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与读好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3:15
编者按:“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诚然,我们主张多读点书,不是要人人都做官,但不善于学习的人必然会变得浅薄。在共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之中,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以此作为自己逐渐成熟一些、知识丰满一些,最终使自己多为社会多作一些有益的贡献。“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一个人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来就会文笔流畅,文采飞扬。还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可见平时多读点书,显得何等的重要。
  古时候发奋读书终成大业的例子很多。其中《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就是流传于世,最为感人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匡衡出身贫寒,从小就以打工度日。但他人穷志不穷,白天为人辛勤劳作,晚上回家就刻苦读书。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他家连灯烛都买不起。于是,他计上心来,操起锤凿就把自家的墙壁凿了一个洞,借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坚持苦读。家里仅有的几本旧书读完了,他求知的欲望无法满足,于是,他便到财主文不识那里去打短工。文不识家里藏书颇丰,匡衡为其打工时提出不要工钱,只以遍读他家的藏书为条件。文不识为之动容,便满足了这个立志高远孩子的要求。
  博览群书的匡衡虽然出身低微,后来却成了汉朝久负盛名的宰相。这在当时尚无科举考试的时代,是匪夷所思的。匡衡终成大业,原因固然很多,除了他无可争辩的才华之外,与他小时侯苦读是不无关系的。
  俄国的文学巨匠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匡衡“凿壁偷光”成名的道理是毋需獒言的。试想,如果匡衡从小甘于沉沦,不思进取,不以“凿壁偷光”的劲头博览群书,并从书中认真吸取进步的营养,他是绝无后来韬光养晦的雄才大略的。也更不可能成为权倾当朝的宰相。从这个意义上讲,匡衡是利用书作阶梯,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最终登上了仕途的颠峰。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但是,人类的书籍浩瀚犹如烟波,难道凡为书者,都可以给人以力量吗?答案是否定的。
  西谚曾经说过:“一本好书是一座灯塔,一本坏书就是一个强盗”。所以,我们读书,应当有所选择!因为读一本好书,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然而,什么样的书才真正称得上是好书呢?以我所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可以视为一本好书。古代《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现代的《资治通鉴》就称得上是好书。因为这些书请了好多高尚的人与读者谈话,因为这些书也集成了人类知识的精华,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并具有强大的时代穿透力和感染力。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主张“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学习是毫无止境的,因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我们每一个有志于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必须要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要不断为自己充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诚然,我们主张多读点书,不是要人人都做官,但不善于学习的人必然会变得浅薄。在共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之中,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以此作为自己逐渐成熟一些、知识丰满一些,最终使自己多为社会多作一些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