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增加土地不如增加信誉更为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12:40:13

5、增加土地不如增加信誉更为重要

【原文】力术止,义术行。曷谓也?曰:秦之谓也。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1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力术止也。曷谓乎威强乎汤、武?汤、武也者,乃能使说己者用耳。今楚父2死焉,国举焉,负三王之庙,而辟于陈、蔡之间,视可,司间,案欲剡3其胫,而以蹈秦之腹,然而秦使左案左,使右案右,是乃使仇人役也,此所谓威强乎汤、武也。曷谓广大乎舜、禹也?曰:古者,百王之一天下、臣诸侯也,未有过封内千里者也。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是乃江南也;北与胡、貉为邻,西有巴、戎,东在楚者,乃界于齐;在韩者,逾常山乃有临虑,在魏者乃据圉津,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其在赵者,剡然有苓,而据松柏之塞,负西海而固常山,是地遍天下也。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广大乎舜禹也。

然则奈何?曰: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与之参国政,正是非,治曲直,听咸阳,顺者错4之,不顺者而后诛之。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务也。”

【译文】要停止使用力量的办法,要行为于最佳行为方式的办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回答是:这是指秦国而言。威武强大就象商汤王周武王,地域广大就象大舜和大禹,然而他的忧患却是数不胜数的,经常恐惧着唯恐天下联合一致来颠覆自己,这就是所谓要停止使用力量的办法。什么是说威武强大就象商汤王周武王呢?所谓的商汤王周武王,是能使喜爱自己的人受驱使而已。如今楚顷襄王的父亲死了,举国都投降秦国了,楚顷襄王背负着三位先王的牌位,躲避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寻找可乘之机,伺机而动,总想削尖自己的脚,去踩踏秦国的腹地,然而秦国使他向左他就左,使他向右他就右,这就是使仇人来供役使,这就是所谓的威武强大就象商汤王周武王。什么是说地域广大就象大舜和大禹呢?回答是:古时候,所有的君王统一天下,使诸侯臣服,没有谁的封地超过千里的。如今秦国南面有沙羡与其合作,这已经是江南了;北面与胡貉为邻,西面有巴戎,东面在楚国的领土已与齐国接近;在韩国的领土,超过了常山还有临虑;在魏国的领土,已占据了圉津,距离大粱国不过一百二十里;它在赵国的领土,象削尖的形状占有了苓地,还占据了松柏要塞,背靠西海而稳固了常山;这就是领地遍天下了。它威武震动海内,强盛危及中原,然而忧患却是数不胜数,经常恐惧着唯恐天下联合一致来倾轧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地域广大就象大舜和大禹。

那么秦国应该怎么办呢?回答是:节制威武之力,返回文明,只招用端庄诚信全面的君子来治理天下,用他们一起来参与国案政治,纠正是非,治理曲直,听政于咸阳,顺从的就按一定的举措,不顺从的以后加以诛杀。象这样做,那么士兵就不会再出塞外,而命令却能通行天下了。象这样做,那么虽然修建明堂在塞外而使诸侯来朝见,也是可以的了。借用如今世俗的话来说,增加土地不如增加信誉更为重要。

【说明】本节仍是对领导与管理原则的探讨。本节着重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威武强大而役使别人,另一个就是土地广袤人民众多。荀子举了商汤王周武王的例子,借以说明威武强大并不是要使别人屈服,而是要人民真心拥护。得到人民真心拥护的,人民可以为其出生入死;使人民屈服的,总有某个疏于防范的时候,就会被人民推翻。后来事实的发展果然不出荀子所料,秦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再就是土地广袤人民众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荀子在《议兵》中就说过:“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并不是看重我们的名声,并不是赞美我们的有规律的行为,那是畏惧我们的威力,迫于我们的权势,所以人民虽然有离去的心思,却不敢有背叛的意图。象这样,那么所需要的兵力就更多,所耗费的供养就更大;因此,得到了土地而权势也就越来越轻,兼并了别人而兵力就会越来越弱,这就是以力量来兼并别人的办法。后来秦国的发展果然也是这样,吞并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而秦王的权势却是越来越轻了,战争后期,各地方将领就很少能完全听命于秦王,咸阳被攻,各地大军却按兵不动,致使秦王朝在短短的几十天内完全覆灭。这并不是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所限,而是权柄旁落所造成的。地域扩大了,必然要有领导和管理的人,如果这个人不是真心拥护他的上级,那么他随时都可以另树一帜,从而造成整个领导集团的分崩离析。所以,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原则还是在于爱民,在于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及诚信。

——————————————————

【注释】1.諰:(xi洗)《荀子·议兵》:“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杨倞注:“諰,惧。”《睡地虎秦墓竹简·为吏之道》:“疾而毋諰,简而毋鄙。”这里用为形容恐惧的样子之意。

2.楚父:指楚顷襄王的父亲楚怀王。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7年),楚怀王到秦国会见秦昭王,被扣押为人质,后死在秦国。

3.剡:(yan掩)《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楚辞·橘颂》:“曾枝剡棘。”《淮南子·泛论》:“古者剡耜而耕。”《说文》:“剡,锐利也。”这里用为削之意。

4.错:通“措”。《礼记·仲尼燕居》:“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荀子·荣辱》:“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韩非子·有度》:“威不贷错,制不共门。”《易·序卦》:“礼义有所错。”《洪武正韵·暮韵》:“错,同措。”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错,假借为措。”这里用为举措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