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作文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6:19
音乐和作文的关系#TRS_AUTOADD_1291961228426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1961228426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1961228426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1961228426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1961228426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91961165884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961165884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961165884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DIV.MyFav_1291961165884 P.MsoHeader{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TEXT-ALIGN: center;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PADDING-LEFT: 0cm;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RIGHT: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DIV.MyFav_1291961165884 LI.MsoHeader{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TEXT-ALIGN: center;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PADDING-LEFT: 0cm;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RIGHT: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DIV.MyFav_1291961165884 DIV.MsoHeader{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TEXT-ALIGN: center;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PADDING-LEFT: 0cm;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RIGHT: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DIV.MyFav_1291961165884 P.MsoFooter{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DIV.MyFav_1291961165884 LI.MsoFooter{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DIV.MyFav_1291961165884 DIV.MsoFooter{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9pt}DIV.MyFav_1291961165884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同样是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作文用的是文字,音乐用的是声音符号。显然,两者关系密切。《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科综合并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知识传达、音乐感受的扑捉、音乐形象的流传、音乐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写作,只有通过文字,才能清晰传达音乐经验、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的传播,而音乐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思想、起伏的感情、铿锵的音韵,极大地丰富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性情,引起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更好的作文。

 

1.音乐让作文有了声音

 

我们生活在充满一个声音的世界里,我们的耳朵,每天无时不在聆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作文,也要经常写到声音。作文中的声音是用耳朵去感受,用心来聆听的!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作文要有声有色,描写事物要全面细致,但在学生的作文中既不会描写色彩,更不会描写声音,结果文章无声无息,非常沉闷。作家鲁彦用耳朵观察大海,写出大海的独特:“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果没有声音的描摹,文章将失去感染力。

 

音乐训练我们灵敏的耳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能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音乐课让学会细心聆听,仔细揣摩,学会模拟并说出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大小、快慢,学会恰当的表达声音蕴含的情感,在次基础上如能自觉进行绘声练习,我们的文章将充满动感的乐音,将流淌着美妙的旋律。

 

2.音乐让学生更会想象

 

音乐家创作音乐的过程就需要想象。他们从生活中萌发创作的灵感,形成音乐形象,用音乐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创作作品。欣赏音乐时,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声音王国,回溯作曲家的创作路线,探寻作曲家创作的原型,感受丰富的音乐形象。学生欣赏《动物狂欢节》,进入法国名作曲家圣桑用音乐表现的动物世界一开始是双钢琴颤音的序奏,接着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耀武扬威地迈着堂皇的步伐,带领看动物们的行列,由远而近。低音部半音型的乐句,表示狮子的咆哮声。低音部半音型的乐句,表示狮子的咆哮声二、公鸡和母鸡:这是一段美妙出色的描写音乐;母鸡用单簧管表示,公鸡则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出。十三、天鹅:这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也是一首大提琴独奏的每一组曲都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一个精美的童话场景,都是一个精彩的动物故事。课堂上,学生感受音乐,扮演角色,大胆想象音乐中的形象和音乐中讲述的故事,清晨的森林,节日的气氛,动物的集会、狂欢的场景,公鸡与母鸡、大象、袋鼠和长耳人一一登场了,最后汇集成一股欢乐的巨浪,在火花般灿烂的高潮中结束。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想象中表演,在表演中交流,联想和想象得到充分地训练。

 

3.音乐让学生情感丰富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人的心情。”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十里埋伏》,人们会骤然产生千军万马、慷慨悲歌的豪情;《二泉映月》能使人进入如泣如诉境界。教学时,老师首先创设充满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愉快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审美注意,产生学习的期待,同时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与体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乐与不同唱法对于表现歌(乐)曲的不同作用;感受与体验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在程度、力度、音色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高尚的道德提升了文章的品味,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敏锐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其书写的文字才能够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

 

4.音乐让作文内容多样

 

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素材。具体来说有:

 

