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大长寿之乡-东方博客-水与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2:00
   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活动是从二00五年开始的,其标准为:长寿的代表性,即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国际共识的标准十万分之七;长寿的整体性,即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岁;长寿的持续性,即八十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四。截止目前,所选出的九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四川省彭山县、湖南省麻阳县、广西自治区永福县、广东省三水区、湖北钟祥市、河南省夏邑县、江苏省如皋市、四川省都江堰市、广西省巴马县。


(一)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四川彭山、湖南麻阳、广西永福为首批“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并自即日起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公告。

1.湖南省麻阳县

      麻阳县地处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境内群山环绕,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锦江河流贯西东,森林覆盖率达56.48%,饮用水质、大气和室内空气质量达标率均为100%,素有“生态福地,长寿天堂”之称。该县人均预期寿命达75.6岁,37.9万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48320人,80—99岁高龄老人5430人,百岁以上老人45位,分别占总人口的13%、1.45%和1.105人/万人,各项指标均超出了联合国人口组织规定的长寿地区标准和中国区域长寿标准。2007年12月,中国老年学会正式将麻阳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麻阳绝大多数长寿老人从小就开始参加劳动,终生不停。不再从事生产劳动的老人,也经常做些家务劳动。在他们看来,自己能做的事,就得自己去做。“八十能种田,九十能爬树,百岁纳针线。”这是麻阳苗乡长寿风景线的生动写照。麻阳长寿老人的主要饮食特点是:主食大米,不离蔬菜,爱吃水果,崇尚酸菜。此外,家家户户自酿米酒、包谷酒、红薯酒等低度酒,民间俗称“养生酒”,老人们适度饮用,可起到舒经活络、通脉顺气的作用。麻阳苗族食菜至今仍保留着以酸辣为主的传统。麻阳民间尚有“三日不呷酸,行(走)路打趔趄”,“一日不呷辣,行路滚下喇(坡)”的说法。食酸辣菜,尤其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药用,有除惑提神之功效,有防腐保鲜之功能。麻阳人还十分注重自己的品性修养,认为办事要“多栽花,少栽刺”,为人“树要根深,人要心正”,要学会对人宽容。因此,麻阳的长寿老人个个心情开朗,胸怀豁达,为人和善,性格纯朴。这些恰恰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更是麻阳老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内因。
麻阳,地处北纬27°—28°,东经109°—110°,位于中国最佳长寿气候带。境内西、北、南三面群山屏列,西晃山、雄山、青山山脉横亘,为一道天然屏障,构成了独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0.5度,接近人体温度黄金分割线。林木充郁,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真是锦上添花,福中增寿。无怪乎,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途经咱们的锦江河时,被这方迷人的景色、秀丽的山河,敦厚的民情而陶醉,他感从景发,情如泉涌,写下了赞美锦江河的不朽名篇——《长河》。

锦江河,麻阳人的母亲河,发源于贵州梵净山南麓。全长310公里,流经县内12个乡镇,117公里。锦江河河水清澈,鱼儿成群,两岸杨柳依依,翠竹成荫,每当太阳初升的时候,白雾似一条长长的白沙飘浮在河面上,故此,锦江河被文人墨客称为一条飘白云的河。步入锦江,顿感清新、舒坦,白雾下面堆积的是浓度极高的负氧离子,长寿专家考察后,称其为人间第一天然氧吧。
麻阳,土质优良、食品优质、口福延年。全县以紫色岩页土为主,含大量磷、钾,生长出来的瓜果、蔬菜、稻谷等作物营养丰富,口感特优,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人体衰老等功效。“口福”,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大自然馈赠麻阳人的第一桃—西晃山猕猴桃,西晃山猕猴桃野生资源5000余亩,资源十分丰富。猕猴桃有圆柱、椭圆、猪腰子、珍珠等形状果实,分为软毛、硬毛,无毛三类,肉有绿、淡绿、淡黄、黄肉紫心、绿肉黄心之分,味浓香甘甜,含有丰富的铁、磷、钙、硒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香味四溢,为果中佳品,被称为“中华第一寿果”。
“北有吐鲁番,南有西晃山”,说的是西晃山的葡萄与吐鲁番的葡萄齐名,都为中华葡萄一绝。西晃山海拔1480余米,昼夜温差明显,土质十分优良,生长的葡萄质优味美。葡萄大王滕树海将原生态、物理农业技术运用于葡萄种植业,取得令人异想不到的收获。走进他的葡萄园,仿佛置身于一个音乐世界,他采取音乐与植物细胞共振原理种植富硒黑珍珠葡萄,该葡萄营养成份十分丰富,碳水化合物、糖类、有机酸、钾、磷、硒以及维生素含量远高于其它葡萄。特别是“生命之火种”硒元素含量高,常吃这种葡萄能极大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起到祛病防衰的目的。

