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中国传统人居之哲学解读k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1:02

中国传统人居之哲学解读

周国平:朋友们好,我非常感谢华联置业集团邀请我到文化大讲堂和深圳的朋友们交流!其实我是不太喜欢作讲座的,在北京他们邀请我作讲座,我一般都拒绝,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这个人口才不好,不像余秋雨先生出口成章,我没有那个能力。我自己觉得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家里看书、写东西,我觉得这是最舒服的状态,所以一般我不太愿意出来作讲座,但是我比较愿意到深圳来作讲座(众人鼓掌)。 
  为什么呢?我来过几次,包括读书月的活动、团中央和深圳团委举办的青年读书节活动。我也在何香凝美术馆讲过尼采的美学,这些讲课的经历给我一个感觉,我觉得深圳人热爱文化、深圳人有文化。可能有些人,比如说北京是有文化的地方,但是北京文化的特点是集中在一些学者、作家、所谓的文化人身上,一般的市民对文化不是特别感兴趣。我觉得深圳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文化人。但是各个阶层的人、各个行业的人都对文化有一种渴望,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更主要的。 
  从文化来说,我认为像学术类的东西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就是一个人的教养、对文化的兴趣、生活的兴趣。这个东西是更重要的。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深圳人的素质我是很欣赏的(众人鼓掌)。
  深圳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一个移民的城市,都是来自各地的有抱负的人来这里闯事业,本来就有相当的文化素质。不管从事什么行业,这种对文化的热爱仍然存在,这是我比较喜欢到深圳来作交流的原因。

但是对今天讲的题目,说实话我一开始是犹豫的,主办方一开始给我讲的时候,我是推辞的,因为我觉得对人居文化不是特别关注,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讲。我这个人就算讲熟悉的话题都有点困难,如果讲陌生的话题就更不能讲的。所以一开始我是推辞。后来跟我联系的先生跟我说,没有关系,就按照我自己的思路讲,讲我熟悉的东西,至于居住文化,稍微沾一点边就行了。 
  但是我听就像我参加一场考试,考官说不管怎么回答都及格(众人笑)。但是我觉得不能离题太远,我还是作了一些准备。我还是围绕居住文化的问题使劲的调动我的人生储备。我确实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也好、对建筑文化也好,我是一个外行。我会做一些宏观的联系,肯定不专业。对居住这个问题,我总是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所以我会联系起来说一说。 
  我着重从哲学方面谈谈我对居住文化的一些感觉,不能说是理论,无非是一些感受的东西。
  首先我谈谈对“居住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最近我看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居住文化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什么叫居住文化呢?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文化?但是文化这个概念有很多的解释。从我的看法来说,我觉得文化实际上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活动及其产品。就是说人的生活有两个方面:第一,他是从动物转变过来的,他用动物性、生物性的活动。这个不能称为文化。但是从跟动物有区别的时候文化就开始了。就像马克思说,文化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根据有一些人的看法,开始人住在窑洞里,但是我们原始人开始在岩洞上画简单图画的时候,那个时候文化就开始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文化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生物性的欲望,开始满足自己精神的一些需要,像那样一些活动就是文化活动了。最纯粹的文化就是纯粹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比如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文学,这些东西都是很纯粹的精神文化,他们的存在纯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我们现在讲的居住文化是另外一个层次的,我把它称为日常生活的文化。就是说,人的衣食住行完全是为了维持自己生存的这些活动,这些活动本身不能称为文化,但是一旦人从这里面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那个时候文化就开始了。比如现在讲的人的两大本能,食、色。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吃饱肚子,那个时候人们不会谈所谓的食文化。一旦从吃这个行为中感觉到一种享受,审美的享受也好或者更多的快乐,那个时候就有饮食文化了。比如烹调艺术。 
  当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成为快乐的源泉、成为审美行为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
  如果一个人在那里吃东西,我觉得这很不文化。这种感觉特别难受。我一个人在家里工作的时候,中午我一个人在家里填饱肚子,我这个时候觉得这个行为是多余的,很不舒服。但是有几个朋友在一起,一起吃饭、喝酒、聊天,那个时候就很有文化。你的感觉就非常好。这是一种精神享受。当吃的行为你从中得到精神享受的时候,这就成为文化了。这个来源很早,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柏拉图,他有一篇著名的对话,就是《宴饮》,这里专门讲他的朋友这里又吃又喝又聊天,聊什么呢?聊爱情。这是柏拉图一个很重要的对话。 
  如果性仅仅是为了生殖、繁衍后代,那个时候就一点都不文化。但是从人类把性不仅仅当做繁衍后代的手段,有更高的目的,比如快感甚至审美享受,从那个时候开始性也成为一种文化。历来,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情色文化或者叫做性文化。像古罗马有一个作家澳威尔,他写了一篇文章说到男人怎么勾引女人、女人怎么使自己有魅力、男人怎么使自己有魅力,这个东西是一个经典。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典,像《素女经》,专门讲怎么从性行为得到快感,这不仅仅是为了生物生存。在我看到性文化最高表现就是爱情。爱情中,人从两性关系不仅仅得到了是身体的快乐,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快乐。 
  人的日常生活除了这个还有衣着,穿衣有服装文化。如果穿衣仅仅是为了避免寒冷,那个还不能称为文化。衣服最早的起源还不是为了抵御大自然的寒冷,最早还是羞耻心,为了把自己下体遮盖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行为。按照《圣经》的说法,亚当和夏娃他们是吃了智慧果后才开始用无花果的树叶做成围裙把自己遮挡起来。所以衣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行为,这是动物没有的,只有人才有。像吃和性动物是有的,但是穿衣服动物是没有的。当然服装文化越来越发达,人们从服装中得到了很大的精神快乐,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居住。当然除了蜜蜂这些为了自己做巢是自然行为。人最早的时候利用一些自然的条件给自然避寒。当人们最开始给自己盖房子,中国韩非子为了避禽害,那个时候大家生活的环境非常差,有各种禽兽、还有毒蛇等等,为了避禽害,就开始搭了窝。从古时候开始用木头搭房子的时候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了。
  总的来说,如果说人的居住仅仅是为了避寒冷或者避禽害,仅仅是为了生存的话,那个时候你说是文化也是一个非常初级的文化。我们现在开始谈居住文化说明我们对居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而且我们开始向居住要求精神享受,要求他满足我们的精神需要,从这个时候开始居住文化才成为一个话题,才值得我们去讨论。

居住能够满足人的什么样的精神需要呢?人对居住的精神需要、精神满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人对自然的需要。一开始的时候,人要盖房子是为了避免自然对人的伤害,包括自然的风雨、寒冷、虫害、野兽。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要把自己和自然有一个隔离。但是人归根到底还是自然的孩子,用《圣经》里亚当说的话来说:你是来自泥土,还要回到泥土。这是事实。从根本利益上说,自然是人的永恒价值。土地是人的永恒家园。我们需要一种人工的建筑,把自己和自然有一定的隔离,避免他为我们所害,但是我们不能隔离到那种地步,真正把人和自然的联系切断。如果那样的话,你建起来的居住的东西实际上它的害处更大,它把人最根本的需要等于是堵塞了,不能满足人的最根本需要。 
  
