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召集多国大使要求我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9:46

 

  日方召集多国大使要求我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06:12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12日上午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召集美、英、德、法、韩等各主要国驻华大使,要求中国缓和对稀土元素的出口规制。

  日媒称,各国大使一致认为中国的稀土元素出口规制“存在问题”。丹羽在与各国大使会谈时表示,各主要国应协调步伐,一致要求中国放宽对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在解决稀土元素出口的问题上,各国联合起来的外交压力是必须的。

  《日本经济新闻》在12日的社论中指出,稀土元素出口的大幅减少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影响巨大。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元素近97%的份额,在出口的稀土中,镝和铽所占的比例超过99%。由于这两种元素对于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和军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广泛用途,堪称世界上“最隐秘却又最宝贵”。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大畠章宏(Akihiro Ohata)12日称中国对日出口稀土矿物状况没有恢复正常;大畠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基本情况没有恢复正常。我们将看本周出货是否改善。如果没有,我们将采取措施使中国政府改善这一状况。”

  9月以来外界便称中国停止稀土对日出口。在针对日本关于中国政府中断稀土元素对日出口的说法,中国一直持否定态度。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更是多次强调,中国官方没有禁运,但中国企业“自发感情”驱使下的行为“政府也不会干预”。  

   院士建议我国建立稀土储备体系防将来受制于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06:0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任咪娜 石 畅 李一鹏

  10月8日,国土资源部公布2010年省级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点挂牌督办矿区名单,名单共列出了符合标准的78个稀土厂矿。

  我国的稀土工业储量占全世界的43%,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混合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大约为每吨几千元,每公斤几元,有人说和白菜价差不多。

  稀土卖“白菜价”令人惋惜

  “我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成功的,但没有使我国稀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教授惋惜地说。

  我国于1972年开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及新工艺的研究,目前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在世界已经遥遥领先,许多国家如果想要进行稀土分离,都必须购买我国的技术。然而,在储量最多、分离技术最先进的中国,却并没有取得稀土的定价权。走私、外国囤货、国内开采权的混乱等,都导致我国部分丧失了稀土定价权。

  同时,中国科学家缺乏专利意识,没有意识到利用专利权来限制私营企业对稀土的开采,导致稀土行业恶性竞争。上世纪70年代,中国稀土分离技术成为世界领先技术之后,并没有申请专利,全国地方企业和私营企业看到稀土分离有丰厚的利润,纷纷建厂,达到100多家,生产稀土的能力达到15万吨,而全世界的需求量只有10万吨,供过于求,把稀土价格压低到1985年的水平以下。1995至2005年这10年间中国稀土产业由于廉价出口而损失的外汇达到近百亿美元。

  战略储备稀土是必要之举

  伴随着中国稀土的大量流失,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将受到威胁。徐光宪教授建议我国建立稀土储备体系。

  我国稀土开采总量大,利用率低。从1958年包头钢铁公司投产到2008年,白云鄂博主东矿开采稀土1500万吨,利用率不到10%;开采钍8万吨,利用率仅为零。如按照2008年的开采速度,不加控制,主东矿将在25年内耗尽。中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矿是非常宝贵的重稀土资源,从1970年到2007年已经消耗资源的60%,利用率仅有40%。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南方的离子型稀土矿将在10年内耗尽。那时,美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稀土大国,稀土价格会上升100至1000倍,中国将完全受制于人。

  中国的高精尖技术已经同世界接轨,航天、风力发电等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电子工业的发展对稀土的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对于稀土的需求量大约为5至6万吨,占中国稀土开采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按照目前中国对稀土的开发速度,几十年后,中国将不能自给自足,将由“稀土大国”变成“稀土紧缺国”,这对于我国高端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稀土就没有高新技术。”徐光宪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撰文指出:“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从环境角度来讲,中国也必须实行稀土战略储备,限制稀土开采和出口。从1958年至今,中国稀土的开采已经进行了50多年,由于大量私营企业粗放式开采方式的存在,很多厂矿区域的环境已经严重破坏。用于堆存尾矿的尾矿坝也是一个危险因素。限制稀土开采,减少出口配额,也是降低环境破坏,进行环境整治的重要途径。

  稀土行业发展需规范管理

  徐光宪教授是最早呼吁限制稀土产量、控制稀土价格的学者之一。2005年,中科院15位院士以“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为题,共同上书国务院。2006年6月26日,国土资源部决定,从2007年起限制全国各稀土矿生产,稀土生产总量不得超过7.4万吨。

