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物价房价走势,驳崩溃论,评阴谋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7:16
天涯论剑之三,货币政策与物价房价走势,驳崩溃,评阴谋论

本文的第一个切入点是,是当今的世界为什么欧美房价总体不停下跌,基本没有通货膨胀,而新兴市场化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房价继续上涨,为什么?世界近代经济史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既然是天涯,那么先从泡吧街的故事说起:
话说有那么一条泡吧街,上面有花旗迪吧,欧罗巴迪吧,大日本日日升迪吧等等,这些迪吧暗中还经营泡沫赌博游戏。
1988年2月到1989年2月,花旗迪吧管借贷的帐房先生格林斯潘,在13个月内十次加息,将借款利率从6.5%加到9.75%。花旗吧里赌钱的很多人都输钱了。欧罗巴迪吧呢,历史上因为赌得厉害,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械斗,两次都把迪吧砸了个稀巴烂,所以欧罗巴迪吧风格是小赌怡情,不让豪赌。这个时候,那些在花旗吧没有输光想再玩的,或者提早结帐走人想再玩的,发现日日升迪吧的泡沫游戏比较赚钱,回来的几乎没有谁说不赚钱的,而且比花旗吧更赚钱,大家纷纷互相打招呼说“同去,同去”。1989年的日日升迪吧,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不管是炒股票的,还是玩大富翁地产币的,大家都赚钱了。一时间日日升风光无限,搞得日日升迪吧的酒水和水果都贵得要命,日日升迪吧管借贷的帐房也从1989年5开始加息,日日升加息五次,14个月后的1990年8月加息到6%(那个时候花旗迪吧已经陆续从9.75%降到8%了),人们纷纷抛售股票,日日升的股票跌得那个惨啊。
######
大胆猜测,当全球泡沫很多,大家一起繁荣一段时间后,一个或几个泡沫破灭的时候,剩下的泡沫会被推得更高。
再小心求证。
再看1997.7—2000.3。1995,1996年,美联储加息,试图控制美国的经济过热,1997年3月,又一次加息,作为最后一根稻草,刺破了必然有一天会破灭的东南亚房地产泡沫。因为互联网泡沫不需要烧汽油,所以当烧油的东南亚泡沫破灭后,石油价格创新低,1998年7月俄罗斯终于撑不住了,俄罗斯国债违约,延迟还款。已经受重创的韩国,香港等东南亚经济雪上加霜,美联储也只好连续降息。
这个时候的美国互联网泡沫降温了吗?没有。不但没有,美国互联网泡沫还变本加厉,吸引了全世界的热钱,害得美联储1999.6—2000.5加息六次,从4.75%加到6.5%,才刺破了互联网泡沫,给经济降温。香港的地产泡沫第二次雪上加霜。
  在阴谋论眼里,这都是美国的阴谋。但是美国内部其实还是有不同意见的,一些人批评格林斯潘没有意识到美国的实体经济在1999.6—2000.5早已处于收缩状态,美联储那个时候加息没有控制互联网泡沫,反倒让实体经济举步维艰。那段时间,美国全国上下,到处都是互联网公司。传统公司纷纷投入资金搞互联网,虽然他们不懂为什么烧钱搞互联网什么时候能回本,反正大家都在搞。互联网泡沫,美国付出的代价也不少。互联网泡沫从2000.3开始破灭。美国用房地产泡沫接力。
  互联网泡沫,和美联储1996-2000的加息,重创了美国的制造业,为房地产泡沫和制造业快速撤离美国,埋下了种子。
  
  现实世界再一次发生了一种现象,就是在全球共享繁荣一段时间后,当某些地区的泡沫破灭后,余下的泡沫会被推高后再玩完。
  ######
  时间推到2007.7-2008.6年,欧美房地产泡沫在高油价下纷纷破裂。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也受到影响。欧美房地产泡沫已经越过临界点,欧美短时间内,没有人愿意投资房地产(所以其实欧美的房地产已经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了)。而新兴市场化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在越过临界点之前被强力拉起。想想一次降息1%,和七折优惠大酬宾这种力度就知道了。一次就降息100个基点啊,加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大方。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但拉动了国内经济,也拉动了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中东的经济和房地产泡沫。
  又一次,某些泡沫(欧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后,余下的泡沫不但没有破灭,反倒成了被追逐的香饽饽。欧美因为房地产泡沫,账面财富缩水(美国房地产上2010年继续消失1.7万亿左右的账面财富),工资,物价想涨上去很难。新兴市场国家则不然,就像1989年的日本股市与房地产,就像1999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谁都赚钱了。
