细腻的绘声绘色的描写,而只是简单地把故事介绍出来。它虽然用了叙述、描写这类表达方式,但主要用的是说明。用故事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在科普读物中,不乏其例。《生物间的奥秘》这篇文章,前后用了三个故事来说明生物间配合的奥秘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故事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有情趣,娓娓动听,能吸引读者(特别是小读者),他们读后印象深刻,记得牢,讲得出。这比用平板的语言直接介绍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来,故事说明更受读者欢迎。

 运用故事说明这种方法,首先要注意故事的准确性,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不象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那样可以虚构、想象、夸张。苏联科学家为雄白杨找“新娘”的故事,以及这篇文章后面介绍的达尔文发现的猫和三叶草的故事,毛里求斯岛上大颅榄树与渡渡鸭的故事,都是真有其事,而不是杜撰的。

二、运用对话方式解说事物(也可以说是用讲相声的形式作说明)

如:胡克、易传工:《新奇的工程》:

    甲:“老王,好久不见啦!”

    乙:“好久不见啦!”

    甲:“这阵子在忙什么呢?”

    乙:“我在进行一项科学研究。”

    甲:“噢。你在研究什么呢?”

    乙:“我在研究庄稼怎么能不上肥料、少上肥料。”

    甲:“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庄稼不上肥能行吗?”

乙:“能行。让庄稼自己制造化肥,供给自己。你看,大豆不就能自己制造氮肥吗?”

甲:“大豆是可以。那是靠它根上的根瘤菌来制造氮肥。可是别的庄稼不行呀,它们自己没有根瘤和根瘤菌呀?”

乙:“现在就是要让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这些庄稼也都像大豆那样,自己生产氮肥自己用。给每棵庄稼都配上一个小化肥厂。”

     甲:“你这项研究要是能实现,那敢情好。不过,这怕是幻想吧?”

乙:“要是在十年前,那可真是幻想。可是,今天就不能是幻想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产生了一门新学科,叫做遗传工程,就是为解决这类问题的。”

     甲:“遗传工程?”

乙:“对啦!就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把生物体内管遗传的物质分离出来,经过人工“剪切”,重新组合,再安到生物的细胞里,使这个生物具有新的功能和结构。这门学问就叫遗传工程。掌握了这门技术,就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能,人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物新品种。”

     甲:“这倒挺有意思!”

乙:“所以,这门学科一出现,马上就引起很多国家的注意和重视,并且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从事研究。才几年功夫,可是发展得很快。”

这不是娱乐性的相声,这是运用对话方式(也可以说是用相声的形式)写的科普说明文。用对话方式写说明文,实际上就是用问答形式解说事物。上文中的甲表示作者的设问,乙表示作者的解答。“问”的问题要单一,“答”要答得简洁准确;“问”要问在关键上,“答”要针对问题来答;“问”相当于解答部分的小标题,“答”是说明的主体。上文中的甲问了六个问题,几乎每句话都有问;乙回答了六次,把问题一个个解说得清清楚楚。在一问一答中,文章从庄稼不上肥料,让小麦水稻自己生产氮肥,引出遗传工程,并对遗传工程作了诠释说明。读起来层次清楚,生动活泼,引人注意。

 对话说明(或者叫问答说明),在文播电台的《科学知识》节目和商品介绍中常常用到,也可用于科学小品。对话中可以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但对话不宜过长,长了就会枯燥。

三、用自述法说明

即用说明对象自述的形式进行说明。例如《虾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虾。我们的种类很多,形状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几公斤,最小的只有零点几克。

    我们生活在河流和海洋里。我的上身披着坚硬多棘的甲壳,我的头和胸就藏在甲壳里面。我的下身虽然长着四对游泳肢,但是并不发达。我的器官长得奇怪:头骨露在外面,当脚使;神经系统不在背上,而在腹部;脑子长在咽喉上、下两处,小得像针头;听觉毛和味觉毛长在腿上;臼齿长在胃里;肾长在尖尖的前额后面。

    我喜欢藏身在岩石下、水草丛里。我的甲壳还会随着环境颜色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我长期生活在江河里的淤泥地带时,甲壳的颜色就黑些;长期生活在沙底地带时,甲壳的颜色就洁白些。

    我喜欢嬉戏。我们在一起时,常常互相用长钳钳着玩。我在水中前进时,一般伸直两只钳足,后退时则把两只钳足缩起来。我在吃食物时总是很小心。一般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直到我认为肯定没有危险了,才放胆大嚼。

我在成长过程中,要多次蜕皮。每次总是先在背脊上胀开一条裂口,然后侧身弯曲,光着身子慢慢脱出壳来。每次一般要经历十多分钟。蜕皮以后,我就深居简出。一个月后,我的甲壳硬了,然后才出来活动。

这篇文章采用虾的自述方式介绍了虾的种类、形状、重量、生活环境、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方面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我们阅读时既有趣味,又获得了许多知识。

    文章把虾当成“我”来写,因此使虾有一些人的特点,例如称自己的名字为虾,说自己喜欢嬉戏,吃食物会试探等。但是文章写的是虾,所以又是按照虾的外形、动作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如虾的头和胸藏在甲壳里,神经系统长在腹部,甲壳的颜色会变化,成长过程中要多次蜕皮等。

●动物自述法

    动物自述法是采用动物自我介绍的方法描写动物。

    动物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动物,因此文章中要把“我”当作动物来写。这里要注意在写作时把“我”和动物融为一体,不能露出痕迹来。

