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3:31
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之(一)
 
冬季养生10大美食

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对于机体功能减退或抵抗能力低下的体弱人士和老年人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 “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木易堂收集了 10大冬季滋补美食,现介绍如下,祝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时强身健体。

     1、羊肉汤

  滋补功效:羊肉汤属热性,可以温胃御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点: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

  制法:1)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杂做些处理,把羊肉、羊杂放一个锅内煮,可放些葱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杂煮熟,捞出切成片,备用。

     2)把羊骨架放锅里,加满清水,好了,开火,熬吧,熬一个小时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杂质舀出去,这时的汤就比较纯净了,放些葱姜,继续熬吧,什么时候熬的汤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样就可以了。熬汤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3)把切好的羊肉、羊杂放碗里,放些葱花、香菜,蒜黄之类的菜,放适量精盐,把熬好的羊汤趁热倒入碗里,好了,一碗色泽乳白,口味鲜香醇正的羊肉汤就做好了配上千层饼或火烧,味道真的好极了。如果喜欢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2、萝卜烧排骨

  特点: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酥嫩,味道鲜美。

   原料:猪排骨 500克,萝卜500克,酱油20克,料酒5克,盐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葱8克,姜5克,淀粉5克,油50克。

  制法:萝卜切绞成块,葱切段,姜切片。炒锅上火,放油将葱、姜和萝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烧开锅后,转用小火烧 25分钟,待汁收浓且口味浓香时,加入水淀粉,把汁全部挂在原料表面即可。

     3、清炖马蹄鳖

   主料:甲鱼 1只(重约750克),火腿骨1根,火腿肉100克。

  辅料:葱结、姜片、冰糖、熟猪油各 10克,精 盐1克、绍酒25克,白胡椒粉1克,鸡清汤750克。

   制作: 1)将甲鱼宰杀,用开水烫泡后,剥去外层内膜,用刀沿甲壳四周剖开,掀起甲盖,去掉内脏(留下甲鱼盖),剁成约3.5厘米长、1.7厘米宽的块(尾和脚爪不用);

     2)放入开水锅中煮至水再开,捞出沥水;

     3)火腿切成4 大块;

     4)将甲鱼块整齐地码在沙锅中,把火腿、葱、姜和火腿围在甲鱼四周,加入鸡清汤和绍酒,盖锅焖住;

     5)旺火烧开后,去除浮沫,放冰糖,转用微火炖1小时左右,拣出姜和火腿骨,放盐;

     6)再将火腿捞出切成片放入锅里,淋上熟猪油,撒入白胡椒粉即可。

     4、黄芪炖乌鸡

   原料:黄芪 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

   制法: 1.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

     2.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注入鸡清汤,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功效:一说、补肝肾、益气血、男子遗精、早泄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说、黄芪,是一味中药,功能补脾益气。乌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和核黄素、尼克酸等。功能养阴益血、治妇科疾病。黄芪炖乌鸡,有补脾益气、养阴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间用这种传统保健食品治疗月经不调、白带过多、月经痛、血虚头晕等妇科疾病。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乌鸡,性味甘、平,入肝肾经。

     5、杞精炖鹌鹑

   原料:鹌鹑 1只,枸杞子、黄精各30克,盐、味精少许。

  制作: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冼净,枸杞、黄精装鹌鹑腹内,加水适量,文火炖酥,加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

   服法:弃药,吃肉喝汤,每日 1次。

  功效:滋养肝肾,补精益智。鹌鹑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助于小儿发育、增进食欲、提高记忆力。脑力劳动者常食,能消除眩晕健忘症状,能提高智力,有健脑养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抗疲劳、增强体力和智力;黄精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强化筋骨、益智强身。几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补和益智作用。适宜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健忘者服食。

     6、素笋汤

   取冬笋 200克,鲜汤250克,香菜梗、水发黑木耳、葱姜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先将冬笋去皮洗净,切成长8厘米、宽1厘米的薄处,放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凉水中过凉后捞出控水。黑木耳择成小朵,香菜梗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炒锅上旺火,放入鲜汤,加入葱姜汁、精盐、味精,再放入竹笋片、黑木耳片,待汤煮沸时,用后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搅匀后盛入碗中。本品特点为素雅清淡,鲜美可口,消痰利肠,通脉化食。

