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解读中国政治的风向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5:15

人民日报评论 解读中国政治的风向标

编辑:  日期:2010-11-25 8:53:00  点击: 132

 

人民日报评论 解读中国政治的风向标

“任仲平”为改革而生  “郑青原”横空出世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日报始终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一个“看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通常在第一时间通过它传播到全国。而人民日报评论,则以极强的针对性与权威性,成为国内外各界判断时局的重要参考。

十七届五中全会后,一个名为“郑青原”的名字出现在人民日报评论中,连续五篇署名评论,令这三个字短短时间内名满天下。这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继“任仲平”、“仲祖文”之后的一个新笔名。公众对“郑青原”这一署名也十分好奇。

“郑青原”的出现

10月27日,人民日报“郑青原”评论的第三篇《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引起海内外舆论关注。在人民网上,郑青原的文章至今仍被放在“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最显著的位置。

“郑青原”是谁?人民网、新华网转载媒体报道认为:“郑青原”是比“仲祖文”和“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

此前,人民日报“任仲平”评论,多用于分析重大改革等问题;署名“何振华”的评论,多用于涉藏涉外评论;“仲祖文”评论一般用来阐述党建工作。此外,人民日报还有海外版的“望海楼”和国际部专用的“国纪平”,以及文艺部侧重对创作思想进行引导的“仲言”等署名评论出现。

但是,从语义学角度来看,郑青原与那些低调的、不具备价值指向的笔名比起来,颇为与众不同。各种讨论中,关注者们认为“郑青原”三字从语音联想,有“正本清源”之意。

社论不署作者真实姓名

人民日报的评论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的重点评论,以及“今日谈”等栏目的来论等。其中,社论与评论员文章是重中之重,其主要功能是及时、准确地传达中央的精神。而署名的重点评论比社论、评论员文章略微灵活,可以根据中央的精神发挥、阐述。

社论一般不署作者的真实姓名。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马立诚曾撰文解释:“人民日报的社论,自然是代表中央的声音。这就要求执笔的同志站在党的立场思考问题论述问题,不能用个人的意见和想法代替党的政策。这样的文章,不好署作者个人的名字。”

社论题目,或是中央根据需要直接提出,或是由报社领导依据中央的意见提出,由评论部执笔起草完成。本报评论员文章,则是由报社领导根据形势提出题目,再由评论部集体讨论后,起草完成。“每年年初,确定全年主要写什么,然后分头按照时间进度操作。”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2009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央临时布置的任务,也时常存在。如在奥运会倒计时一个月,“任仲平”按计划发文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当天来电话给予肯定,并要求为了突出奥运的思想性,在倒计时20天、倒计时10天时再各发一篇。”张研农说。

人民日报评论与中央关系之紧密,也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紧密联系,在“文革”中曾有所中断。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余焕椿曾回忆1966年后一段时间,“上面”的最新意图发表于张春桥、姚文元把持的上海《文汇报》和《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只有跟着转载的份儿。“党中央机关报,一旦不知中央声音在哪里,那种慌乱和不知所措,就像没有爹娘的孩子。”他说。

“由有关领导同志定稿”

过去,很多人民日报社论和重要文章,并不是出自人民日报编辑部的手笔,而是由中宣部或者中央组织的写作班子代笔,然后直接以人民日报名义发表,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文革”期间的“梁效”、“石一歌”和“方岩梁”等。

但现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一般都是报社编辑部所写。

张研农在接受采访时说,2003年前,评论大多是个人创作而成。后来,“我们觉得这种小生产体制不行……要从小生产进步到小作坊。”现在“任仲平”的生产是有几个较为固定的骨干成员,根据不同的选题来“抓”人。一篇文章成立一个三四人的小组,拿出初稿后,大家再讨论修改。

2009年,人民日报刊发的纪念西藏“3·28百万农奴解放日”的文章,开始是按“国纪平”的风格,由国际部先写出了一稿。“后来感到西藏农奴解放是世界人权史上的伟大创举,一定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来看这个问题,又移交评论部,按照‘任仲平’的风格进行了改写。”张研农说。

为了撰写一篇重要评论,写作者也常会和中央各部门沟通。

《中国记者》杂志曾记述了人民日报在1993年为宣传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决策政策时所付出的努力。

这年10月,评论部接受报社编委会下达的撰写该文的任务。当时,中央进行宏观调控已近4个月。经济界、理论界对宏观调控有不同看法,认为是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手段。有报纸发文提出,要对宏观调控进行“反思”。

于是,时任评论部主任的于宁先后去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体改委等多家单位,与各方研究、探讨。“起草完成后,一般要经过评论部门和报社领导反复斟酌修改,最后按程序由有关领导同志定稿。这样,社论(也含评论员文章)就可以见报了。”马立诚写道。“时刻不忘党报的党性原则,加强学习,保持政治敏锐,才能及时掌握、准确宣传中央精神。”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曾对媒体说,将“中央精神融会贯通”,然后才能写出有自己的思想、观点、语言的评论。

“任仲平”的诞生

从人民日报近期的“何振华”、“仲祖文”,乃至“郑青原”系列评论中,以“任仲平”最为著名。

关于“任仲平”的诞生,周瑞金曾在《评论林中一秀木》一文中对记者回忆说:1993年,他刚调入人民日报社不久,领导便希望他写一点“皇甫平”那样的文章。皇甫平是周瑞金在上海《解放日报》组织撰写评论时的笔名。他曾在1991年2月到4月,根据十三届七中全会的精神,组织发表了系列呼吁改革开放的“皇甫平”评论。“我理解,那就是署名评论,而且是有一定分量和影响的署名评论。”周瑞金回忆说。而皇甫平文章的特点,在于先导性和针对性。

在此时代背景之下,“任仲平”出世了。“任仲平”开始叫“任仲文”,后修改为“任仲平”,意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

与“皇甫平”一样,“任仲平”也是为改革而生。

1994年3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这一天,人民日报头版推出长篇评论《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作者为“任仲平”。该文不仅对为何在该年集中出台重大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也讲解了改革的新特点。

周瑞金在《评论林中一秀木》中记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评价此文为“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说理清楚、不落俗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了中央的重要精神。作者把中央提出‘20字方针’的实质概括为‘改革是主旋律’是一个大胆的提法,我非常赞成”。

而在此之前,“任仲平”还发表过另两篇关于改革的评论:1993年12月22日头版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及1994年1月7日头版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人民日报评论的影响力

中共建政早期,人民日报的社论,是由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甚至毛泽东本人来审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社长经常获得列席中央政治局或书记处会议的殊荣,以便直接了解中央精神,及时在报纸上宣传贯彻。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评论的影响力不言自明。

进入邓小平掌舵的改革开放时代后,大多数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已不过问人民日报社论事宜,而由书记处与中宣部并该报酌情处理。从公开资料看,邓小平最后一次修改人民日报社论是在1978年。这年8月28日,人民日报把拟于9月8日发表的社论《把整顿财经纪律当作一场大斗争来抓》送邓小平审阅时,他批示“很有必要”。

在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中央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决策,人民日报都会刊发相关社论或者评论,或评价意义,或部署实施,或鼓舞干劲。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关于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讲话后,人民日报次日刊发社论,向台湾方面释放出讲话暗含的意义。随即,国民党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评论在经济领域,同样发挥了重要影响力。中央包括宏观调控在内的多次重大经济决策,都会在人民日报刊载评论指引风向。

最近几年,虽然媒体的丰富和网络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人民日报的声音依然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南方周末》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