动物自述法是采用拟人的方法来描写动物,因此在描写时,既要反映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的特点,又要体现人的一些特点。这样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显得生动活泼。

 

第五节     说明文的语言

生动形象、准确明了、严谨周密是所有文章的要求。记叙文特别强调生动形象,议论文特别强调严谨周密, 说明文则特别强调准确、明了与平易。

1、准确—按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

准确、概括、精炼,几乎是一切说明性文字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也是写作上的难点。难就难在落笔前必须掌握说明的事物的有关知识,而且要有一定深度、广度,再作一番研究,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在写作时还要精心锤炼语言,用精当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中,有一段介绍《诗经》的文字,看起来很简单,但细读起来却感到不简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六艺”之一。相传为孔子所编定。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现存诗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抵皆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它们从各方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于周人的建国经过、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某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反映;对于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西周后期以迄春秋的政治混乱局面、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尤有深刻的揭露。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这段文字内容准确、概括,文句精炼。它说明《诗经》在我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史上的地位;然后用主要文学说明它反映的时代和社会内容;接着介绍《诗经》的语言特色和艺术特色;最后说明《诗经》的影响。这些介绍和说明,尽管很简略,但却是准确的,是《诗经》基本情况的概括。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在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等,就是十分明确扼要的。有的地方仅是概略的说明,好说相传是孔子编定的,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反映某些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等。这样的说明,同科学性并不背离,因为史料证实了的,便说得肯定、精确;由于史料的限制,人们只能认识和掌握到什么程度便只能说到什么程度,只能写出约数和大概情况。即使是约数和大概,也是有史籍根据,是大致符合实际的,绝不是主观臆断。因此,这样的说明,就写作态度来说是严肃的,就反映的内容说,是准确的,具有科学性的。

我们要科学地准确地说明事物,恰如其分地说明事物的本来面貌,说明的用语必须讲求分寸。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话:

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呢?对于具体时间,现在还有不同意见,但都认为是在第三纪的某一个时期,可能是中新纪或其前后,即在渐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距今约三千万年到一千万年的时期之内。至于能制造工具的人出现,却在第四纪,即在最近的一百万年内。(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这段话说得很有分寸。它说明的是人类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时间和能制造工具的人出现的时间。前者,科学家们还有不同意见,所以文章只划了一个大的时间范围,并用了“某一个”、“可能”、“约”、“或”这样的字眼,只给读者一个大概的时间,说得不肯定。这些用语,反映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有关的资料还不足以对这个问题作肯定的结论。后者,即能制造工具的人出现的时间,文章说得较肯定,较具体。“至于能制造工具的人出现,却在第四纪,即在最近一百万年之内。”这虽然也是个大约数,但在从猿到人的漫长的历史中,这个数字可算具体了。再具体,来一个几十万几千年,就不科学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能制造工具的人,不是在那一年突然出现的,而在以万年为单位的漫长年代中逐渐演变进化而来的。“却在”、“即在”,这些用语说得较为肯定,表明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已经达到了认识的阶段。

我们再录下这篇文章的另一段:

……有的古人类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第四纪之初。总之,根据目前的认识,南方古猿是代表在猿人以前的人类发展阶段。

南方古猿究竟生存在什么时期?这个问题还不能作肯定的回答,说他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这只是一种意见。所以文章用了“有的古人类工作者认为”这个用语,使话说得不十分肯定。至于南方古猿是不是代表在猿人以前的人类发展阶段?现在也不能绝对肯定。现在科学家们所掌握的资料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今后会不会发现推翻这个结论的化石或其他资料呢?何况人类的认识总是不断前进的,因此文中作结论时留有余地,用了“根据目前的认识”这个用语,就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了。

要准确地说明事物,还要在辨异上下功夫。说明事物,要善于抓住特点;说明相似的事物,要善于说出它们的疑似处,在辨异上下功夫。下面这段文字就是这方面的范例:   

丘陵,它是一种表面上圆浑的呈馒头状的小地貌,它以那明显的脉络区别于山地,以具有明显的相对高差而别于平原。 在地貌组合中,它往往是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地貌形态。 例如丘陵在台湾的地貌组合中, 它位于台西平原与台东山地之间;在湖北省中部的地貌组合中,丘陵的前沿的平原以徐缓的斜坡过渡, 而它与其后缘有明显脉络---即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则以明显的坡折截然分野。因此,丘陵不仅仅是在外形上,相对高度上,而且有时也在所处的地貌部位上与平原和山地是判 然有别的。(周中民:《丘陵》)

这段文字是说明丘陵特征的。 要说清丘陵的特征,就要把它和它的近似物---平原和山地区分开来,也就是说要下功夫辨异。这段文字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辨异:首先运用定义说明的方法,把丘陵与山地、平原区别开来;接着又运用比较说明的方法辨异,指出它和山地的异是“无明显的脉络”,和平原的异是“有明显的相对高差”;再在诠释说明中,指出丘陵的地貌部位和形态更进一步把丘陵与山地、平原的过渡分界特点。这样,文章运用了定义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诠释说明等多种方法,从外形上、相对度上、所处的地貌部位上,清清楚楚地把丘陵与山地、平原区别开来,丘陵的特征也就自然地被表达得明明白白了。

2、明了——清楚明晰,不含糊。

3、平易——这也是说明文的一个重要要求。即用浅显明白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专门性的知识说得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