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领袖的照片 (图片收藏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54:39
        

几代领袖的照片

 

 

 

毛泽东主席

(1983.12.26---1976.9.9)

毛泽东主席军装照片

        1949年10月 1日下午3时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一位伟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位伟人就是对20世纪的中国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将政治家、军事家、 哲学家、民族英雄、诗人集于一身的毛泽东(1893年一1976年)。

  毛泽东(1893年一1976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户农民家庭。辛亥革命后,在湖南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同年10月,迫于美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2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他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后来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同年7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主持召开庐山会议。他本想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到1965年,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但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他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1963~1965年,发动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50年代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不让江青、张春桥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周恩来总理

 (1898---1976)

周恩来总理军装

        周恩来(1898年—197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运动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11月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军事部长,是中共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2 月,主持组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派共产党员担任领导。这是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即叶挺独立团的前身。1925年2月,参与领导黄埔军校的校军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8月,黄埔军校的校军同军校分开,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他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并兼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和指挥第二次东征。次年1月任第一军副党代表。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他和毛泽东等都主张用武力回击,但未被中共中央采纳。4月,他和所有共产党员退出了第一军。年底调往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2月任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合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委员、特别军委书记,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后,他起草意见书,主张迅速出师讨蒋,与罗亦农、赵世炎等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也没有被采纳。5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中央军委书记。7月,中共中央改组,任临时中央常委。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起义失败后,被送往香港治病,后转到上海,任中央组织局主任,仍主管军事工作。1928年6—7月间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关于组织问题和军事工作的报告,强调红军要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后来又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秘密领导革命工作。他领导军委训练和派遣了军事干部支援各地的红军或到国民党部队中从事地下工作;交流了各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的经验。1929年9月,他主持、审定了由陈毅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充分肯定了红四军的经验,强调要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此信对开好古田会议起了重要作用。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苏区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同朱德指挥第一方面军,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大兵团伏击的战法,歼灭国民党军近三个师,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3月,在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 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对确立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3月,组成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协助毛泽东指挥第一方面军战胜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渡过金沙江,同第四方面军会师。6月,按照中共中央意见,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北上的方针,随后反对张国焘南下的冒险主义方针,和毛泽东率第一、三军团北上到陕甘苏区,并参与指挥部队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任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到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上半年,又代表中共中央同蒋介石进行多次会谈,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

        1945年8月,为谋求国内和平,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同朱德、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参加由蒋介石主持召开的国防会议,同蒋达成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长江南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协议。下旬,被推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月初到达太原,同阎锡山商定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作战原则和地域,促成当时在山西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合作。11月太原失守后,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武汉、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广泛团结各界抗战人士和国际友人,为坚持国共合作,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危险,进行了艰巨而复杂的斗争。他还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1939年春,到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他向国内外揭露事变真相,并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产生了巨大影响。1943年他回到延安。在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起草延安总部第一至第六号命令,令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李运昌、贺龙、聂荣臻等部向热河、察哈尔、辽宁、吉林等地进发,迫使敌伪无条件投降。8月,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同毛泽东、王若飞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双十协议”,随后率中共代表团继续同国民党谈判,于1946年1月达成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代表中共参加执行停战协定的军事三人小组,进行军事调处,使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群众看清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发动内战的真面目,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6月,蒋介石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1月,周恩来回到延安。1947年3月,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同毛泽东等转战陕北,继续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8月,兼代中央军委总参谋长。1948年9月,出席在西柏坡(今属河北平山)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关于第三年作战计划和军队建设的发言,指出:我们的目的是坚决以武装消灭反动派,争取五年胜利。要“把战争继续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并且应准备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的会战”。会后,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战略决战,并对北平、湖南、绥远、新疆等地国民党军起义和和平解放工作进行指导。同时,致力于军队建设,为中央军委起草严格执行入城纪律和城市政策的指示,参与领导军队整编,主持制订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政务院总理,后改为国务院总理,直到逝世。建国初期,主持军委日常工作,领导组建东北边防军,参与制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并为贯彻这一决策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在50年代,协助毛泽东组建空军、海军和陆军的技术兵种,以实现人民解放军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随后领导组建国防科技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主持研究、试验导弹、核武器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为核武器和各种型号的导弹的研制成功做出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保护干部,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做了各种形式的斗争。1971年,他协助毛泽东机智、果断地处理了“九一三”事件。1975年,他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976年1月8 日在北京病逝。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方面的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周恩来选集》。
  

 

邓小平同志

 (1904年-1997年)

