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没有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15:59

 

深圳 没有奇迹!

          2005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到访深圳,深圳再一次沸腾。 
  也难怪,对于一个以“等”、“靠”、“要”出名的城市来说,中央领导的到访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民众议论纷纷也在情理之中。但从事后媒体对总理到访后关于深圳的报道明显使人感觉到,目前的深圳已经面临颇多难题,那个曾经威震一时、充满干劲、敢为天下先的城市早已春风不在。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来说,则更是感慨多多。 
  深圳,从她横空出世的那一天起,总是和人们的舆论联系在一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十多年来,对深圳大加褒奖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不言不语者有之。有的说深圳是一个可以自我发展的城市,有的说深圳是一个人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有的说深圳是一座找不到方向的城市,有的说深圳是一座物欲横流的城市,有的说深圳是一座恐怖之城,有的说深圳只不过一暴发户、一大财主,有人说她是天堂,有人说她是地狱,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一、我看深圳发展的“真经”。关于深圳如何从无到有一直到现在可以和北京、上海一较高低的传奇发展史,这方面的书可以装满一列火车。但拨开层层迷雾,深圳发展的“真经”无非就是两条腿:一是国家的优惠政策,二是靠近香港。如果把国家的优惠政策比作动产的话,那么靠近香港这个地缘优势就是不动产,深圳有动产,又有不动产,因此有了独步武林的资本。 
  (一)国家的优惠政策。自从国家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沿海城市确定为经济特区后,优惠政策也扑面而来,这些对其他地方可望而不可及的政策,使特区有了成长的资本和动力,加之舆论的鼎力支持、小平同志的关怀和厚爱,特区的发展虽然一波三折,但总算挺过来了,最后还修得了正果。 
  等到深圳大器已成,其他地方清醒过来,也来争取优惠政策或者暗送秋波的时候,先行一步的深圳已经完成了自己最初的原始积累,昔日一穷二白的小渔村已经穷成富甲一方的大款了。 
  这个先行优势对一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优势对于目前已经扎根深圳的企业来说就好比人的婚姻,人一旦结婚,再离婚的毕竟很少,即便你发现比你现在配偶更好的,大多也只能暗自叹息或者抛下媚眼而已。一个工厂,一旦落户深圳,如非万不得已,是不会另迁他地的,因为搬迁的成本、周围已经形成的客户资源等都是你“离婚”之前必须认真考虑的。因此说今后的深圳无论如何发展,深圳的大厦绝不会一日倒塌。 
  (二)靠近香港。一个人辛苦打拼,最终成了名噪一时的企业家,在人们总结他成功经验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原来有一个权倾一方的亲戚,此时所有的成功经验都显得苍白无力。 
  深圳就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腰缠万贯,大腹便便,但人们突然发现她傍了香港这个大款的时候,所谓成功的经验、充满活力的体制等都大打折扣。 
  比较四个经济特区,厦门走的是联台路线,但由于“三通”迟迟未果,厦门也只能望眼欲穿;汕头走的是华侨关系,但在考虑经济利益的时候,亲情还是斗不过金钱;珠海毗邻的是只会赌博的小小的澳门,发展不大也是理所当然。反观深圳,虽然当初基础最差,但因为靠近东方明珠,发展壮大确在情理之中。深圳就是附加香港身上的毛,因此说深圳的发展是奇迹其实也不算奇迹。 
  长期以来,无论是官方的媒体还是民间的舆论,都有一种刻意回避地缘优势的心理,说到底这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地缘优势的作用越大,人的作用就越小,回避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深圳发展的第一条腿几乎没有了,因此其第二条腿就愈发显得重要,但其第二条腿——地缘优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丢掉的,香港一日不沉落,深圳就一直有骄傲的资本。 
