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灵魂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12:53

逝去的灵魂教育

 

                                            ———  小议当前的中国教育

 

 

  教育关系国家前途,是民生之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塑造人性之美的基础手段,教育不能仅仅追求功利化,教育着眼的应当是长远的利益。

 

  当今中国教育规模越来越大,效果却不尽人意。不消说一流人才少之又少,就是我们社会世风日下与当下的教育也不无关系,教育对社会的推动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本质作用,甚至负面影响日重。

 

  从我们的一些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极差,能力亦差强人意。虽然成绩较好,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只是我们总说这不是学校教育造成的,是社会原因造成的,社会不良风气正在压向我们的校园,那么教育这样一来岂不是一点最基本的抵抗力和作用都没有了吗?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然呢?归根结底是灵魂教育的缺失。

 

  我们当前学校所抓的重点是教学质量,学校学校,不抓教育质量抓什么?诚然,这样的道理很冠冕堂皇,不容指责。问题是这个教学质量的内容是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升学率教育,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勾,升学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是升学率,考试成绩占据压倒性优势。尽管目前已进行了多轮改革,都没有完成对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彻底改造。

 

  教学质量和经济关系很大。经济投入越大,教学质量自然会明显有所提高,教育产业化于是不可避免。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铺天盖地而来,再加上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重点支持一些城区学校的发展,优质资源向一些重点学校集中,而大量的不正常收费也迅速向重点学校集中,让我们的家长不断用金钱来购买所谓的优质教育。

 

  而各学校为了支撑教学质量,不得不争抢好生源,好教师,这自然要花钱。做广告宣传学校的知名度,也要花钱。为了让教师努力奋斗,不得不想法子让我们的教师超标准的吃好喝好玩好,多去考察一下,多去旅游几次。教师为了自己的脸面和成绩,不得不撕下自己的师道尊严,去补课,去订资料,去收钱,去吃回扣。在课堂上可能大道理一讲一大堆,而一下课又不得不去享受经济成果。

 

  对于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得到一点照顾,不是给教师们送礼,就是请客吃饭。这样全校上下基本上是为钱而战,学校的教育本质已是完全异化。 

 

  当整个教育系统出现这样骇人听闻的状况时,自然会打造一批所谓的官面上的好学校了。因这样的学校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特征:好生源,好教师,好的升学率。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了,当然也是收入不错的学校。只是这种教学质量是无比腐朽的,是以牺牲社会良知为代价的,是以摧残学生人性为成本的,是以教唆学生学坏为目标的,是以丧失灵魂道德为基础的,其罪可谓大矣!

 

  那么这般深深铬上升学率印记的教学质量存在有必要吗?

 

  不言而喻!

 

  其实,真正的教育是培育一个人的灵魂,是让其到社会上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不是去增加社会的罪恶。当然才华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是才华是辅助的,不是主要的。古人云:德者,才之率也。才者,德之辅也。以才来取代德的主体地位,怎能解释教育的基本问题呢?

 

  教育当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修心造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创造德者,才能桃李满天下。否则,纵然教的学生极多,教出一个,便增加自己一分坏名声,岂非是杀鸡取卵,何用呢?

 

  当今社会上民众口中流传新三害:“黑蛇、白蛇、眼镜蛇”。黑蛇就是指人民群众所不满意的公检法部门,白蛇当指我们的医生,心灵腐败,收受红包回扣。眼镜蛇自然是指我们饱学的教师们,将教师比喻成如此狠毒的动物,不是恨到七分恐怕也难以想得出来,如此的恰如其分。

 

  或许,大夫和教师千百年来是社会崇拜的良知,但是现在良知竟然也跨了,这是需要我们特别深思的。我一向认为,医生可以变坏,没有什么,因为他们毕竟医治的是肉体,和人类的灵魂相比,不算什么。而向青少年们输送思想的授业者堕落了,却是最可怕的。

 

  多年以前,鲁迅先生弃医学文,就是感觉到医生没有思想重要。在他看来,思想可以净化国民的大脑,可以强国,因此他改学文学来改造国民和我们贫弱的国家。同样现今的教师依然比医生的作用更为重大,当教师的思想倾向于腐败之时,对我们的国家不异于是灭顶之灾。

