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4:17

大众版

全民参与编写并经严格审核发布,更丰富,更完善

冬季养生在于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

冬季养生

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冬季养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冬天要警惕的重病信号


  寒冷的冬天,是中老年人心脑肺等重病的好发季节。当患这些疾病时,一般常有信号(先兆),患者或家人若能认识这些信号,及时就医确诊并治疗,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后将大为改观,故学会识别重病信号非常重要。  

冬季养生

 

  急性心梗的发病信号:   

  (1)疼痛的变化。急性心梗是冠心病发展的最严重结果,一般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通常不超过15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速效硝酸甘油片可很快缓解,且发作不经常。如果近期心绞痛发作变得频繁,或疼痛时间延长,疼痛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就要看作是急性心梗的先兆。还有,过去从无心绞痛的人,突然出现心绞痛,并伴胸闷、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有死亡将至的恐惧感等症状,也是急性心梗即将来临的先兆。   

  (2)表现异常。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体力下降、难以形容的胸痛、咽部异物感、原因不明的牙痛、突发上腹部剧疼、严重胃烧灼感、骤然反酸、脉搏细弱跳动无规律、瞬间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呼吸困难和神志恍惚等,即使无心绞痛,也很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先兆。   

  脑血管意外的发病信号:   

  (1)运动障碍。逐渐或突然感到上肢和手脚软弱无力,活动笨拙或不灵便;(2)感觉障碍。手脚或部分肢体突然麻木,冷、热、触等感觉迟钝或消失;(3)语言障碍。谈吐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4)视力障碍。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偏盲或一过性失明;(5)共济失调。突发头晕、耳鸣、走路摇摆不稳;(6)精神状态改变。或沉默寡言,或急躁多语,或嗜睡,或一过性意识丧失;(7)突发剧烈头痛。   

  高血压危险的发病信号:   

  (1)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尚平稳,现血压逐渐或突然升高,达高压180毫米汞柱、低压130毫米汞柱以上;(2)有越来越重的头痛,走路不稳脚似踩棉花;(3)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以及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抽搐。   

  心力衰竭的发病信号:   

  (1)心脏病患者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稍做轻体力活动即感心慌、气短、脉跳增快,休息后呼吸和脉跳恢复到正常其所需的时间比平常慢;(2)尿量减少,体重增加,下肢出现轻度水肿;(3)夜间睡眠时须垫高枕头才感觉舒服,睡眠中常因气短而憋醒。   

  严重心律失常的信号:   

  心跳有停顿或胸内撞击感,并有心慌、蹩气、头晕、疲倦无力等;有的还可突发抽搐、不省人事。      呼吸衰竭的发病信号:   

  原有肺部疾病,逐渐或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指甲、耳廓发紫,同时伴头胀、精神不易集中、智力减退、夜间失眠、白天嗜睡、烦躁不安和肢体无意识动作等。

冬季养生的原则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

冬季养生

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渍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冬季养生食谱


  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保阴潜阳,多吃热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以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冬季养生食谱营养原则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即增加热量,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保持在平常的需要水平,热量增加部分,主要应提高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量来保证。矿物质应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增加热量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萝卜、胡萝卜、土豆、菠菜等蔬菜及柑橘、苹果、香蕉等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

冬季养生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麦、小麦、糯米、粳米、黑米、燕麦、粟米、薏米、玉米、黑豆、红薯、赤小豆、大豆及其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牛肉、羊肉、狗肉、鸡肉、肝脏、禽畜血、鲤鱼、鲫鱼、乌鱼、鳝鱼、虾、牡蛎、蛋类、奶及其制品等。

   3、蔬菜的选择:

  红薯、油菜、菠菜、木耳、胡萝卜、白菜、萝卜、生姜、大蒜、土豆、山药、口蘑、香菇、荸荠等。

   4、水果的选择:

  橘、柑、苹果、枣、桂圆、橙子、香蕉、山楂、猕猴桃、木瓜、柿子等。

   5、其它:

  核桃、芝麻、花生、栗子、枸杞、莲子等。

冬季养生饮食禁忌


  冬季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的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功能。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它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冬季养生食谱一日参考

  早餐:燕麦、大米、鸡蛋、面粉、圆白菜等,如燕麦粥、煮鸡蛋、包子、蒜香圆白菜;

  加餐:牛奶或豆浆;

  午餐:大米、排骨、板栗、香菇、油菜、番茄、羊肉等,如米饭、板栗烧排骨、香菇油菜、番茄羊肉汤;

  加餐:猕猴桃;

  晚餐:红薯、粳米、青椒、莲藕等,如红薯粥、葱花饼、尖椒炒藕片。

  备注

冬季保健的误区


  

冬季养生

1、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2、蒙头睡觉: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3、热水洗脸: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4、饮酒御寒: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5、手脚冰冻用火烤: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6、皮肤发痒用手抓: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挠,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

干冬你必学的对付皮肤皲裂润肤妙招


  由于皮肤表面角化代谢异常,或皮肤感染真菌,或皮肤过敏,使皮肤发生病变,如手足癣、湿疹,均可以造成表皮角质增生,失去弹性,皮肤角质层脆裂,造成表皮皲裂、出血。发生皮肤皲裂,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1.先天性表皮角化代谢异常的疾病,如鱼鳞病、掌跖角化症,由于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缺少油脂,失去弹性,造成皮肤皲裂。   

  2.干性皮肤的儿童、妇女、老人,皮肤表面油脂分泌减少、缺乏,到了冬天天气干燥,尤其是手足部皮肤容易干燥、皲裂。  

  3.经常使用肥皂、洗衣粉洗涤的人们,以及常接触汽油、煤油、煤、石灰、水泥的工人,由于皮脂丢失,手足皮肤容易发生干燥、皲裂。

冬季养生护脚是关键


  专家提示:每天换袜子,定期清洁鞋子;热水泡脚损伤皮肤,加速足部失水

  随着冬天的到来,脚不再暴露在公众视线下,有些人因此忽视了对它们的保护。提醒大家:寒冬更要注意足部的保健。

  医生说:“冬天人们穿着厚袜子和鞋,非常容易出汗,也更容易感染真菌。”

  足部的真菌感染可以通过外用药来治疗,也可以口服抗真菌类药物。趾甲的真菌感染比较顽固,可以请医生将感染的趾甲切除,但还要当心其复发。冬天脚上的皮肤碎屑和趾甲碎片容易留在袜子和鞋里,人们经常洗脚和袜子,却往往忽视鞋的灭菌。拉维克医生建议,足部感染真菌的患者每周应至少用抗真菌喷雾剂将鞋子内部喷一次。

  俗话说:“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的是睡前洗脚,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脚是养生保健的良好办法。

  冬天气候干燥,足部的皮肤也容易龟裂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医生建议,每天给脚“加湿”一到两次:用温水洗脚,水中可以加入婴儿护肤霜或保湿霜。不要用太热的水,它会损伤皮肤,加速足部失水。洗净后用手拍干,涂上保湿霜。脚跟和侧面可以多抹一些,趾甲和脚趾间不要涂得太多,避免给真菌创造理想的生存环境。为了去掉脚上的死皮,每周可以用浮石擦一次脚。

  如果足部已经开始龟裂,你可以抹上凡士林油,睡觉前包上纱布再穿上袜子

  龟裂的部位如果流血,则要涂上抗生素软膏并贴上创可贴,以避免感染。

  鞋子不合脚也会导致足部龟裂。医生建议大家,买冬天穿的鞋时最好晚上去。因为这时的脚有些浮肿,能帮你买到稍大一些的鞋;此外试鞋时还要确保脚后跟能伸进去一根食指。

  为了使双足能够在明年夏天“体面地出来见人”

  医生还提出了以下护足建议:

  每天换袜子;

  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穿100%全棉的袜子;

  在袜子和鞋中使用足粉;

  保护好暴露在寒冷中的脚;

  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

  不要在热源附近(如火堆或加热垫上)烤脚;

  如果发现足部组织受损要立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