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03:19
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叶依青)

  

  【赏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爱莲说》中的佛学思想】

  作为集儒、释、道于一身的我国宋代伟大的哲学家周敦颐,其代表作《爱莲说》一文中包含着许多佛学思想。这是我们在教学时不应该忽略的内容。

  在我国莲花一直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座称为莲花座;佛龛称为莲龛;尼姑庵称为莲花庵;佛经中有《妙法莲花经》。经文中以莲花作比喻,解释其教义的纯洁高雅,经上讲,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淤泥所污染,就好象是菩萨从生死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解脱。佛经上教诲人们不要被现实的污泥秽土所沾染,要去追求一种清和静朗的境界。《楞严经》上讲:“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佛教认为由戒而生的定力可以转变一切,水可转为火,地可转为空,一切污秽的东西可转为洁净的物品。《爱莲说》一文中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形象正是映照了这一佛学思想。而“中通外直”又是“慧”的体现:明了事理,洞察古今,通达无碍。佛教上讲六根清净,主张屏弃无明妄动、心随境转、牵连不舍,《爱莲说》中则描绘莲花为“不蔓不枝”、“亭亭净直”。佛教教义讲要以心香一瓢,熏陶世人心灵的秽气,拨云见日,重现佛性,《爱莲说》中则赞誉莲花“香远益清”。佛教要求修持之人容端面寂、仪表端庄,观之威仪,凛然不可冒犯,《爱莲说》则称道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此,本文中的莲花就成了持戒修行的圣者形象。

  《爱莲说》一文中,用以衬托莲花的另外两种花,作者也赋予它们以深刻的象征意义。“菊花……花之隐逸者也”,对此,作者认为“陶后鲜有闻”,这一现象的描述语言中就以渗透着作者对“隐逸者”的评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隐,爱菊成癖,以菊言志,表现了他远离浊世,孤芳自赏的心境。但这种处世观并不为周敦颐完全认同,“独善其身”固然气节可嘉,然却与世无补,“兼善天下”才是作者倡导的经世治学之道。“陶后鲜有闻”,正说明这类人对社会影响甚微的客观事实。佛教戒“痴”,讲随缘,讲慈悲。民国圆瑛禅师在《国民应尽天责》一文中说:“慈者,与人以乐,悲者,拔人之苦。”因此,可以看出,作为宋代理学家早期代表人物周敦颐,他以洞悉人生的意义为毕生追求,以调和繁杂的社会关系为庄严己任,反对不负责任的“避世”之举。这是佛教中积极的入世观的体现,对当今的人们同样有着启迪意义。

  牡丹花则表现了世人的“贪”字,唐代梅尧臣诗云:“落尽残花始吐芳,佳名唤着百花王”,后人遂以牡丹比喻官居高位,仕途腾达。同时,牡丹花颜色艳丽,姿态华贵,又是富贵的象征,权贵和富贵是世俗之人没完没了的追求,是人性中“贪”的流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语道破了世俗之人贪欲之重、贪念之多、贪众之广的现象。对此作者持彻底否定的态度。

  综观中国几种主流文化的交流,有一个磨合互融的过程。如韩愈、欧阳修就曾力辟佛教,将其视为异端,认为非圣人之教。然而作为宋代思想家周敦颐却极力主张儒释道的融合无间。他的另外一篇著作《太极图说》同样给我们以极好的启发。可见他胸襟开阔,不同凡响,即便是他与弟子讲学时“亦多剿袭禅师辈之法语”。(台湾南怀谨著《禅海蠡测》)我们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有必要对渗透其中的佛学思想进行提取、分析、参悟,以此更加全面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