 

  假使将我们的国家分成一个大的社会和学校两部分,我认为学校和社会是并行的两种力量。不应当是社会影响学校,而是学校应当独立于社会之外,进而用自己的资源影响社会,起到社会净化器的作用。学校应该向社会输送的是心灵美丽的学生去净化社会,而不是去污染社会。如果社会上的人们受到污染,再回到学校重新净化,这样纵然是社会风气腐化至极,学校依然是净土,本质上没变,国家民族才会有希望。

 

  只是现在社会影响到学校,学校却不能改造社会,这是让人不能理解的。很多人总说不好的风气进入到学校了,难道从来没有想到学校的优良风气会进入社会吗?学校和社会针锋相对的战争,学校失败了,让不良风气收编了。这说明学校的管理和体制是相当脆弱的,这同时也说明学校没有守好自己的根本和灵魂,也可以说我们许多教师的道德操守没有坚定守住。

 

  当然不容置疑,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会对学校的教育模式产生习惯性的障碍,是根本性的原因,但教师的素质也是重要诱因之一。

 

  我在这里先讲两个小故事:

 

  其一,1932年,阿累先生在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后来到上海内山书店去购买书,第一次见到鲁迅先生,在书店里看到两本书,一本是《毁灭》,鲁迅译,定价一元八角。一本是《铁流》,曹靖华先生译的,定价是一元四角。可是他的身上只有一元钱,但是鲁迅先生却还是给了他两本,曹的那本只收了工本费,自己译的那本送给了阿累。这一面,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虽然没有教授给阿累多么丰富的课堂知识,却以一个老师的道德感给了阿累极大的精神鼓励,这种光辉一直照在阿累先生的的内心深处,后来做了湖南大学校长的阿累每每忆及此事,总是感动不已。这就是一个先生的灵魂,一个温暖的灵魂。

 

  其二,毛泽东1915年在湖南省第一师范上学,当时的校长是张干,一个很喜欢讨好当局喜欢的校长,他上任后便要求每个学生交纳十元学杂费,十元钱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字,湖南师范的学生们大多穷困,如何交得起,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罢课,表示抗议,张干下命令开除以毛泽东为首的17位同学,而这时,以杨昌济徐特立为首的很多教师愤慨之极,纷纷站在毛泽东一边向张干抗议,最终导致张离开学校。

 

  这两个关于老师的故事我们现在读起来感到非常的疼,可是穿越历史,真实的过去让我们的心灵世界感受到一种人性的柔软,这才是真正的教师。鲁迅先生译的书在现今市价大约可值二十几元吧,不过让一个教师拿出自己的钱选购图书去送给一个优秀的学生,恐怕很难。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指定全班同学到一些他熟人的书店按定价购买,从中得到回扣,这样纵然学生毕业了,又如何能感激老师呢?

 

  现在的学校不要说十元学杂费了,很多城市的学校都是大量的借读费,不同名目的乱收费,压得学生家长喘不过气来。我们的教师明知道校方和教育部门这样做不对,又有哪个敢于站出来和我们的当局对着干呢?全然没有徐特立杨昌济的血性正气。不帮着收已算不错了,不是吗?只是学生将来走入社会,作何感想呢?

 

  我记得毛泽东曾给徐特立先生的一封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现在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写这样的信吗?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教师是逼着学生交钱的。当师生关系沦落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时,怎能谈到感激二字呢?不骂已是不错了。

 

  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评价一个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德,而不是才华,有才华的人比目皆是,而有德之人却甚是难寻。当然有德的教师才学也不会低的,鲁迅和徐特立不就是如此吗?

 

  现在许多教师正是因为失去了基本的良知道德,遂造成了当前中国不少地区师生关系的紧张的状况,当然这种关系的危险性可能暂时是隐性的。但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会将教师在学校教的那一套不正之风运用得如火纯青。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很多学生是学校教育的牺牲品,当然很多人还是不依不饶地将教育腐败归结为中国当前体制造成的,问题是教育的实践者是我们教师,一线工作人员也是教师,学生想不到这么多,他们只能对教师所作的行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一来,教师可以说承担了名誉和耻辱的双重功能。

 

  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