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代众生苦的含义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4:43
[转贴] 问:既然造业是自作自受,为什么高僧大德可以替众生带业? 答:一般来讲,自己所造之业不可能成熟于他处,佛陀在《百业经》中说:“一切众生之业不会成熟于器界的地水火风,也不会成熟于其他众生的相续,而是成熟于自身的界蕴处,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从总的业因果而言的。

  但有些高僧大德、诸佛菩萨能替众生带业,这是因为他们的加持力不可思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轻众生所受的痛苦。定业转变的这些问题,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自释》中有广说,方便时大家可以看一下。
 《闲谈问答录》——索达吉大堪布 楞严经二十五圣,惟观音菩萨妙证圆通.念六十二忆恒沙法王子圣号,与念观音一声相等。善男子!心爱根本穷览物化,天魔得便飞精附人,说佛涅盘即是现前肉身,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常住不绝,无别净居,愚人信受,亡失本心,惑为菩萨;常说: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
——《大佛顶首楞严经》
  若佛菩萨、高僧大德能替众生代业,为何我们还在受苦?
为何索达吉堪布腰部的毛病不能好?  关于能不能替别人消业、定业可不可转的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根底还是要在自己。如果这个“我”连一点正念、正见都没有,一丝慈悲都没有,可能佛陀也无法度化。

看看善星比丘就知道了。其生在佛陀时代,且能亲听佛陀的教法,最后还是堕落到地狱去了。

佛陀的教法的慈悲与圆满自不必怀疑。

此外毗琉璃在灭释迦族的时候,以目犍连的慈悲与神通,亦无能为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都说明:“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道理。

我上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经常说一句话就是:我就如一个放牛的人,把你们赶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至于你们吃不吃,吃多少,那是你们的事情...........

具德的法师能够帮我们指明水草丰美的地方,可以让我们扫走弯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减少了违缘的发生。 不过,若有“大德”打着旗号说能为你代业受苦,您最好还是远离比较保险。 ******************************************************************************** 菩萨有七种【代众生受苦】的方法——圆供法师开示
一、明确地说自他相换完全可以成立。

自他相换是大乘菩萨的愿行。菩萨见芸芸众生轮回生死,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悲心难忍,立誓普代一切众生受苦。

《普贤行愿品》云:“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瑜伽师地论》云:“菩萨于世间,修习衰愍意乐及悲意乐,为利恶趣有情,誓处恶道,如己舍宅,愿身代受,令彼恶业永不现行。”

翻开大乘经论触目可见拔苦与乐代众生受苦的内容,如《华严》、《法华》、《大悲》、《悲华》、《宝积》、《庄严经论》、《入行论》等等,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中也是屡见不鲜。

在《悲华经》、《宝积经》中都记载无等大师释迦世尊因地如何发愿代众生受苦的宏愿并付诸实践的大愿行。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云:“良以悲心熏于智慧,能拔他苦,慈心熏于禅定,能与他乐。”

《地藏十轮经》中广说地藏菩萨入种种禅定拔除众生的痛苦,赐与众生安乐。

证得无生法忍自在焚身代众生受苦的僧崖法师传记(出唐·道宣律祖《续高僧传》)中记载:“有人问法师说:‘菩萨常说代众生受苦,真能代吗?’答:‘既然发心代受,为什么不能代呢?’问:‘众生业报成熟,各自受苦,菩萨焚烧自己身,岂能代受?’答:‘一念的善根就能灭除恶业,难道还不算代受吗?’正在焚身时对弟子说:‘我是凡夫,誓入地狱,代众生受苦,愿令成佛。’”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在《宗镜录》中云:“若大悲誓愿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况拔他苦。谓无我所故,所以发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愿与因果乐者,若于十二因缘起无明痴爱,尚自无乐,况与他乐,今自无痴,能与他乐耳。”意思是佛菩萨证得人空法空的平等性,所以能以慈悲拔苦与乐。