     7、冬笋鲫鱼汤

   取冬笋 100克,鲫鱼1条(250克),黄酒、生姜片、精盐、味精、精制植物油各适量。先将冬笋剥完后切成长丝,洗净,然后用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涩味。鲫鱼去鳞除去内脏洗净,锅中放油烧热,放入鱼煎两面至皮微黄,烹入黄酒,加清水及笋丝、生姜片烧开后,略焖煮一会,加入精盐、味精即成。本品特点为汤鲜醇浓,肉嫩笋脆弱,利水下乳,健脾益气。

     8、三丁豆腐羹

   取豆腐 250克,猪肉丁150克,番茄250克,青豆米50克,精盐、味精、湿淀粉、麻油、鲜汤各适量。先将豆腐切成丁,下沸水焯一下,沥干水待用。番茄烫去皮,去籽,切成小丁,烧热油锅,下葱略煸一下,放入鲜汤、豆腐、肉丁、番茄、青豆米、精盐、烧沸,再加味精,淋上湿淀粉,出锅装碗,淋上麻油即成。本品特点:味道鲜美,滋阴润燥,补中益气,补脾健胃。

     9、骨头汤

   原料:脊椎骨 1000克,棒子骨500克,适量清水。

  调味佐料:姜片、葱段、酱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盐。

  制法:切记酱油要少放,以汤略显酱色即可。熬制时间为 40-60分钟。骨头汤做好后,盛入小盆内,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随吃随取。

    10、胡椒茴香牛肉汤

  用料:胡椒 10克,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条。

  制作:胡椒、大茴香洗净;大蒜洗净切节;牛肉挑去筋膜,洗净,切成大块。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 2小时,调入酱油、味精即可,饮汤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暖胃。用于脘腹冷痛、食少呕吐、形寒肢冷者。

冬季养生之(二) 
 
今日立冬 进补最佳

    今天立冬,农历的冬季,始于立冬。立是建始,冬,终也,万物收藏。冬季寒冷,需要养生,有云:“健康之道,在于养生,养生之本,在于饮食。”
  祖国医学认为,冬季的饮食调养要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传统,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现已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每逢这天,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该怎样注意饮食养生?

  立冬伊始,天气逐渐寒冷,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处于冬眠状态。但人的生活压力并未减少,仍然早起晚睡紧张工作。对寒冷的抗御能力不断减弱,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引起大脑皮层机能障碍,血管收缩,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慢性病患者加重病情甚至发生意外。如何度过冬三月,固然与生活起居相关,而食疗养生已成为人们议论的重要话题。

冬季养生之(三)

     入冬以来,人们纷纷进补,蓄积营养,强身健体。历代养生家通过实践证明,寒风刺骨、大雪封地的冬季,确是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   

  中医以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许多养生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养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养精保肾

  人体衰老与寿命的长和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黄帝内经》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以上养生家提示我们,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的充坚与否,亦是决定人们延年益寿的关键。精气流失过多,会有碍“天命”。冬属水,其气寒,主藏。故冬天宜养精气为先,对性生活有节制,以益长寿。

食药粥温肾元,填补表髓

  肾中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供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冬天气温较低,肾又喜温,肾虚之人通过膳食调养,其效果较好。

  补肾食品有多种。冬天一般可以选用核桃、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龙眼肉等温性食物。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分,进补时对症用膳,方可取得显著效果。肾阳虚可选服羊肉粥、鹿肾粥、韭菜粥等温肾壮阳之物;肾阴虚宜选服海参粥、地黄粥、枸杞粥等滋补肾精之品。

  适当运动,健肾强身

  肢体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等组织运动,由肝肾所支配,因而有肝肾同源之说。善养生者,在冬季更注重锻炼身体,以取得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效。锻炼时运动量要适当,散步、慢跑、做健身、打太极拳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只要持之以恒,定能达到健肾强体之目的。

冬季养生之(四)


冬季饮食的禁忌                     

    1.火锅三不宜

  虽然七八分熟的羊肉片吃起来才有味,但容易染上旋毛虫病,吃炭火火锅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室内温度高,空气不易流通,木炭燃烧不透,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另外,不宜贪食火锅汤,火锅的配料多是肉类、海鲜和青菜等,这些混合在一起煮熟后所形成的浓汤汁中,含有一种浓度极高的叫“卟啉”的物质,经肝脏代谢生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致使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而引发痛风病。