  投资1989年的日本股市与房地产,1999年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你要是说亏本了,说出去没有人相信。正好都TDM带9的。2019年TMD会是什么泡沫?能提前知道就好了。
  直到中国的通货膨胀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有两种可能:
  第一,中国央行的第N次的加息。(就像1989.5—1990.8日本连续加息五次,就像1999.6-2000.5美联储连续加息六次)。加息到一年期存款利率不少于4%。利率从2.25%到4%,需要加息六次左右(其中一次加息0.5%),2010年10月是第一次加息。
  第二,极其缓慢的加息,那么中国就会继续享受越来越厉害的通货膨胀,因为人性贪婪,这会导致屡禁不止的囤货,不停加速通货膨胀,人民币购买力不停下降,中国出口的人民币成本增加,顺差减少,外汇占款减少。直到月顺差连续几个月少于100亿美元,甚至出现逆差(因为经济过热,石油,粮食,矿产等需要继续增加),这会使得外汇占款减少,而使得房地产失去大量资金的推力。
  注意,货币增量对于房价的影响,相当于流体力学中,水或者流体,对于波浪的作用类似。只有维持货币的高增长速度,才能维持房地产泡沫。初步估计在中国是15%,即货币增长率,连续几个月少于15%,泡沫有破灭的可能。
  对于来料加工型经济来说,逆差说来就来,不要以为不可能。
  #####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人民币与美元6.65左右的汇率,是一个逃不出的五指山,这个五指山,限定了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底部。这个底部可以是中国物价全面与欧美接轨(而不是欧美的特价菜,特价肉),也可以是中国房价全面与欧美接轨。以外贸顺差最多的浙江为例,其各个县城的房地产的美元价格,已经不比欧美的普通城市低太多了。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大家也见识了2010年10月份,日新月异的通货膨胀形势了,某些产品一个月涨20%那是小case。这种情况2011年上半年必然还会出现。
  ######
  2009年初开始,新兴市场化国家投入重金搞建设,欧美则投入巨额财政赤字,一部分用于维持他们民众的消费水平。新兴市场国家继续负责生产,欧美部分民众以前靠房地产泡沫和信用卡消费,这次失业后靠政府赤字维持消费水平。这个循环靠欧美的财政赤字得以继续一段时间。
  2009.3以来,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什么?我看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和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美国财政赤字2009- 2011,每年财政赤字1.4万亿美元左右,占GDP的10%左右,出手比小布什大多了,小布什8年才搞出了6万亿赤字)。一些国家的贸易赤字,必然对应另一些国家的贸易盈余。
  美国的财政赤字(国债发行),必然有人接盘,无非是美国国内投资者,美联储和美国以外的央行和私人投资者。
  
  
  本文是前两篇文章的继续。其实这三篇文章的主旨很简单很一致,就是2011年,特别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通货膨胀无法遏制,不得不发展到加息4次以上,刺破房地产泡沫为止。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不仅仅会影响老百姓存款的缩水,而且会影响到经济运行的秩序,简单点说,就是在通货膨胀上升轨道上,干实业的没有囤货的赚得多,这个社会的实体财富创造机制不停被原材料价格飘忽不定所摧毁,最终使得虚拟的“土地价格”虚拟经济循环,失去根基。
  一: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谨慎求证中国房价十年大顶,兼论任志强的观点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520531.shtml
  此篇文章,主要注重说中国经济从货币超发,到民工工资上涨,粮食与猪肉价格上涨,到货币政策收紧的3个三年小周期。即2003年货币超发,房价上涨,民工荒,然后粮食猪肉需求上涨而供应跟不上,之后加大大豆进口力度,价格自然上涨,然后货币政策2004年下半年收紧,2005上半年股市下跌楼市微跌。2006-2008的三年,再次重复。2009-2011是否重复,有待时间的检验。
  2004年8,9月,2007年8,9月,2010年8,9月,猪肉价格高涨,养猪的都赚钱,货币政策开始收紧。2011年7到9月,才能看到猪肉价格触顶回落。
  
  二:理性分析通货膨胀与经济形势,理性预测中国楼市下跌时间表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86299.shtml
  从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角度,分析房子越来越成为保值的收藏品,所以不能用普通消费产品的供需来分析房地产的价格走势。