冰糖柑的故里不是麻阳,而是黔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才从黔阳移植过来,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质成因,冰糖柑找到了最理想的去所—麻阳。“贵点,贵点,没关系,只要是麻阳的,”今天,人们如是说,包含着人们对麻阳冰糖柑的认同和赞誉。过去,沈从文大师早有描绘,“丹株明黄,繁密如天上星子,”“将不免眼馋口馋。”麻阳人吃水果,吃遍天下还是自己的冰糖橙。麻阳冰糖柑呈圆球型,颗光滑,色橙、艳丽,果形指数0.95,可溶性固体物12.3%,每100ml果汁含原糖7.04克,转化糖11.8%,总糖10.88克,Vc36.30毫克,富含钙、硼、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肉质细嫩,口味浓香,清香爽口,具有滋阴清肺,消痰化痰,益寿养颜之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品尝后,连声夸奖:“果中珍品,味甲天下”,随之也就有了“天下桔数麻阳最甜,世上果唯富州独香”之说。“麻阳佬有福气,麻阳佬有口福”。是的,麻阳,口福王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4类长寿食品,麻阳占有13类,麻阳,堪称人间长寿食品贮藏库。在历史长河中,麻阳人在平稳中福,在自然中求寿。在人际关系和谐中祈福求寿,创造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永远闪烁时候光芒的麻阳长寿文化。麻阳长寿文化源于盘瓠文化,盘瓠文化是根,长寿文化是枝,盘瓠文化是麻阳长寿文化的原始积累。

四千多年前的帝喾时期产生的盘瓠文化,它的核心是和谐,特征表现为“三相”。本相即,本质是“好山好水好人”。强调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遵循的是“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准则,追求的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理想是“求福求寿求和”,它倡导的是在平安中求福,自然中求寿,在和谐中追求幸福长寿的生命理念,弘扬的是人际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和谐;表相是“裕厚仁爱,尊老爱幼”,充分表现了仁爱、助人、孝道的仁者思想。以此,充分说明了以仁爱、和谐为核心的盘瓠文化,不仅符合现代中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价值取向,也符合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存的永恒理想,为麻阳长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四川省彭山县

     彭山古称武阳,公元前317年前为蜀国治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设置武阳县,治所在今江口镇平茯村。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改名彭山县。置县历史达2300多年。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彭祖长寿文化、忠孝文化、茶叶文化、汉崖墓文化为主题的厚重文化底蕴。境内有彭祖长寿文化的发源地彭祖山、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彭山汉崖墓博物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市场遗址、刘备墓、李密故里等重要古迹以及摇钱树、汉像砖等历史文物。彭祖山完好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等珍贵遗迹,建有展示彭祖长寿秘诀的养生殿、采气场、养膳斋。沿岷江和府河一带分布着5000余座汉代崖墓,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国内罕见,其中出土的浮雕“秘戏图”被郭沫若称为“天下第一吻”。彭山县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岷江中游。县城北距省会成都55公里、双流国际机场3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65.32平方公里,东西长28.7公里,南北宽25.9公里。东部为丘陵,西部为低山,中部为平原。辖9乡9镇、185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65万人,占66.8%。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热水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商品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四川省“彭祖寿柑之乡”、“葡萄之乡”、“二金条海椒之乡”、“泽泻之乡”。彭山县于1995年建成全面绿化达标县,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页岩、矿泉水、浅层天然气等可开采资源储量丰富,钙芒硝矿已探明储量45亿吨,是全国最大钙芒硝矿床。境内有AA级风景区彭祖山、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江口古镇、千年古刹象耳寺、仙女湖等众多旅游景点。彭祖山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长寿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是旅游观光、朝山拜佛、探询古迹、引导采气的上佳境地。县城北距省会成都55公里、双流国际机场35公里;南距乐山78公里。岷江支流府、南二河汇于古镇江口,成乐、成雅高速公路交于境内青龙镇,成昆铁路、省道103线、岷江纵贯全境。境内青龙、彭山两个火车站年吞吐货物300多万吨,是川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彭山县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县、对外开放县,命名的全省首批“小康县”。2004年,全县GDP实现30.62亿元,人均GDP达到10443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9.5:50.9:2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90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44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四川省文化先进县、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等殊荣。2003年被列为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2004年,建成四川省卫生县城。
至今,在彭祖的故乡——四川彭县仍以长寿老人众多而闻名于世。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在该县30万人口中,90岁以上的老人竟有328名,其中百岁以上的老寿星14人,全县百岁老人高出全国平均比例17倍。2004年,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其中100岁以上老年人口最多时达到32人,占总人口的0.0988‰。
据史料记载,商贤大夫彭祖生于彭山,死后葬于彭山,彭祖是黄帝的后裔,曾侍奉尧帝,受到尧的赞赏而被封之于彭城,故名为彭祖。一说彭祖至殷朝末年已767岁,一直活到 800岁后不知去向,但较难令人置信。另有学者解释,上古用于支记日法,一个甲子就是60日,若按767个甲子计,彭祖则活了46020日,即126岁。总之,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连春秋的先圣孔子都很倾慕他,庄子和葛洪也赞叹他寿命之长久。寿命880余岁(合今天146岁)。其独创的以导引行气术、调摄养疗术、膳食养生术、房室养生术为核心的彭祖长寿养生文化,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彭祖的长寿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和谐及人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上,其核心就在于一个“和”字。彭祖的导引行房术、调摄疗养术、膳食养生术和房室养生术的四大养生术,其“适身、通神、一志、导心”八字要诀,分别从生理和情理方面补益健养人体,从而使人得以健康长寿,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一、动静结合,锻炼身体 葛洪《神仙传》中记载彭祖的养生治身方法是“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千”。此即后世的气功修炼、吞咽唾液方法。
二、淡泊名利,平和保神 注重品性修养,也是彭祖得以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神仙传》记述“彭祖少好恬静,不趋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据传,殷王前后赠给彭祖数万金,他都受纳了,但却用来救济贫贱,自己无所留。可知彭祖绝非那种四处钻营,终日忙于机谋巧算、患得患失的人。他心地善良,心胸豁达,思想开朗,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精神状态经常保持良好,这些正是身体健康的首要保证,也是尽享天年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重视房中养生术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竹简《十问》中,就记载有彭祖有关性保健的精辟论述:性机能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男子,若长期禁欲而不交合,就会因郁闭而产生各种疾病;如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就急于交合,则既不利于后代繁衍,也不利于自身健康。后世道家房中养生家一直尊奉彭祖为圭枭人物,并有《彭祖经》、《彭祖摄生养性论》等专著流行于世。彭祖指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强调人不能“委弃妻子,独处山泽”去过“断绝人理”的孤单生活。亦不可强行禁欲。“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当然,老年人房事宜稀少,频率不宜高,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彭祖认为“交接之道”得当,自然有益于双方的身心健康。他提出两性交媾要“从容安徐,以和为贵”,“深接小摇,以致其气”。男女方应把握时机,积极配合,力争同时达到性高潮。“交接时,多含舌液及唾”,还可以降逆气,治消渴,增强肠胃功能,使人肌肤光泽,容颜美丽。特别告诫切莫放纵情欲,尤其反对奸妓淫娼,指出“奸淫所以使人不寿者,非是鬼神所为也。”而是与纵欲无度、过于耗竭阴精等有关。同时主张“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眠。”认为不与妻子问寝,避免性交过频,可以胜过吃补药,这就是后世所谓“独睡丸”的出典所在。彭祖此论,尤其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确系金玉良言,很值得重视。
除此之外,彭祖长期与老百性融治相处,精通不少民间医疗养生之术;他善于烹饪,常食桂芝、鹿角等,这于他“老而有少客“,能享尽天年,均是密不可分的。 《大众健康》

