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曝光法—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2:39

区域系统—第四部分

校准曝光和显影时间

以做到完善的影调控制

                                                      拉尔斯·耶尔博格    江少军译

胶片速度和显影时间并非像我们头脑中理解的那样是个确定的值。相反,我们经常需要调整他们以保证照片有丰富的暗部层次和适当的反差。胶片厂提供的胶片速度和显影时间只能作为我们调整的出发点。这里,我们将学到根据我们的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校准他们。只要能够掌握到这些方法中的一、两种,你的黑白照片就能够很容易的印放,照片质量也会变的更好。

 

为什么要校准

校准胶片的感光度是因为照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并不总是准确的。因此,曝光值不能被准确设定,胶片的显影时间也就不能完全按照胶片厂的说明去做。如果相机的快门速度比标定的偏快,光圈比标定的偏小,胶片就会被欠曝光。这样最后的照片就会失去很多暗部细节。简单地做一下校准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为自己的设备提供一个正确的胶片感光度,保证照片暗部层次的充分表现。

底片的反差取决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使用的胶片和显影液。每一种不同的胶片和显影液组合都需要一个相应的显影时间。但是,反差也要受到显影时间,搅动,显影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片的反差随显影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理想的反差此时并不能确定,还要取决于放大机的光源,使用的印相纸和个人的品味。此外,还要根据摄影光线的情况改变显影时间,以始终保持底片的反差不变。使用散光灯的放大机比使用聚光灯的放大机要求较高的底片反差。如果使用高反差相纸就要减少显影时间以免照片的反差过大。所有这些乍一看似乎很难掌握,有这么多的变量需要考虑。但实际上并不复杂,以下就要告诉你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

 

校准的原则

影调标尺是由黑色开始到白色而结束的。黑白之间有各种不同的灰度。这些灰色调相对于黑白之间是可以予知的。如果我们能够校准黑色和白色,自然而然也就控制了所有的灰色调。通常,标尺是由7个级差所组成。测光点是在标尺的中央,距黑白两端均为3 1/2级。校准时,我们先要检验在标准曝光和标准显影条件下,黑区和白区所在的位置。如果必须的话,就要调整这两个区域以获得完善的控制。我们将找到如何曝光以准确再现黑色,也将找到如何显影以准确再现白色。如果掌握了这两点,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灰度了。

 

校准胶片感光度

让我们先从几种校准胶片感光度的方法开始。通常,人们按照胶片厂推荐的胶片感光度设置测光表。如果使用现代35mm相机,甚至让相机自己去识别胶片的感光度。在一般情况下,也就需要做这么多了,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检验一下,用这种普通的设置方法,暗部的细节能否完好的保留下来。

1)     最简单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把底片放在观片箱上,用放大镜认真查看底片的最亮部位(这些部位在印放照片时体现的是黑色)是否有轻微的灰色影调。如果底片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透明或接近透明,则胶片的感光度就要适当降低。举例来说,如果使用的是Tri-X胶片,感光度为ISO400,被摄体的暗部在底片上显得过亮,就应把感光度置于250。这种简单的校准方法在下述的情况下是最准确的。就是说你照了一整卷胶片,并坚持将被摄体暗部始终置于I 1/2区,也就是说,被摄体暗部始终采用比测光读数欠曝3 1/2的曝光值进行曝光。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显影后在观片箱上仔细查看。如果胶片感光度设定正确的话,底片上的亮部应该显出轻微但明显的灰色影调。

2)     使用密度计进行校准。很少的摄影者使用过密度计。密度计是用来测量黑度的。几乎所有的图片艺术公司和摄影扩印车间都有密度计。请他们帮忙或借他们密度计来测量几张底片。密度计测量黑度是以对数值来表示的。这个数值是被吸收的光和通过底片的光的比值。如果所有的光都通过了底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密度计给出的数值就是0。如果一半的光通过底片,密度计给出的数值是0.30。四分之一光线通过是0.60,八分之一光线通过就是0.90。所有的底片都是由片基和基色组成,他们都要吸收一些光线。我们称片基+基色为b+f。b+f吸收了均匀通过整个底片的光线而不影响最后的照片。为了能够在相纸上再现底片的最暗部分,就必须使曝光并显影后的底片的相应部位的密度值比b+f的密度值高出0.10左右。这正是我们要用密度计测量的原因所在。首先按照标准胶片感光度设定测光表。拍摄一个光照均匀的表面(如一张灰卡)。按照测光表读数减少3 1/2级曝光。举例来说,如果测光表读数是f8,1/60秒,就设定曝光组合为1/500秒(减曝光3级),光圈放在8和11之间(又减曝光0.5级)。按照你常用的显影标准进行显影后用密度计测量底片。首先测量b+f。对35mm相机说来,这个值通常是0.30;而对120和大画幅相机,这个值是0.15。曝过光的底片的值应该比b+f高出0.10左右。如果底片太薄,少于0.08(曝光不足),就应该减少胶片的感光度。如果上述值是0.07,就应减少1/3级,如果是0.04,就应减少2/3级。如果胶片的推荐感光度是ISO400,减少1/3就是ISO320,减少2/3就是ISO250。相反,如果底片太厚,就用同样的办法增加感光度。比b+f值高出0.14,就把感光度调高1/3级,高出0.18就把感光度调高2/3级。就本例而言,1/3级就是调到ISO500,2/3级就是调到ISO640。

