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 “中国纳斯达克”大清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8:38:26
12月22日,暂停交易一个月的“中国纳斯达克”──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终于恢复运作(这一市场诞生前后的详情见本报12月9日版《“中国纳斯达克”六日之夭》)。
然而,所谓的“恢复运作”,基本上在做“清盘”的工作。因为游戏规则大变:市场交易形式总体上从股权交易回到产权交易模式上,不再是连续竞价,不再允许自然人进场交易,并开始对自然投资人持有的股权进行回购……
这意味着,一切重返原点,一个国家级的产权交易试点,就此名存实亡。
这是一个“多输”的局面,不少投资人声称“受骗了”,要维权;挂牌企业亦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甚至就此迈向破产边缘;众保荐机构面对购来的大批就要成为废铜烂铁的交易设备,一筹莫展……
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主体──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陈有亭于12月21日晚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他所控股的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正被“国有化”──由河南省国资委旗下的河南投资集团增资控股。
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剧烈反应正在河南这片土地上酝酿、上演。
“按照买入成本价回购”
12月22日上午9时,位于郑州商务内环路的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楼下停放着几辆警车。大楼16楼里人头攒动,其中大都是市场暂停交易一个月之前,进入这一游戏中的2.2万自然人投资者队伍中的一分子。一个月后,他们没料到等来的却是“退场通知”。
此前一天,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的网站上,挂出了四条公告。只有800多字的《关于市场各主体的处置公告》,宣告这一此前备受瞩目的国家级产权交易试点试验失败,进入处置流程。
公告称,从22日起,产权交易市场,从股权挂牌交易回归到产权交易模式,只允许合格的法人及其他组织进场投资,不允许自然人进场交易。自然人投资者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所购公司的股权,也可以按照买入成本价由股权收购方对其股权实施收购,且“股权收购方已安排足够资金,确保每位自然人投资者的股权能按时按标准足额收购”,而机构投资者不在回购行列。
简单来说,假设当初你2块钱一股买进了挂牌公司的股权并且仍持有,不管暂停交易前其收盘价是3块、4块,还是10块,如果现在你愿意出售手中股权,价格仍是2块钱,保你不赔,当然也不赚。如果你不卖,则要登记办理股东证,但由于缺乏退出机制,不能自行转让,除非将来公司上市,拿在手里的股东证则形同废纸。
“现在要回购我们手中的股权,并称这是‘切实维护自然人投资者合法利益’之举,”投资人单澈真(化名)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问题是,凭什么按照买入成本价收购呢?”她曾在交易市场开盘当天以4.5元/股的价格,买入了50手(5000股)苏秦置业(代码960033)的股权,市场暂停交易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9.6元/股,她没有卖出。
很多投资者称这是一场“资本玩笑”,处置公告有“霸王条款”之嫌。
那么,究竟是谁来收购自然人投资者手中的股权?按照投资者买入成本价收购,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河南省政府一位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一个月的暂停交易期内,民营控股的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已经被达成了“国有化”的意向,由河南省国资委旗下的河南投资集团增资,后者变身为大股东。即将出面收购投资者手中股权的,正是河南投资集团。这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120亿元,是河南省政府的投融资主体。
2002年成立,2004年被民资(陈有亭旗下的郑州利隆物贸为大股东)控股,2010年底“根据形势”再回到国有化,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股权变化令人唏嘘。有人说坊间对陈有亭“官商”身份的非议使得河南省政府感到巨大压力,也有人说,此时将交易所国有化是河南省政府在帮助陈有亭并与其一起“收拾残局”。
陈有亭,这位命运充满戏剧性的河南商人,在12月21日晚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情绪极为低落,几度沉默。他称自己正在郑州一家医院输液。第二天早上,他必须打起精神,来面对交易市场大变局的第一天,以及接下来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22日一大早,陈有亭位于11楼的办公室前已围满了人。陈有亭表情复杂,略微躬身,不停地和来往的人握手。面对鼎沸的质疑声,陈有亭的回应是:“哎,没法说。”
上述河南省政府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河南投资集团以自然人投资者的买入成本价收购所持挂牌公司股权,显然也是希望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它很难接受按照暂停交易前的收盘价作为收购价,而就算按照投资者的买入成本价计算,面对譬如灵宝金业(代码960003)这种挂牌首日股权价格暴涨1149%、换手率极高的公司,河南投资集团都有些难以接受──毕竟,这是在拿全体纳税人的钱,来为这一产权交易试点的善后工作埋单。
“花的买汽车的钱,结果推出辆摩托车”
“喊冤”的不仅仅只是自然人投资者。41家挂牌企业的命运同样是180度大转变。22日上午10点,在交易所一楼大厅,象征牛气冲天的铜牛还未来得及揭掉红布,交易信息显示屏上,没有买手、卖手,显示的依然是各家企业停牌。
根据公告,已挂牌企业按照“新规则”开展产权交易。而拟挂牌企业可以选择进场,也可以选择不再进场交易,“除已发生的中介费用外,其余费用由产权交易所退还”。
事实上,所谓“新规则”,其实是产权交易试点开张前的老规则,也是全国各地市普通施行的法人投资机构竞价转让的旧方法、老路子。