3.广西自治区永福县

     广西桂林西南部的永福县寿星辈出,自古皆以“三千水旱无忧垌,十里常逢百岁人”而著称。晋代道教大师葛洪曾到永福县百寿镇(晋代为常安县)的夫子岩(今百寿岩)炼丹著书,发现岩前居住着廖氏家族,一族人都饮用“丹砂井”水,寿皆百岁。还听说族中的长者廖扶,曾活到158岁。“敕危真人”便在他的《抱朴子》一书中写道:“廖扶丹井,一族数百口饮之多寿。”《广舆记》、《地舆记》、《太平寰宇记》、《旧唐书》也载有:“廖扶永宁人(今百寿镇),相传家有丹砂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公元1229年,知县史谓有感于县内长寿老人众多,欣然写下一个大寿字,邀县内百名长寿老人寻经查典、旁征博引,各献一小寿字嵌入大寿字的笔画里,再请来一名叫王鼋的石刻高手,将百图镶刻于夫子岩内石壁顶端,至今已近800年。永福县素有“福寿之乡”的美誉。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永福县人均预期寿命为75.24岁,分别高出全国和广西人均预期寿命3.24岁和1.95岁。目前,全县27万人中有60岁以上老人3.6899万人,80岁以上老人6381人,百岁老人36人,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达13.3人,其比例大大超过世界长寿地区的标准。优质水资源是永福人长寿的要素之一,永福县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五十七点八四亿立方米,经有关专家检测,永福县境内泉水水质优良,许多泉水达到了直接饮用标准,具有小分子团,呈弱碱性、氧化还原低、矿物质含量丰富,矿化度优于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许多河流与泉水的PH值在七-八之间,最符合人体内弱碱性环境,可使身体更有效抵制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使人长寿。土壤含硒也是永福人长寿的重要原因。永福县生产的罗汉果、优质米等农副产品富含天然硒元素,罗汉果每公斤含硒一百八十九微克,优质米每公斤硒含量七十五微克,大大超过富硒标准。“永福老人长寿现象是一种智能长寿。这是中国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等专家针对永福长寿现象开展调研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广西永福县的长寿现象,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

长寿现象,中国有些长寿地区的长寿现象,是自然状态下的贫困长寿现象,这些长寿现象,多为基因遗传因素,所以大多呈现出家族长寿史;而广西永福县的长寿现象,是自然状态下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些长寿现象,绝少遗传基因,没有家族长寿史,呈现出智能长寿的趋势,是人类长寿的必然之路。在科考中一个奇特现象,也引起了专家们关注。在广西永福的长寿老人,有相当一部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这是长寿人群中的第一杀手,但在广西永福县的长寿老人中却累见不鲜。专家分析,这是“高危因子”在人体和环境的“保护因子”的作用下,难以奏效的结果,是科考专家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二〇〇八年六月十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湖北省钟祥市、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并自即日起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公告。                                                   