  好的居住环境是应该能够使人和自然联系起来,达到一种亲密关系、和谐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我自己很有体会,我小时候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在上海大城市。像我的祖母、祖父、外祖母他们都在上海郊区,我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到郊区、到乡下去,现在那里都变成城市了。那个时候有一条小河、有一些农田,有一些树木,树上有各种昆虫、蟋蟀、河里还有鱼。为什么那个时候特别快乐?实际上你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你是属于大自然的。我就称之为大自然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有一个生命共同体,植物、动物、人,你有很多亲戚,他们都是你的亲戚,这种生活很充实。当时我就感觉城市的生活很枯燥,我就说城市里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现在的居住方式发展使我们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童年,他们始终在封闭的环境里生活,和土地是隔离的。 
  人和大自然的联系不光是和土地,还有天空。天空对人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永远看不到天的话,这对人的精神是一种压抑,人的精神不能很好的发展。
  我们的哲学是怎么开始的?按照古希腊哲学家的说法,哲学是从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世界怎么感到惊奇?看到天,尤其是夏天的晚上看星空的时候,用康德的说法就是:最让我们敬畏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古希腊哲学家就是这样开始的,哲学是从仰慕天空开始,无限的宇宙到底是什么东西?想弄清楚。这个时候就开始人的哲学思考、也开始了人类的科学探索。 
  人的精神生活两种最重要的方式,一种是哲学、一种是科学。还有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形式,就是宗教或者道德。那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一种敬畏开始的。看天空会产生两种感情,一种是惊奇,导致了你去探索、思考,这个时候有了科学、哲学。一种是敬畏,原来宇宙是这么伟大,人类还是很渺小的,那个时候产生了信仰、宗教。它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始终在封闭的结构里生活,没有看天空机会的话,人的精神欲望是被萎缩的,人的精神能力被萎缩了。可能某些个人可以突破这个,但是从整个群体来说、整个人类来说,这是一种悲哀。

为什么说现在的哲学比古时候的哲学差多了,当代很少出大的哲学家,能出柏拉图、孔子、老子这样的人吗?出不来。我觉得这是跟居住环境有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我可以说居住决定了世界观。你看藏族。藏民都是很有信仰的、很虔诚的,他们生活在高原,天天看的就是无际的蓝天、白云、雪山,他们很自然就对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他们认为山是神圣的、是神居住的地方。如果你长期居住在这种地方,你自然就产生这种感情,但是这种感情在大都市里就产生不出来,大都市里人的精神观肯定是世俗的、更加注重一些给你带来物质快乐的东西。这跟大城市环境有密切关系。
  无论我们的居住技术方面或者说居住产业如何发达,我们一定不能让他把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割断开,因为这是人最根本的精神需要。 
  第二,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居住还应该满足人社会性的需要。除了自然外,人最需要的是人。人不可能完全独居,不能跟自然割裂开,也不能跟自己的同类隔绝起来。和自己同类隔绝开了,你居住环境再好也会无法忍受。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可能西方,包括我们现在,从居住来说,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我想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了。比如张爱玲,死了几天才发现,他一个人居住,和周围邻居没有任何联系。这么大一个作家,最后死的很气量。这恐怕也是比较不人性的。
  中国人从传统的居住来说是比较强调一个家族在一起住,人的关系很密切,这个东西也有缺陷,没有个人自由了。我觉得两者应该有一个度,既能够和你的同类、你的亲人、你的邻居或者整个社区之间有一种人情的联系,同时保证每个人的自由空间,这两方面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度,因为这两方面都是人性的需要。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应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除了对建筑有功能要求之外,还有审美的要求。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我们这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当然这种要求除了一般审美标准外,还有个性问题,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居住空间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能够实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我对居住文化的理解。
  下面我讲一讲哲学对一般文化的影响,也包括对居住文化的影响。这个问题我想从中国和西方作一个对比,我觉得中国哲学跟西方哲学非常不同。这种不同也给我们中国和西方的居住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哲学和居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从大的来说,大的居住环境决定了哲学、世界观。世界观和哲学又反过来对居住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他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关系。 
  从中国和西方哲学对比来说,就很清楚。和西方哲学比较,我觉得中国哲学有两大缺陷。这两大缺陷不是我发现的,100年前就有中国学者发现了。哪两个缺陷呢?一个是中国的哲学缺少了形而上学。这和我们以前宣传的静止的、表面看问题那样来解释形而上学完全是两码事。西方哲学说到底就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呢?物理学是研究有形的世界、看得见的事情。哲学是研究看得见世界背后那个看不见的世界,有形世界背后的无形世界,这就是形而上学。按照西方来说,他认为我们看到的都是现象,这些现象背后一定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去追问这个本质,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终极观念。他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人既然有一死,到底最后有什么意义?他要问最后的东西,这就是形而上学。 
  100多年前我们中国有一个学者叫做王国维,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国学大师,他成为国学大师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西方哲学极为感兴趣的人,那个时候才21、22岁,非常喜欢德国哲学。自己在那里啃康德、叔本华、尼采,那个时候他认为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他认为哲学应该是纯粹的哲学,应该是形而上学,去研究那些、思考那些人生的根本问题,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才是哲学,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哲学。
  中国像孔子、孟子,他们的东西是道德学、政治学,他关注的是政治、道德,他没有关注人生和世界这些根本问题。这是中国最大的缺陷。
  这个缺陷造成什么呢?中国的儒家太重视世俗的东西、人与人的关系,他最关系社会的秩序问题,要建立起社会稳定的等级秩序,每个人都安分守己做自己的事,要遵守规矩。儒家最关心社会稳定问题。 
  但是对于那些超出世俗范围的精神追求,儒家是不重视的,认为那个东西在儒家里很难找到。西方有很多人认为精神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为精神的东西寻找一个世俗的根据,他本身就有价值。这就造成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别,西方人尊重精神价值本身,而中国人往往更加实用一些。精神价值从实用方面追求。最后他说中国没有本土的宗教,佛教是传进来了,传进来后也变得世俗化了,原本佛教的东西在中国也是很少了。比较原汁原味的佛教在中国是推不开的,在民众里是推不开的,都是少数人在里面研究。这是一个大的区别。
  西方人喜欢形而上,中国人缺少形而上,缺少追问。所以造成中国没有本土的宗教,比较世俗化,尤其比较关注社会的问题、社会的稳定。这个东西对建筑、居住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最辉煌的建筑是什么呢?就是神庙、教堂。我看余秋雨也谈到这个问题,古希腊、罗马神庙,中世纪留下大量辉煌的教堂,他们往往花几百年时间,好几代人建一座大教堂,像巴黎圣母院都是几百年建起来的。所有最伟大的艺术都用来装饰教堂了。所以这在西方是最发达的建筑。我们一般到西方去旅游,主要参观的就是教堂。

