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一切有缘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9:27
(2010-11-18 21:28:32)转载
开悟,是佛学、佛教里常用的一个词,也是众多学佛者梦寐以求的事。因为,开了悟就体悟佛法,就有了智慧。因此有众多学佛者,特别关心开悟与智慧之事,也是许多学佛朋友,向我问得最多的一件事。故此,我以自己多年学佛的体验,对此谈点感知。若是对道友们多少有点启示,我随喜万分。
什么是开悟?恐怕多有说词,是不是佛教里面有统一的说法,我不得而知。我以为,开悟就是识自本心。不到这种境地,说开悟就是妄念。如今亲近佛学、佛教的人很多,其中也有不少知识份子。有的知识份子,仅仅是读了几本佛学书,懂得一点佛教史,也知道几则公案,然后又会说出几句禅语,或者道得出几句有哲理的话,以为这就是开悟,其实这是误人误己。知识分子学佛有很多长处,因为他们有文化,有知识,知解能力强,这些都是优势。但若是处理得不好,优势反而会成为知障。
其实学佛开悟,与知识的多少是没有直接关联的。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众所周知,禅宗神秀上座是专门教授佛法的,其佛学知识的功底,恐怕非常人可比,然而其并未见性。他所作的见性偈,还落在有字上。而一字不识的惠能大师,居然作出一首语惊四座的偈语,千百年广为传颂。这极具有代表性,也足可以说明一点问题。
开悟是学佛人的一种境地。进到这个境地后,人的思维、气质、智慧等,以及由此引起的性格、习性,都会产生一种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般人很难理解和体验到的。这里用一句佛教里常说的话比喻,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比较恰当。因为开悟的人,已识自本心,已将佛学的义理融为自身的认知。已不像一般学佛人那样,佛学是佛学,自己是自己,两不相干。开悟的人,已不再被世间诸多妄相所牵制,也不容易被欲望所支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呢?这就是智慧带来的结果。这种智慧,绝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而是识自本心所获的大智慧。因为此时开悟的人,看世界已是于世离世,不为世界所住。如此必定少了许多烦恼,多了许多常人不具有的自由。这种心境,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作表述的。只好是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如此,必然有人会问,开悟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的确,这算是一个问题。也许是众多学佛人的一个质疑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以为要克服一种偏见。即常人都认为知识就是智慧。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知识只是经验的积累,是世间生活、工作的一种能力。她对认识世界、认识生命的本质是无力的,是不透彻的,甚至有不少是误知误见。而佛学所说的智慧,是指能透识世界本象,认识生命的成、住、坏、灭,是了知世界万物变现的本质。那么这种智慧到底从何而来呢?为什么非要开悟了才会具有呢?这是因为世界、生命都是虚幻的、不实的。而未开悟之人,被这种虚幻的、不实的东西所牵制,一切认知都被限定在这些虚幻之物的认识当中,如此本心就必然妄动,失去心智。人一旦执着,就会犯迷糊。《六祖坛经》说:“若全着相,即长邪见。”《金刚经》说:“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此经又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此时此刻,来理解这些佛理,我们的心便会明亮得多。而开悟之人,识自本心,已透视这一切虚幻,不再被世间诸法所牵,能本心自用。这种智慧是由本心而生,由本心而有。正如《六祖坛经》所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人,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又说:“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为什么《六祖坛经》要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也就是这个道理。智慧视物就好比人照镜子,如果镜子之前挡有物体,你就很难在镜子里看清楚自己。如果将镜子前的物体搬开,再来观照,自然全貌展现。心性也是如此,有执着遮挡,智慧不现,执着消失,智慧显现。故而《六祖坛经》说:“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因为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而禅宗的最高境界也曾被大德归结为“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
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不是仅指回归山野村居或游山玩水,呼吸新鲜空气,从禅的层面上来说返璞归真最主要的是要达到心灵的回归,让心灵从繁复的层面回归简单,远离那些使人烦恼重重的虚名浮利,彻底顿悟自然界的纯朴与真实。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佛教引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信佛虔诚的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这位居土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佛经里说:‘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
居土说:“我不求什么!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会特别宁静、清凉、轻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是啊! 学佛的人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但是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 ! 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居士问。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一段时间后就会凋谢 ! 你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让鲜花保持新鲜吗?”
居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的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吸收水分供给花朵,花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的心啊 !”
这位居士听完后,随即接着说:“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该有多好! 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宁静的环境中好好聆听佛法,学习佛经梵音的唱诵。”
禅师又说:“其实,呼吸之间就是梵音声。只要把混乱的心念时时消除,这种天地宇宙、周围环境,乃至于你内在的身心动作,无一不是清净梵音声。你两边的耳朵就是现成的菩萨道,身体就是清净的道场!”