  2009至2010年,我国继续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管理,全国整顿稀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使稀土厂由100多家减少至20个,包钢初步建立稀土储备制度。国土资源部开发司司长刘连和表示,国土资源部将建立全国主要稀土精矿的销售网络和管理系统,对每一个厂家产品进行标识,规范稀土开采和销售。国土资源部的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专业网站建立,工信部5月13日对稀土行业准入条件意见的征集,中科院的稀土研究专家正在筹划召开的全国稀土大会,都将成为稀土产业规范发展的推动力。  

   3年仅查获走私稀土1.6万吨 海关稽查力不从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 01:5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连年开展的专项打击行动,让不少企图借稀土走私大发不义财的不法之徒梦碎海关。

  昨日(10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青岛海关宣传科采访了解到,青岛海关此前在一次专项行动中查获一宗特大稀土走私大案,涉案稀土产品价值1.05亿元,涉税1052万元。

  面对稀土走私日渐严峻的局面,中国海关目前正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货物查验率。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屡有涉案人员一次次被缉拿归案,但稀土走私查处整体数量比较少,目前仍有大量稀土走私生意的“漏网之鱼”逍遥法外。

  品名不一牵出稀土走私要案

  媒体报道称,青岛海关日前查获一宗稀土走私大案,走私的稀土产品价值1.05亿元,涉税1052万元,所有涉案人员均已被抓获并受到法律严惩。

  “这个案子是去年我们在一次专项行动中侦破的。”10月13日,青岛海关宣传科有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稀土一直是海关重点查缉的商品,“以前我们曾经多次举行过专项行动。”

  当时,淄博市某报关公司代理报关出口至日本的4000多吨货物,但海关稽查人员很快发现了其中暗藏蹊跷。“最大的异常是他向海关申请的报关单的品名和仓单的品名不一致。”缉私人员发现,在向海关申报出口的报关单上,货物的品名为非稀土产品氧化铁红,但在仓单上却显示是名为氧化镧的稀土产品。

  “由于我国对稀土的出口配额有严格限制,如果货品名称不符的话,很可能存在走私稀土的行为。”青岛海关缉私局办案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此后,办案人员拿到了涉案人员逄某遗留在办公场所的业务记录本,加上从境外调回大量资料,从而完善了证据链条。由此,这起稀土走私的始末逐渐浮出水面。

  涉案人员胡某在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后,从内蒙古某稀土产地采购了4100多吨稀土氧化物,其后将运货出关的任务交给逄某,并承诺事成后支付逄某800多万元通关好处费。逄某接手后,并没有将这批氧化物直接拉到青岛码头,而是在青岛租了个仓库存放起来。为了降低风险,逄某随后到淄博市找了一家报关公司,要求对方进行异地报关,而报关所用的合同、发票等,均是从不法公司买来的假单据。

  海关稽查力不从心

  稀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一直是海关重点稽查的对象。

  记者从熟知稀土查处情形的企业人士处了解到,经过连年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中国海关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查获稀土走私量约16000多吨,“面对稀土走私日渐猖獗的局面,中国海关也正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货物查验率。”深圳海关此前对外宣布,经过缜密侦查,破获矿产品出口走私稀土、锰铁、镁锭等矿产系列案,共查获案件25宗,案值达2.15亿元,涉税3600万元。在大连和南京同样屡有稀土走私案件破获的消息。此前,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公认的年稀土走私量达2万吨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涉案人员一次次被缉拿归案,但目前稀土走私单纯依靠海关查获率仍比较低,大量稀土走私生意的“漏网之鱼”逍遥法外。

  据了解,稀土原料的品种有数百种,颜色多为白色或淡粉色,如果不经过专业检测,在物理外观上很难分辨清楚。“我国的边防海关数量众多,其检测水平和反稀土走私的意识也参差不齐。”包头某稀土加工企业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海关每年经办的出口产品种类繁多,数量较大,金属矿产类和非金属类别均很多。为了逃避国家的稀土整治,不少不法之徒企图借变换走私花样予以应对。“稀土品种经常以其他名目进行走私,海关面对这种品名更换的情况很多,应该说我们面临的所有走私行为都是名目繁多的,这也加大了稽查难度。”上述青岛海关宣传科人士向记者坦言。

  稽查难度的增大也缘于稀土出口配额的锐减。记者了解到,往年接近6万吨的稀土配额还算比较多的,走私相对较少,而今年配额3万多吨,随着国际需求量的增加,稀土走私的“高利润回报率,低查获率”让越来越多人铤而走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拿到的权威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全年稀土配额合计为59994吨,2008年合计为47448.7吨,2009年重新增至50145.1吨,而今年国家加大了稀土配额管控,数量减少至30258吨。“如今稀土的配额就像当初的粮票,现在还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价格涨得那么快,出现买卖配额和走私稀土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赣州稀土协会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   