佛教传进来后,我们也有了佛庙、寺院,但是从本土来说、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最发达的建筑是什么?我说不是皇宫,是陵墓。皇宫不是中国的特色,西方皇宫也很辉煌。你看巴黎凡尔赛宫都很辉煌,一点不亚于我们中国的。皇宫不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皇宫往往是一层一层的,西方的皇宫像凡尔赛宫都是楼房。中国皇帝花了很大力气修墓,从秦始皇开始。而且陵墓的修建基本也是私人的东西,他想把生前的生活死后继续延续,所以秦始皇兵马俑这些,还是想死后延续生活。他的生活是很世俗的。这些在巴黎是找不到的。很多都是为了纪念有贡献人的,而且也是很简单的墓碑,他们的墓园就像花园一样。但是皇帝的陵墓你是找不到的。路易十四,一代伟大君主,他修了凡尔赛宫,但是你根本找不到他的陵墓,他们不看中这个,他们认为人死了后到了天国,灵魂升天了,死后就不是皇帝了,不可能过世俗的生活,但是中国人想把世俗的生活延续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如果说对人和世界关系上这个问题上,西方哲学是形而上学,追求终极的东西。西方的基督教相信上帝、相信天国,他这个东西虽然是后来受希伯来文化的影响,但是一开始在希腊哲学就有它的根据。柏拉图就认为我们现实的世界是虚幻的世界,背后有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更本质的世界,他称为理念世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我们的灵魂要回到那里去。这个东西到基督教就变成天国、变成上帝了。他有一种超越的追求,这是一个区别。
  另外,在社会问题上,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一个重大的区别。西方有个人主义或者叫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哲学是西方在社会问题上、社会问题上基本的哲学。在他们看来,社会是为什么存在着?社会是为个人服务的。个人才是目的,社会是手段。这个思想在他们尤其是从古罗马以来是一个非常牢固的思想,到了近代,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像洛克、亚当斯密、约翰姆这些人都开始非常系统的阐述思想,社会是为了个人服务的。如果一个社会不是为了个人服务,他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你判断一个社会的好坏,就是看他是不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环境。这个思想就叫自由主义,这个自由主义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保证个人自由。

为什么要保证个人自由呢?我可以举亚当斯密的论证,他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个体。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说,他都是趋利避害的,对生命有利的喜欢,对生命不利的逃避。都是快乐的喜欢、痛苦的要逃避,这是人的本能,无所谓好坏。
  从本性上来说,人是利己的,对于利己这一点,我们不能作道德的判断,说是好还是坏,既然是本能,就不能批判他,应该顺应他。
  一个好的社会是怎样的呢?就应该保护每个人的利己。你要追求个人利益,这是本性,可以。每个人都可以追求。但是你利己,他也利己,你可以利己,但是你不能阻碍别人利己,不能去损害别人。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都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从利己这一点他推出人人都利己,我们允许人人都利己,但是不允许有人损害别人,因为你损害了别人,就损害了别人利己,这是不允许的。 
  一个自由的社会或者说一个法制社会,其实这两个概念是一回事。一个自由的社会、一个法制的社会基本原则就是这样,保护利己、惩罚损人。利己是允许的,损人是不允许的。他按照这个原则指导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但是都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这样怎么会没有秩序呢?怕就怕既否定了这个利己,不让每个人追求利己,同时损害别人利己又得不到惩罚,这个社会就乱套了这恐怕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众人鼓掌)。 
  所以这个个人主义是一个好东西,我们以前老是从道德方面批判。他并不是说损人利己,是利己不损人。可以利己,不允许损人。这是西方个人主义的核心。但是这个东西在我们中国是缺少的。这个东西是谁发言的,是严复发现的,100多年前,严复就指出了这一点,中国有两个学者是最早学习西方的哲学,把西方的哲学引进来,一个是王国维,王国维引进德国哲学,把西方的形而上学引进过来。另外一个是严复,严复引进的是英国自由主义哲学。
  他说,在中国你是找不到个人自由这个东西。历来统治者从来不承认个人可以自由,历来是否认的。

这个东西对居住有什么影响呢?这个我可能有点牵强附会了(笑),但是还是有一点关系。中国的儒家是不承认个人地位的,从来不承认个人地位。中国儒家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毛病。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仁。仁就是同情心的东西,孟子说,恻隐之心,人之观也。人与人之间应该强调同情心。西方哲学家也重视同情这个东西。比如亚当斯密就说同情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有同情心产生两种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一种就是正义。正义是什么呢?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每个人都是爱自己,都爱自己的生命,都利己。人除了利己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本性,几乎是本性了,就是同情。就是推己及人,你是利己的,你爱自己的生命,你看到别的生命受到损害的时候就感到难受,这就是同情心,人是推己及人的。你觉得有害的事情,你也应该让别人避免,就是不能损人。这是正义。正义的原则就是不要损人。 
  另外一个道德就是仁慈。你认为好的东西,你应该让别人享受到,这是仁慈。你过得好了,你应该让别人也过得好一点。
  这两个东西相当于孔子说的,正义就是脊索不予,勿施予人。仁慈就像孔子说的,利己则利人。同情心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共同的。为什么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很多不一样呢?我觉得这是源头上说,西方是利己然后到推己及人。但是儒家哲学是否定利己的,人不能利己,只有小人才是利己的。他否定这个利己,如果没有对自己生命的爱,怎么推己及人呢?他没有东西可推。你自己不爱自己的生命,怎么同情别的生命。儒家哲学否定利己是一个大毛病。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推己及人怎么推呢?他往往从宗族关系、家族关系推。仁就是对别人同情。孔子强调同自己身边开始去爱别人。身边人是谁呢?就是家人、亲人。当然这也对。而且这种爱应该体现出有规矩。 
  人最后落实下来就是家庭里的孝,儿子要孝顺父母。最后落实为孝。要守规矩。从国家来说就要落实到忠。臣民和皇帝关系就像儿子和老子一样,把孝推过去就变成忠了,像服从老子一样服从皇帝。所有全国人民都是他的儿子。这种东西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中国人居非常强调聚居,规矩很严格,等级很严明。但是在西方就看不到这种东西了。
  我们到欧洲旅游的时候,除了教堂就是看城堡。一般家庭都是一个一个小家庭在那里住,他没有大家庭聚集在一起的,他最多请一些朋友聚在一起。他是比较强调个人空间。
  从中西哲学比较来看,可能跟中西居住文化有点关系。但是我想这里面我再补充一点,我们说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相比,没有形而上学、没有个人主义。但是我们更广的看中国哲学的话,其实中国哲学有形而上学、有个人主义。在哪里?在道家那里。儒家没有,但是道家有。但是道家这个东西是不占主流地位的,但是对我们居住文化有相当影响。这次华联做的城市山林从道家那里寻找他的哲学根据,我觉得是找对了(众人鼓掌)。 
  首先道家是有形而上学的,这是哲学界公认的。最早提出形而上学概念、追问世界背后是什么东西的是谁啊?老子。中国最早的形而上学概念就是道。在老子看来,世界的根本是什么?就是道。道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从老子来说,他很明确把道看成是世界终极的东西、根本的东西。人是遵循大地的原则,根据大地来生活的,以大地为规则、为自己的榜样,地是以天为自己的榜样,天是以道为自己的榜样,道发自然,有人理解为道义自然为榜样,有人又说这样不对,应该是道义自己为榜样。自己不是大自然,是自己的样子,道是按照自己的样子来存在的。这是比较细微的不同,问题不大。不管怎么样老子是形而上学的。他说万物都是由道转化来的。
  到了庄子,庄子说道是自本自根,自己就是本,自己就是根源。天和地为他生出来的。很明确,他对世界的终极有自己的解释、有他的追问。 
  不过老庄的道和西方形而上学有一点很大的不同:西方柏拉图哲学是把世界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本质。一个是现象在他看来现象是虚假的。本质才是真实的。世界背后本质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这个东西最后造成容易否定我们这个世界。容易否定我们这个现实世界,否定我们的世俗生活。从好的方面来讲,他有一种超越的追求,最后就走向了宗教、上帝。
  老庄不一样,老庄所说的“道”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无所不在。并不是世界分成本质和现象这两个方面,本质就是本质,现象就是现象,两个方面不沾边。不是这样的。按照老庄的说法,道在这个世界无所不在。