  2.不宜盲目食狗肉,吃后忌喝茶

  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份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狗肉后不宜立即喝茶。

  3.不宜经常食用砂锅炖菜

  使用砂锅炖制的菜肴,由于加热时间过长,动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质降解,水的化解能力减弱,凝胶液体大量析出,使其韧性增加,食用时口感差,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用砂锅炖菜,原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损失率高。另外,由于密封较严,原料中异味物质也难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还存于原料及汤中,在热反应中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不要喝过热的饮料

  饮用温度过高的饮料,可造成广泛的皮肤粘膜损伤,蛋白质在43℃开始变性,胃肠道粘液在达60℃时会产生不可逆境降解,在47℃以上时,血细胞,培养细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所以不要在冬季经常饮用过热的饮料。怕冷增加“铁”;火锅、砂锅御严寒

冬季养生之(五)

冬季早晨千万不要洗头

    工作了一天后,疲劳会使身体抵御病痛的能力大大降低。晚上洗头,又不充分擦干的话,湿气会滞留于头皮,长期如此,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                 

  如果在冬天,寒湿交加,更是身体的一大隐患。有些人经常在晚上湿着头发入睡,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头皮局部有麻木感,并伴有隐约的头痛;有的人洗头后第二天清晨会觉得头痛发麻,容易感冒。年深月久,渐渐会觉得头顶明显麻木,伴有头昏头痛。

  早晨出门前洗头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因为头发没有擦干,头部的毛孔开放着,很容易遭受风寒,轻者也会患上感冒头痛。若经常如此,还可能导致大小关节的疼痛,甚至肌肉的麻痹。

  如果您有晚上或早晨洗头的习惯,一定要注意擦干再睡或者擦干再出门。女士洗完澡后一定要注意擦干身体和头发,避免寒邪和湿气乘虚而入,以免罹患头痛、颈腰背痛,甚至引发一些妇科疾病。

  立冬以后,天气转寒,如何增强对寒冷的抗御能力?不外乎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其方法与衣食住行无不相关。

冬季养生之(六)
为何“冬吃萝卜夏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处方。”这条谚语常使人心生疑问:生姜辛热,萝卜甘寒,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这里却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吃姜,寒冷的冬季吃萝卜,岂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这是与中医医理极为合拍的养生经验。   

    在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论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大体意思就是,以五月为代表的夏季,阳气蒸蒸,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表现得十分炎热。但与此同时,在里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故地下表现得相当阴冷。相应于人就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心烦口渴,却容易腹泻。冬天的情况正好相反,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状态,在外的阳气虚少,在里的阳气积多,因而表现为天寒地热,对应于人,则为“阳气在里,胃中烦热”。简而言之,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吃萝卜可以清解积热。

    另一方面,由于夏季炎热,人们往往贪凉饮冷。而过食寒凉、吹空调过冷过久,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表现为恶风怕冷、疲乏无力、腹疼腹泻、食欲不振、口中黏腻等。这时喝一点生姜汤,可起到散寒祛暑、开胃止泻的作用。冬季人们习惯进补,相对活动较少,因而体内易生痰热。此时进食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总之,“冬吃萝卜夏吃姜”是简便有效的养生保健诀窍。

  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环境,适当进食高热量食品,能促进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0℃左右,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加快,随之皮下脂肪增多,使之减少散热,故应多吃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滋养五脏、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促使体内阳气升发,从而温养全身组织,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强壮,有利于抗拒外邪,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减少疾病的发生。

  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粮食和薯类,谷类食物不能减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

  脂肪是最浓缩的能量来源,能防止体温散发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主要来自于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冬季日需25—30克。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互相转化,用以维持血糖恒定。蛋白质也能产生热能,人体每日所需的能量10%—15%来自蛋白质,常吃畜禽肉、鱼虾、海参、豆制品、牛奶等,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动物内脏、动物血、水产品等,含有较多的矿物质。

  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类、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维生素和纤维素主要从蔬果中摄取,多吃萝卜、青菜、木耳、香菇、海带等蔬菜,常吃苹果、香蕉、枣、梨、柑橘、核桃、杏仁等果品。冬季少食生冷,吃热饭热菜,喝热水,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高寒地区应用大温大热之品及甘润生津之果蔬。