  二、我看深圳的现状。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内在管理秩序很重要,如果看高楼大厦,深圳确实领先全国,因为深圳发展的历史短,最起码没有什么破楼,低矮的平民房即便是在关外都难的一见,看外观,深圳并不比香港差,甚至可以和纽约、伦敦媲美,但内在的管理秩序就差远了。 
  我认为,建好一栋摩天大楼容易,管理好一个摩天大楼就不容易了,因为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时都有不确定因素发生。深圳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好这个城市,如何合理的调配现有资源。所谓的高楼大厦、绿色生态,就像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真正过日子还要看日后的交往,它往往会彻底校正你刚开始时的第一印象。 
  目前的深圳已经走过了它的高峰期,改革开放政策全国铺开以后,深圳这块磁石的含金量大为减少。民众的期望值和政府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某些方面用怨声载道形容也不算过分,综合看待今天的深圳,可以用三个比喻来形容: 
  (一)步伐已经蹒跚了。在目前的深圳,除了摩天大楼、公园广场等不动产没有因为地心引力变矮、变小以外,其他的都已经面目皆非了,人心的浮躁、治安的恶化、腐败案件的频生、生活方式的靡烂、政府的不作为已经成了这个城市沉重的包袱,它在一点一点的吞食这个城市原有的根基。 
  在政府部门,领导数量急剧飙升,办事员数量也在上演末路狂奔。没有人再关心创业,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他们关心的是能发多少奖金,以什么名义将这笔奖金发下去;他们关心的是今年能不能调级,子女能不能进一个好的部门;他们关心股市上自己如何赚钱,关心互联网游戏上自己的官职是不是有所提升;他们整天都在揣摸领导的意图,溜须拍马代替了勇于创新;他们坐在宽敞气派的政府大楼里气定神闲,听听汇报,象征性地发发高论;他们品酩看报,他们尽享清闲。总之他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的实惠。 
  昔日春风得意、志在千里的深圳,现在真的是步履蹒跚了。 
  (二)耳朵已经失聪了。现在关于深圳负面的报道越来越多,诸如**事件,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如果说官场之事外人难以知晓,那么涉及民生的一些“小事”更让人感觉遗憾颇多。吉普撞人事件被一网站论坛挂帖百日,最后还是不得不收场;那个因逗狗被殴致死的案件目前也没有一丝进展,这两个看起来比较简单的案件久拖不决,无论是官方的媒体还是民间的舆论其力量都还不如一个屁。 
  再联想到目前的借读费、择校费、增容费,一方面民声鼎沸,一方面政府风雨不动安如山,有理无钱莫进来。如果说以前被媒体或者互联网曝光后,有关部门马上就有所行动的话,现在的政府已经对其充耳不闻了。 
  我有许多朋友在内地政法部门,他们反映说如果当地民愤一旦上了媒体,地方领导会抛下所有工作,全力以赴地把它解决好,但在深圳,无论你如何反映,政府都是稳如泰山的,可能因为深圳是特区吧。 
  也难怪,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耳朵失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头脑也不灵活了。深圳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优惠政策萎缩,疆域又不够辽阔,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诸事缠身的深圳需要一个新的思路,但思路在哪里呢?若干年前,深圳打出了“两次创业”的口号,但这个“两次创业”的口号也只是冒了一个小小的气泡,然后就迅速地销声匿迹了。所谓的深港合作、泛珠三角合作也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而已,真正落实到实处还是非常的遥不可及。再具体到目前恐怖的治安,政府的各种措施只是隔靴搔痒而已,对犯罪分子起不到任何作用。 
  目前的深圳是败招不断,从海上田园近十亿投资项目的失败,到会展中心选址造成的五千万损失,都在大笔地吞噬纳税人的钱财。目前的地铁项目、市民中心建设到底是好是坏呢,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 