另外,他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是勉强用了一个概念说的。不像西方哲学,他把世界本质说的很清楚。最后结果就有这样的区别,西方哲学最后走向的是超越,他要超越城市世俗生活。中国老庄哲学、道家哲学走的是超脱,不是超越,他不否认世俗的生活,但是你要超脱一点、保持距离。 
  西方哲学走向宗教、神。老庄哲学没有这样,他走向的是一个精神境界。后来道家变成道教,我觉得这是歪曲的道了,走样了。
  像庄子非常强调一种精神境界,人应该与天地精神往来,超脱现实生活,不要追求功利。老子也是这样说,应该过自足的生活、恬淡的生活,不要跟世界争什么。要超脱。另外要有一种精神的境界,这种精神的境界就是跟天地精神相往。用庄子的话说,跟我们世界造物者一起周游世界。这样一种境界,而且是超脱的、生死的,他讲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人应该有这样的精神境界,不要把世俗的东西看得太重要。结果到了道教里,想把精神的境界变成一种现实的东西,不生不死,长生不老,变成神仙。所以到了道教,基本上就是一些养生术、炼仙丹啊,真的想要长生不死,这就是走样了。这些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
  另外个人自由主义这种东西在道家也有了,严复也看到了这一点,严复说中国没有个人主义,主要是指我们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没有个人主义。老子庄子那里已经有了个人主义的思想。

做官做不成了,还有退路,就过道家倡导的生活。 
  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就是摆脱世俗、归于自然。
  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很有意思,就是中国的文化。实际上道家给中国文化增加了两样东西:第一,崇尚人的个性。在儒家哲学大格局里,让人有一种追求、精神自由有一种方式。儒家这个大格局你是跳不出来的,但是这里面保留了一种个人追求自由,基本是靠道家主导。
  另外给中国文化保留的一个东西是什么呢?亲近自然。儒家是不讲这个东西,儒家和自然关系不大。尽管《论语》里也显示出了亲近自然的理念。有一次他问他的学生最喜欢什么?有一个学生说就是这样的生活,假日里几个朋友出去,带着孩子去划船、唱歌。孔子说我同意你的意见,我觉得这是孔子最可爱的表现。但是这是道家的基本理念,就是喜欢大自然。
  在儒家这样一个功利大格局里,他讲究个人精神道德的修养,修身、治国、平天下。在这样的大格局里,道家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保存了一种寄存山水的心态。当官的时候可以寄纯山水。当不了官了,还有一条退路。道家这个思想是中国文人重要的精神寄托,而且对中国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你们想一想,中国的诗歌、美术、绘画,山水是最主要的主题。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奇怪。这是中国的文人在儒家的压制之下要找自己的释放,找自己的自由,要轻松,他只有一个办法,唯一的领域就是自然。一进入社会就是压抑、就是伦理、就是秩序,就是功利的东西,唯一领域就是到自然里去。所以中国的诗歌、绘画主要是山水。诗歌的主题很多,但是山水最重要的还是自然。我们中国文学基本上是在道文学,这个是伦理道德的道。在这样的格局里。这里保留了道家真性情的文脉。
  中国最有真性情的,我不说最伟大的,起码是伟大的一部分,这些有真性情的文人都是受道家影响,非常喜欢老庄。从最早魏晋的文人,然后到陶渊明、唐朝李白、宋朝苏东坡,这些人都是非常可爱的,文章也写的好。在那样的空间里有真性情。这些人都是酷爱老庄。 
  这一点对居住文化有有什么影响呢?为了回答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我使劲在这里牵强附会(全场鼓掌)。道家对中国文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就是亲近自然、崇尚个性。这样的传统不是我们的主流传统,但是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传统。
  在这样的传统的影响下,山水画、山水诗歌就非常发达。在这些山水画、山水诗歌的熏陶下产生了中国的园林艺术,这是我的一个推测。我觉得这里面是有联系的。据我所了解,中国的园林艺术很早就开始了,官方的园林就很早了,商州时代就有了,殷纣王就已经有园林了,到秦朝,皇家的园林就已经很辉煌了。但是中国的私家园林、文人园林是从魏晋时期兴旺起来的。这和文人特别欣赏道家哲学有关系。像季康这些人,从老庄到魏晋时期又是一个高潮,恰恰这个时候园林兴旺起来了,这两个事情同时发生不是偶然的。魏晋时期,战争连连,人们更多的是从道家寻求安慰、从自然界寻求安慰,所以特别强调和自然的亲密关系。 
  他们甚至认为不应该有房子,就应该住在大自然里。像软集(音)就说了,一个不通于自然的人是不懂得道德。道德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和自然流成一体。他提倡不要住宅,智人无宅,天地为客。他认为住在房子里,对人是太狭隘、太局促了。用他的话求大道无所寓。天就是房子,地就是床。他们确实也当时过了这样的生活。我看软集(音)就是好多天不回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当然比较极端了。到后面太平一点了,就要房子了。陶渊明是要房子的。但是他基本上就住在农舍。邻居也都是农民。他是这样的一个条件,对陶渊明来说,还没有园,他就需要一个山水的环境。

再进一步,就是对园林的要求了,不光住在农村,在自然这个环境里,还希望能够把山水移到家里来,这就是园林。这恐怕应该说是中国文人尤其是魏晋之后,唐朝、宋朝都是这样的,都追求园林。像唐朝元季写的那种境界,所谓泉源在庭户、恫涸当门前。总的来说,中国园林艺术跟道家崇尚个性、亲近自然的传统有密切联系。 
  上面我就是从哲学背景讲一些对居住文化的理念,肯定有一些牵强的地方。从现在的现状来谈一些看法,作为一种文化来说,他应该满足我们的精神需要,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才成为精神文化。从这个要求来说,我谈一些看法。包括房地产界对这些问题的谈论。 
  第一,我觉得应该注意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是城市化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关系。对于自然的保护和自然亲近的关系,从中国的思想之源来说、从中国传统来说,我觉得有道家传统可以继承,亲近自然的传统。从西方来说,我觉得西方这方面比我们做的好。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论调,好像西方的生态危机很严重,自然保护的不好。这是和西方哲学有关的天人相分、天人对立,所以要靠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拯救他们,对这个想法我觉得非常可笑。 
  实际上我认为中国保护自然、亲近自然这个传统来自到道家,而不是儒家。儒家的天人合一和亲近自然毫无关系,那才是牵强附会(众人笑)。 
  儒家的天人合一,当代有一个解释,所谓的天人合一有两种意思:第一,一种是孟子他们所主张的,他们觉得天人合一就是天人相通,人和宇宙是相通的,就是我心藉宇宙。我凭我的内心或者良知就可以认识宇宙。这完全是认识的改变,和生态学毫无关系。另外一层意思是董忠书的意思,天人相类。天和人是类似的,结构是一样的。董忠书是非常牵强附会的把宇宙的秩序按照我们社会伦理哲学讲的一番。天上的日月星辰丢是有等级的,他用这个东西来证明我们人类应该有等级关系,要守规则。这完全是把人类的能力东西搬到天上,反过来证明人类的秩序,完全是牵强附会,风马牛相不及。其实我们每个人到了欧洲、美国,我们会看到他们的生态保护远远比我们好。 
  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就感到非常震惊,我说原来有这样美丽的城市啊。我第一次到德国的时候,我们底下都是黄颜色的,进入蒙古沙漠都是黄颜色的,慢慢进入欧洲绿色越来越多,后来到了法兰克福,底下一块一块绿的,底下像积木一样搭的房子,我就知道法兰克福到了。而且法兰克福被称为最丑陋的城市,而这里还有这么多的绿色。你看巴黎,有很多的大森林保护的很好。 
  所以你要让中国拯救西方的生态,那太可笑了。