邓小平同志军装 

       邓小平(1904年-1997年)于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协兴场牌坊村。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赴苏联入中山大学,1926 年底回国。1927年春被派往冯玉祥的国民联军中做政治工作,任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处长。后调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曾参加“八七”会议。1927年底至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6月,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南宁领导广西党的工作。12月,同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和政委。1930年2月,同李明瑞、俞作豫等发动龙州起义,建立第八军,兼任政委。同时领导创建左右江苏区。10月,同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部离开右江苏区,转战于广西、贵州、湖南、广东边境地区。1931年2月按前委决定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8月到中央苏区,在中共地方组织担任领导工作。1933年,在任江西会昌、寻邬、安远三县中心县委书记时,从实际出发,发表了有利于反“围剿”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意见,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被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地批判并被撤职。后调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不久主编《红星报》。1934年底,在长征途中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第一二九师政委,同师长刘伯承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游击战的方针,确定立足太行山区,依托山区向平原发展。1938年春,参与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挫败日军对晋东南的进攻,创建晋冀豫根据地。7月到冀南,指导整顿抗日武装,建设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挖沟破路改造地形,以增加日军“扫荡”的困难,推进平原游击战,巩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底,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邓小平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同制造摩擦的国民党军将领多次进行谈判。1940年3月,同刘伯承指挥部队歼灭进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为反击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 年4—8月,同刘伯承领导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日军控制的交通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8月,同刘伯承指挥部队参加由八路军总部发动和指挥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为改变日军在华北推行“总力战”和“治安强化运动”所造成的抗日根据地被严重蚕食的情况,强调以武装斗争为核心,面向敌占区和交通线,敌进我进,全面对政。同刘伯承一起指导部队实行主力地方化,大量组织武装工作队,渗入敌占区,瓦解敌军,争取群众,建立隐蔽游击区,挫败日军对根据地的蚕食和多次残酷“扫荡”。1942年5月,赴中条山检查指导工作,推动了该区的对敌斗争。9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领导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生产救灾,渡过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1943年10月任北方局代理书记,领导部队整训和根据地建设,组织对日伪军的连续攻势作战,不断扩大解放区。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委。同刘伯承奉命指挥部队率先反击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9月,发起上党战役,全歼侵入解放区的阎锡山部13个师。然后挥师东向,命令主要领导干部亲临前线,保证集中优势兵力,于10月下旬实施邯郸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军,争取高树勋率新八军战场起义,挫败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企图,取得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和组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随后加紧练兵备战,于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同刘伯承率主力在陇海路两侧进行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九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后来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1947年6月,奉命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十二万余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调动、迷惑敌人,然后实行中央突破,疾速南下,摆脱敌军二十多个旅的前堵后追,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行动和西面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东面的陈(毅) 粟(裕)集团相继挺进中原,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进人大别山区后,在无后方依托、深入敌腹地的情况下,邓小平激励部队发扬为革命全局的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英勇歼敌,严守纪律,发动群众,克服困难,重建大别山根据地。11月底,当蒋介石调集33个旅向大别山进行轮番“进剿”时,他率大部主力坚持内线斗争,主力部队化整为零,采取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的方针,将敌人牵到外线,以小部队牵制敌人的大部,以大部寻机歼灭敌之小部,保障刘伯承率主力一部回渡淮河,完成战略再展开。1948年3月,同刘伯承率主力出大别山区,与陈粟野战军、陈谢集团会师中原,继续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大量歼敌,扩大中原解放区,使国民党军进一步陷入战略被动地位。5月,他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粟裕、潭震林一起指挥中原野战军(后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三野战军),同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决战。11月15 日,与刘伯承、陈毅率部攻占宿县,切断徐州和蚌埠两地国民党军的联系,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随后同刘伯承等率中原野战军主力迎击由豫南北上准备接应徐州之敌的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经23昼夜激战,将该敌歼灭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地区,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共歼灭敌56个师,55万余人。1949年3月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4月,与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其他领导人一起,继续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长江下游发起渡江战役,攻占南京、上海,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11月,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与刘伯承率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执行中央军委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方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的配合下,歼灭国民党军94万人,解放贵州、云南、四川、西康(今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四省,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政委,同贺龙等采取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在两年内剿灭大量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10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联合发布进军西藏的动员令,19日,解放军占领昌都,对西藏的和平解放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1952年调中央,任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9年任中央军委常委。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遭错误的批判和打击,失去一切职务。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5年,毛泽东称誉他“人才难得”,由毛泽东建议,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他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明确提出整顿军队首先要整顿领导班子,改变机构臃肿、领导软弱无力和纪律松散的状况。在此期间,同当时拥有很大权力的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1976年再度遭诬陷而被撤销一切职务。
  
        1977年7月,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8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军委副主席。随后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77年主持军委工作后,重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奋斗目标,强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走富国强兵的道路。要求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官兵的政治、军事素质。按照精兵、合成的原则改变军队“三三制”的编制为集团军体制。提出裁减军队员额。要求干部实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根据未来作战的特点和中国国情,进一步明确和充实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基本内容。加强军事院校建设和军事学术研究,重视干部训练和实兵演习,提倡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积极促进国防科学研究和军事工业生产,加速装备现代化,全面提高部队在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张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1997年2月19 日在北京病逝。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邓小平文选》。

江泽民同志

 

江泽民同志军装

 

胡锦涛同志

 

胡锦涛同志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