  中国人善于烹饪,举世闻名,冬令吃火锅相沿成习,涮羊肉、什锦锅、白肉锅、毛肚锅、云吞锅、海鲜锅等。冬令还流行砂锅菜如砂锅狗肉、砂锅鸭、砂锅豆腐、砂锅狮子头等。此外,餐桌上的热粥,也是冬季的美食,腊八粥在全国流行,如在熬粥时,添加肉禽蛋类、水产类、蔬果类、蕈类等配料,就能达到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热乎乎的食品,适量食用,暖意浓浓,御寒强身。

  冬令进补明年打虎;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祖国医学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人体虚弱和致病的原因。扶正祛邪、扶正固本,着力于调节机体的机能状态,增强体质,防止邪气入侵。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中医的扶正祛邪学说,与现代免疫学的“机体的防御功能和自我稳定功能及免疫监视功能”学说不谋而合。

  利用补品培养正气,驱除邪气。凡用于治疗各种虚症,具有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药物和食物即为补品。

  主张“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国人对食补情有独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令尤为重要,利用食补藉以养生。补虚损,抗寒冷,复元气,预防疾病,“冬令进补,明年打虎”。

  针对气虚、血虚、阳虚、阴虚,采用不同的补品,历代本草中记载了多种扶正祛邪的补品:气虚者用人参或西洋参,两者均含有多糖类等多种活性物质,有大补元气之功效;血虚者服阿胶,含有胶原和水解氨基酸及钙等,能促进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生成;阳虚者用鹿茸,富含氨基酸及钙磷镁,有壮肾阳、强筋骨之功效;阴虚者服枸杞子、百合,均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及多种生物碱等,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上述补品已制成多种保健食品,贮存、携带、服用十分方便。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免疫功能,在寒冷的冬季,服用具有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抗感染及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免疫功能有关的保健食品,是指那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并使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储存于体内,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作为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除以上数种外,尚有沙棘、银杏叶、黑芝麻、花粉、鱼油、卵磷脂、茶多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豆蛋白、真菌多糖、益生菌、蜂王浆及营养强化剂、微藻类产品等等,品种很多,应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适当选用。

  饮食之外:其他养生防寒措施

  人的抗寒能力,多吃产热食品及补品固然重要,但不仅如此,还要做到房间温度适宜和衣被暖和。尤其手、脚、耳、鼻、脸等部位,离心脏较远,处于血管分布的末梢,应加强保护,以免冻伤。

  如衣被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或衣着过多、室温过高,极易导致机体热量失衡,增加患感冒的概率甚至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衣帽被褥能保暖,住室能御寒。严寒季节,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慢性炎症患者,因寒冷而疼痛加重,俗称“天气痛”,做好保暖尤为重要。高血压、哮喘、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寒冷季节往往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精神愉快,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平安地度过寒冬。

冬季养生之(七)

多吃银耳可防皮肤干燥

    冬季气候非常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中医认为秋冬的干燥气候“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脏,多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宜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药食两用之品进行防治保健。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阴虚型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而且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热,养胃之阴;能补脾开胃,滋润而不腻滞,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补润泽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纤维、多种无机盐及维生素,其中所含18种氨基酸中有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银耳的药理有效成分是银耳多糖:主要有酸性多糖、中性杂多糖、酸性低聚糖等组成。银耳多糖有明显抗氧化作用,并具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还能对抗肿瘤患者因放化疗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银耳还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改善冠状动脉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和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秋冬银耳润燥的食疗方

  银耳粥:

  材料:银耳10克,大米50克。

  制作:将银耳水发洗净,切碎与米同煮为粥食用。

  功用: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支气管炎者食用。

  百合银耳粥:

  材料: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

  制作: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

  功用: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肺养阴,健脾生津的作用。

  银百秋梨羹:

  材料: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

  制作: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

  功用: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者。

  沙参银耳汤:

  材料:银耳10克,百合5克,北沙参5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诸药煎2次,每次两碗水成一碗,煎约40分钟,合并药液,服时加热,加冰糖少许,早中晚服用。

  功用: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龙眼银耳羹:

  材料:银耳10克,龙眼肉10克,大枣5枚,冰糖少许。

  制作:用温水将银耳发开切碎,龙眼肉及大枣洗净切碎,加冰糖少许,放碗中蒸1小时食用。

  功用:有滋阴养血,益气安神的功效。

  注重事项:有风寒咳嗽或湿热生痰者忌用。

  保存知识:银耳易受潮变质,装入瓶中密封保存,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冬季养生之(八)

冬天吃什么才能不怕冷


    时序已入冬,许多人都有手脚冰冷的情形,不仅与气候寒冷有关,与个人的体质更是关系密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怕冷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           

  (1)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了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

  (2)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比较怕冷。

  (3)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所以,在饮食上应多吃瘦肉、鱼、豆类、香菇、黑木耳等富含铁和碘的食物。还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多摄入含碘丰富的海带、鱼虾、牡蛎等能促进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另外,睡前喝一小杯红酒;培养运动的习惯,皆可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会逐渐增强。

  中医是从阳气不足的角度来解释怕冷。人体是阴血和阳气平衡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是健康的,可是如果一方下降,人就会有不良的反应。怕冷其实是阳虚生内寒的结果,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御寒能力差,即使穿的比别人多仍然手脚冰凉。要消除寒冷的感觉,除了进行饮食调理和耐寒锻炼外,还应针对个人体质来调理。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来调理,不可自己乱服补药,否则可能出现上火这类不对症的现象,如:口干。若想通过吃补药弥补阳气不足的病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祝福大家有个暖暖的冬天!

冬季养生之(九)

冬季女性进补“两大忌

    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象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就是说,一到冬三月,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这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人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况且在冬令季节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所以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冬至以后尤为相宜。尤其女性朋友,冬季干燥,适宜食补可以排毒养颜。但在冬季进补过程中,女性朋友们要注意“大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1.气虚症,常见症候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此症可选用人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西洋参、黄芪、党参、山药等。   

2.是血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此症可选用补血露、十全大补丸、归脾丸、当归、阿胶、龙眼肉等。   

3.是阴虚症,常见症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此症可选用大补阴丸、参杞蜂王浆、六味地黄丸、银耳、鳖甲、麦冬、沙参、黑芝麻等药物。   

4.是阳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皑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此症常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鹿茸口服液、龟龄膏、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等药物。服用补药还须注意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虚弱、胃纳呆滞、胸脘满闷者,需要加入醒脾健肝药物,如陈皮、砂仁、木香、神曲、谷芽之类,以健脾助运。   

另外,若患者有表邪(如感冒)在身,一般宜先清后补,以免助邪或留邪为害。

冬季养生之(十)

冬季进补素食效更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冬令进补内容也应有所改变,尤其是不能仅靠吃大鱼大肉来进补。其实,用素食进补效果也不错,下面是几种冬季素食进补佳品。

    板栗

   其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板栗的药用价值亦颇高。祖国医学认为,栗子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冬补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皆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者。

    土豆

    祖国医学认为,土豆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和胃调中、健脾消肿等功效。研究表明,每500克土豆中含天然脂肪3.1克,蛋白质10.1克,淀粉73克,粗纤维3.5克,维生素的总含量是胡萝卜的2倍,西红柿的4倍。此外,土豆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尤以磷、钙、铁十分丰富,常食之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红薯

   红薯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补虚益气、健脾强肾、暖胃益肺等功效,尤其是红薯粥很有补益作用。

    藕

   藕具有多种营养素,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生食能凉血散瘀、熟食则补心益胃,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藕与红枣同食可补血养血,煨肉食可治脾胃气虚之证。

    芋头

   芋头质地细软易消化,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

  萝卜

    萝卜含有较多水分、维生素C,以及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他维生素,还含有木质素、胆碱、氧化酶素、甘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可消积滞、化痰、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

    魔芋

   魔芋系一种根茎作物,有降脂、减肥、防癌、开胃的作用。它含有葡甘聚糖,其凝胶可在肠道中形成不同孔径的半透明膜附着在肠道黏膜上,形成防卫屏障,阻挡有毒物质与致癌物质的侵入,起到防癌与防肠道病的作用。

    山药

   山药营养极为丰富,含皂苷、黏液质、胆碱、淀粉酶、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有益气养阴、补脾胃益肺肾的功效,久服可聪耳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