现在我觉得我们中国这个问题还是挺严重的,就是怎么保护自然生态的问题。现在中国城市化的进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在过去十年里,城市每年平均10%的速度扩张,从1978年到2004年,6年的时间里城镇化的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将近一半的土地。城市人口由1.7亿增加到5.4亿。 
  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但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样以一种健康的形式来进行。我认为应该控制他的速度和规模。城乡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下去我觉得挺可怕。 我就非常喜欢英国一个诗人库伯的一句诗,他说上帝创造的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人类创造城市应该说很聪明,但是应该说我们是有限的,你不应该让人类的作品排挤掉上帝的作品,那肯定将是人类灾难。 
  另外一点,应该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很多人都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开发房地产和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关系也很重要。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包括有历史价值的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也包括体现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的民居和街区。建筑这个东西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东西。他应该也是时间在空间中的延续。如果纯粹是一个空间的东西,他没有任何时间内涵的话,你这个房子盖的再华丽,它没有多大价值。它不光是一个物体的东西。像以前的房子,老房子、祖宗的房子,有些是没有保护价值了。但是在那个年代,人和屋子是一个亲密的关系,不是一个物体的关系。这里有很多历史的记忆、很多故事。人住在里面不光是对物理环境的感受,这里面有很多人文的感受,这就是房子的历史。 
  从一个城市来说更是这样,也许从个别房屋来说、某些街区、住宅是不可避免要拆掉的。但是从整个城市来说,当你拆旧房子,建新房子的时候,你必须考虑保存历史风貌的问题。哪些东西是不能拆的,你可以在内部进行改造,但是街面是不能拆的,要保存原貌。我觉得这必须是一个重点考虑的东西。

现在我们城市建设这个问题挺大的,老城区成片改造把城市风貌遭到了灭绝性的破坏,很多老街都不见了,被中央大道所取代。城墙被立交桥所取代。你真的觉得他挺丑陋的。现在的二环原来上面的城墙,我是看过老北京的。62年的时候,我到北大上学。那个时候城墙基本还在。那个时候你真是感觉这是一个历史古城。你在城墙散步的时候,城墙已经拆了很多了。但是那个时候基本几个城门都在,你就感觉这个城市是很有味道的。现在你看看立交桥,是一个现代的迷宫,看了很难受。很多城市都互相模仿。所以你到一个地方,如果你光看眼前的景观,让你说在哪个城市,恐怕都说不出来,因为都差不多。老建筑被完全不加选择的拆掉了,另外新建筑业没有特色。 
  有一次我去延安,那是好几年前,当时我想看看延安的窑洞。延安人都是喜欢扭秧歌舞。后来到那里一看,房子都差不多的。他们的娱乐方式跟其他城市也一样了,什么蓝花花卡拉OK厅,当时就觉得一种很荒诞的感觉。8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说我是都市里的异乡人,我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民族风情体现这个城市的个性,他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文化传统。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查不多等于消灭了这个城市的寄予。这样的城市无论多么繁华对他们的客人都丧失了学习的价值。对他们主人也丧失了家的意义。 
  其实一个寄予的城市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个居民都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而已。你去一个外国城市,你是去看大商场吗?不是的,你是去看历史建筑。中国现在城市里可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都是孤零零的一些文物。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我推荐一本书,就是新华社记者王军写的《城记》我看了这本书很震动,他写了北京市城建过程中的教训,从解放一直到现在。里面引用了大师吴良庸的一段话,他这几年一直在为保护旧城奔走,但是基本都是无效的。这里面引用了他的一句话,他讲北京旧城的开发破坏了绝大部分地面的文物建筑,把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仅仅当做地皮处理,就好像是把字画当成纸,把商州的铜器当废铜使用。讲的多么好,多么令人痛心啊!

我们应该想到建筑过程中给子孙留下什么。如果说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全毁掉了,同时建了一些不用多长时间就要拆的东西。那么我们真的会成为捱好几代子孙骂。 
  这一点深圳做的不错,我原来不了解。春节的时候,我带着一家人到深圳来度假、过春节,因为深圳比较暖和,另外我太太、孩子都没有来过深圳。我们住在龙岗大鹏湾那边,后来龙岗一个朋友带我们我们去看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大鹏所城。就是明朝一个保护区。还有一个鹤湖新居。这是我想讲的开发和保护的问题。 
  还有一个借鉴国外西方创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也是中国城建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现在有一股风,中国人就好大喜功的很,一讲办大学,就要办世界一流的大学。一说城市建设,都要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或者国际化的城市。中国连小城市一共600多个城市,就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化的城市。另外在建筑上搞大马路、大CBD、大楼、大水池。这就使得各个城市规划没有区别,差不多,都是同一模式。据说这是模仿西方。你到西方看看,哪个地方是这样?你像大广场、大水池、大草坪,确实他们有一些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是这种模式,气魄非常大。但是那也不是他们的主流,是一部分。而且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搞的还很好看的。另外抄袭西方的建筑符号。把西方古代、现代、后现代面料色和局部的细节拿一点过来作为点缀或者和中国的拼接过来,结果弄的非常丑陋。有的人说,这样弄出来不漂亮,而是黄种人染了金头发、做了整鼻子手术。 
  其实对于西方,我认为我们最应该学的一个就是保护自然生长环境。一个就是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这在西方、欧洲普遍做的很好。因为新的建筑重视新老建筑之间,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一种和谐、风格的协调、自然过渡,这是他们很强调、很重视的。就像美国一个建筑师所说:建筑应该像从他所在地方生长出来的,那么自然。我们现在不协调的建筑很多,包括在北京非常多。这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周国平讲座讲稿]《哲学与人生》

我讲《哲学与人生》这样的题目还是有一定资本的,我学过哲学搞的也是哲学。我从17岁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广西呆了十年,后来考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学习哲学,毕业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现在。我一辈子都是搞哲学的,我对人生思考得比较多,虽然想不通但爱想,今天不妨从我爱思考人生问题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哲学?很多人对哲学的认识是有问题的,这和我们的哲学课有关,我们的中学、大学都有哲学课,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简单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想象的哲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我考上北大哲学系以后,听课感觉是比较沉闷的是很让人失望的,那不是真正的哲学。我对哲学的一点概念不是从课程上学来的而是从书上读来的,我读了西方哲学史、一些大哲学家如康德、尼采的一些作品,我对尼采很感兴趣,我翻阅了很多尼采的著作。我也读了所有马克思的哲学原著,我们学校教科书里的东西和马克思哲学原著所表达的东西完全是两回事。通过我自己的阅读,我觉得哲学是对世界、人生问题的根本思考。

    哲学开始于什么呢?布拉徒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即哲学是从惊奇和疑惑开始的。当人对世界对自己感到惊奇的时候,会问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现在很难看到星空,我小时候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能看到星星,当我们看到满天星星的时候你会感到非常惊奇,这个世界那么大,地球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星,还有无数和地球一样的星星,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于是你想知道它是什么,这就开始哲学的思考。所以你的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时产生的敬畏、惊奇,这就有哲学的感觉了。面对世界是因为惊奇,面对人生是因为困惑、疑惑,当你对人生困惑的时候,会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活一场的意义是什么?想这些问题就是在想哲学问题。因为惊奇而问世界是什么,这可以叫做世界观,是对世界的看法。因为困惑而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是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思考。

