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沟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1:53

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与对策 

摘要

师生沟通不仅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和教育体系消极的影响,小学师生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惑。促进小学师生的有效沟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一方面需要教师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克服教育体系存在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师生沟通;小学;困惑;教师

 

 

 

 

 

 

 

 

 

 

 

 

 

 

 

 

 

 

 

 

 

 

SUMMARY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not only form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ut als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play a vital rol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r class management activ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urrently, as teachers their own causes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confusion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To promote effectiv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the one hand, teachers need to make various efforts; on the other hand, Education system also needs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constraints.

 

Keywords: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Primary school; Puzzle; Teacher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二章  师生沟通的涵义…………………………………………………………2

第三章  小学师生沟通常见的困惑……………………………………………3

   3.1  学生沟通主体地位的失落……………………………………………………3

   3.2  沟通方式的单向性及简单化…………………………………………………3

   3.3  沟通内容的偏狭性以及沟通对象的两极化…………………………………3

   3.4  师生沟通过程中传递过多的压力……………………………………………4

第四章  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主要原因…………………………………5

   4.1  教师自身的因素………………………………………………………………5

        4.1.1 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5

        4.1.2 教师职业情感的缺失…………………………………………………5

        4.1.3 教师个人素质的限制…………………………………………………6

   4.2  学生自身的因素………………………………………………………………6

4.3  教育体系存在的因素…………………………………………………………6

        4.3.1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6

        4.3.2 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7

第五章  促进小学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8

5.1  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并培养职业情感…………………………………8

5.2 增强教师的个人素质………………………………………………………8

5.3 教师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8

5.4 有效激发学生的沟通积极性………………………………………………9

5.5 学校应该及时更新办学理念………………………………………………10

5.6 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11

第六章   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第一章 引  言

师生沟通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管道,借助相互间的沟通,师生得以意见交流、联络感情、化解误会、团结班级中的力量,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潜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和谐、融洽、有效地师生沟通有助于教育教学,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也能改善教师的工作心境,加强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提升教育质量。很多研究表明,教育活动中70%的障碍和问题都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而师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决定了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良好的沟通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科学的沟通艺术,学会与学生有效沟通,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师生沟通的涵义

师生沟通是指为了达成教育好学生的目标,教师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学生的个体和集体中传递,并且获得反馈的过程,同时也包含学生将信息、思想、情感传递给教师,并获得反馈的过程。从涵义中可知,第一,教师和学生是师生沟通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构成师生沟通;第二,师生沟通是双向沟通,不仅包含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也包含学生老师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第三,师生沟通的内容包括信息、思想和情感等;第四,师生沟通的目标是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五,师生沟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师生沟通如果按一般教学阶段划分,可分为:小学师生沟通、初中师生沟通、高中师生沟通、大学师生沟通等几个阶段。而小学师生沟通不同于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师生沟通。在初高中、大学等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学生的人际沟通、交往需要加强,师生沟通渐趋稳定。而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情感、人际交往、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不成熟;教师作为成人,作为长辈,有着更高大强健的体魄,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更缜密的思维,因此小学师生沟通中具有它的独特性。正因为小学师生沟通具有其独特性,所以笔者选择研究这个内容。

目前来说,我国小学师生关系总体是比较好的,体现了我国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及其良好社会关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说明师生沟通较合理。自2001年来,全国实行新课改,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变革师生间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因而,我国的小学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师生沟通也更为合理。但是,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小学师生沟通仍存在很多困惑,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让人费解。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小学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惑。

 

 

 

 

 

 

 

 

第三章  小学师生沟通常见的困惑

新课改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融洽、相互关心的,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要求教师变革师生沟通方式和技巧。但是,与新课改倡导先进理念相违背的教育现象却时有发生,屡见不鲜,让人困惑,令人不解。笔者通过分析,将其归为以下四大常见困惑:

3.1学生沟通主体地位的失落

从前文的师生沟通的涵义可知,在小学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为师生沟通过程中的主体。然而,目前,在小学师生沟通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主体地位仍然被长期忽视,导致学生沟通主体地位失落,造成师生在沟通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引发教师不平等地对待学生。例如:教师不重视、不尊重学生的意见甚至人格,随意指责与批评学生;对学生进行训诫和说教,认为学生“应该”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对学生进行中伤、揶揄,对学生的心灵施暴;命令、控制、指挥学生,不是对学生进行过度忠告或建议,就是对学生进行警告和威胁;等等。这些都严重伤害了学生的人格、自尊、自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良性发展;造成师生沟通阻碍重重,甚至引发师生冲突,严重破坏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给学校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3.2沟通方式的单向性及简单化

现阶段,小学师生沟通的沟通方式存在单向性和简单化的问题。教师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不管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注重向学生传递自身所要表达的信息、情感、思想,不收集学生的反应和态度,不听取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不愿积极地聆听学生的倾诉,敷衍应付学生;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给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谈话简单迅速;把注意力放在说服学生并让学生服从自己上面;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判断时,只是泛泛而谈,比如:“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让我真失望”“你对待同学太没有礼貌”“你需要改正缺点”,等等,这种泛泛的一般性的简单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是无益,起着隔靴搔痒的效果;而学生在师生沟通中普遍存在不主动、不积极的心态,对教师的沟通采取应付、迎合、文饰的态度。这些现象都说明,师生沟通方式具有单向性、简单化的问题。而教师简单的单向输送信息给学生的沟通方式,会破坏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与教师沟通的畏惧心理,害怕与教师沟通,导致师生沟通受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与教师沟通的习惯,造成师生沟通单向发展,形成师生沟通阻隔的恶性循环;而学生应付、迎合、文饰的沟通态度加剧了师生沟通的恶性发展。

3.3沟通内容的偏狭性以及沟通对象的两极化

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小学师生沟通的内容存在偏向和狭窄的问题。教师偏重于学生学习方面的沟通,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题多为学习方面,教师很乐意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存在的问题;即使有时教师与学生进行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也还是为其与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沟通服务;相对而言,教师对学生生活、情感等其他方面的沟通有所忽略,教师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不清楚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不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沟通对象趋向两极化:教师不是关注于个别优秀生,就是关注于个别后进生,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层生最易被教师忽略,不受教师的关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与个别优秀生进行师生互动,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对个别差异生而言,教师怕他们跟不上教学的进度,总是要对其进行关照,询问他们是否明白理解,帮助他们消化吸收知识点;而班上的大部分学生是中层生,他们即不突出也不特别,教师易忽略他们,与其沟通交流相对而言就要少。

3.4师生沟通过程中传递过多的压力

据心理统计显示,在“新课改”中教师普遍面临着来自“新课改” 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个人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顾虑这四个方面的压力;[①]再者,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教师还面临着来自生活、经济、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易引发教师忧虑、焦虑,情绪波动起伏大。在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言语沟通或肢体沟通将情感、竞争、生活等压力传递给学生。传递压力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传递适当的压力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就像给学生注射“防预针”,增强学生的身心抵抗力。但是传递过多压力给学生,将危害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旦学生接到这种压力就会将压力扩散化、放大化,打破原有的和谐的内心世界,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忧虑、焦虑、强迫等一系列连锁心理问题,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四点是现阶段小学师生沟通过程中常见的困惑。粗看这些困惑很常见,但是在这些困惑背后隐藏着某些现实的原因。下面笔者分析常见困惑背后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主要原因

造成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追根溯源,教师是造成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关键因素,当然,也不乏学生自身的因素、教育体系存在的客观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4.1教师自身的因素

教师是小学师生沟通中的另一主体,教师的教育理念、职业素质、个人素质等自身因素对师生沟通的技巧、方式、内容、效果等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的因素是造成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关键。

4.1.1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教育理念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他们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主导,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的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校的领导下管理班级的常规建设,完成学校既定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的人生安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充当管理者、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学生应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

表面上看起来,教师的这些教育理念较合理,认真思考分析后,就会发现其背后的“深意”。

这些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模式。教师作为知识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把学生看成储存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单个的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控制学生的活动,控制学生的行为,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尊重教师;学生没有丝毫的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都被消磨、被扼杀了。

具有这种教育理念的教师在师生沟通中不会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会尊重学生的沟通主体地位,不会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内心的真实感受,不会讲究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和方式,才导致学生的沟通主体地位的失落、沟通方式的单向性和简单化、沟通内容的偏狭性和沟通对象的两极化以及在沟通过程中传递过多的压力给学生。