  ######
  资源错配越久,泡沫破灭后,整个社会会发现损失越惨重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现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错配。这个资源,包括各种建筑材料,也包括贷款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这种错配,类似于1990年的日本台湾房地产泡沫(韩国那个时候的经济实力,离台湾还有十年左右的差距,资格还不够,所以泡沫相对小),就像1997年的东南亚房地产泡沫,就像2000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就像2007-2008年的欧美房地产泡沫。
  中国的房地产,翻过2009年12月31日,已经绝无软着陆的可能了,但这并不妨碍各种软着陆的努力,事实上,1990年的日本,1997年的东南亚,2000年的美国,2007年的欧美,无不抱着软着陆的希望,付出巨大的软着陆努力的。我想我们应该尊重每一次的这种软着陆努力。
  关于房子的很多供需分析,我认为在2009年以后,是很没有必要的。很简单,2008年下半年,很多房地产的需求一下子就不见了。有购买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不是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房子,房价就可以不停上涨,永不下降的。
  2009年以后,房子在绝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疯狂的对冲人民币购买力下降风险的“倚天剑”了。但是这个逃离人民币,持有房子的过程太疯狂了,远远透支了N年最终刚需的工资上涨潜力。这个N是多少?
  
  ######
  反驳“崩溃论”
  1890年到1900年,美国借了大量外债,用于发展工业,同时美国的科技实力慢慢跟上了欧洲,后来美国连年外贸盈余。
  1960年代,韩国的朴正熙力排众议,恢复与日本的正常关系,吸引日资。日本当时很多人经历过二战,出于愧疚和补偿,一方面在韩国设立了日资企业,一方面为韩国培训了不少人才。韩国当时可是从连电都没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引进外资,其实也是一种借了大量外债,因为这些企业的所有权,是归外商的。官方统计,外资进入中国的实业投资资金,2010年,刚刚超过1万亿美元。至于这些企业现在值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中国出口的前200强里,70%以上,都是外资企业(包括台商港商)。
  引进外资,加上本土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从1998年到2008年,增长了200%左右。只要局面稳定,这种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不可能退回1998年。
  二,中国民众的消费水平,也大大提高。人均肉类消费十年翻番。
  三,泡沫并非一无是处。只有投资热土,才会有经济过热现象。泡沫,是一种过热,最后通过调整。
  四,中国的企业经营水平,企业数量,管理和工程人才数量,已经大大增加。
  五,其他东南亚国家泡沫破灭后,也没有被打回原点。比如韩国1998-2001励精图治,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前的财阀垄断和官僚腐败问题。
  六,中国用于出口的基础设施,虽然外商用得最多,但是民营经济也用到了很多。这种基础设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少有的,其他国家一时间很难赶上。
  七,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是,建国功臣们设立的《人大代表法》等法律框架,和1994年以后设立的各种市场经济法律框架,为我国市场经济法制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具备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制机制,用于调节经济体内必然出现的利益纠纷。法制两个字,包含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以及违反必究,执法必严等内容。
  
  
  兼谈阴谋论
  阴谋论在中国民间大行其道,最厉害之一,恐怕是华尔街控制中国的青椒肉丝的价格了。
  我觉得阴谋论忽略了一些东西:
  1. 美国国内的利益群体和各种经济决策的出发点
  现代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使用比较完善的商业法体系,和民主议事机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调节利益纠纷。当一个人说,美国要怎么样的时候。这个美国,到底是美国底层民众,还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因为人家各个政府机构的目的也不一样,比如国会,总统,五角大楼和国务卿的目的就不一定一样),或者犹太金融集团?
