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婚姻答疑【疑难篇】(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1:42
9、同性恋符合佛教教义吗?
答:不符合。
佛教教导并期望教徒,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因为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它必须符合社会法律、道德,以及大众心理认同与否,同性恋非两性结合,违反自然规律和道德行为规范。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云:“(邪淫包括)一切男及不男,属自属他皆不应行。除产门外,所有余分,皆名非支。……如是皆名欲邪行罪。”
同性恋、同性婚姻,违反现在社会的共识及大众心理认同,其理由如下:
(1)、性应发生于男女两性,而非同性之间;
(2)、婚姻是介于男女之间的建制;
(3)、婚姻的主要目的在于生育,婚姻是为了确保人类的传宗接代;
(4)、同性恋违反社会传统道德,及几乎所有的宗教教义;
(5)、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不适于抚养孩子;
(6)、同性婚姻未经试验证明可行。
对于在家的佛教徒来说,最起码的要求应守“五戒”,其中第三条是有关性行为的。同性恋以及同性之间的性行为,违背了第三条戒规(邪淫戒)。
佛教明禁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同性恋被严格禁止出家,已出家者摈出(驱出),可参见《四分律》。
佛教教导说杜绝此类行为,会使人们从焦虑和尴尬中摆脱出来,这些都是由社会的抵触情绪和担心被惩罚的想法造成的。同性恋也应被归于这一类行为当中。
另外,同性恋也易感染艾滋病等。在中国大陆,最早发现的经性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是一名男同性恋者(1989年)。1996年调查,北京艾滋病感染者中,48%是男同性接触者。1998年调查发现,在已监测过的男同性接触者中,2.5%已感染了艾滋病,这一数字在2001年已高达5.9%。
10、佛教徒可以使用“性保健品”吗?
答:不可以。严格地讲,使用性保健品仍属“邪淫”的一种,只不过是“自淫”而非“淫他”,故属中、下品邪淫,果报略轻。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云:“(邪淫)属自属他皆不应行。……如是皆名欲邪行罪。”
依太虚大师的对《优婆塞戒经》解释,只要是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为让别人抚摸,或是去抚摸别人,包括用器具在内,都算是违戒,失一分优婆塞(少一份资格),若违犯全部的戒律,称为臭优婆塞,死尸优婆塞,于佛法中不能得利,详见《优婆塞戒经》。(优婆塞:即在家受持五戒的男居士)
11、问:学佛后对男女之欲越来越淡。因此与丈夫分房而睡,这样如法吗?
答:不如法。
学佛后,对男女之间的欲望越来越淡,这是学佛进步的表现,值得肯定。但切要注意,这个阶段最容易引发家庭问题,故应妥善处理好学佛与夫妻生活。
婚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女性,特别是步入中年的学佛女性,一般在信仰的作用下,往往会单方面采取分房、分床之举,从而引发家庭矛盾。学佛女性既然有家庭,理应配合丈夫,共同维持幸福的家庭伦理,不违天伦之道,如之作为,亦有违背佛陀制定的在家戒之本意。
佛教的居士戒律有五戒、在家菩萨戒,戒律规定:在家夫妻可行正淫,不可邪淫。换句话说:正式夫妇可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正淫),只要求戒除邪淫(非法夫妻不得淫)。由此可见佛陀深明世间法,顾及在家人凡夫性情,学佛弟子可正淫,不可邪淫,这足以保障夫妇人伦,避婚外情之过患。
若丈夫欲求房事,而妻子却严守梵行,不与其随缘行夫妻生活,而易招丈夫之反感、嗔恨,甚至进而谤佛、谤法、谤僧,这就违反在家学佛初衷,也是与佛法相背之行。故学佛居士不要轻易分房而睡。如有此举,应征得对方同意。
在家人不可模仿出家戒法,因为一旦学之,则有如此不僧不俗之相。当然,如年龄大、或身有疾病的,则另当别论。
12、婚姻失败后,如何修行?
答:在大多数情况下,婚姻失败是两个人的结果和责任。如果婚姻失败,是因为你希望责任愈少愈好,以便有更多的自由,那是错误的态度。
婚姻失败且无法挽回,就要学会随缘与放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就不要沉溺在回忆和对与错的纠缠中,要尽快走出婚姻的阴影。
修行,能帮助你逐渐学到不再受情绪和感情的搅动,但生活中的其它方式:如工作、家庭生活、与同事的关系等,也都是修行的潜在资源。把那些责任当作修行而承担下来,才是智慧之举。
“勿忘世间苦人多”——多参加一些社会慈善救济活动,如助学助贫,救灾济难,在行善积德中贡献爱心,转化自我(小我)的苦恼与烦恼。
13、我是个佛教徒,目前面临离婚,该怎么办?
答:首先,你要认识到: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离婚是件很不好的事情;
其次,你要反省一下,婚姻是否还有救,能够挽回的婚姻,一定要力图挽回;
第三,如因对方具以下因素,如:对自己生命构成重大危害、变态性*虐待等,可考虑离婚;
第四、离婚的目的不是为了再婚。多一次婚姻,多一层因果,弄不好便陷溺在轮回中,求出无期。有的佛教徒不止一次、两次的离婚、再婚,其社会形象甚差,被教内外人士非议耻笑,希当事者深思。
14、如何处理感情失恋?
答:不用处理,用冷静地面对,能挽回就挽回,不能挽回就由它去吧。
当然,如果是初恋或感情非常执着的人来说,可能非常困难。对爱得死去活的人来说,失恋犹如世界末日,当事人往往有不想活了的冲动。但真到了世界末日了吗?您只要看看社会,看看历史,或认真读读佛经,你就会明白这是人的愚痴执著!你爱他(她)什么呢?他(她)也是凡夫,早上也会大便,会口臭,会有贪心,会有邪念,凡人都有贪、嗔、痴的嘛!