(1)想象作文:听了一首乐曲,想象音乐中画面、情景,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脑海中出现了月光、大海、波涛、岩石,幽静的环境,温情的画面,想象中发生的动人的故事,根据你的理解,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2)情景描绘:一首经典的儿歌除了旋律优美,歌词也非常重要。通过体验歌词,解读音乐,唤起学生鲜活的生活,提升音乐解读的深度。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赏析歌词,说说我们春游、秋游的情景,分享大家快乐的时光,写一篇文章,描绘我们我们到大自然中的活动。教材中的很多儿歌,一类写景,如:《嘀哩,嘀哩》《春天来了》《下雨真好》等;一类记事,如:《三月三》《扫雪》《堆雪人》《跳绳》《小小足球》等;一类写人,如《赶海的小姑娘》《牧童》《山童》等,根据歌词,结合生活,展开想象,大胆作文。

 

(3)人物速写:学习《彼得与狼》,根据书本的介绍,阅读有关的艺术家故事,写一写心中的普罗科菲耶夫,欣赏《蓝色多瑙河》,写写施特劳斯;书本上的艺术家,都可以试着为他们写小传记。当然还可以写同学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同学课外学艺的经历等。

 

(4)音乐故事:《月光曲》《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甚至围绕着音乐而发生的故事。

 

(5)音乐赏析:记录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体验收获,可以简单介绍乐曲,介绍作曲家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谈谈自己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同学是怎么评论的,自己有什么观点等。

 

(6)创编歌词:为乐曲写歌词,或者模仿歌词创作新的歌词。

 

(7)歌词扩写:欣赏《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想想平时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歌词,并结合歌词内容扩写成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欣赏《童年》,体会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想想自己曾经走过的日子,写写自己有过的难以忘怀的故事。

 

5.作文强化音乐感受

 

美国作曲家科普兰在他的名著《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提到,一般人听音乐的方式,可以从他投入的深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从音乐的感觉面来听,二是从音乐的情感面来听,三是从音乐的理论面来听。每一个层次的听都是在接受信息,这些信息如果仅停留在接受的角度,缺乏必要的强化和迁移,这种音乐的感受将很快消失,一段时间过去后,自己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情感体验,将一一不复存在。而表达、写作就是最好的强化和迁移,把我们欣赏音乐的感受告诉别人,让大家知道自己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别人分享音乐的感受,在分享中进一步理解音乐,强化音乐的审美功能。

 

学生欣赏《蓝色的多瑙河》,首先安静地倾听音乐,真正进入施特劳斯的音乐世界中,和着音乐时而安静柔和,时而欢快活泼,进而学会听辨、理解音乐的不同性质、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甚至相互交流音乐感受,用图谱、用线条来表示听到的音乐,用图画、打击乐等多种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用我们的身体来再现音乐的律动。显然把音乐学习和动作、舞蹈、语言、绘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在作文中,学生重温音乐的美妙旋律,展开丰富的联想,不断深入声音所表现的情感世界,净化心灵,最大限度的体现音乐的教育功能。

 

6.作文丰富音乐形象

 

音乐是有形象的,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疾缓,可以使听者产生明亮、开阔、暗淡、悲愁、沉重、轻快等不同感觉。音乐形象是可以为人们所理解的。音乐的形象也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二十七号之二),当时并无“月光”的标题,德国音乐批评家雷斯塔把它的第一乐章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因此而被称作《月光曲》,后来人们根据旋律进一步联想:“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正是通过这种联想和想象,用视觉形象来理解音乐,把流动的旋律变成细细品味的文字。

 

音乐的形象和欣赏者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呈现的音乐形象是不同的。每一个欣赏音乐的人,都是重新诠释音乐的内涵。阿炳的《二泉映月》本来和泉水、月没有直接关系,但乐曲中那凄凉的气氛,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让人感到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心中的悲愤和哀怨的衷肠,那一声声深沉的叹息之声,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所以命名为:二泉映月。音乐的感情基调是凄冷的,但呈现的形象是多样的。每一个聆听的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听,也会呈现不同的影像。当每一个欣赏者如实记录脑中出现的音乐形象,相互交流,将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