  犹太金融集团也好,华尔街也好,平时大家都是对手,同行是冤家,他们很多业务都是对赌或者说对冲,活得久的,一般是风险对冲做得好的。所谓做空中国的基金,主要是做空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货币和资源公司。这不是在他们自己赚钱的同时,客观上帮中国报仇吗?
  再比如,使用能源和原材料的企业希望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低,而能源和原材料公司希望能源与原材料价格高。怎么说服大部分是能源与原材料的使用者的美国公司去做空中国?
  美国民众一般的经济好的时候,并不反感名以上传播MZ的战争,战争,在短时间内能刺激经济,这一手,被小布什用掉了,奥巴马无法继续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到现在,美国国内已经极其厌恶战争。美国政府最需要解决的,是美国的国内问题。美联储最需要解决的,是美国国内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问题。以前30年的美联储加息降息史证明,美联储加息,主要是控制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问题,降息主要是刺激经济,降低失业率。(当然我说过美联储不是万能的,事实上,有时候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是通货膨胀高峰的6个月之前,加息对通货膨胀和经济的降温作用,需要一个传导过程。“事后确认式”加息,更容易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
  
  2.美国国内博弈之二
  美国总统的连任诉求。
  在美国历史上,不能连任的总统,是很没有面子的。奥巴马搞大规模赤字的出发点,追求连任的成分居多。在客观上,会推高通货膨胀。
  
  3. 1999年美国泡沫问题
  现在很多人说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而欧美通货膨胀不严重。那么1999年,全世界美国以外,都没有通货膨胀问题,只有美国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因为美国那些上市的,甚至没有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太有钱了,互联网公司的工资太高了,全世界的热钱全跑到美国去追泡沫了,搞得美联储不得不连续加息控制通货膨胀。啊啊,美联储正反,加息,减息,都是阴谋者。
  
  4. 2007-2008年美国次贷阴谋问题
  你见过黑社会老大用自残的方式去搞实力相对小的对手吗?
  美国次贷,是因为美国金融业容许做空,CDS作为一种保险,在美国次贷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的次贷泡沫首先被做空。做空美国次贷的保尔森等投资者,他们的出发点是自己赚钱,那么他们最后的效果,是不是也避免了美国房地产泡沫往更深的深渊滑去 ?早破的损失,是不是小点?