    从我所理解的角度来讲,哲学有三个特点:

    一、哲学是面向世界和人生的整体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活,你可能是做生意的是个商人、企业家,也可能是干部是个职员,当你不是作为具体的身份的人,不是作为企业家、官员、职员、学生而是作为一个人,把身份等一切都甩开,来想人所面临的问题的时候,就是哲学的思考。从我们平时所过的日子、所做的事情中跳出来,从局部跳出来看人生的全部、世界的全局整体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是一种哲学的状态。然后你就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你现在过的日子到底对不对、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你应当做什么应当怎么做。所以先从局部跳出来看全局,然后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再回过头来审视你的局部。
哲学能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我要谋生我要做事情我有我的家庭,但我经常会跳出来,看看在世界上生活的具体的我做得对不对,从而产生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就是让你有一个更高的、理性的自我,看真实的自我做得对不对、给一点指导。一个人把哲学学好了,就好像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甚至有了一个更高的自我,会和自己谈心、开导自己,你做的不对不好的时候,更高的自我会指导自己。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多了之后,你会感觉自己有个提升。你还是要做那些事情,但感觉不一样了。

    哲学是面对全局的,哲学思考的是根本的问题。经常有人会对我说“你是搞哲学的,你帮我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事情”,我对这样的问题基本不回答。哲学不是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一些方法,哲学是管理心态的,是考虑问题之后用很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是把具体的问题解决掉。面对具体问题时采取何种心态是哲学的作用,通过思考你的思路、眼界开扩了,这是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思考根本的、大的问题。
二、哲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西方哲学史2000多年在讨论世界是什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但像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用科学考察的问题是有答案的,但是像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没有经验可找,我们永远看到的是现实。到底有没有上帝,我们没有经验可循,宗教来说只是信仰,不可能从中得出确切答案。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上哲学课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那绝对是骗人的,哲学不存在标准答案。我们现在学校上哲学课,老师出一些哲学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这种方法离哲学越来越远。我们在学校上哲学课学到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非常简单的,认为物质第一的是唯物主义,认为精神第一的是唯心主义,还有一种辩证法是形而上学,发展的看问题就是辩证法,唯物主义的就是好人,唯心主义的就是坏人,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有缺点的,有的唯心主义是辩证法的,是有一技之长的坏人,可以被我们利用,到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就是完人,这套我们在哲学课上学的东西和哲学毫无关系,而且让人觉得哲学枯躁、让人讨厌,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哲学课一定要改革。
三、哲学就是让你去思考,哲学就是个思考的过程。

    哲学不是知识,科学是知识,哲学实际是激发你去思考问题,要鼓励你的好奇心、惊奇、困惑,如果你困惑了让你自己去思考问题去寻求答案。绝对不要寻求现存结论,而是要思考。哲学是让你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

    如果你是看重精神生活的是有理想的人,有过困惑要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哲学和你的关系就很密切。如果你感觉精神生活无所谓,你的灵魂也不在乎人生怎么样,那么哲学与你关系不大,哲学与一个人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这个人是否重视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在他的全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与位置是否重要,你重视精神生活,你就需要哲学。

    这个时代物质的诱惑很大,要奋斗、争夺,达到一个比别人都好的境况,所以应先把外部生活这个问题解决了,但外部生活是无止境的,每个人应当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在这个前提下要关心精神方面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哲学受到了冷落,考哲学系的人很少,招生时往往考生不够。前些天记者邀我写一篇关于沙特的文章,80年代时法国哲学家沙特是很热的,现在很少有人去读沙特的书,确实很受冷落,不过没关系,我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很多人从专业角度去关注哲学,哲学系也不需要很多学生,以前我们太重视形态把哲学等同于形态,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东西,我们只需要那些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人学习哲学。从另一方面从人生的角度来说,人因为自己的困惑、社会的压力和诱惑,思考如何生活、如何面对压力和诱惑,人都想生活得有意义,而不仅仅想生活得好,都会有精神上的要求,精神上的要求确实使我们的时代受到威胁。我说过一句话是表面上看起来哲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弃妇,实际上她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因为很多人还在梦想、追求哲学。

    今天重点谈谈人生,哲学可以讨论很多问题,如世界观即世界的本质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生观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实际上思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生的意义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和死的问题。**对人生的意义提出挑战,既然一定要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另外一个问题是幸福的问题,人生存更重要的意义在幸福上。哲学讨论人生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生和死、幸福的问题,所有的宗教也涉及到这些问题,这是人生最大的困惑。

    生和死是有冲突的,人确实是动物,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形态,但另一方面人是高等动物,是有精神的。生和死这两方面确实是有冲突的,所有的问题都是这两个矛盾引起的,都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有的人去思考如何解决,宗教是要靠信仰的。

    幸福问题牵涉到人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可以分为思索的意义、神圣的意义,怎么样活才是让你满意的?如何生活质量是高的?怎么样活才是幸福的才是让人满意的?还有人生的神圣问题,如何活境界是高尚的?这是靠道德和信仰来解决的。