           
1.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三水区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至2007年底,三水区共有百岁老人83位,占户籍人口的21.4/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10万和7.5/10万”的标准。三水区目前人均寿命76.72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72岁。过去10年间,三水区存活的百岁老人“长寿比”稳定在8.1/10万至25.6/10万之间,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规定的标准,存活的百岁老人总体上呈不断增加之势。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认为,目前中国的长寿地区有三种类型,即“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水属“富裕型”。中国老年学学会制定的健康长寿十二项考核指标,三水区全部达标。其中百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养老保险覆盖面、医保覆盖面、农村医保覆盖面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五项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三水地处广东西江和北江交汇处,饮用水源水质常年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标准。近年来,三水区大力进行环保整治,先后将17家工艺落后、污染大的立窑式水泥生产线全部关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三水区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洲。三水的百岁老人多生活于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镇中。长寿老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多数百岁老人出身贫寒,自小养成勤劳、好动、豁达的习惯,多饮食清淡,喜欢吃粥和喝汤,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杂食等。109岁老人钱杏容说,她长寿的秘密就是多劳动,不烦恼,做人要正直。

2.湖北省钟祥市

    湖北钟祥古称长寿县,钟祥市自古长寿者众多,历史上有1000多年称长寿县。明嘉靖十年,取“钟聚祥瑞”之意,改名钟祥。当地许多地名与“长寿”相关,如长寿店、长寿河、长寿村、万寿岩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该市被中国民政部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新中国成立以来,钟祥市百岁以上老人数量不断增长,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正比。1953年百岁老人只有2人,1982年上升为18人、1990年46人、2003年48人、2004年7月31日进行的钟祥市60周岁以上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钟祥现有71位百岁老人,百岁长寿率为68.60/百万,是全国6.4/百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结果)的10.72倍。这一结果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26人,增加了45人,比2003年市老龄协会调查的48人,增加了23人。钟祥市71位百岁老人按性别分类,女性61人,占82.9%:男性10人,占17.1%:百岁老人中,居住在山区的3人,丘陵地区的25人,平原地区的43人。从他们的健康状况看,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48人,占67.6%,生活不能自理的23人,占32.4%。我市的百岁老人,大部分是住在农村的农民,具有农民身份的百岁老人有58人,占81.7%。百岁老人的生活都有保障,大部分靠子女供养,靠子女供养的65人,也还有3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按拥有百岁老人个数排序,各乡镇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丰乐9人、长寿、胡集各8人,柴湖7人,石牌6人,洋梓、磷矿、冷水、郢中各5人,东桥3人,文集、长滩、南湖各2人,双河、旧口、张集、官庄各1人。按每10万人拥有百岁老人个数高低排序,依次为:长寿29.94、南湖29.78、东桥12.78、邻矿12.21、丰乐12.01、长滩10.09、冷水9.92、洋梓8.77、官庄7.85、石牌6.91、胡集6.85、柴湖6.67、文集4.44、张集4.29、郢中3.13、双河2.3、旧口0.94。百岁老人按年龄从高到底依次为:111岁1人、107岁1人、106岁1人、105岁3人、104岁1人、103岁6人、102岁9人、101岁11人、100岁38人。 2006年71人、2007年75人,目前达到77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钟祥名列全国六大长寿地区第二位,全市人均寿命七十五点八八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点四八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九点八八岁。据今年最新调查统计,全市八十岁以上老人有一万二千余人,其中九十岁以上老人九百八十余人,百岁以上老人七十一人。钟祥人何以长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专家学者实地调查后认为,钟祥人长寿秘诀与生态环境相关:该市水量五千亿立方米,人均五点六万立方米,水质都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以上;三分之一地方有富含锶、钼、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土壤质量好,土壤种类齐全,酸碱度适中,一二级耕地占百分之九十五。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六类二十七种,占全国已探明矿产的七分之一,这些矿产元素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该市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合理发展,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控制在五千吨以内,降水PH值一直处在七点零至七点二内,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适合人体健康。进入21世纪,钟祥总结长寿经验,开发出枸杞酒、野生葛粉、矿泉水、云雾茶、长寿豆等长寿系列产品,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进一步充实了钟祥长寿文化的内涵。

 

(三)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授予河南省夏邑县、江苏省如皋市、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自即日起向社会公告。
                                                                                