二、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在《行愿品别行疏》讲了七种代众生受苦的方法。

(1)发起悲心愿意代受,自已处在凡夫境地,在事上未必能代。虽然如此但也并非毫无意义,因为这样修自他交换能够增上菩提广集资粮,伏断我执。

(2)修习种种苦行,以后能作众生断苦的增上缘,所以称为代受。

(3)故意留下烦恼不断,投生三有中,为众生说法,使他们不造恶业,自然不受苦果,所以称为代受。

(4)见到众生造无间恶业,当来决定感受极大痛苦,再没任何方便能作帮助唯有断掉他的命根才能制止恶行,此时菩萨断彼命根,自堕地狱,让他脱苦,所以称为代受。《报恩经》中记载佛陀因地为救五百同伴而杀死盗贼头领。梁译《摄大乘论释》云:“菩萨能知如此事,有人必应作无间等恶业,菩萨了知其心,无别方便,令离此恶行,唯有断命。又知此人,舍命必生善道,若不舍命,决行此业,长时受苦。菩萨念言:‘我必堕地狱,愿我为彼受此苦报,当令彼人现世受少轻苦,于未来世受大乐故。如良医治病,先加轻苦,后除重疾,行盗淫等亦然。”密宗中大成就的瑜伽士以猛咒诛杀恶魔及三宝公敌也属此类情况。

(5)愿力成熟常处三恶趣,如在饥疫时变为大鱼等,消除众生苦,所以称为代受。全知麦彭仁切撰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有详细描述。

(6)大愿与痛苦都同是一真法性,故以即真性之大愿潜入到即真性的痛苦,使痛苦融入法界,所以称为代受。

(7)佛菩萨以法界为身,证得自他平等无异,众生受苦就是佛菩萨受苦,故能消除诸苦,所以称为代众生受苦。

对此七种大师归纳说,第一种仅是一种意乐,二、三是代苦的助缘,四、五是真实代受,六、七是称合法界理体的观照。并交待说虽然佛菩萨能够代众生受苦,但前提是必须要有缘才行。

由以上两段的论述,得出一个结论:佛菩萨决定可以为有缘众生代受痛苦。

永明延寿大师说,否定佛的威神加被护念等是断见。所以,认为根本不能代受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不能代受,那么只能承认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发的愿只是空愿而已,真正的佛弟子谁也不会如此承认。认为无因无缘佛菩萨就把众生的痛苦代尽而安坐成佛同样也是错误的观念,佛不度无缘人故。


三、自他相换与自作自受看似牴牾,其实并不矛盾。

可以说自他相换就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并不是造业感果时,任何其它人或物的因缘都不需要或不能届入,而恰恰相反任何业果都是因缘法,必须依赖因缘方能成就。

比如道友协助我放生,对我而言可以说我自作,当来果报成熟时我感得长寿健康,又比如修净业的人,在念佛时阿弥陀佛护念摄持,往生后靠佛力加被感得殊胜的依正二报,单凭自力根本不可能成就极乐净土和那罗延身的殊胜果报,但仍然说自己念佛自己往生受乐。

其实,这是业增长广大的定律,也就是小因能感大果的道理,自他相换也是如此。

贤首国师、清凉国师、永明禅师异口同声地说有因缘才能被代受,经中说没有善根的一阐提佛也无法求度,由此可知被代受的众生决定有善根,换言之,众生之所以感受拔苦与乐的果报,是因为往昔自己造过善根的缘故。这是由善恶苦乐决定、未作不遇、已作不失的三大定律得出的结论。

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说:“佛弟子能受用大师佛陀修积无数资粮所感的所有正法妙果,虽然不必积集成就教法的一切因,然而一定须要积集其中一分因。”同样,感受佛菩萨赐予的拔苦与乐果报的所有因不必全部积集,但其中一分是必不可少的。
  ************************************************************************************ 

谈谈“代众生受苦”---

(2009-04-19 12:23:20) 

知道因果是自作自受的,没有可以替代,菩萨能代众生受苦吗?如果可代受苦,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早为我们代受了,那我们为什么还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如果不能代受,那自他相换”之菩提心又是咋修的?对此特谈几点个人看法:

1、“自他相换之修行本身就是一种因缘果报,“自他相换是大乘菩萨的愿行菩萨见众生轮回生死,感受无量痛苦悲心难忍,立誓普代一切众生受苦见“自他相换实际上就是自作自受,为菩萨自心因缘感昭所致。再说如果缺少因缘你就是想“换”也不行的,这就是所谓的“佛不度无缘之人”,也是我们为什么还在六道轮回中受苦之根本原因所在。需要特别指出一点:若真将众生之苦“换”过来了你肯定不会轻松,不过请放心,只要你能“换”过来就一定有能力转化掉,否则你一定“换”不过来,只是难受一阵子罢了,不会要命的。

2菩萨为什么必须行此大愿?必须代众生受苦?大乘菩萨道之修行旨在功德圆满成就佛果---度尽众生,只要还有一众生未度就成不了佛,可见度众生同时也是在解脱他自己,除此之外是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所以必须代众生受苦,别无选择的。

3菩萨之苦与众生之苦有别么?常听人讲有些苦本来就是自己的因缘果报,不是代众生受的,似乎还因此而闹不出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来,其实那种争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菩萨之苦与众生之苦本来就是一体不二的,试想如果没有众生业力因缘的牵引菩萨还有苦吗?故说菩萨之苦即是众生之苦,众生之苦即是菩萨之苦。

4、我们前往某净土还是自建一方净土为的是什么?肯定不是自享清福去!全是为救度众生准备的,就象住房的“拆迁安置”一样,搞建筑的修房造屋仅仅只是手段,推销出去供他人居住才是目的呀,而建筑工作者自己却只能住简易工蓬,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时刻以众生为念---大乘佛法修行之根本。我们常讲南传佛教属小乘佛教,似乎我等所修的藏传、汉传就是天然的大乘佛法了,未必!如以此贡高我慢那更是大错特错了。大、小乘的划分主要不在何宗何派,佛教的宗派仅仅只是体现其整个传承体系的倾向性而已,并不能保证它的每一个学人是干什么的,区别大、小乘的根本之点还在于是否真心实意地“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如果是,你就是大乘佛子,反之你就是小乘佛子,无论你眼下挂是哪一块招牌都没用。就象显、密的划分不是依地域、门派(依是否中观以上见地)一样。

6、大乘佛法修什么?从根本上讲无非就能够智慧圆融地面对我们所遭遇的一切,即所谓“随缘了业”,如此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乘菩萨道亦是解脱道,而且是一种完全彻底的解脱道。

7、我有一博学多修的师兄,当年曾多方拜师炼就若干神异能力,治病功夫十分了得,常常是一道“符咒”下去立马见效,结果弄出不少业债来,后遵圆智老师教诲,为人疗疾一律改用“自他相换代众生受苦”法,虽然经常把自己弄得难受,但却从此走上了正道修行,解脱有望,可喜可贺!

 

附:七种代众生受苦的方法


       1发起悲心愿意代受,自已处在凡夫境地,在事上未必能代。虽然如此但也并非毫无意义,因为这样修自他交换能够增上菩提广集资粮,伏断我执。
       2修习种种苦行,以后能作众生断苦的增上缘,所以称为代受。
       3故意留下烦恼不断,投生三有中,为众生说法,使他们不造恶业,自然不受苦果,所以称为代受。
    4见到众生造无间恶业,当来决定感受极大痛苦,再没任何方便能作帮助唯有断掉他的命根才能制止恶行,此时菩萨断彼命根,自堕地狱,让他脱苦,所以称为代受。
    5愿力成熟常处三恶趣,如在饥疫时变为大鱼等,消除众生苦,所以称为代受。
    6大愿与痛苦都同是一真法性,故以即真性之大愿潜入到即真性的痛苦,使痛苦融入法界,所以称为代受。
    7佛菩萨以法界为身,证得自他平等无异,众生受苦就是佛菩萨受苦,故能消除诸苦,所以称为代众生受苦。

 

祖云:“若无菩提心,修佛法也会入魔道;若有菩提心,修魔道也会成佛果。”

祖云:“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