   稀土走私形成产业链:多出口日韩 200吨货获利千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 02:2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一边是中国稀土储量仅剩可怜的2700万吨,甚至不排除出现未来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另一边是国家减少稀土出口配额后催生的巨大走私利润空间。尽管中国政府一次次重申管控稀土有理有据,仍无法遏制当前稀土走私的猖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稀土走私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间有人专门采购,有人专门收货,有人专门打通海关报关事宜。正常采购再伪装出口,几乎是稀土走私者逃避配额管理和相应税负的一贯伎俩。在整个走私过程中,一些报关公司从中扮演着稀土走私的帮凶角色。

  链条:环环相扣、各司其职

  “一般的生产厂家不做这个(稀土走私),搞这个的一般是一些前期做出口的贸易企业,(他们)两边都熟悉,既有供货渠道又有收货渠道。”刘辉(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刘辉是一位来自内蒙古的稀土出口贸易商,在行业摸爬滚打已经超过5年。其实,国内稀土圈子并不大,许多常年从事稀土贸易的人都彼此熟悉。有关稀土走私中那些还未公开的“秘密”,因常有接触,刘辉自然也了如指掌。

  刘辉表示,不管是正常出口还是用来走私,目前在资源采购时并没有作出区分。“你要产品我就可以想办法帮你拿,如果没配额,有关系也可以。”赣州某大型稀土公司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刘辉告诉记者,稀土走私一般都有固定渠道。“(他们)通常是低价集中采购,然后运输到某个地区,再通过关系送到货轮上,报关时就说是一些矿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我国稀土走私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专人分别负责采购、收货、报关。通常,稀土走私的公司或个人先到内蒙古、江西等稀土主产区采购,再通过合法公司进行报关,以更换产品名称或以稀土合金的形式进行出口牟利。

  为保证货物能顺利出海,不法之徒还会在报关时大做手脚。“报关时不能用实名,报关时称是非禁产品,实际装在船上的是其他产品。有海关方面关系的话,一般提前跟海关方面说好柜号,报关的时候指出这些柜是稀土,帮忙通过一下。”一位接触过稀土走私者的企业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企业对稀土走私和正常出口的“一视同仁”,让更多稀土走私者铤而走险。“部分稀土原产地开采企业不管出口,只负责将原料售卖给客户,至于客户买稀土用来做什么就不得而知。”生意社稀有金属分析师宋志超表示。

  上述不愿具名的销售人员称,“不管是走私还是正规出口,都要先签合同,款到发货。价格、规格、质量要求都在合同中约定好。”

  报关:更改品名、异地报关

  记者调查发现,走私稀土并不总是必须做成稀土铁合金,在“神通广大”的报关公司和“通情达理”的海关内部人员合作下,直接原料出口也是可能的。

  10月12日,记者以“有朋友想出点儿货”为由联系上广州一家号称通关成功率100%的报关公司。

  “我们这边是不要配额的也能通关,你给钱,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上述广州某报关公司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这边不用许可证不用配额也不用交税,直接买通了海关那边。”

  “假如从赣州运货过来,以一个24吨的小货柜计算,我们要拖车要存货,拖车费和报关费总共11000元左右(不含海运费)。”上述报关人士称。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规避货物走私带来的风险,稀土走私者与报关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默契的运作体系。

  “出货之前,我们要签订合同,你们的货交给我,我们帮你们怎么做,做到哪个港口为止,如果出不了的话我们赔多少钱,都是写明的。”至于赔偿金额怎么算,上述报关人员提了两个方案,“一种是按5倍货值来算,如果你的货一个柜值10万元的话,我们赔你5倍的价钱。一种是按10倍通关费来算,通关费如果1万元的话,我们赔你10万元。”

  在稀土走私过程中,有些海关工作人员亦成为稀土走私者的帮凶。“很多操作过程是海关那边完成,就等他们通知我们。”当然,报关公司也不是全国各地港口都能成功通关,“比如你想从青岛港出货,肯定不可以,只有我们关系比较熟的地方才可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了走私者的另一个伎俩——异地报关,通过两个甚至多个报关公司操作,直至将货出海。

  近日,南宁海关成功侦破一起通过货运渠道走私出口稀土大案。记者发现,这起涉及上海、四川成都、广西南宁、防城港和梧州五地的稀土走私案,中间先后通过三家报关公司伪报品名出关。