4.1.2教师职业情感的缺失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更新,人生观、世界观也趋向于多元化。当然,大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很辛苦,从早忙到晚,才解决温饱,只能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只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关心学生,不重视师生沟通;有的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是谋取名利、权力的一种方式,工作认真负责,采取专制型教学管理;在师生沟通中不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工资不高,社会地位下降,不愿做教师,只是迫于生活等压力才从事教师一职;这样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对学生漠不关心,更不重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中存在职业情感缺失的教师,而且不是个别现象。正是因为这些职业情感缺失的教师,不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缺乏对教育理想追求的内在动力,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才导致师生沟通中存在学生沟通主体地位失落、师生沟通方式的单向性和简单化、师生沟通内容的偏狭性以及沟通对象的两极化等一系列问题。

4.1.3 教师个人素质的限制

教师个人素质包括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文化水平、个人修养等。教师个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师生沟通的效果。

有的教师不修边幅,不注重自身形象,破坏了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理想形象,使得学生在师生沟通中应付了事;有的教师个人修养不高,个性冲动、性格粗暴,在师生沟通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导致师生沟通受阻;有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不注意师生沟通中的细节处理,传递过多的压力,危害学生身心发展;有的教师教学技能不强,在师生沟通中表述不清楚或传递无关的信息,使得师生沟通单向流通;有的教师跳不出思维定势的惯性,在师生沟通中对个别顽皮的学生产生认知偏见,采取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以至于师生沟通阻碍重重。

4.2学生自身的因素

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气质、性格、个性等因素,性情孤僻,内向羞涩,沉默寡言,教师难于与之交流沟通;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交际沟通能力不强,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教师与之沟通时,不能清楚地理解他的真实意图,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沟通受阻;有的学生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认知不当,认为教师就是自己的老师,教师的职责就是在课堂上教自己知识,在师生沟通中,学生抱着一种应付、迎合的心态,师生沟通不能有效进行;有的学生因为自身对教师的敬畏感,不敢和教师交流,害怕与教师沟通,拒绝和教师说话;有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对教师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教师低人一等,对教师不尊重,不屑于与教师沟通。因为学生自身的种种因素,师生间的沟通困难重重,师生沟通受阻。

4.3教育体系存在的因素

4.3.1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

在中国,长期流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应试教育中,教师紧紧围绕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向学生灌输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名牌中学的升学率;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实行题海战术、通过时间战,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以考入优异的中学;而分数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教师通过分数对学生做出评价,学生也通过分数给教师打分。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将工作重心转向教学,转向于对教材的研究,转向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因而教师不重视师生双向沟通,即使进行双向沟通,那也是围绕“分数”而展开。自然,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就不会意识到要尊重学生的沟通主体地位,要平等的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也不会想到要进行师生双向沟通,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等等;也不会顾虑沟通对象的两极分化以及传递过多压力给学生的危害。

4.3.2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直到现在,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一直是师生关系的主流观念。这种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处于控制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处于受支配地位,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教师的权威是毋庸质疑的,教师的行为模式是楷模;教师有权管教学生,对学生厉声斥责,甚至用“戒尺”教训学生,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很多教师一时之间还不适应新课改倡导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在师生沟通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促进师生双向沟通,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关心学生。

以上所述,是造成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主要因素,而教师是造成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关键因素。笔者个人认为从社会、家庭等大方面提出建议,显得泛泛而谈,空洞,不具体,还不如抓住事物的关键,给出具体合理的建议。所以,笔者从教师和学校这两方面出发,提出小学教师应掌握的具体的沟通对策以及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第五章  促进小学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针对小学师生沟通中存在的常见困惑以及造成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主要因素,笔者在多方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以下对策:

5.1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并培养职业情感

自我学习和职业培训相结合。教师除了潜心钻研教学之外,更应该通过自我学习提高教育理论修养。教师可在工作之余阅读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家庭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著作以及其他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通过自身实践且反思总结而成的教育案例,将其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的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并培养职业情感。此外,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为其提供的职业培训,认真学习,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修养,并培养自身的职业情感。