也可以这样理解禅师的语意:只有当心灵回归到无我朴实境界,只有当灵魂彻底抛弃世间的浮华,人才能达到和自然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心灵的纯美。
心灵的纯美是一种精神美,内在美。它是人内在素质美的体现,是人的美的核心。因为人不但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而作为社会的人,精神的价值往往居于首位。所以,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将心灵的美列为决定人的价值的第一标准。
心灵的纯美是道德美、情感美、才识美和性格美的有机结合,是人的教养、涵养、气度等的表现。一个人有教养就能承受生活考验,继而能奠定其人生观,这是人们追求心灵纯美的最大努力条件之一,教养好,相应涵养就好,气质也好。心灵的纯美与美德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心灵的纯美就意味着较高的个人修养。对于成功人士而言,自身修养比职业素质更重要。心灵是一个人的最为神秘之处,是一个人一切行为的“决策机关”,心灵的纯美,能指导人的行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为社会造福,为自己增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灵的纯美可以让我们树立起是非标准,具备辨别美与丑的能力,弃恶扬善;心灵的纯美可以给予我们追求真理和突破科学禁区的勇气;心灵的纯美还可以让我们拥有勤劳,创造财富的精神。
只有心灵的纯美才是持久的美。一个心灵肮脏的人不论他的外貌有多么的漂亮,他最终都不会得到别人长久的赞美。心灵肮脏的人总是喜欢损人利己,蝇营狗苟,他们不可能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缘,更不会具备值得他人信任的迷人魅力。他们总是喜欢耍一些阴暗的手段,投机取巧,虽然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一时的成功只会让他们露出小人得志的嘴脸,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如果一个人不具有出众的外貌,但却具有纯美的心灵,那么,心灵美就会弥补他外貌的缺陷,从而使他具有迷人的风度和受人欢迎的性格,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一位相貌十分丑陋的人,然而他正是因为具有纯美的心灵和睿智的头脑,才得到别人的赞誉而千古留名。
中国的很多古人也都把追求心灵的纯美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功名利禄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浮云般虚无缥缈,根本不值得一顾。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会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名利得失,更不会为争名逐利而勾心斗角,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品味和享受人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毅然抛弃了高官位和丰厚的物质生活,他却收获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快乐。
还有很多人,在长期追求功名利禄而不得,身心俱疲之后,往往会猛然醒悟:人生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保存一颗纯净美丽的心;只有心灵的纯美才是永恒的!
佛教认为,人类之所以不能够达到纯美的境界,源自于人有诸多烦恼,而种种烦恼主要来源于自身心识的贪、嗔、痴,即所谓“三毒”。同时,这“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贪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嗔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和谐相处,从而产生矛盾和问题,相互纠缠不已,以至在苦难之中不能解脱。佛法认为,这“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法的正见让自己除掉三毒心,才能恢复清净的本性,才是真佛,因而教导人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又谓:“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
而禅宗的理论中,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得到了充分的发屉。禅宗认为,人人本性清净,众生与佛本无差别。如有差别,则在于一迷一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而所谓悟的根本方向,就是能 “自净其心”。六祖惠能大师在其经典《坛经》中提出了很多这样的论点,如:“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等等。
所以,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无杂无染。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观自性,就能自我净化心地,则无处不是清净的道场!何须等待时间与空间的配合。修行,就是要时时摄伏,调伏自己的心。内心如果清净,大地一切的境界无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间,万物的声音无不是生命的朝气与大地的生机!
只有心灵的纯美才会让我们摆脱种种欲望的纠缠,不为外物所累,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种来自心灵纯美的和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看破世俗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躲开功名利禄的纷纷扰扰,让我们的心灵在生命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驰骋,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说来说去,我无非也是胡说一通。尽管我学佛十多年,对佛法略约有感悟,但智慧不在我,而是在本心,我本身并无智慧。欲求开悟,获大智大慧之道,我多年学佛的体验以为,读经是最好的途径。佛经是最好的导师,是最好的指路明灯。我自己十多年来所知道的一点一滴,无不是靠佛经开示而所获。我所能说出的一点道理,也是佛经指教而能。读经无疑是因人而异,不可强求同一。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若是有缘,《金刚经》、《六祖坛经》在手,那真是殊胜因缘。千万要抓住,不要轻意放过。钻进去,锲而不舍。开悟就在前头,大智大慧就在等着你。
我愿一切有缘人:早开悟,早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