恋爱时许多人头脑傻傻的,差不多都以为我爱的人,犹如天使一般,不会大便、流鼻涕、说脏话、渴望性欲、虚荣、金钱等。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我们的妄想,完全是子乌虚有的。
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几年后,我们还维持一样的想法?你怎么知道以后没有更好的呢?你若认为她(他)是最好、最美的,十年后你还会这样想吗?你怎么不认为因缘中,还会出现个更好的?
记住:多参加社会活动、宗教活动,你会找到更好的!去旅游一下!离开现在的环境,扫除你的杂念。因为任何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都可能变成我们觉悟人生的因缘。
15、女居士被人非礼,是否犯了邪淫戒?
答:女居士被人非礼,不犯邪淫戒。
因为淫戒有开缘(变通):若为怨家所逼,被人非礼而身不受乐者,则判为未犯邪淫戒。
16、夫妻生活中存在邪淫吗?
答:存在。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与夫妻以外的第三者有性关系,属于邪淫;与合法的妻子(或丈夫)的性生活,则完全不存在邪淫的问题。但从佛法的观点看,夫妻之间仍然可能发生邪淫的问题。
如《大智度论》卷十三云:“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女心不乐,强以非理,故名邪淫。”因此,夫妻间有下列行为者,可视为邪淫:
(1)、非处:既不按人道行房,而是于口道、小便道、大便道行淫;
(2)、非器:如使用“性保健品”、催情药物等;
(3)、非时:父母死亡忌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学佛受五戒居士还应在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最好还能做到:子女成年之时,即行节欲,子女婚嫁之后,即行禁欲。
(4)、非地:不得卧室之外处行淫;尤其不可在寺庙、教堂、野外、公共场所等处行淫。
夫妻间的邪淫,在性质上较一般的邪淫有所不同,果报也较轻,应属邪淫的中、下品。但仍应引起警惕,避免触犯。
17、如何面对叛逆的青少年?
答:由于现在社会环境复杂,青少年不听话、叛逆人数日益增长。叛逆的青少年问题包括如:暴力、帮派、***、同居、吸毒等。
有叛逆小孩的父母,他们通常很痛苦,不知如何是好。青少年所以会接受暴力、***、同居、吸毒等,主要是由于社会给他们的关怀不够,家庭给他们的温暖不够,再加上学校教育对他们使不上力,他们便产生逆反、怨恨心理,另辟一条麻醉自己和发泄情绪的路来,并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破坏社会。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社会既不能接受他们,也不能够适应他们,他们就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团体。因为成群结队,感觉到人多势众时,就会天不怕地不怕,做出暴乱犯法的事来了。
每一个有了儿女的父母,对于子女的心向及个性的发展,必须经常关怀疏导,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并诱导他们健康地成长。在学校方面,对于心理异常、行为乖张的学生,应取得家长的合作,给予特别的辅导。社会上对于失去家长照顾及学校教育的青少年,也当共同设法,或用法令的规定、或以特殊教育的收容观护,以期收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功效。
(1)单亲家庭:随着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子女问题日益突出,要从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降低离婚率,孩子父母动辄离婚,这是家庭的问题根源所在,对于佛教已婚居士来说,更是不能够轻易离婚的。不得已离了婚的父母,仍要和孩子好好相处,让孩子获得尽可能充分的亲情,社会、学校也要积极配合,使孩子不致家庭的阴影而走上歧途。
(2)、同居、吸毒问题:青少年同居吸毒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父母,不在这些孩子。因为孩子吸毒多半是内心觉得空虚、好奇、有压力。在坏朋友的影响下,就染上了毒隐。
如果孩子吸毒了,最该反省的就是父母,父母不能因此责备孩子,反而要自己承认错误,对不起孩子,因为是父母的疏忽,没有给孩子需要的爱及照顾,所以小孩染上毒隐。这时父母就要赶紧弥补,了解他吸毒的原因,帮助孩子戒毒,责备、打骂都没有用。
(3)、自杀问题:年轻人血气方刚,人生的经验不足、历练不够,比较欠缺理性的考虑,一时的冲动就去自杀了。我们必须了解青少年自杀的背景和原因,才能防止事情的发生。
社会的价值观是以成年人的价质观为准绳,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成年人,给他们一个又一个框框,让他们觉得“应该在这些框框中才对,不在框框内便是错的”。可是,小孩子的想法并非如此,小孩觉得受到压迫、控制、操纵,失去自己独立自主立场时,他们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的中国父母,多半以为宗教信仰是孩子们长大以后的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但这是不对的,宗教能够指引孩子走上正途,对不好的诱惑会有抵抗力,内心不再空虚。这样宗教对小孩而言,就像是成长的营养剂,应该由小时起就要吸收,不能等到长大再接触。父母应带孩子到寺院、教堂,让宗教的力量来帮助孩子对抗诱惑。
要从小开始,就指导孩子具有宗教的观念、宗教的信仰。宗教信仰可以引导他们知道有因有果;现在做什么,将来会如何如何;这一生不报,将来还会有果报;人从小到老的过程就是因果的过程。
把这些道理、观念灌输给小孩子,他们就会有安全感,知道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信仰佛菩萨就能逢凶化吉;当然,还要靠自己的诚恳、自己的努力,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走正直诚信之路。
如果能够这么做的话,青少年的叛逆问题才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