向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学习。教师可以向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比自己优秀的教师请教,向他们学习相关的经验;或者跟这些老师讨论,通过讨论来深化相关的理论认识。也可以,在网上收集有关教育理论知识的专家讲座,学习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培养职业情感。

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反思总结。一位教师只有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工作中的工作技巧,才算真正地消化了理论,才算真正具有了教育的能力。[②]所以,教师除了注重学习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在工作中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反思总结沟通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消化吸收,运用灵活自如,并培养自身的职业情感。

5.2增强教师的个人素质

教师要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真诚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要注重外貌美,服装整齐,典雅大方。因为外貌美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妙,它往往有形无形地左右着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美的气质,表现出优雅的举止、风度。教师只有靠自身高深的文化素养和德才兼备的条件,才能具有永恒的魅力。

养成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教师陶冶人生,豁达心境,乐观应世,轻松应对生活中、工作中、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困境和挫折;使教师更好地生活,更好的工作,更有效地实施教育,更和谐地与学生沟通。

5.3教师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

多接触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需多接触学生,通过询问、聊天、主题班会、学生的日记习作、家访等各种机会和途径了解学生的行为、情绪反应及表达情绪的方式、学生的综合表现、交友状况、观念想法、家庭背景等状况。只有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才能顺利的开展师生沟通。

尊重学生。真正尊重学生就要做到“六不”:不要简单否定孩子的想法,不要丑化孩子的形象,不要说孩子“不可救药”的话,不要动不动就揭孩子的短,不要强制孩子一定照大人的意见做事,不要让孩子在公众面前难堪。

积极聆听,换位思考。沟通首要的是学会倾听,即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真实看法和感受,这是沟通的开始和基础。在积极聆听学生讲话时,教师要认真,不要随意插话,且不要轻易给学生下断语,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无我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正确地过滤信息,从而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要。

善于控制情绪。当遇到学生“闯祸”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情绪。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为什么学生要这样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提醒自己先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在没有找到学生“闯祸”的真正原因之前,不要给学生“判刑”,不要给孩子定下“好”或“坏”的道德性判断。直到“真相大白”的时候,再对症下药。

善用肢体语言。肢体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常会泄露心中的秘密,展现更丰富的意义。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促进正向互动,使沟通持续下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暂时放下手头要忙的事情,以免造成学生误老师敷衍了事,不想和自己交谈;目光柔和的地平行注视学生,保持微笑及柔和的表情,微倾向学生;切勿将双手交叉胸前,令人难以亲近。

适时适当地角色变换。小学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规定了在交往中的职能及其行为规范,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教师要捕捉准确的“角色”,既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把握角色的规定性,同时又不能被角色限制,以一个“教导者”、“师者”的身份而自居,应该适时适当地进行角色变换。

把握师生沟通的“度”。教师在交往中应把握好交往的尺度,要懂得和学生交往疏密有度。虽然教师们应当赞赏和爱护学生,但“爱”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教师既不能“偏爱”少数“优秀”学生,也不能疏远所谓的“差等生”。和学生交往过密,容易导致依赖性强的学生对教师产生“移情”,迷失自我;而长期被教师疏远的学生也会因为遭到“冷落”而放弃努力。

将压力过滤,在沟通过程中传递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压力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增强其抵抗力的功效,教师在小学师生沟通中要注意度的把握。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提醒自己,将不适合的压力过滤;或者,换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传递压力。

5.4有效激发学生的沟通积极性

小学师生沟通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谈话式沟通和书信沟通外,还有周记和作业沟通、电话沟通等。在师生沟通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方式,只要有利于师生双向沟通,我们都可以善加运用。

谈话式沟通。这是最直接、最坦诚的沟通方式,师生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立竿见影。可是谈话的环境和方式等细节会影响师生沟通的效果。因此,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尽可能地选择教师的办公室之外的比较安静轻松的环境,因为办公室是学生办公地地点,是处理公事的环境,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态度应温和友善,像朋友一般与学生面对面坐下,面带微笑,认真观察与倾听学生的诉说;在提问时,不要提封闭式的问题,而应该揣测学生的心理,提出选择式的问答,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

