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然人击败了五个开发商,夺得了南昌地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19:01

地王再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 09:28 南方周末

  在风急雨骤的调控年末,“地王”这个词汇,再次频频现身各大报章。在一轮轮调控之后的年末,地王为何纷纷现身?这是否意味着房价将不可遏制地继续上涨?

12月7日,北京CBD最高报价总和为238.29亿元的6幅地块在北京土地储备中心现场开标。 (CFP/图)  部分城市今年前11个月供地计划完成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数据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其它数据均来自各地国土资源局土地出让结果公示 实习生罗琼、杜蕾/整理 (李伯根/制表/图)

  在风急雨骤的调控年末,“地王”这个词汇,再次频频现身各大报章。

  12月7日,位于北京CBD“金十字”的中服地块进入第二阶段评标——意味着北京的新地王呼之欲出。这6宗地最高报价总和为238.29亿元——这将成为北京史上最高的总价“地王”。

  不仅是北京。尽管“房地产调控”这个关键词基本贯穿了整个2010年,但临近年末的时候,仍在多个城市相继涌现“地王”——即在土地拍卖中以创出新高的价格被拍得的建筑用地。

  距离“9·29”新政一个月的10月29日,雅居乐夺得了南京地王。在接下来的11月,更是地王频出——25日,广州、武汉、杭州三地的地王或单价地王问世;29日,温州拍出楼面价3.7万的新地王;30日,上海将年初卖出、后遭退回的地块以3倍价格作为底价再拍卖——成就了沪上新一任的地王。

  12月3日,一个自然人击败了五个开发商,夺得了南昌地王。与此同时,各方都在等待北京地王现身——几个月来逾60家开发商对中服地块虎视眈眈。

  同时,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完成年初制定的供地计划,无不快马加鞭地卖地——因为他们距离设定的供地计划还差一大截。可见,地王高潮仍然会在12月内掀起。

  面粉贵了,想吃面包的人都在担心面包也会变贵。作为房产开发的成本之一,地价被一再推高,是否意味着已大幅飙升的房价将无惧调控而再续升势?

  总是完不成的供地计划

  土地拍卖现场的各种景象和数据记录着2010年末“地王”的横空出世——

  一次次举牌:南昌地王加价逾200轮,广州地王历经222轮抢牌竞赛,南京地王更在350轮竞拍中决出。

  一个个天价:从总价看,武汉地王近54亿,广州地王值86亿,即将问世的北京地王开标总额超过238亿;从楼面单价看,南昌地王每平方米2万,杭州地王2.5万,而温州地王以3.7万创下了全国住宅楼面价的新高纪录。

  一轮轮上涨:较拍卖的底价,南昌地王溢价率近200%,南京先后产生的两块地王溢价均在5倍以上,而上海即将拍卖的两幅退定地块,其底价即已是年初出让底价的3倍以上。

  11月以来,多个城市进入了“突击卖地”时间,因为他们要赶着完成年初制定的供地计划。

  经过2009年房价大幅飙升后,地方政府似乎都对卖地“信心满满”:今年全国30个省区市2010年度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约18.5亿平方米,与去年全国住房实际供地7.65亿平方米和前五年平均年度实际供地量5.47亿平方米相比,增幅翻倍甚至数倍。

  不过,上半年全国实际供应土地5.6亿平方米,只完成当年计划的30%。其中,广州计划供应500万平方米,实际供应62万平方米,完成率仅12%,是当时全国完成率最低的城市。上半年实际供应量低于全年计划的城市还有深圳、重庆和嘉兴。而北京也仅为22%。到了第三季度,这些城市也未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出让,所以只好在年底冲刺供地任务。

  其实,供地计划是一笔“糊涂账”。从往年来看,各地地方政府几乎很少能完成年初制定的供地任务,计划落空已成为常态。广州甚至“动态调整”、一再修改供地计划:从年初的764万平方米,缩减到500万平方米,再到后来的200万平方米。