    我们平时对**的问题是回避的,因为感觉让人害怕且不太吉利,觉得想也是徒然,到最后还是要死的,所以我们一般不愿意多想。还有的人认为想它干什么,到时候就自然解决了,现在想还早着呢。我很欣赏西藏一位高僧针对现在想**还早到时候自然就解决了这样的想法说“任何时候想这个问题都不早,因为哪个人先来到,没有人能知道。”你明天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今天是没有办法肯定的,突然的**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是随时可能会来到的不速之客,所以哪怕今天晚上死,我也能够非常安详,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从哪里来?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是靠平时的修行得来的。平时要做到能放得下,到时候才能放得下,平时放不下,到时候且放不下。平时修练到把人世间的利益看透,不妨碍你去享受它,但你要有宁静的心态,看淡身外之物,包括你的生命,要看透这一点。佛教很强调“无我”,大家很看重“我”,认为这就是一切,佛教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组成“我”的这些因素一分散,这个人就不存在了。所以要看到这个“我”其实是个假象,这个观点是对的,佛教不是迷信,而是非常深刻的人生哲学,让你做到看透人世间很执迷的东西,将迷悟的东西看得透、放得下,平时你看透了能够放得下,到时候才能放得下,如果你平时很看重你在人世间的一切如财富、家庭等,那么你一旦离开这些东西你且站不起来,很多人到那时候都是精神崩溃的,都是因为平时放不下。让你去想去认识去面对这个问题,不要逃避,平时要注意修行,一方面积极生活,另一方面要调整心态,到时候才能做到安详。这是人生很大的成就,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是“哲学就是预习**”,我们总有一天是要**的,现在要预习好。佛教修行的目标是最后安详的面对**,面对**时非常从容。我们不要回避,要去想去面对,不要把焦虑、恐惧埋在心里,而是拿出来去面对它。小孩刚刚知道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经常提这方面的问题,而家长往往是什么反应呢?家长常常会说“不要瞎说”、“不要胡思乱想”,会赶快阻止他,这不是胡思乱想,这是人生的大问题。我的小孩5岁的时候提了很多关于人生的困惑,那个时候他知道人会死,他说不愿意长大因为长大会老会死,他说为什么有时间、如果没有时间该有多好,他问我什么是时间、时间是怎么回事?我如何回答他?关于什么是时间,哲学上到现在仍没有结论。但我对他说“你提的问题特别好,但爸爸回答不上来,我们一起来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不要给他一个简单的结论也不要阻止他提问题,我儿子就真的老想这件事,有一天他说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他说“时间是一阵阵过去的,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没有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他知道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性质,这是他自己想到的。有一次他问我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另外一个他,我说“可能吧,也许哪一天你还会看到他”,他马上特别生气说“不会的”。他和他妈妈说“有一天当你老(即死的意思)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地方又会生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和你完全长得不一样,但他就是你。”他思考的是人死了之后会到哪里去,想的是**的问题。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我自己也是小学的时候开始想这个问题,自从我知道我也会死的时候,有一天我知道我会老、会死,从那天开始这个问题就开始折磨我,觉得那么人不就是白活了吗?你不存在了,这些东西也都不存在了。对于**的问题,很多人都是想起来就马上不想了,我认为不要躲开,想这个问题虽然还是没有结论,像我现在这样仍是没有结论,对基督教、佛教的结论,现在我还无法接受。我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经常想这个问题有好处,能让你活得更积极、更进取,并不是消极的想,我们往往永远不会死的那样活着,活得很愉快,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生命是有界限的,人生是有长度的,你想到这些的时候,你会有责任感,你要对你的人生负责。你的生命是有长度的,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你死了以后可以重新活一次,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你,说什么都是空的,你如何不对人生产生一种严重的责任心呢?各种各样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只有人生的责任是不可以转让也不可以分担的。没有人能替代你对你的人生负责,这种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他一切责任的根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不可能真正对其他的事情负责任。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话,都会从人生这个方面来考虑,我们往往是这样,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价值一定要实现出来,一定要最好的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要有个目标,应当实现最好的。实际上真正思考**、知道人生有限不完全是消极的,是让你对人生更认真,更好的规划人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你进取积极。对**的思考增加了对人生的思考,你可以很积极的生活,争取你的利益你的幸福,但是你同时还要看到你所得到的你争取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暂时的,你争取到的财富、地位、名誉都是暂时的,从人生这个大的角度来说,都是过眼烟云,所以就不要太在乎。古罗马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皇帝,他说“一个人要经常用将死的人的眼光看世界。”比如你很在乎利益、名声,那么去想想一百年之后知道你名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而你自己又到哪里去了?很多人遇到如失恋、家庭破裂等人生的挫折很痛苦,那么你想想在你之前有多少人因朋友的事情痛苦过,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你和某个人有纠纷,吵得不可开交,去想想一百年之后你在哪、他在哪?永远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太消极了,但要为自己保留这样的想法。到最后你所得到的一切确实都失去了,**就让你失去了一切,这样让你更超脱以更好的心态去生活。

    下面我讲讲幸福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幸福的生活,但我们往往考虑的幸福是个误区。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好像都认为幸福和成功、财富是分不开的,把财富、成功看得太重要了,认为别人有什么东西我也有才是幸福,人家有豪宅、好车,我也得到才是幸福。这是物质的愿望、外在的成功,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幸福,但这并不是人的幸福所需要的。

    下面着重讲一下财富和幸福的关系。如何看待财富?如何看待成功?财富金钱确实和我们的幸福有一定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这个时代很重视财富可以理解,我们是市场经济,中国以前比较穷,现在把财富把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是可以理解的。但财富和个人幸福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财富与金钱是个人生活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钱无法生存也绝对谈不上幸福。有记者问我怎么看钱,我说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钱能保证我们基本的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一个人有钱以后,我认为限度是小康就可以,不用为生活发愁就可以了。超过小康的程度,你的生活质量从物质方面提高是有限的,你从没有房子住到有一套小居室是个飞越,从小居室到住宅是个大提高,再到两套、三套房子,生活质量就提高两、三倍吗?你有十万元钱的车,后来买了一百万元的车,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十倍吗?不是。金钱和生活质量、个人物质上的幸福关系并不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只能从精神上去提高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生命,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生命对物质的需要是很有限的,人的生理构造决定了物质性的东西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生命本身的很多快乐并不需要很多的物质很多的财富,人生最大的享受无非是生命本身需要的满足即享受生命本身,比如说健康、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爱情、和睦的家庭、亲情、婚姻,这些东西是永恒的,这些东西的满足对你的享受是重要的。并不是钱越多生活质量越好,生命本身的享受不依赖于财富。

    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幸福感特别强的时光有两段,一段是恋爱的时候,那时候觉得世界真是美好。还有一段就是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和小生命最初度过的日日夜夜,亲自养育小生命的喜悦是钱不能取代的。我自己没当父亲的时候,人家和我谈孩子我会烦。有一次我坐车,一个司机一直在和我谈他一个月大的孩子,他说以前最讨厌别人和他谈孩子,但现在有了孩子忍不住要谈。孩子出生后的幸福、快乐感无以言表,觉得世界突然变了,变得如此之美好。人的这种幸福,有了孩子的快乐是非常自然的。像这种快乐是永恒的,是幸福最重要的源泉。为了成功、财富牺牲这些东西,把家庭看成是旅馆一样,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损失太大了。我看过一张比尔?盖茨抱着着岁女儿的照片,他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感觉到我最幸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孩子在一起时才感觉最幸福。我们往往容易重视物质的东西,把生命本身的需要混淆了。

    人生的一大快乐是物质快乐,另一大快乐就是精神快乐,财富多出来的很大部分是虚荣心的满足不是生命本身的满足,阅读好的书籍这样精神上的快乐是人生的大快乐,物质给你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精神上的快乐是无限的。一个人有两种态度,都品尝过之后才有比较,英国哲学家说过一名话“快乐是有一个质的区别的,有层次高低之分,只有多次品尝之后有了比较才会知道”。有的人可能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总是在享受,没有时间享受精神上的快乐,以为物质就是最大的快乐。有了比较的人都知道,精神上的快乐是更深刻更强烈的。一位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要快乐”,人有比较,知道除了吃之外还有别的需要,不满足于物质的生活,是有精神追求的。最简单的物质就满足了,对物质要求不高,光是物质是不可能满足的,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我们可以争取财富但应当把它看成是满足我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满足我们更高的人生理想,不要把财富本身当作目的。

    讲一下资本主义是如何对待财富的,我们搞市场经济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待财富的观点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钱本身不是坏东西,问题不在钱,钱没有善恶之分,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这句话是不对的,万恶之源不是金钱而是对金钱贪婪的态度,对金钱的贪婪是万恶之源。资本主义经济以前对金钱的态度是强调一个人争取财富是可耻的,认为一个人把钱看得很重要要去挣很多的钱是不对的。资本主义经济认为只要获得财富的手段是正当的,获得财富是光荣的,获得越多越好,且获取财富时应当勤劳、敬业。资本主义经济观点是德国一个社会主义学家提出来的。把获得和使用分开,获取财富是光荣的,发财不是可耻而是光荣。但是在使用财富的时候,资本主义经济继承了宗教传统即强调要节俭,无论怎么发财,生活要节俭,在满足生活质量以后赚钱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己消费,挣来的钱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如果说挣钱的目的是为自身消费,太多的钱如果只用于自身消费,无非是过度纵欲,或者把子女培养成纨绔子弟,那样也不是幸福。资本主义经济强调使用和获取要分开,获取时要多多益善,使用时要节俭,多出来的部分除了扩大再生产以外,要用来回报社会。所以很多人前半生赚钱,后半生搞慈善事业。美国卡耐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上帝给我们财富让我们发财,并不是我们比别人高多少,而是我们运气好,我们应当把我们的财产看成是世界上的穷苦兄弟给的基金,在生前要做好妥善安排让它们造福社会。在死前对很多钱妥善安排才不可耻,卡耐基是美国第一个建立基金会的人,他在事业最兴旺时把股份全卖掉建立基金会赞助教育事业。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前几年他和他的夫人建立基金会,绝大部分财产都转给基金会,用于医疗和贫穷人口的相关问题,去年他宣布两年之内要退出微软公司的全部管理、全心全意搞公益事业。世界第二富豪原打算去世后由夫人来管理财产,但他夫人死在他前面,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基金会,但将绝大部分财产捐给各基金会,其中的重点是捐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这些人赚钱时很精明,但花钱时个个都是哲学家。

    如何对待财富?