1.江苏省如皋市

     长江北岸江海平原上的江苏省如皋市(南通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是新近出现的一个长寿县市,总人口145万,有百岁老人172人;90岁以上老人4000人;80岁以上老人40000人;60岁以上老人275000人,人均寿命已超过75.5岁。专家们认为,如皋的长寿现象与当地的环境、水质、饮食结构及生活起居等有关。就食品而言,当地的银杏、萝卜、长生果,茶干、潮糕、荞麦饼,无一不具益寿之效。就器用而言,草席、木屐、荞壳枕,瓦罐、铁锅、杉木盆,无一不具健身之妙。就艺术而言,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中国风筝四大产地、中国篆刻三大流派,如皋皆居其一,其养年之功尽可意会言传。目前,当地还保留着百岁巷、万寿堂、水绘园等与长寿、养生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址,以及百岁碗、过百路、千家米等寿文化民俗。
老人的长寿因素虽然涉及各个方面,但饮食习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导因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如皋长寿老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是:玉米糁、黄豆及豆制品、萝卜、红薯、花生等等。当地百姓及保健机构认为,这些食物同人们的健康长寿密切相关。
玉米糁粥
玉米糁粥是如皋人的主食之一,老人们一般早、晚都喜食粥,有的老人一日三餐以至一日四餐食粥,煮粥一般用粳米30%—40%,玉米糁占60%—70%,玉米糁全是当年新品。中医学认为,玉米能“固中开胃、降脂通络”。玉米糁中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多种有机物质,能帮助肠壁血管扩张,增加肠壁蠕动,提高胆汁分泌,缩短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加快废物的排出,减低大肠癌的发生率。玉米糁(或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要比精白粳米高4—10倍。现代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谷氨酸和维生素E,有健脑作用,能促进脑细胞呼吸,促进机体氨的排出,促进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玉米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和一种叫做谷胱甘肽的抗肿瘤因子,可与人体内致癌因子(物质)相结合,并使其失去致癌活性,从而降低癌变机会;玉米胚中含有亚油酸、卵磷脂、维生素A和E等物质,可使机体的胆固醇和脂肪降低,减少其在血管壁的沉积,软化动脉血管,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玉米中含有β一谷甾醇、糖类和多种有机酸,有利尿作用,对预防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炎均有一定作用。此外,从营养学角度上来讲,玉米中的蛋白质、植物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钾、钠、钙、镁、铁、锌、锰、铜、磷、硒等元素,都能满足老年人机体的部分需求。
黄豆
在长寿老人较多的日本,黄豆(豆制品)的年人均消耗量已达到45千克。如皋市黄豆的人均消费也达到一个可观的水平,毛豆、豆浆、豆腐、白蒲茶干、百页是人们的主要辅食。黄豆的营养颇丰,其蛋白质是较理想的优质蛋白质。从氨基酸组成来看,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黄豆中含量均较高,特别是人体必须补充的赖氨酸的含量,是其他食物难以匹敌的。每百克黄豆中含有2320毫克。黄豆中还富含异黄酮苷在内的五种皂苷,以及植物固醇、大豆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多易溶于水又溶于脂类,在机体内可防止产生过氧化脂质,抑制脂肪的合成与吸收。植物固醇能较多地被小肠吸收,使体内胆固醇排出增加;而大豆磷脂在体内可以同脂肪结合,并将脂肪携带排出体外。大豆皂苷和磷脂还是促进胆固醇代谢剂,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和减少胆固醇和脂质在体内的积存时间,防止胆固醇和脂质所导致的动脉硬化,从而延缓衰老进程和降低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生率。黄豆经加工制成豆浆、豆腐、茶干、百页等后,其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营养价值也更突出,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7%以上。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中指出:“豆腐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可见江南喜食豆制品源远流长。
萝卜(如皋萝卜干)
萝卜与萝卜干是如皋长寿老人的佐餐之品。萝卜功能有清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一直被历代医学家认为最益寿之食品。如皋萝卜由于当地土质特殊,肉质紧密沁甜多汁,个头大小圆形适中,长尾细颈,生食汁多脆甜似梨,被誉之为“蜜嘴萝卜”。用如皋萝卜腌制的萝卜干,香、甜、脆可口,为老人们佐餐之品。有学者研究认为,萝卜有防癌、通便、降脂、软化血管和恒定血压之效。这是由于萝卜中含有一种叫做木质素的物质,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能力。萝卜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酶,能分解致癌的亚硝胺物质。萝卜干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不菲,每百克萝卜干中含钾150毫克、钙118毫克、镁23毫克、铁3.3毫克、锌0.3毫克、硒1.45微克。如皋萝卜干和白蒲茶干一样,自清代以来一直享誉海内外。
红薯(山芋)
红薯也是如皋老人经常食用的主辅食之一。《本草纲目》说: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功效”。红薯属偏碱性食品,可中和体内因摄入动物肉类而产生过多的酸,使机体保持酸碱平衡。红薯中富含0.5%的食物纤维素,它不被肠腔吸收且吸附水分,可保持粪便软性而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和肠道致病的机会。有学者研究认为,红薯中有大量多糖蛋白质混合物,可防止肺肾中结缔组织萎缩,保持动脉血管壁弹性和关节腔内关节面与浆膜腔的润滑作用,预防胶原病发生。这些胶原和黏多糖物质还与无机盐类形成骨质,使软骨保持一定弹性。美国墨西哥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红薯内含有一种类似雄激素物质,可延缓人的衰老;美国费城医学院研究人员从红薯中提取到一种称为DHEA的活性物质,注射到实验小鼠身上后,发现其寿命可延长三分之一;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薯中的黏蛋白等物质,可防止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胆固醇排泄并减少胆固醇和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如皋长寿老人食用红薯方法有蒸食、切片加入粳米粥、玉米糁粥煮食,或切块炒烹当菜佐食等。
长生果
长生果即落花生,花生仁在如皋称为花生米,被誉为“田园之肉”、“素中之荤”。含有丰富的油酸、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甘油脂等构成优质植物脂肪酸。花生米中有近30%的优质蛋白质,易为机体所吸收,其含核黄素、钙、磷、钾、镁、铁、锌、硒、胡萝卜素、尼克酸和维生素E都较丰富。花生仁中有十几种氨基酸,其赖氨酸含量比粳米、面粉高出4—7倍,赖氨酸可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和抗衰老。有学者研究认为,花生仁中某些物质能润肤、延缓机体细胞衰老和防动脉硬化。清末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云:“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如皋长寿老人食用花生仁的方法,以盐水闷煮花生米佐粥食为多。         