河南省选择退回这种方式,显然是为了规避触碰公司法并于股份公司股东人数关于“2人以上,200人以下”的规定,以及打消中国证监会内部对河南这一试点有“非法证券交易”之嫌疑的讨论。
但是普通竞价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成交量极低、市场萎靡,不少省市都尝试新形式和新办法时,郑州却一下子回到原点。河南商丘一家挂牌企业的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退回到老市场后,41家挂牌企业当中的多数,极有可能申请“退市”,因为很难融到资,而且还要支付各种成本与费用,挂牌实无必要。
“问题是,我们为了挂牌,花出去的几百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了。”这位负责人感慨。据悉,首批企业在挂牌前,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曾就系列费用出过一份指导意见,即以企业总资产为参照物所对应的挂牌总费用区间,总资产在1亿元以内的企业,挂牌费用在300万到600万元之间。
尴尬的还有,挂牌企业或拟挂牌企业,为了进入这一资本市场所聘请的一些高级人才,现在也面临被“闲置”或主动离职的可能。在这个事情上,陈有亭最为尴尬,他招兵买马,引进的“博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占到九成以上”的一批人才,暂时很难再有用武之地。
更危险的情况是,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得知,41家挂牌企业当中的个别中小企业,之前的资产流动性就很差,为了“响应当地政府部门的号召”以及自身的融资诉求,从当地银行贷款(此时的银行乐意贷款),来交付挂牌所需的数百万元的费用,因为他们深信,在这一“中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后,前面是光明的资本坦途。然而现在遭遇滑铁卢后,银行态度也会急转,将之列入“催债名单”当中。“不排除个别企业就此面临破产的可能。”一位保荐人士称。
河南省政府为了安抚挂牌企业,在公告称“选取优质企业支持其到(A股)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其余企业进入省政府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或省百户重点中小企业名单;推荐部分企业,给予发行集合债券等方面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事实上,多数企业几年内很难达到赴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的条件。
一些企业在暂停交易期间,曾焦急地向河南省工信厅询问12月22日后的变局,但得到的回复大都是“正在修改方案,请耐心等待”,直到12月21日,他们见到了河南省工信厅、河南投资集团、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组成的“工作组”。工作组每一支“小分队”为2-3人,这一天分别赶往挂牌企业所在地,名为“征询建议”,实为“传达命令”;一些企业负责人乐观地认为郑州作为“国家试点”,可能会提高门槛,增加限制性及严格监管,而交易模式不变,未料到最终结果却是打回原形。
“我们花了买汽车的钱,最后推走的是辆摩托车。”挂牌企业之一的统发科技(代码960016)的高管郝正勇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哭笑不得。
12月22日上午,一位11月19日刚缴纳了280万元费用的拟挂牌企业负责人,在现场不停地叹气,他是当天从商丘赶过来,打听自己的钱怎么退。和他一样,还有不少已挂牌的企业负责人也守候在交易所。不过,按陈有亭的说法,交易所将先以退还自然人的交易金为主,“先维稳,之后再说大家(企业)的事”。
和挂牌企业一样尴尬的,是交易所的40多家综合会员(保荐机构)。他们经河南省政府审批,刚刚拿到“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这一此前未曾有过、特别类型的执照,设置营业部且购买了大批的交易设备,现在也要束之高阁了。公告称,综合会员及其营业部从22日起转为产权交易所经纪会员,所缴纳的席位费和购置硬件设备余款、做市商保证金、保荐人保证金及营业部所缴纳的会费,由产权交易所退还。
“请注意,要退还的是购置设备的余款,”上述保荐人士称,“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处置这些废铜烂铁,以及之前租赁的价格昂贵的营业部场所。好在其它费用有望得到退还。”据悉,每家综合会员缴纳的各种席位费和保证金等,都在200万元以上。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问题的关键是,谁导演了这场国际玩笑?
河南省工信厅一位负责人坦称。作为工信部五个试点之一,河南的步子迈得大了一些,“但现在的情形同样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迫不得已”。
11月22日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宣布暂停交易后,国务院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即赴郑州展开调查。南方周末记者12月初在郑州采访时得知,调查组主要由中国证监会牵头。
证监会手里的筹码是,河南的做法触及了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等法律法规红线,事实上,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证监会更是向工信部叫板、示威,以达到争夺非上市公众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但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标准制定和监管权的目的。
但一些挂牌企业的负责人则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几年前“非公36条”颁布时,不就曾专门提及要对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合理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如此反复,让企业和股民受伤,政府公信力也一下全没了。”一位挂牌企业的负责人说。
“按规定来,有政府在。”陈有亭在现场不断重复着这句简短的劝告。
上一页1下一页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