  这跟今年前10个月土地市场低迷有关: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国105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1-4月是持续下降,经历了6-9月的小幅波动之后,10月又显著下降;105个城市溢价率方面,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均保持在三位数以上,但4月之后便直线下降,6-10月则保持了同比负增长态势。

  同时,根据中邮证券对前10个月数据的统计,开发商对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提高,而土地购置费用增速下降,说明土地单价有所下降。总的来说,在11月之前,全国土地供应不多,价格也不高。

  然而,今年政府加大了房地产调控力度,要求加大供地总量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地量。在今年的18.5亿平方米供地计划中,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商品房、大中高档房的占比各为33%、44%、23%。而且,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曾经表示,今年的住房供地计划执行情况,将与地方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挂钩。对于没有按期制定住房供地计划,或者制定的供地计划不符合规定的,国土部将根据具体情况,扣减地方用地指标。

  因此,地方政府为了达标,只好选择出让较大面积优质的地块——既能激活土地市场人气,也能卖出高价。从上述拍出的地王来看,多数属于市区的成熟和良好地段,都是引人垂涎的“肥肉”。

  果然,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来看,全国120个城市11月土地市场供应量冲高,达到4318万平方米,较10月份环比上升15%,同比增幅11%;楼面均价也较10月份的“谷底”价环比涨32%。

  乘着这个势头,赶着达标的城市都“火上浇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统计,12月份北京拟入市的地块中,居住用地有24块,总面积达到433万平方米,较11月增长112%;武汉将在月内出让59宗地逾400万平方米,创该市单月最大供地规模。

  但据国泰君安测算,每年对于住宅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为新增建设面积10亿平方米,对应是每年6亿-8亿平方米的新增土地供应量。但目前无法达到这个数字的供给。

  今年前11个月,全国120个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用地近4亿平方米。“尽管这个数字接近满足基本需求,但是算上投资型需求、开发商囤地等因素,土地还是相当紧张。”一位不愿具名的地产分析师表示,这种整体紧张的状态,为地王的产生形成了推波助澜的背景。“供地多了,也不绝对意味着商品房供应会多起来。”

  从整体上来看,1996年-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购置土地面积共计37.8亿平方米,其中有12亿平方米处于持续闲置状态。2009年,北京和上海的土地闲置率高达42%和5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开发商不差钱

  “我们对长期房地产市场是看好的。”滨江集团董秘李渊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公司股东大会规定今年全年土地购置计划额度为110亿。

  11月25日,滨江集团以18.06亿竞得杭州西溪湿地附近的杨家牌楼A地块,对应楼面单价为2.57万/平方米,成为杭州单价地王。

  对此,李渊表示,不要只看到这是价格高的地王,还要看到这个项目建设的容积率很低。“结合容积率来算,地价并不高。”李渊介绍,该项目的容积率为0.9,较高层项目的2-2.5要低很多。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对于居民而言,容积率越低,舒适度越高,但也可能意味着房价更高。

  在日益高涨的房价下,要想在杭州这些一线城市“低成本获取优质土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海通证券就认为,虽然滨江集团在拿地风格上一贯谨慎,但是也不得不面临杭州地区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各地产商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以温州地王为例,对于3.7万的全国最高楼面单价,温州当地的房地产人士却认为“不算高”,甚至超过4万都不意外。因为该地块附近的一些楼盘二手房在售单价已在4万以上,而未来这一地王开发后的住宅单价被预期在7万以上。

  继续看涨的房价、快速的销售,是开发商敢于大举拿地的底气所在。尤其当凶猛的央企缺席各地的土地拍卖时,唱主角的则是具备资金实力的地产商。

  近期卖地现场频频出现万科的身影:广州“广铁南站”地王争夺战中,万科与越秀城建结盟;南京地王的血拼中,万科周旋于雅居乐等地产商逾300轮的抢牌之中。尽管这两个地王都没拿下,但刚因年度销售逾千亿而创下世界纪录的万科,其在土地市场上的进取,表明了该市场的火热程度。

