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1:46


 

教育思考园按:教育者多不能成为教育家,但,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者,需要教育家的情怀、坚守和执着,以教育的理想去追求理想的教育;需要走稳脚下,做好眼前,精致细节。作为共勉,特转下文。

他们怎样成为了教育家

———著名教育家成功个案及其启示

早在1919年, 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第一流教育家” 的命题。针对常见的“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 这3种类型, 陶行知认为一流的教育家才是最高尚的。时隔90多年, 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 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造就杰出的教育家, 是时代的呼唤, 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一。

什么是一流的杰出的教育家? 教育家是如何自主成长、脱颖而出的? 如何造就一流的杰出的教育家? 重温著名教育家成长轨迹和成功故事, 回眸他们的教育实验和改革实践, 追寻他们成功的规律和特点, 无疑会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杜威与“杜威学校” 。杜威(1859-1952), 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在对传统教育批判及教育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 做中学等一系列的教育观点, 形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教育重心应是儿童,而不是教科书, 不是教师, 这被学术界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实验室,因是杜威创办, 也被称之为“杜威学校”。杜威夫人担任校长, 扬(F.Young)担任教学监督, 杜威的孩子也曾在实验学校学习。杜威在学校中主要进行了学校组织与管理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师管理与师生关系的改革实验等。在组织与管理上, 杜威的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小型的、民主合作的社会,并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

———陶行知与晓庄乡村师范学校。陶行知(1891-1946), 我国现代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实践活动, 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1917年-1925年为第一阶段, 以倡导平民教育为主线。1926年-1933年为第二阶段, 以推行乡村教育为主线。第三个阶段是1933年至1946年陶行知先生逝世。这一阶段以民主教育为主线。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是陶行知先生追求新教育理想, 实践生活教育思想的开拓性举措, 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陶行知认为, 过去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成效, 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 “所以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将老山改为劳山, 将小庄改为晓庄, 取劳力上劳心, 日出而作之意, 晓庄是破晓的晨曦,是中国乡村的新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与帕夫雷什中学。互·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卫国战争期间, 苏霍姆林斯基身负重伤。伤愈后作为残废军人复员到地方从事教育工作。他在一所集体农庄十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任教23年, 直到1970年去世为止, 先后担任教师、教务主任、中学校长。一度担任亚努英里埃斯基地区教育局长后辞职又回到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 实践“自己的教育信念”, 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几十年如一日, 从来没有脱离教育教学实践, 提出了3个口号: 到教师中去! 到学生中去! 到课堂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以帕夫雷什中学为教育研究基地, 为实践他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想, 进行了长达23年的“教育实验”。

启示之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

什么是教育家?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的成功个案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家首先是教育改革家,是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是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教育家要有创见、有贡献、有作为、有造诣、有影响,但是,作为教育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他们始终是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教育改革的潮流。杜威是这样,陶行知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如此。他们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敢于与旧教育、与陈腐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并从本国、本地、本校实际出发, 系统地提出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他们勇于实践,勇于实验, 在实践、实验过程中, 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使之不断丰富、完善, 他们著书立说,自成一家, 坚持不懈地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 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 接纳并以此指导教育实践; 他们有独立的个性人格, 不随波逐流, 不人云亦云, 不畏惧退缩, 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 绝不半途而废。今天, 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校长和教师, 学习杜威, 学习陶行知,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 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们勇于实践、勇于改革、勇于实验的品格和精神, 敢于和应试教育决裂, 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 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为他们幸福人生奠基,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启示之二:教育家不是培养的,而是一个自主发展过程

教育家成长, 当然需要外部家庭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机遇等的支持, 但是归根到底它是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三位教育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并不优越,他们却能善于转化外部不利成长的因素,在逆境中奋起, 在逆境中发展。任何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是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其他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不可替代的, 也是不可复制的, 他们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家的成长, 需要外部的力量, 需要接受教育、接受培训, 但是, 教育家绝不是外部力量可以造就的, 也绝不是培养、培训出来的。如果企图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培养工程来造就一批教育家的话, 那就违背了教育家成长的必然规律。古今中外,没有一位教育家是培养、培训出来的。当然, 我们并不否定外部教育因素的作用。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活动, 它是个人的社会互动、个人与组织、团队的互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因此, 全社会、整个教育系统都应为教育家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发挥社会力量、教育力量, 促使他们脱颖而出, 激励他们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 促进他们将可能性因素转化为现实性因素。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外部因素的作用, 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条件性因素, 若要使这种因素转化, 还需要教育家主体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启示之三: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转角石”

三位著名教育家共同之处是, 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实验和教育研究。正是在教育实验中, 他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 验证并丰富发展自己的教育理论,从而推动教育实践, 指导教育实践。与此同时教育家自身也得到升华和发展。他们在教育实验过程中, 挑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 提出并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在长达8年的教育实验中,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点。陶行知在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育才学校,新安小学,社会大学过程中, 对杜威的教育观点进行了一番改造,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等教育主张, 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等思想, 形成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正是在帕夫雷什中学长达23年的教育实验中, 边工作, 边研究, 形成了他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爱因斯坦对伽利略发明的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给予很高评价。他说, “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方法转变到伽利略的思想方法, 这种转变成为科学基础的最重要的一块转角石。” 同样, 教育实验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转角石”,也是教育家成长的“转角石”。

启示之四:抗拒诱惑, 宁静致远,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教育家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长期的过程。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 耐得寂寞, 孜孜以求, 绝不轻言放弃; 他们拒绝浮躁和诱惑, 把名利视为身外之物, 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他们绝不轻信盲从, 不跪倒在经典和权威面前, 不唯书, 不唯上, 敢于质疑, 挑战已有的结论和观点; 他们能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坚持平和积极的心态, 超越时代, 超越社会, 超越自我,走自己正确的道路。杜威是这样, 陶行知是这样, 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如此。陶行知说,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早在1913年, 他就自勉并勉励同学, 要“及早努力, 百折不回,在心中建立真主宰, 以防闲伪魔。” 在1946年4月, 即他逝世前不久他还强调说:“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 一、有真知灼见; 二、肯说真话, 敢驳假话, 不说谎话。” 尤为可贵的是, 在抗日战争时期, 陶行知精辟地论述了追求真理和参加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他说, “学问不论新旧, 只要是追求真理, 勇于革命之精神符合。若以学问做买卖, 则无论新旧, 都有做汉奸之可能。” “一个人在学问上追求真理, 则在革命上能杀身成仁。” 他教育学生做“人中人”, 不做“人上人”, 把“人中人” 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 也是陶行知先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 超越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路。现在很多人为了车子、房子等物质的东西奔命, 但还是有不少人不去追求物质的东西, 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 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静。” 教育家不正是这样的吗?

教育思考园整理自2010年11月9日《中国教育报》作者王铁军 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