3)     使用0.10(黑度为0.10)中灰滤镜校准。柯达公司销售不同黑度的中灰滤镜。0.10的中灰滤镜在校准胶片感光度时可以作为参照物。底片在欠曝3 1/2级后,理想的黑度应该比b+f高0.10。因此,用欠曝光并显过影的底片比较一个未曝光但经过显影的底片与0.10灰镜重叠后的效果。如果胶片感光度设置准确,两者的灰度应该是一样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一个具有均匀色调和均匀照明的被摄物,如一张灰卡,按照测光表读数减少3 1/2级曝光来进行拍摄。然后按照你常用的冲洗工艺来显影。把冲出的底片与该底片的b+f迭合0.10中灰滤镜后的色调进行比较。如果前者的灰度比后者淡,就应该减少胶片感光度。然后再次进行上述的工作,直到两者基本相同为止。如果觉得单凭肉眼很难比较的话,就把他们印在高反差的印相纸上。高反差的印相纸可以给出很明了的结果。把b+f加上中灰滤镜的色调在高反差相纸上印成中灰,记下所用的曝光和显影时间,再用同样的工艺来洗印拍摄的底片。如果洗印后者得到的照片比中灰色深,就要减少胶片的感光度。

 

校准标准显影时间

为了平衡负片的反差,显影时间需要被校准。下面就是一些校准的方法。

1)     眼睛观测法。仅靠看底片来判断显影时间是否正确是很难的。基本的办法是首先印出照片,再来判断照片的反差是否合适。印相纸应选用常用的相纸,例如2号相纸。多用几张底片印相,照片干燥后在正常光线下来比较这些照片。如果照片反差过大,胶片显影时间就要缩短。如果照片太软太灰,胶片显影时间就要延长一些。也许你还有更好的办法来确定显影时间,但这种眼睛观测法是最能确定的方法。如果人眼睛觉得照片太硬的话,那么无论密度计测量出的是什么值,你都要减少胶片的显影时间。

2)     用密度计来测量反差。分别用黑界和白界处的曝光值来对两张胶片曝光。也就是说,选用比测光表读数低3 1/2级和高3 1/2级的曝光参数来曝光。在显影以后,黑界曝光的底片应该是接近透明而白界曝光的底片应该接近黑色。测量两者的黑度并计算他们的差别。举例来说,如果黑界底片的黑度是是0.32而白界底片的黑度是1.42,他们的黑度差就是1.10。也就是说反差为1.10。就像前面说过的,放大机有不同的光源,因此也就需要不同反差的底片。对于使用散光放大机而言,底片的反差大约在1.20为好。而使用聚光放大机,底片的合适反差就应在1.00到1.05之间。这个值仅仅是个近似值,还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印相条件和常用参数。个人的口味也会导致底片反差的偏移。

3)     在放大机上同时洗印黑界和白界底片。把黑界和白界的两张底片同时夹在放大机底片夹中,并使得每个底片在照片上各占一半的面积。两张底片的结合部放一小条b+f。在印出的照片上,这一b+f小条的部位应该是全黑色。黑界部分应是近似黑,而白界部分应是近似白。如果白界部分显得太暗,则说明底片的反差太小,应该增加显影时间。如果白界部分太白,说明底片反差太大,就应该减少显影时间。

4)     使用胶片的反差—显影时间线图来确定。底片的反差可以用另一个值即反差指数(CI)来表明。反差指数反映了胶片曲线的斜率。负片的理想CI对于聚光放大机为0.50,对于散光放大机则为0.57。一些胶片厂提供的带有曲线的图表给出了对于一定反差的合适的显影时间。表中X轴表示显影时间,Y轴表示反差值。图上有几条曲线,每条曲线对应于一种显影液。假定你准备使用T-MAX 100胶片和D76显影液,并使用散光放大机,这就意味着底片的CI应为0.57。在Y轴的0.57点处画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D76曲线相交,在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X轴相交,这个交点就是合适的显影时间。按照柯达公司的线图,这个显影时间是8分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不需要任何暗房工作。缺点是并非所有的胶片厂都提供像柯达公司提供的这种曲线图。(原文无线图—译者注)

 

校准显影的增减时间

对于校准增减时间,我们也可以使用上述校准显影时间同样的办法。这里只给出最后的结果:减少两级显影,就意味着减少显影时间30%,减少一级显影,就意味着减少显影时间15%;增加一级显影,就要增加20%的显影时间,增加二级显影,就要增加40%的显影时间。

回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