    一、在获取财富时应当使用正当的手段,对不益之财不动心。

    二、在获得财富以后,对财富应当有超脱的心态。

    不要抱着占有的心态看得太重。钱是身外之物,始终让自己和财富保持距离。一个人太在乎钱把钱看得很重,赚钱时痛苦,花钱的时候也很痛苦,他是财富和金钱的奴隶。只有抱着超脱的态度才能做金钱的主人才能真正快乐,真正快乐的人可能钱多也可能钱少,不管钱多钱少都应当抱着超脱的态度。

    三、有了钱以后还应当简单生活。

    在物质上花太多时间是划不来的,把时间用在精神上,一个人富有了之后还能很幸福是很高的境界,把物质生活看得比较淡,有更高的追求。

    四、应当把财富、金钱看成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达到这个要求以后,把它看作是实现人生重要理想的手段,去满足精神上的理想。

    财富对你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确实有助于你经济上的发展,但你素质不好的话,可能会被毁掉。财富对一个人是否重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我们很看重成功,但应当摆正成功和优秀的位置,没有优秀,成功仅是表面的外部的。一个人应当把优秀当作第一个目标,成功当作第二个目标,把成功看作是优秀的资本。不要把成功看成是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是优秀,上帝给你的天生品格、精神、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人的精神、能力、智力、好奇心、思考能力、情感、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智力发展很好的情感丰富的人,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优秀是人能掌握能支配的,能否成为优秀的人,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会、环境,今天的我好像成功了,我写了一些书,拥有一些读者,在社会上有一些名气。但我心里很明白,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广西一个小山沟里几乎十年的时间,那时我一点都不成功,默默无闻的当个小公务员,如果当初我把成功当作我的主要目标,我应当怎么做呢?我应当向上爬走仕途,但我很快就发现我不适合,我要走这条路的话我做不到。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领导的意见不正确我一定要说而不盲从,而且走这条路我还要改掉爱读书的习惯,我爱读书,一有时间就爱在家里读书,被批评脱离群众,而且我必须和大家一起聊天、打牌、吃饭,但我做不到。我的很多同学都升上去了,他们比较容易适应社会。我完全看不到现在的我会发展成什么样,当时我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在山沟里,但即使那样我也要看书。我走的这一步是很有意义的,直到我考研究生考出来,但我心安理得。从现在来看,那段时间对我现在的成功是有利的,我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在读书写作,不过现在环境变了,现在的环境使我这样的人能够成功了。其实每个人都应当这样,把做优秀看得更重要,即使没有成功生活也是有意义的,一旦有机会条件许可会成为获得成功的条件,是你自己认可的成功是实现你自己人生价值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

    在幸福的问题上,应当更看重内在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一个人在精神上多丰富内心生活,这是幸福的源泉。外在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条件,但仅仅是条件,它可以对你的幸福有所帮助,但通过精神幸福才能转变,如果想幸福一定是通过内在的成功实现你价值的成功,对心灵的丰富是幸福的,我们应当花时间丰富内心自我,不要仅重视外在的功名等东西,不要把它们看得太重。

    怎么样才能做到内在的丰富呢?

    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我说的读书不仅仅是专业的,我指的是读有用的书,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文化宝库,我自己感觉我到今天就是靠以前读过的书。一般媒体上宣传炒作的快餐没有长久的价值,建议你们读最好的书,时间是很宝贵的,读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读最好的书,德国哲学家说过“人类所积累的精神财富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外在的,要靠每个人探索”。再好的书你不读都与你无关,每个人要想探索这本书就是要阅读它,我们很在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需要花力气花时间。

    二、每个人都要有独处的时间。

    不要总和别人在一起,要有安静下来的时候,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做什么呢?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自己生活中哪些是有意思的哪些是没有意思的,给自己带来快乐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太过日子,有的人在过日子的过程中什么都没有留下,有的人过日子把外部生活经历转变成内在财富,不但过日子而且用心灵去体会变成自己的财富。我特别提倡写日记,真正关心自己生活的人会有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值得留下的东西写下来,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下来,这是一笔财富,而且是最可靠的财富。写作现在是我的职业,但我从小就喜欢写日记。我是从1986年才开始出第一本书的,那时我已经41岁了。但当有人问我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写作的时,我总是回答“我是从5岁开始写作的”,5岁时我就给自己做了个小本子,经常会写日记,每天吃了什么好东西都记下来,我要把自己吃过的好东西留住,后来我把生活中的好知识记下来。人的心灵就是这样逐渐丰富起来的,要用心生活用心体会。

    关于道德和信仰问题,有个趋向是把道德和意识形态混为一谈,道德往往和爱国主义教育、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这是很皮毛的,道德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同情心,一个就是做人的尊严。人身上最宝贵的是生命和灵魂,作为生命,人和人之间要有同情心。有同情心就是善良,从道德上来讲善良是最基本的品质。另外一个基础是做人的尊严,人是有尊严的,灵魂、精神实际是人生的神性,为什么人会相信有神存在?实际人身上是有神性的,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人要过更高的生活,作为有神性的人,人是高贵的,并且在人的行为中体现出人的尊严。现在这个社会道德失落的情况是很严重的,经常发现冷漠、没有同情心、残害生命、见死不救的事情,凶杀案大量发生,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杀人,因为缺乏尊严,人有尊严必然是尊重别人的是平等待遇的,相反那种不把别人当人的人也没有把自己当人,现在社会上有的人有钱就不可一世,素质差且钱多的人是最讨厌的,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他没有精神上的东西,只是用物质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看不起别人。真正有尊严的人有自尊,一定是平等待人的。信仰并不是说只信仰宗教,只是相信人是有神性的人是有尊严的,绝不能做那种损害人尊严的事情。相信是有神性的东西的,不能亵渎,佛教说的报应是这世做坏事下辈子受报应,耶稣说“光来到时你拒绝光,你仍然生活在黑暗中,这就是报应”,你从来没有享受过那种高尚的生活,从未作为高尚的人的快乐,你永远委琐,这本身就是报应,你一辈子生活格调那么低本身就是报应。

    我最近写的一本书是《善良、丰富、高贵》,这本书名实际就是我今天讲的主题,人生怎么样才能活得有意义?要做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只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才可能幸福,只有善良和高贵的品质有同情心有做人的尊严感才是有道德的人,生活轨迹才能高,做到既幸福又有道德,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