  2008年,美国整个国家的账面财富蒸发,超过超过美国一年的GDP。2008年能赚钱的注定是少数,远远少于那些亏损者亏损的数目。整个美国社会,2008年总体上,实打实地蒸发了10多万亿的账面财富,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高盛要是不在2007年3月以后,增加做空次贷的力度,用以对冲众多的次贷资产(最终总效应还是亏损,只是亏损较少),最后倒闭也是可能的。事实上,要是任由AIG倒闭,高盛拿不到次贷保险赔付的话,也很难保住。
  5. 阴谋论和美国影响力的最终根源
  美国的财政赤字和美联储的利率,对于世界影响很大。归根结底,就是美元和美国国债,被美国以外的世界普遍收藏和普遍使用的问题。“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就是最好的注解。1972年出版的《超级帝国主义-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到现在,这个应该算阳谋了吧。美国以外收藏和流通的美元越多,美国获得的铸币税就越多。但是靠这点铸币税,无法维持帝国的运转,美国最终也是要靠科技,军事,农业与生产实力的。
  
  接下去有人说:这一次,与众不同。
  我用书评来应对。
  ######
  《这次与众不同》
  By CATHERINE RAMPELL
  《这次与众不同》定量重现了历史上几百个由聪明人做出灾难性决定的事件。
  这是一部全景式作品,横向和纵向均是如此。该书涵盖了过去800年间66个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
  正当全球处于金融危机的水深火热时,Carmen M. Reinhart和Kenneth S. Rogoff发表了一篇名为"This Time is Different: A Panoramic View of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Crises"的文章, 全文时间跨度8个世纪,包括66个国家,主要观点为:
  1、当一个国家努力从新兴市场向先进经济体转型时,连续违约便会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2、危机往往发自金融中心,并通过利率冲击和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等途径传播——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也一样。
  3、违约危机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汇率崩溃、银行危机和货币贬值等。
  纵观全文,发现作者的题目很有心意,表面上“This Time is Different”是一个陈述句,但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This time is as same as the eight times before,也许将其题目中的“:”改为“?”更能表达作者观点。
  现在的中国人都说,这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与众不同,中国决策者在阻止暴涨这一点上是无能的,但在防止下跌这一点上是万能的。
  现在的香港人都说,这一次,与1997年不一样,现在我们香港有富裕的大陆投资者,可是香港人不愿意与想想,富裕的大陆投资者在2008年没有去香港扫楼。是啊,只要知道在涨就行了。什么理论都是胡说,眼见为实,上涨的事实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其实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不新颖,它们早就被早期的经济学大师所挖掘了,作者无非用这些基本简单的经济规律来证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为了使文章具有说服力而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
  如同一对金融侦探,莱因哈特女士同其搭档哈佛大学的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耗时数年在近千年的经济危机的散乱文献中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曾徘徊在珍本书的地下室里,快速翻阅僧侣保存的已发黄的杂志,向全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祈求几世纪前的债务记录。还要手工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将他们发现输入到你所见过的最庞大的一个电子表格里。
  
  他们的研究包含在其最新的畅销书《这次与众不同》(This Time Is Different)中,该书定量重现了历史上几百个由聪明人做出灾难性决定的事件。这是一部全景式作品,横向和纵向均是如此。该书涵盖了过去800年间66个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
  该书作为莱因哈特女士和罗格夫先生作为经济学家的职业旅行历程, 集中关注经济学一些广受诟病的问题——因经济学家普遍未能预测或应对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而陷入信任危机。
  “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将理论连贯性放在首位,调查和数据放在次位。”罗格夫先生说。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经济学经典著作“既无法准确预测金融危机,也无法在危机爆发后预测如何结束。”
  他说:“经济学及几乎要对未关注当前事件感到自豪了!”
  肯尼斯•罗格夫和卡门•莱因哈特在莱因哈特女士的家里。他们2003年开始写《不同的世界》,经济开始崩溃前数年。
  以往,也有经济学家采用莱因哈特和罗格夫所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但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学家热衷于理论丰富而数据缺乏的金融论文,实证分析法逐渐失宠。
  评论家认为,大多数理论导向的著作,都是基于同一数据集点的拆分组合——通常都来自过去大概25年位数不多的几个发达国家——应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和纷繁复杂的数学公式进行计量分析。
  这次危机前,少数经济学家——比如莱因哈特教授和罗格夫教授,及其他诸如同僚巴瑞•易臣格瑞(Barry Eichengreen)和艾伦•泰勒(Alan Taylor)等有共识的经济学家——鼓励同行将目光从封闭理论模型转移到历史记录上来。
  莱因哈特说:“经济学家是如此类同,读相同的书,使用相同的数据集。对同一人讲述他们的观点,无穷无尽的推断演绎。这就是我们这些年的所得。”
  罗格夫最喜欢的一个经济学笑话——是的!确实存在经济学笑话——和路灯有关:
  一个晚上,有一个醉汉,在从酒吧回家的路上发现钥匙丢了。蹲下来在路灯下的地面上到处寻找他的钥匙。这时,过来一名警察。问他在干嘛。
  “我把钥匙丢在公园里了!”醉汉回答。
  警察迷惑不解,问:“那你为什么在路灯下找呢?”
