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思维”与“种子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4:29
“泥土思维”与“种子思维”
来源:无锡教育博客      作者:huangfang  日期:2010年12月23日  已经有21位读者读过此文
去年,我在读张卓玉教授的《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时读到了以知识为本的“泥土思维”和以人为本的“种子思维”两种理论。
“泥土思维”理论认为:学生是泥土,泥土外面存在着一个既定的、外在的模型。通过一系列教育过程,泥土就会变为符合模型的器具。在泥土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感情、人格、个性,要维护学生的权利与尊严,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该理论坚持,学生生活是手段,未来生活才是目的。学生的现有学习生活没有目的意义和幸福感,它是在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种子思维”理论认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信仰人目的的哲学。要把学生看成有生命力的、有差异性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教育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此时此刻是否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仅仅看他此时此刻的活动对未来到底有多少意义。
在两种不同的理念指导下,实施的教育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我刚考察过的新加坡小学教育,很多方面可能是以“种子思维”理论为指导的。新加坡总理眼中的好教师,条件之一就是能因材施教。新加坡某小学是这样实施因材施教的:小一、小二时均匀分班,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小一时,学校就会有意识地将每个班级中数学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汇集起来另外授课。到了小三时,学校就真正实施分层教学了,主要按照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有序分班,将最好的学生编成1班,较好的学生编成2班,以此排序,每个年级最后一个班就是数学学习能力最弱的。一般来说,1班的学生人数最多,1班的数学老师会在每个学期的第二、第四周各安排一次教材外拓展训练。如此的因材施教会伤害到学困生的自尊吗?其实也未必。只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健康积极的态度应该是正视、尊重并因材施教地发展。这样,就有可能保障人的成长,最终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就能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这是否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种子思维”呢?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很多方面可能是以“泥土思维”理论为指导的。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样写——“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是,这样的理念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尚未能真正全面落实,教学内容是统一的,教学进程是统一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知识传授性教育自上而下的权威性和整齐划一的计划性局限了个性培养的可能性。我们中的相当部分学生(也就是我们传统评价标准下的学差生)就是在无奈、无助、恐惧、失败、自暴自弃中带着累累伤痕走向社会的。这样的结果又是如何的呢?每一届我所教班级的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令老师头疼又心疼的孩子,我竭尽全力地希望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微不足道的进步最终依旧抵挡不了分数的考量。
接下去的实践之路该怎么走?“泥土思维”与“种子思维”何以取舍?是的,教育应服务于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育。正在所有人为教育问题百感交集的时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出台,“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我们安镇小学也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践行精教多学,创生人本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旨以“精教多学”来转变师生观念,指导师生的教学行为,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
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逐步以“种子思维”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实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眼,脚踏实地地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