  深圳也许生来就是干大事的料,他们的各种口号、宏伟蓝图喊得震天响,但另一方面长期困扰发展的一些民生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并已经越来越恶化。如果说“干大事不拘小节”有三分道理的话,目前的深圳大事已经不是太多了,但相反的是“小事”却堆积如山,也许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不屑一顾吧。 
  深圳麻木了,深圳的头脑已经不灵活了。 
  三、我看深圳直辖问题。今天的深圳,有些像日本,日本有强大的经济势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在政治上多受制于他人。深圳目前在经济上和上海、北京等老大哥城市不相上下,但却是个比广东省低半格的计划单列市,虽然这半格并不算多,但却是质变,使深圳倍感屈辱,领导也是广东委派的,而所谓的特区目前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如果不在政治地位上有所提高,恐怕更会被人遗忘。深圳刚开放的时候,其虽无直辖之名,却有直辖之实,甚至超过了直辖,自从深圳高官改由广东委派以后,原有的东西已经面目皆非了。于是乎深圳人就做起了直辖梦,近两年来,关于深圳是否直辖一事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对于徘徊不前甚至萎靡不振的深圳来说,很多人都把直辖一事看成是深圳能否再创辉煌的一根救命稻草,如成功,深圳就可以再次扬威中华大地,如不成,也只有哀叹时不助我,只能再偏安一隅。本人作为一基层小民,我认为直辖对深圳没有多大的可能,也没有多少好处。 
  (一)周边形势决定深圳不能直辖。环顾四周,东莞经济近年来高歌猛进,惠州近年来虽无重大突破,但自从中海壳牌石油项目动工以来,这个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合资公司、据说能产生6500亿GDP、带动上千家下游企业发展的大项目使惠州一扫颓势,广东省未来的发展重点将在惠州。如果深圳直辖,疆土扩大自然在情理之中,但面对东莞、惠州这两个香饽饽,广东省自然会全力以赴争取。如果深圳、东莞、惠州成了一家人,也就等于广东省的好肉全让深圳吃了,留给广东省的都是残羹剩饭,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另外深圳居香港一侧,如在香港旁边再竖一大城市,从一般理念上说也无必要。疆土扩大不了,将深圳简单的升级也就失去了意义。 
  另外很多深圳人都把广东省或者广州市当成了深圳发展的拦路虎,但我认为现在的广州和深圳都是广东省领导下的臣民,虽说有些竞争,但毕竟要看省政府的脸色,如果深圳直辖了,广东省和广州市肯定会和深圳撕破脸皮的,到时争取到的直辖利多还是弊多真的要好好思忖了。 
  (二)渴望直辖是深圳长期以来养成的靠国家优惠政策发展的心理的延续。众所周知,深圳的发展是靠国家优惠政策起家的,由于深圳有了优惠政策这一独门秘笈,又加之靠近香港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能够在短短二十年间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这个令人眼红的政策优势,使深圳有了笑傲江湖的资本。 
  今天的深圳实力增强了,其疆土也不够其驰骋了,广东省这个破庙已经容纳不下深圳这个大和尚了。没有政策优势,又想获得政治优势,如果直辖了,也就好比是骆驼,即便是最瘦的也比马大。 
  今天深圳的直辖梦,就是长期以来养成的向国家要政策的心理的延续,试想想,青岛在山东省的地位、苏州在江苏省的地位,也几乎等同与深圳在广东省的地位,但他们却一直过着“卑躬屈膝”的生活,不敢有一点直辖梦想,为什么独在深圳被炒的火热,习惯使然也。 
  对于目前居住在深圳的人们来说,如果能做到跳出深圳看深圳的话,也许思想会更为客观和理性一些。 
  (三)渴望直辖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在作祟。长期以来,由于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致使深圳各级政府部门都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感觉甚至已经传染给了外来劳务工,当那些打工者被问及在什么地方打工,当他们报出“深圳”两字的时候,自己的心中也会感到无尚光荣。深圳是什么地方啊,即便是深圳的打工一簇,也比在大连、东莞、中山打工高尚多了,那可是大世界啊。 