  醉汉说:“因为,这里有光啊!”
  罗格夫,今年57岁,他的一生,从来不走寻常路。他,高高的,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他在罗切斯特市(Rochester)长大。父母分别是放射线研究院和图书管理员,是“真正的自由派父母”,他在那里上了一所“艰苦的平民学校”,父母之所以将他送到这里,是因为可以接触到各种社会经济层次的学生。
  13岁生日时,收到一副国际象棋,他很快发现,他是象棋天才。他决定将这一发现隐藏起来,以免在食堂被凑。(why???)
  他说:“我认为国际象棋同足球或其他运动一样,现在的小孩子玩起来是比较酷的事。但在当时,并未如此。”
  很快,他开始独自在全美到处参加比赛,利用奖金支付旅费。14岁时,获得美国国际象棋“大师”称号,在纽约州公开赛上获得冠军后,很快成为“高级大师”。这是象棋界最高国家称号。
  16岁时,他违背父母意愿,离家到欧洲成为职业国际象棋选手。他曾短暂的在伦敦及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入高中上学,但很少上课。“我当时不确定我应从事什么。”他回忆说。
  接下来大概16个月,他在欧洲漂浮,到处参赛,利用奖金或参加展示会支持自己的开支,在展示会上,有时他要同几十个对手同时对弈,有时还要用眼罩遮住双眼。
  偶尔,他会入住五星级饭店,但另一个晚上,如果奖金减少时,就住在肮脏的火车旅馆。他很少有朋友,大多数时间,独自一人学习象棋、分析棋局。现在的他轮廓清秀,喜欢穿西服打领带,而在欧洲时,他形容自己是个衣衫褴褛的“嬉皮士”。他同时发现,东欧的生活友好但紧张,他说,黑市、商品的稀缺及政府无法兑现的许诺使这里的生活窒息。
  经过一番痛苦的煎熬,他决定返回美国去耶鲁上大学,而耶鲁也忽视了他一塌糊涂的高中成绩单。一开始他决定修俄语,直到他的同学杰里米•布洛(Jeremy Bulow)给他传授经济学之后。杰里米•布洛现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
  罗格夫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纵情于计量经济学的精密世界之中,并开始关注比较经济学体系。他曾一段短暂中断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来准备每隔三年一届的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
  25岁时,他成为国际象棋国际最高段棋手“国际特级大师”。他决定撤离退出棋坛,重返麻省理工学院。他这样做是因为他之前落入了特级大师头衔的陷进以及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无法被称为世界第一。
  他说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放下国际象棋及过去成功带给他的无上快乐。
  返回麻省理工,快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他承认这篇论文并不出彩,毕业后成为联邦储备的一名研究员,在这里他有许多好的学习榜样,他们能教会他如何专业,如何严谨。最终,他学会了这些。
  2001年,他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命为其首席经济学家,正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开始同一名相对不熟悉的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合作,因钦佩她的工作,罗格夫任命莱因哈特为其助手。
  
  54岁的莱因哈特女士,并非一家喻户晓的名字。不像罗格夫,曾在常青藤名校供职。但以其著作被同事及他人引用的次数来衡量——她被几位同事描述为“爆竹”——绝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经济学家。如同罗格夫,她到今天的职位之前,也是费尽周折。
  她原名卡门•卡斯特罗,生于哈瓦那,她机智灵敏,喜欢鲜亮、宽松的衬衫和夹克。孩童时期,她记住了海盗及其贸易路径的传说,她说这是她第一次知道了经济财富——尤其是政府收入——“不提前打招呼就突然消失”的观点。
  同时,她生活在个人金融及社会动荡之中。10岁时,她的家庭从哈瓦那逃到美国,随身携带的仅三个旅行箱。到美国后,父亲长期作为会计来赚取家用,有时作为木匠赚些小钱。母亲,以前从未在外工作,到美国后成为裁缝。