2.河南省夏邑县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沱河上游,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以农业为主,是彭雪枫将军的殉难地,属商丘市。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11万人(2002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476400。行政区划代码:411426。区号:0370。拼音:Xiayi Xian。响河从虞城流入由西北往东南,穿过全境,流入永城,虬龙沟从虞城由北向南横贯全境,流入永城,王引河位于县东成为与永城市的自然分界线。

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762毫米,无霜期217天。夏邑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面积1481平方公里,人口111万。北依陇海,南临江淮,东接云港,西连京九,是京九经济开发带的黄金枢纽——商丘的重要组成部分。夏邑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境内有清凉山,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先民们劳动和创造的豪情。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汉改为下邑,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夏邑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代属虞地,商代为栗邑,西周属宋国,秦置栗县,汉置栗侯国,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意,改称“夏邑”,相延至今。夏邑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县城北6公里处建有“孔子还乡祠”。孔庄乡八里庄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殉难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汉代著名政治家平当,明代军事家朱廉,清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书法家李树谷,现代著名中医学家赵锡武,皆诞生于此。夏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且充沛,是国家小麦、棉花生产基地县。优质山羊板皮、小磅牛皮产量出口居全省前列。 夏邑泡桐、蚕茧、桐木产品、丝织地毯、抽纱、刺绣远销东南亚、西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夏邑县工业发达,已形成以纺织、酿造、皮革、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夏邑还是全国石棉四大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石棉第一县。荣获国际金奖的“大富豪”系列酒名杨中外。夏邑是“全国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和“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特别试验县”,享受国家和省地赋予的多项优惠政策。 夏邑县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城区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膨胀到近15万人。城市道路宽阔、花草遍地、绿树成荫、城市功能齐全。农机、农资、粮油等2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群已初具规模。国内生产总值160253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74元。现有耕地129.4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西瓜、油料。森林覆盖率为16%。主要树种有泡桐、杨树、榆树、洋槐、柳树等。主要中药材有红花、白芍等。圭特产有黄花菜、葡萄、蚕桑、山羊皮等。会亭、马头盛产辣椒干,色红、肉厚、油多。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夏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2.7岁;到2007年底,该县113.8万人中,60岁以上人口为148601人,占总人口13%;80岁以上老年人28350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5%;止于2008年4月底,100岁及以上老人120人,每10万人中有10.5个百岁老人,上述数字均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指标。
孔子祖籍,宽仁厚德之风:据史料记载,夏邑是孔子祖籍所在地,境内至今尚存有孔子还乡祠等人文景观10多处,有着深厚的孔祖儒学文化积淀。孔子提倡“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仁者,不为私欲所动,不为诱惑所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忧无虑,其乐陶陶。有了这平和的心态,就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寝能安席,食能甘味。孔祖儒学文化的这种仁德思想在夏邑影响深远,世代传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克勤克俭,自然的生活方式: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良,生活饮用水达到GB/T5750-2006标准;空气清新,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6.9%。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点突出:一是顺其自然。种啥吃啥,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剂制作一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二是勤劳刻苦。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开朗豁达,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生乐观、不生气,常走动,主张靠劳动锻炼身体,深信“常坐身不健,常睡体自瘫”。
具有长寿遗传基因:据鹿邑司姓祖谱记载,司姓1—11世先祖(始于南宋)平均年龄达86岁,其中90岁以上3人,百岁以上2人。今年已经100岁的曹集乡农民郭允千,其家族亲属均长寿,年龄大都在90多岁。
老有所乐,爱老敬老事业兴旺:纵观夏邑的百岁老人,前半生生活在旧社会,多数人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逃荒要饭的贫困经历,生活质量更是无从谈起。目前这些百岁老人之所以能够延年益寿,也和赶上了好日子有关。