  由于历史因素的作用,致使深圳人感觉比其他地方的人技高一筹,立足深圳,仿佛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即便是碌碌无为之辈,在深圳混一段时间之后,也有了吹嘘和骄傲的资本:在深圳都混的下去,更何况其他地方了。 
  联系到深圳直辖问题,很多深圳人都有一种趋之若鹜的思想,官场上的倒容易理解,一般的平民百姓也都有望眼欲穿之感。深圳直辖,可能会将东莞和惠东(或者整个惠州)并入其疆界,如此一来,“更利于深圳的发展”恐怕是每一个官方媒体共同的声音。但冷静下来,我们不仅会问:真的会有利于东莞或者惠州的发展吗?这是不是深圳长期以来养成的“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在作祟呢?如果说有利于东、惠两地的发展,根据何在?深圳真的有能使惠州枯木逢春的济世良方吗?真的有能使东莞更上一层楼的灵丹妙药吗?恐怕这只是深圳的一厢情愿吧,这种话也只能在深圳说说而已,如果在东莞或者惠州说,恐怕会被人家笑掉大牙。深圳除了靠近香港别的地方学不会之外,其他的,都只能是关起门来在被窝里吹吹而已。 
  (四)直辖与否对整个国家并无益处。中国人都有自立山头、占山为王的念头,儿子大了,就想和老子分家,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强了,就想另起炉灶,摆脱原来省份的羁绊。 
  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多一个直辖市中央就要多听一份汇报,开会时多放一张板凳,以前投向广东省的报告直接转投中央。成为直辖市后,深圳除了疆土可能有所扩大外,其他的诸如国家的资金投入、政策的倾斜等以深圳目前的情况估计都不会有。 
  深圳直辖了,疆土扩大了,GDP增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对于广东省而言,原来划为广东省所有的东、惠两地的GDP转而划入深圳的口袋,深圳的数据增加了,广东省的数据减少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无非是钱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整体的数据没有变化。 
  如果说增加疆土可以增加深圳的发展,但目前深圳的企业也可以到东、惠发展,我想它们也会夹道欢迎的,为什么非要等直辖后,大家成了一家人之时再行投资呢? 
  以本人愚见,通过行政独立或者地位提升达到经济发展的办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种方法有拆了东墙补西墙之感。以目前全国的形势来看,一个地方的发展,主要是看其内部管理能力和地理位置,相比而言,地理位置比管理能力更为重要,西部地区的人并不比东部的人懒惰,但经济就是上不去,香港内部的管理秩序好,深圳虽只有一河之隔,但内功却远逊于她。 
  如果说直辖的好处,最直接的应该是房地产商,他们可以趁机抬高地价。地价高了,又给经商办企业者增加负担。我等百姓也只能凑个热闹。 
  四、深圳目前面临的几大突出问题
  一辆高速前进的火车,它能拉走万吨货物,但它一旦失控,造成的破坏也是空前的。 
  翻开报纸或者上网查看新闻,关于深圳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在这里,我们不能埋怨媒体的哗众取宠,更不能责怪网民的极端偏激,对此现象也只能用一句俗语解释: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近年来,深圳已经越来越多的和丑闻联系在了一起。深圳,正以她的丑闻征服整个中国。 
  如果说目前的深圳已经因为全国的开放而回归平静的话,在很多方面已经是对深圳的褒奖了,因为目前的深圳在很多方面已经连王安石《伤仲永》笔下“泯然众人”的标准也达不到了,她的很多指标已经大大低于全国标准了。 
  (一)治安——明天我还活着吗?相信每一个在深圳工作过的同志,提起深圳的治安都有罄竹难书之感,自己被偷被抢的故事,他人被杀被奸的遭遇,都在向人们述说深圳的冬天实在太冷。那高楼大厦上整齐的防盗网,那幢幢楼宇门口端坐的保安,那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的表情都在像人们述说:想平平安安的生活在深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初来深圳的同志都会有这么一种感慨:深圳是一个四季如花的城市,这里有宽广的马路,有气派的大厦,有便利的通讯设施,每个人都在辛勤的拼搏着。但剥开这繁华的表项,隐藏在骨子里的,却是令人窒息、毛骨悚然的恶性案件。从小偷小摸到“两抢”分子,从拍头党到砍手党,从光头党到黑衣人,从劫财谋色到掏肠恶魔,从小规模械头到上百黑衣人乱战,从赤手空拳到木棍砍刀,从要账公司到致命枪击,从看场子到收保护费,从垄断破烂收购到垄断拍卖行业,深圳的黑恶势力已经从黑暗的角落转移到了阳光普照的地面。 