  上述报关员表示,肯定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行,“明知货有问题,我们还要接,抓到的话,我们责任更大。”

  流向:走私往日韩数量最多

  刘辉告诉记者,“走私主要是往日本,韩国也不少,但日本占大头,也有一部分流失到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

  日本和韩国都属于稀土资源稀缺的国家。媒体报道称,日本预计明年将需要3.2万吨稀土,而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在一起的供应量也只有不到2.5万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0月15日表示,根据《矿产资源法》和《对外贸易法》,中国近期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环节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

  国家加大稀土管控后,日本从中国正常采购量减少,而稀土走私或者黑市成为稀土流失的一大途径。

  记者了解到,日本稀土分离技术先进,由于我国并未限制稀土合金的出口,把稀土原材料加工成稀土合金已成为原材料出口的踏板。“最好是混合稀土矿,因为日本原矿要得不多,那边原矿不好冶炼,污染也太大,(他们)买了半成品矿,分离下再提纯就可以用了。”刘辉称。

  “稀土合金出口的查处难度很大,如果都拿去检测的话,稀土出口流程各方面就滞后了。”宋志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2009年稀土流失海外的数量达到惊人的2万吨,其中走私到日韩的甚至占到80%。”

  暴利:200吨货获利数千万

  从海关统计数据看,目前海关查处的数量远远小于走私量,进一步刺激了走私的发生。

  生意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18日氧化镨价格为22.5万~23.5万元/吨,氧化钕价格为24.5万~25.5万元/吨。“国庆节前后,稀土价格走势平稳,至本周呈现小幅上扬的趋势。前三季度稀土价格涨幅惊人,一度达到92%。”宋志超表示。

  记者采访得知,目前国内稀土市场报价还比较混乱,昂贵的金属出口价格一般是在国内售价基础上每吨加价12万元到17万元。宋志超表示,稀土走私者要拿货总要受到国内价格的影响,不可能比正常售价低得离谱。“因为配额管控影响到正常出口量,只能通过加价走私牟取非法利润。”

  刘辉告诉记者,以日本需求比较多的中钇富铕矿(国内市场价约13万元/吨)为例,走私200吨货,纯利一般在4000万元左右(含“灰色”走私费用)。在南宁海关破获的稀土走私案中,涉案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69票,约4196吨,案值约1.09亿元,偷逃税款1300多万元。

  “特别是国家出口退税取消后,他们(走私者)往往报关是一种产品,实际上是另一种产品,这样,他们不仅赚了成本和出口价的差价,还赚了这个低税收这个钱。”宋志超分析道。

  

    张丹华:日本大量廉价进口中国稀土一去不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07: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驻华大使近日召集美、英、德、法、韩等国驻华大使,声称中国的稀土出口规制“存在问题”,企图联合这些国家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放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月15日表示,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加工和出口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是符合国际规范和世贸规则的,中方不会将稀土出口作为封锁手段。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欧洲时已经明确表示,中国有必要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但同时要照顾世界的需要,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今年以来,商务部下达的两批稀土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共达24281吨,出口量仍居世界第一。

  稀土是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是尖端工业和国防工业领域必需的原材料。当前中国以占世界30%的稀土储量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需求,从长远来看难以为继。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稀土产业存在一些问题,稀土长期处于低价出口的局面。而早期中国稀土的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的环境问题,稀土产业亟须规范化。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保持稀土可持续发展,对稀土生产和出口加强管理和控制,这无可厚非,完全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

  稀土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一点各国都很清楚。今年7月,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马克·亨弗里斯向国会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报告中披露,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36%、13%、19%和5.5%,但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7%,其他三国的产量都为零!这些国家将自己的稀土资源“藏”起来,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低价稀土,其目的不言自明。更不用说,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国家购买稀土资源不是为了立即使用,而是为了储备。

  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国,国内几乎没有稀土矿。资料显示,日本在过去的10多年间低价购买了大量高质量的中国稀土,并加以储备。据专家分析,日本稀土储备量足够用上几十年。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大畠章宏最近称中国对日稀土出口“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如果他指的是过去那种大量无序廉价出口情形的话,那么这种“正常水平”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每个国家都有合理使用本国资源的权利。中国长期以来已向世界低价提供了大量稀土产品,现在是时候更好地考虑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了。中国近期根据国内法律法规对稀土产业采取了必要的管理和限制,其核心目的就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做不仅是对中国的发展负责,也是对世界的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