  她说:“大多数孩子成长中不存在经济冲击,但我知道了稀缺性的价值,甚至东西方的那种紧张。很小时,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带着对艺术和文学的激情,她去马里兰上一两年制大学,计划学习时装营销,然而一时心血来潮,上了经济学的课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她到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学习经济学时,遇见了在这里教书的麻省理工毕业生皮特•蒙特埃尔(Peter Montiel)。因赏识其经济学天赋,皮特帮她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顶级经济学研究所课程。
  在哥伦比亚,他遇到了未来的丈夫文森•莱因哈特,现在夫妇两偶尔还会合著一些作品。在研究所时,两人完婚。在华尔街写专题准备赚些钱时,她退学了。
  “我们是新婚夫妇,双方名下都没啥钱。”她说。她退学,这样他们“可以拥有一些漂亮的东西和房子,那些我想象中一个家庭应该有的东西。”
  在决定完成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所课程及重返挚爱:数据挖掘前,她在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工作了几年,包括曾担任首席经济学家职位。“我对类如在平原上集拢牛群一样收集数据很有天分。”她说。
  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莱因哈特女士开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
  她的经济考古学本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以精进,数年时间,她都在审查成员国经济状况,以确保其经济健康运行。
  在基金组织,她与女性经济学家这一稀有品种的另一杰出成员格雷西•卡明斯基(Graciela Kaminsky)合作完成其传世之作《双重危机》(The Twin Crises)。
  
  这篇文章关注银行业同货币危机的交互作用,及为何同时代的理论无法解释金融丑闻同时发生。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应用了莱因哈特的特长:大量数据,从20个国家几十年间收整理的数据。
  挖掘已有数据并将这些无联系的数据集整合起来,她如此做的最终目的是“看到整片树林并解释之。”
  莱因哈特已多次进进出出华盛顿(货币基金组织所在地):1996年她离开基金组织去马里兰大学任教,2001年,罗格夫需要助手时,她重返基金组织。完成该职位后,她又再次返回大学任教。
  尽管她的著作已吸引了大量追随者,她说她感觉重量级经济学家依旧轻视她的研究,认为她的研究有用但太简单。
  “你知道,任何事只要解释清晰了,都很简单。”她辩解道,“就像福尔摩斯,他将A到B的情节推断演绎清楚后,解释所有一切,听起来非常明了。就显得不怎么聪明了。”
  但是,他说:“经济学家喜欢聪明人。”
  《这次与众不同》去年九月出版,当时,美国真陷入金融危机泥淖,几近失去控制,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尽管救助计划及刺激方案一个接一个的出台,经济末日似乎即将到来。
  在此背景下,一部宣称金融危机仅是历史重现,并非完全新颖的灾难的著作成为畅销书并不令人惊奇。据《这次与众不同》的出版公司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提供的数据,该书已售出10万册。
  不过,在被问及该书出版时恰当的时机时,两人一笑置之。
  “我们开始写书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点,对了,七年前,房地产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应该是出版这本巨作的最佳时机。”罗格夫说,“不过我认为这就是其中的道理,我们预料无论这本书何时出版,可能都存在或者关注某种危机。”
  他们在2003年开始写这本书,当时,距离罗格夫诱使莱因哈特重返货币基金组织担任其助手时间不长。这对搭档合作的成果丰硕,他们发现莱因哈特对数据的跟踪能力和罗格夫的公共政策眼光配合的非常好。
  虽然这本书刻意避开意识形态,更关注危机的模式而非政策建议,但其已成为最近就政府债务增加激烈争论的素材。
  为支撑其呼吁政府控制支出的观点,预算鹰派引用该书中公共和私人债务增加将增大风险的警告。左倾分析家很快就这一观点与其争论,称财政紧缩将使失业持续,并攻击与此相关的经济学家。