3.四川省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面积1207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和1个科技产业开发区,人口63万。整座城市依山傍水,岷江5条干流穿城而过,苍翠欲滴的玉垒山耸立其间,山、水、城、林、堰、桥交相辉映。都江堰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行列,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最佳魅力城市”。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全市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之一。2005年,全市GDP超过83.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6.18亿元。都江堰市是四川首批外经贸重点县(市)。拥有省级重点开发区—四川省都江堰科技产业开发区、四川?江苏合作产业园、成都青城山软件园。这里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良好,现已形成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材料为龙头的新型工业产业集群。都江堰市物华天宝,风光旖旎,资源富集。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巨大作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幽甲天下”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天师道的祖庭;二是生态环境绝佳。市内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在内的高等植物和动物14000余种,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野生珍稀动物基因库”,是中科院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三是人居环境最佳。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9.59%,城区绿化率33%,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都江堰市中药材资源丰富。尤以川芎、“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为最,大宗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产值3亿元以上。其中,川芎以个大肥满、质坚实、油性足获得全国川芎质量评比第一名,其药用有效成分居全国之冠。川芎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300—400万公斤,占全国的35%左右,占四川省的50%左右;“三木药材”常年种植达12万亩,年间可伐40—50万株,被列为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三木药材” 生产基地。红梅常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鲜果150万公斤;泽泻常年种植达5000亩,产量100万公斤以上。药用动物养殖以人工养殖黑熊、鹿、林麝等最为著名,其养殖技术和取药方法居全国前列。其中,黑熊养殖场4个,圈养黑熊1200余头,约占全国人工养殖的五分之一。鹿养殖场2个,养鹿700余头,年产鹿茸400余公斤;林麝养殖场2个,圈养林麝1000余头,人工提取麝香4—5公斤。另外,每年四月的清明放水节、六月的长寿文化节、十月的青城山道教文化节等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都江堰有突出的长寿现象。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专项调查表明,都江堰市总人口为59.64万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比四川省71.36岁高出5.74岁,比全国平均寿命71.4岁高出5.7岁。其中80—89岁占总人口数的1.26%;90-94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0.13%;95岁以上老人288人,占总人口数的0.463‰,是全国水平的3倍;目前该市百岁以上老人多达84人,最大年龄114岁。生命学专家解释,成都平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生活在“东方伊甸园”里的长寿之乡,都江堰的长寿现象是一个综合现象,它得益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习性,比如适宜的温度、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对中草药的运用。该市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其饮用水源于植被茂盛的林地,水源涵养区蕴藏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专家称其水是“天然矿泉水”。该市生物的多样化也是民众长寿的原因之一。都江堰市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生物多样化区域,有野生动物300多种,昆虫系列万种以上,高等植物2300多种。同时中药材品种全国第一,是黄柏、杜仲、厚朴“三木药材之乡”,都江堰市还有着“川芎王国”的称号,也是黄连、天麻、灵芝等名贵药材的盛产地。
都江堰的长寿老人大多生活在农村,但城市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再过20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长寿优势会在以后逐渐体现出来。都江堰长寿老人的疾病分布第一位是耳聋;第二位是骨关节;第三位是眼疾,眼疾患;再一个就是消化系统不是很好,但却没有一个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其原因除了饮食结构比较清淡外,还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都江堰的水是从川藏高原流下来的雪水,水质非常好,都江堰背靠青城山,空气清新,青城山上盛产中草药,道教药食同源的思想在这里深入人心。比如有些老人每天都要喝一点川芎酒,川芎叶也是老人家中常吃的食物而川芎主要是医治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通气活血。这些老人的幸福指数都比较高,虽然他们的家庭比较贫寒而且吃的东西也很简单,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所以心态确实非常重要。这些长寿老人普遍热爱劳动,能自理时绝不让家里人侍候;饮食上比较清淡、不挑食,且定时定量;性格都非常开朗、随和;乐观面对生活,家庭和睦。如果你能做到以上这些,活到100多岁就不成问题了。
 
                                                                       
(四)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决定,授予广西省巴马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自即日起向社会公告。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总人口24.1万人。从历次人口普查数字看,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第二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在册的百岁老人分别为29人、50人、66人、74人。按照国际标准,世界长寿之乡定义为每10万人中有7.5位百岁老人,巴马是31.7位,是国际标准的4.5倍。1981年在德国汉堡12届国际老年医学大会上认定中国的巴马为世界长寿县。1991年11月第十三届国际自然医学会大会正式宣布广西巴马为 继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班巴,中国新疆南疆一代之后的“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所谓第五个,是指世界之乡调查团考察发现的第五个长寿之乡,而不是巴马的长寿现象排在世界第五位。巴马当时有67位百岁老人,截至2008年9月百岁以上老人81位。巴马是五个世界长寿之乡中唯一百岁老人不断增多,百岁老人比率世界最高的地方。而其它四个长寿区百岁人口呈下降之势。所以巴马是当代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长寿之乡。2008年10月中国老年学学会认证巴马为中国长寿之乡。巴马成为中国惟一获得国内国际双认证的长寿之乡。
  ★清代广西巴马寿星超过142岁★
广西巴马自古以来就有生命超过百岁的老人存在.清朝嘉庆皇帝闻永定土司境内(今巴马)有位瑶族老人高寿142岁,便于嘉庆十五年庚午嘉平月(1810年12月)赐诗一首,为这位名叫蓝祥的瑶族寿星祝寿,诗曰:

 “星孤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

百岁春秋卅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

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

花甲再周衍无极,长生宝篆丽琅函。”

 嘉庆皇帝御赐的“祝寿诗”当时被刻成石碑,198年过去了,至今矗立在广西宜州市关外的“御碑亭”里。嘉庆赠诗之时,蓝祥142岁尚健在,其究竟何时乘鹤仙逝无记载,实际寿年应比142岁还高。嘉庆皇帝的父皇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高寿89岁,所以嘉庆皇帝不吝称时年142岁的寿星为陆地神仙,羡慕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活过100岁又超30多年,祝福蓝祥活过了2个60年,在巴马这块宝地上长生不老吧(篆是指现在巴马地区,现巴马很多村落名称里含篆---如甲篆乡)清朝同治甲子年(1864年),现巴马所略乡力那村那床屯壮族老人黄宏慕,时年85岁。