  此外,保利、金地等知名开发商,也在瞄准近期全国土地的“招拍挂”。中信地产更有望以63亿拿下北京中服“地王”的其中部分。

  财大气粗的地产商看起来“不差钱”。尽管历经年内两次严厉调控,但开发商的资金处于可控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69万亿,同比增长32%;其中,国内贷款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6.3%。

  值得注意的是,“9·29”新政后,开发商的“银根”却未明显收紧。10月份,房地产开发资金中新增国内贷款逾千亿,环比9月上涨了11.34%,同比增长18.83%。

  海通证券研究员涂力磊曾预计,根据前10月的增速,开发商全年资金总量有望达到7万亿元以上,较2009年的5.7万亿明显增加。对于明年的房地产信贷,中金公司预料会较今年有所收紧,但市场反应不会比2008年更差。从资金的角度来看,明年地产投资和销售上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加上销售回笼以及海外流入的资金,开发商不至于陷入类似2008年的窘况,所以有实力的开发商敢于大胆拿地。“土地之于开发商,正如布匹之于裁缝。土地是开发商最重要的原材料,有钱就会争取去买地。”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说,没能力拿地的弱小地产商,如果支撑不住,将被淘汰出局。持续上涨的地价实际上成了行业洗牌的“天然因素”。

  至于明年的土地市场,中金公司判断,保障房大量投资驱动下政府将力保土地市场规模,土地购置仍将维持高位,但增速下降;由于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地价有望回落;供地郊区化趋势下地块位置品质将出现较大分化,位置好的地块溢价水平仍会较高。

  疯狂的开始还是结束?

  地王频现,直接“养肥了”地方政府。

  在今年头10个月,上海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达到1366.49亿,雄居全国之首;较2009年全年的1025.28亿都多出33.3%。

  而北京直到过了11月才迈过千亿门槛:头11个月,北京土地成交总价达到1068.49亿,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928.05亿、2008年的502.69亿。此外,大连和天津的土地收入也达到900亿左右,距离千亿关口近在咫尺。

  但也有些城市显得落后。例如,广州前11个月的卖地收入222.37亿,仅为土地财政“千亿俱乐部”成员的五分之一。

  “从一线蔓延到四线甚至五线,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享受土地财政的欢愉和激情。”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如此阐述。

  为地价“埋单”的是开发商。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费达8006亿元,同比增长79.2%,占开发投资的比重达21%,全年预计将突破1万亿。

  同比近八成的增长、过万亿的投入、在开发投资中越来越大的占比,开发商用于买地的庞大支出预示着未来的风险。

  11月份,南昌老城区的地王拍出时,当地业内人士回忆:2007年“9·27”二套房贷调控措施出台后不久,南昌也拍出了一块地王,当年也是全城热点,但现在很惨淡。他指的是当年10月南昌正荣置业公司拍下地王后两年内不开发,后该地块被收回,而逾3500万定金被没收。

  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地产商都深知“现金为王”的重要性——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土地储备而损害资金链。

  “地王效应”蔓延到了二、三线城市。尽管不像一线城市出现天价地块,但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也是热火朝天。

  疯狂进军二、三城市的深圳房企佳兆业,11月份开始“买地大跃进”:在一个月内,该公司以约29亿竞得13幅土地,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以致其总土地储备达到约1600万平方米。其中更是在一天内拿下了9块地。

  “找地”的同时,佳兆业还大笔“找钱”:11月中旬获得三年期银行贷款3900万美元;12月1日,在香港发行15亿五年期可转股债券。佳兆业总裁黄传奇曾表示,今年剩余的时间,还有可能会继续拿地。

  对此,一位深圳本地业内人士摇头表示看不懂。“尽管佳兆业的负债率不高,但这样借钱买地的做法,假如资金链某个环节断裂,即可能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