  罗格夫因为其在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经历,也遭到攻击。
  罗格夫在基金组织工作时及以前,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在内的评论家就谴责基金组织救助贫穷国家救助经济时冷血及教条主义工作方法。有些评论依然针对罗格夫先生。至于他本人,他辩解,基金组织尽其所能帮助面临困境的国家,批评家提供的方法可能使得这些麻烦重重的经济体更加脆弱。
  或许是因为《这次与众不同》是经验主义著作而非规范的经济学著作,其分类遭到挑战。
  比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称赞该书“是经济危机最好的解释之作”,但将其视为历史书,而为经济分析著作,因为《这次与众不同》“完全没有理论分析”。(暗含真正的“经济分析”应该富含理论)
  当然,历史并不是经济学研究中完全新的元素。也有一些关于金融危机历史叙述的著作,比如1978年出版的由查尔斯•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所著的《疯狂、恐慌与崩溃:一部金融危机史》。但这类数据都是典型的叙事性的,而不像数据密集的《这次与众不同》。
  但即使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角度,这本书也站在经济学经典著作《美国货币史:1867-1960》的肩膀上。《美国货币史:1867-1960》是由另外一对男女经济学家搭档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合著的。
  “阿缪尔森和施瓦茨对美国的贡献是史诗般的。”莱因哈特如是说。“罗格夫同我利用互联网搜索书籍,事件根源以及能帮助我们研究的专家。而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却没有。”
  虽然莱因哈特和罗格夫教授对他们的研究有技术上的优势,但并没有将数据整理工作交给研究生来完成,部分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对数据保持亲近感,但同时也是因为几乎没有学生对此感兴趣或为为这类工作为培训。
  1970年代早期,经济学教授开始普遍对经验主义教授感到厌烦。大约那时,经济学家喜欢上理论构造,这一转变没有单一的解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反映了经济喜欢期望被当做描述和发现普遍自然规律的科学家。
  “经济学家基督物理学。”纽约大学斯坦恩商学院金融历史学家理查德•苏拉如是说。他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展现了许多物理学理论和概念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和概念。萨缪尔森被称颂用数学工具武装的经济学家。
  他说,从那时起,“经济学家喜欢认为如果能得到一正确的模型,世界经济就存在某种物理的稳定状态。”但是,他有补充,“确实不存在这种经济的稳定状态。”
  罗格夫说:“他们说历史学家在50多岁时达到顶峰,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智慧,知道应考虑哪些方面,相比之下,经济学家似乎更早就能达到顶峰,很难找到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是由40多岁的经济学家写的。”
  
  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注类如家庭或工人的小单位的经济学领域已应用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想想《魔鬼经济学》)与此相对的是研究国民经济如何运行的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变化缓慢,但《这次与众不同》及相关著作成为受欢迎的成功之作似乎正在改变宏观践行者如何对待研究工具。
  同时,《这次与众不同》也改变了政策制定者对自己任命的看法。
  罗格夫说日本财务省一名高级官员被《这次与众不同》中记载的日本曾在19942年债务违约所触怒,他给罗格夫写了一封义愤填膺的信要求撤回。
  罗格夫给他寄去了一张1942年《时代》的头版文章,上面记载了这一已被遗忘的日本债务违约事件。这位官员回信道歉说:“谢谢!你教了日本人一些自己国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