书信交流沟通。这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沟通方式。在某些环境下,可能某些特殊的事情不便于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沟通,那么通过书信交流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教师可能会了解到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能直面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完备的帮助和指导。如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家长则可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表现等等。

周记和作业沟通。通过周记了解学生一周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能透过学生周记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疏导,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语言,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应仅满足于作业的对和错,这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在作业本上写些适当的批语,如“希望你继续努力”、“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努力啊,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等等,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话沟通。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经常通过电话与学生交流的老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沟通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小学师生沟通中,不要拘泥于某种沟通方式或某项沟通方式,而应该有机结合各种沟通方式,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沟通积极性,变师生单向沟通为师生双向沟通。

综上所述,是笔者从教师这一关键提出的对策,希望能帮助教师有效地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小学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5.5学校应该及时更新办学理念

从根本上说,要消除传统教育观念惯性的影响,学校应及时更新办学理念。只有从源头上更新理论观念的指导,才能将先进的理念观念落到实处。学校应树立起以人为本,以教师等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更新传统的办学宗,变革管理制度。

学校应实施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班级额数进行严格规定,每班30人左右;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尝试并归纳出活动、体验、理解、表达的教学策略,逐步形成情境激趣、精讲多练、合作互动、及时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班化教育,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利于高效教学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上,扩展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时间,使学生质疑和求答次数得到了成倍的增加;确保了师生教学平等、课堂教学思维活跃,拓宽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干部的管理观念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有所更新,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科研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领导干部以严谨的态度做事,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行政班子与老师们畅谈,倾听老教师的心声;学校各项制度的实施,听取教师的意见,从教师中来再到教师中去。学校注重体现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利用教师问卷、合理化建议和征求意见等方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让每位教师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中层干部经常走到年级组中,与教师们进行交流,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定期组织群众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结合群众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5.6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要打破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学校应改革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不要再局限于单纯地以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好坏;而应该淡化甄别与选拔的评价功能,提倡重视以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功能;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方面,应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此外,学校还应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讲座、会议等方式向教师、学生宣扬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共同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本质,传授一些易掌握的师生沟通技巧。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并反思总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经验。

 

 

 

 

 

 

 

 

第六章  结束语

良好的沟通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科学的沟通艺术,学会与学生有效沟通,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但是,在现阶段,小学师生沟通中存在四大常见困惑:学生沟通主体地位的失落,沟通方式的单向性和简单化,沟通内容的偏狭性以及沟通对象的两极化,在沟通过程中传递过多的压力。笔者主要从教师自身的因素以及社会存在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师生沟通常见困惑的主要原因,并从教师和社会的这两个因素出发提出相关对策。希望对解决小学师生沟通常见困惑所有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周列琴.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56.

[2]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刘雨菲.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艺术[J].天津教育,2009,(05):25.

[4]孙淑霞.拉近师生“代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捷径”[J].吉林育人,2008,(3-4):113.

[5](加)勒弗朗索瓦著.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王全志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新仁.班级经营:教室百宝箱[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陈光信.师生沟通的原则和技巧[J].广西.江西教育,2008,(7-8):10.

[9]姚斌.浅谈师生沟通的重要性[J].广西.江西教育,2008,(7):9.

[10]卜鹏翠.师生沟通艺术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0-91.

[11]曹成全.师生的沟通艺术[J].教书育人,2009,(20):77-78.

[12]丁敏.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探析[J].武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07-108.

[13]陆春庚.师生有效沟通的师因性障碍分析与对策[J].中国教师,2008,(20):16.

[14]程书芬.做好师生沟通策略的几点建议[J].科学大众,2009,(5):120.

[15]张庭杰.浅谈师生沟通的途径与方法[J].成才之路,2008,(9):2-3.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提纲的完成到正文的反复修改,我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傅定涛老师。他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从选题、定题、撰写提纲,到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直至定稿,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正是有了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我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张建新老师以及在大学四年中给我们授课的所有老师们,是他们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精彩,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

最后感谢四年里陪伴我的同学、朋友们,有了他们我的人生才丰富,有了他们我在奋斗的路上才不孤独,谢谢他们。

 

 

 

 

 

 

 

 



[①] 刘磊、傅维利、董光恒.关于“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3):64-68

[②]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