同治皇帝钦命广西学政题赠《寿比冈陵》,以示高山仰止之意

110年前的光绪戊戌年仲冬月(1898年11月),钦命广西提督府为今巴马那桃乡平林村百岁老人邓诚才赠送寿匾一方,并题贺词“惟仁者寿”,寿匾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其后人家中。广西巴马地区在历史上已是人瑞长寿区,确凿无疑。
  ★当代健康并长寿的巴马百岁寿星130岁★
巴马是生命的奇迹,长寿的圣殿,这里的人不但长寿而且活得健康。人活百岁很稀奇,在一个地区群体性地,世代出现百岁寿星就更是奇迹。最新调查显示,目前81位百岁以上老人(其中有7位寿星超过110岁),都自食其力,生活自理,健健康康,能做家务,能下地做农活,能纺纱织布。这更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奇迹。因为我们常人想象中的百岁老人一定是老态龙钟,弱不禁风,卧床不起,百病缠身,拖累子女,在医院度过余生,可是巴马的百岁寿星绝对不是这样。104岁的黄妈干老奶奶,每日纺纱织布,还开一个小杂货店顺便向游客销售长寿食品和她亲手织的土布,游客如获至宝。109岁的黄卜新寿星还能照顾他70多岁生病的儿子。 专家对119名百岁老人追踪调查发现,巴马的百岁老人有三个特点:1、没有发现一例癌症患者;2、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3、80%都是自然衰老无病痛安然仙逝,这更是奇迹。巴马当代最长寿的百岁老人是130岁的罗妈政,1990年5月5日晚无疾而终。90—99岁准百岁寿星尚有数百位,他们将继续演绎巴马长寿神话。

巴马人世代长寿的秘诀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世界上没有两样相同的事物和环境。古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马人世代长寿一定是有原因的,1958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就发现巴马百岁老人很多。巴马长寿现象举世瞩目,先后有路透社、美联社等3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和美、英、日、韩、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学专家到巴马访问和研究。公认巴马是世界的长寿之都。5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巴马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巴马人长寿传奇得以延续的根源。
   1.水---珍稀的长寿水,神仙水-- http://www.ccss100.com/
  
★巴马的长寿老人世代饮用的是矿泉水或盘阳河水,清爽甘甜。巴马长绿山有一处著名的天然矿泉水水源,当地居民认为能治百病, 称之为长寿水,神仙水(即是目前的著名品牌巴马丽琅矿泉水)。经科学检测发现水质确实与众不同,世间极其罕见:含有39种以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高钙低钠含硒,属于微碱性,负电位,是小分子团六环水、携氧强、可以减少酸性物质产生,激活细胞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能保护体内肠道菌群的协调;促进钙的吸收;抑制癌细胞增生;消除动脉斑块,清除致癌的自由基,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脑疾病有辅助性治疗作用.能够祛烟毒,解酒毒,通便,缓解痛风,助减肥。水无处不在,能够世代养育出百岁长寿人群的水,只有巴马的长寿水,神仙水。国际自然医学会认为世代饮用长寿水神仙水是巴马人长寿的一大秘诀。  
   2.空气----独特的高含负离子的空气
  
★巴马空气好,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达2千-2万个,是上海等城市的几百倍。117岁的韦卜群老人住地,测到每立方厘米含氧负离子2.2万个。负离子能起到净化空气,使人精神振奋,消除致癌的自由基,增强肌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哮喘,稳定血压等作用。空气无处不在,但只有巴马最好,最利于人体,这里是天然大氧吧。
   3.阳光----珍奇的阳光
  
★巴马阳光好,其中80%是对人体有益,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14微米的远红外线,它能不断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
   4.地磁-----高强度的地磁
  
★“磁”是人类生存继日光、空气和水之后的第四大要素,同样是生命之源。人体若保持“磁平衡状态”,就可有效地激活-体内各中酶的活性,促进人体代谢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巴马的地磁场强度高于其它地区,是0.5高斯,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磁强度只有0.28-0.32高斯;地磁场强度能改变人体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这是巴马人长寿的一大秘诀。
   5.气温和湿度
  
★巴马平均气温20.5度,接近人体体温37度的0。618倍。巴马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这是巴马人长寿的一个重要气象因素。国际长寿研究表明,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和低于70%都不利于长寿.
   6.土壤
  
★不一样的土壤,生长出长寿食物-水和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巴马与众不同的土壤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土壤中锰、锌含量高,而铜、镉含量低这些微量元素从土壤中进入各种食物,再进入人体,它们对人类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长寿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里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饲养的禽畜等,经过专家的化验,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植物纤维均高于其它地区。这里著名的珍珠黄玉米中,维生素B1、维生素E、胡萝卜素高于其他地区。巴马人食用的油料以火麻油为主。火麻仁有润燥滑肠、滋养补溢之功效,可治老便秘,并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被称为“长寿油”。
   7.饮食结构,饮食习惯---7分饱
  
★按照现代医学理论,人体每天需要热能在2400大卡以上才能正常生存,然而在巴马长寿老人大多在1400-1900大卡之间,巴马老人均自然处于限食状态。他们不但能正常生活,而且长命百岁。热能少30%,生命却延长30%以上。巴马长寿研究结果把百年国际标准给改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学博士舒晓亮等人称巴马长寿老人的饮食特点是: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饮食接近自然,从不暴饮暴食一生以素食为主,间有少量荤食。巴马老人的饮食结构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典范。
   8.遗传因素和心理素质
  
★在大多数长寿人家族都能找到前辈长寿代表,在巴马百岁家族很多,百岁父女;母子,百岁兄弟、百岁姐妹不稀奇。质朴善良友善,与世无争,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9.社会环境
  
★医疗条件的保障,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巴马人长寿的重要社会因素。上帝几乎把世界上最好的生命资源都放到了巴马。人类健康的4大要素:水、阳光、空气、磁场,巴马都占全了,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 任何事物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巴马的自然因素都是最适合人类,最优等的。优等与劣等不是主观臆断评定的,长寿事实证明这一切。上述因素是巴马地区人类长寿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