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中的审题错误及应对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6:43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常常看见学生为粗枝大叶大失其分而捶胸顿足,也常常看到教师为学生不细心而大发雷霆。其实,捶胸顿足与大发雷霆都大可不必,发现这其中出错原因并改正才是关键。
    一、似曾相识看错题
    试题回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错误答案示例:很多学生答画面揭示的含义。
    错误原因分析:不认真审读题目,不细细领会题意,认为此类试题曾做过、讲过,欣喜若狂,连题目要求也不看清楚,就按照原来的思路去解题,结果题目要求与原来曾经做过的试题有一定区别,而考生却没有发现其中的差别,导致答非所问。如上题,一般漫画试题都是要求学生回答漫画揭示的含义,学生拿到此类试题已经形成定向思维,所以一看到漫画,就以为是揭示含义,题目略有变化,就看不出来了。
    应对策略:逐字逐词阅读领会题目要求,看到熟悉的题型时尤其要小心,莫以为此类试题讲过、做过,就掉以轻心,要仔细分析此类试题与以前做过的试题有无区别,然后再下笔答题。
    二、粗枝大叶漏信息
    试题回放:五常带着两尺来高的帽子,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简单的八个字,体现人们的什么普遍愿望?
    错误答案示例:追求爱情自由幸福,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答案狭隘);升官发财的愿望(答案既片面又过于宽泛);希望天天有喜事(答案狭隘片面)……
    错误原因分析:试题中说得很清楚:“简单的八个字,体现了人们什么普遍愿望?”但有的考生就不能根据这个要求对题中相关文字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要么只抓住其中某一个方面的信息,而漏落了另一方面的信息;要么完全脱离试题提供的材料随心所欲地乱答一气,最后导致因完全不知所云或要点不全而失分。答案是:体现了老百姓对生活平安幸福(扣“喜”字)、衣食无忧(扣“发财”)的普遍愿望。
    应对策略:要全面审读题目信息,答题不能有所遗漏,更不能脱离原题天马行空般信口开河。
    三、只看字面欠深思
    试题回放:举出两个古今中外成功运用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例子。
    错误答案示例:妈妈煮午饭、学校安排课表;都江堰、长城、活字版;还有的学生只列举一个例子。
    错误原因分析:题目要求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运用统筹方法的例子,那么显然列举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达不到“古今中外”一词所隐含的要求——世界闻名,因此不符合要求。所举例子只是一个名称,如“都江堰”只是一座水库而已,“长城”只是一堵墙而已,从这个名称里看不出含有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原理,应该改成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活字印刷术、修筑长城……究其原因,是不讲究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以为自己懂了,别人也一定会懂,减省了必不可少的成分,导致理解歧义或误解。
    应对策略:不应该只弄清楚题目有几个要求,也不应该只弄清楚题目的表面意思,还应该认真领会关键词语的深层要求。
    四、多个要求常迷失
    试题回放:司马光《夏日西斋书事》有“地偏”二字。陶渊明诗中也有“地自偏”字样,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错误答案示例:司马光压抑苦闷,陶渊明豁达洒脱;司马光认为远离京城,非常偏僻,陶渊明心理上感到偏僻。
    错误原因分析:两种回答都不正确,原因是对题目有几个要求没有认真分析。试题既要求指出两者表达的不同情感,又要求分析两者的情感为什么不同。上述答案只回答了有什么不同,而没有分析为什么不同。该题可以这样分析:因为司马光被迫辞官离开京城,来到洛阳,远离权力中心,没有了原来的呼风唤雨,没有了以往的觥筹交错,内心很是失落,所以感到“地偏”,心情自然是压抑苦闷、孤独寂寞;陶渊明虽居闹市,但他一心要辞官归隐,辞官后没有了原来的劳形案牍,没有了原来的繁文缛节,感到恬淡宁静、闲适超脱。
    应对策略:要全面答题,首先要弄清楚题干中有几个要求,然后对照这几个要求,逐一加以回答。
    总之,针对以上几种情形,我们可以指导考生用以下几种方法审题,杜绝审题偏差。
    用笔指题,逐字逐句动唇默读,以防张冠李戴。
    用笔圈出关键词,认真理解深层要求,以防答非所问。
    用笔标出题干要求的数目,以防漏失要点。
    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紧扣试题要求作答,以防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