  翻开深圳的当地报纸或者《南方都市报》,每天关于深圳治安方面的恶性案件都有十篇八篇,
  媒体报道:深圳关外某镇一大学生上班的第一天就被抢劫,为保护自己的财物而被劫匪捅死;
  媒体报道:关外某镇一个体老板一天之内被人抢劫两次,自己惨受重伤;
  媒体报道:关外某镇如花少女惨遭恶魔掏肠,性命危在旦夕;
  媒体报道:凤凰卫视周一男一家惨遭入室抢劫,五人全部死于非命;
  媒体报道:关外某镇一个体户因为没有及时交保护费,其子手筋被黑恶势力砍断,终生将受影响; 
  在深圳,被偷被抢是最普遍的事,打听一下周围的熟人,很多人被劫匪光顾的次数自己都记不清楚了,手机钱包最为劫匪青睐的,高档一点的如手提电脑、汽车等也是劫匪最爱。本人在深圳工作十年,虽然自己的防范措施非常周全,但被偷抢也达八次,大到摩托车、手机,小到自行车、零钞,和那些被砍被杀的冤魂相比,我还算幸福的。 
  在深圳,一方面是高企的犯罪案件,一方面是日渐萎缩的破案率,两则对比,使犯罪分子更加嚣张,被抓者都是些倒霉蛋,大部分犯罪分子还在继续行走江湖。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犯罪狂潮,人们怨声载道,一般的人民群众把枪口转向公安部门,臭骂他们不作为,公安部门叫苦说他们警力不足。如果说警力不足,那就把矛头间接地指向了市委、市政府,因为公安部门的编制是他们定的。我想增加编制也就是市委、市政府的一句话,但市委、市政府一直没有发话,不仅又使人怀疑,深圳真的是警力不足吗?
  前期媒体报道,关外的布吉镇公安部门已经开始用装甲车巡逻了,装甲车这种战争时期的工具被深圳用在了和平时期,深圳又一次领先全国了。 
  深圳治安,你真的是无药可治了吗? 
  (二)户口——深圳不是我的家。今天的深圳,有些像美国。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深圳是个移民城市,两则有着惊人的相似。首先看美国,其经济高度发达,其人口来自世界各地,有黑种人,有白种人,也有黄种人,很多都是精英人物,其国度里汇聚着各种语言和世界各地的习俗,当地的原始居民印地安人已经很难找到。再看深圳,深圳的经济也是高度发达,其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有东北人,也有西南人,也有中原人士,且很多也是精英级人物,其里面汇聚着各省的地方方言和各地不同的习俗。深圳的当地人也不是经济的主导力量。 
  目前决定国人归属的有两大件:房子和户口。由于政策的原因,在国外可以自由迁徙的户口在国内却成了许多地方政府的摇钱树,也成了许多出身“卑贱”的人终生为之奋斗的一大目标。深圳由于自己奇特的状况,使其在户口方面呈现出奇型状态,据媒体报道,深圳总人口估计在1000万左右,但有深圳户口者不足200万。相比北京常住户口1492万,暂住户口360万,深圳的户口问题让人瞠目。 
  户口问题已经成了深圳的一个痼疾,一方面深圳每年都在加大调入深圳户口的指标,甚至有传闻说深圳每年的入户指标都用不完,另一方面外来工们反映很难搞到户口,两则之间有极大的落差。 
  综合分析户口因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外来劳务工的“户口无用论”。如果在私营企业打工,要深户干什么,估计一般人都会说要与不要都一样,老板不会因为你有深户而给你加工资。 
  二是钱的问题。目前入深户需交两万元增容费,两万元可不是个小数字,如果用两万元买一个小本子在价值上吃了大亏。如果取消增容费这个绊脚石,相信深圳户口的吸引力会大增。 
  三是受以前老习惯的影响。目前申请深圳户口指标听说已经不是很难了,但大部分人由于受以前难以申请指标的影响,以为非常难搞,因此懒的在这方面花精力。 
  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之深圳自始以来就有的浮躁情绪,致使外来打工者对深圳户口都有一种望而生畏或者不屑一顾的感觉。没有家的感觉,那就只好把钱往老家寄。我的许多做生意的朋友在内地老家都买了房子,有的价值在百万左右。我认识一对江西夫妻,夫妻两人各在江西买了一套房子,问起原因,答曰:还能在深圳干一辈子吗? 
  深圳每年几乎都会说外来打工者从深圳寄多少钱回内地,为内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又想:如果能把这个钱留在深圳,即使留一部分,深圳的经济岂不更上一层楼?
  外来工们,你将“灰色”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