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先生—龙泉寺讲座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53:58
二、怎么修学?      时间: 2010-03-20 二、怎么修学?
  第一点,修学有序。就是佛经上所说的“次第”,但是我所说的序,并不是严格的时间的线性的这个序,而是不同的人心路,“心”开悟之序。人的善根不同,有上根的、有中根的、有钝根的。不同的人,我想顺序,实际上是有不同的。师父们常给大家讲的戒定慧、闻思修、信解行证。这是一个逻辑的排序,你只有虔诚地守戒,你才能够在适当做成的时候,才能够定,定中才生慧。声闻之教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修。你要知道怎么修,你应该怎么去做,这是要有逻辑的。但是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我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这是我在读佛经和儒家经典的时候,我自己的一点体验。我比不上大家,比不上出家人,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修行,过堂、做功课和坐禅。但是行住坐卧莫非佛法,我在行住坐卧中来体会。严格地说,我最初并不是从佛经上得到一点体验的,我是在做当中体会的,但是这不够,还要回过头来再读佛经。在读佛经的时候,我自己认为,豁然开朗、升华了,原来我所做的有些不符合佛法,有些恰好和佛法吻合。时间次第不一样,但是逻辑的次序是这样的。
  这里我也强调,戒是重要的。佛圆寂之后徒弟们没有老师了,他留下遗言,以戒为师,这句话流传至今。我不用佛陀这句话,而是用《楞严经》中的一句话,“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无论出家还是在家都要受戒。但是,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有的时候,有点犯了戒法,那怎么办?忏悔。
  声闻也是重要的,《华严经》上说“若因精进,其闻思修,则名为智。”
  信是重要的。你光哇啦哇啦在那儿读,你心中没有信仰,没有一种心的皈依,只有仪式上的皈依,那是不行的。我打比方,无信就像那通往一个美妙境界的门,有门而不入!怎么能得到正信呢?有闻、有思、有修行等等,也就是师父所开示的修学次第上的东西都要有。在这里慢慢培养自己虔诚的信仰,我认为无论说了多少,关键的问题是你要发心,其中很重要是见性!
  何谓见性呢?平时我们没有这个思考,所以静下来想想,到底你心里追求的是什么?没有高尚追求的人可以醒悟,我过的有什么意思呀?早上起来擦把脸,老婆给准备好了一杯牛奶,咕咚咕咚喝完了,哒哒哒哒下楼,开着汽车呜呜呜呜到了写字楼,噔噔噔噔来到办公室,刷卡,坐在计算机前面哗哗哗哗,午饭连楼都不用下,就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吃外卖盒饭,吃完弄瓶矿泉水一喝,接着继续敲电脑。晚上快下班时,老板说:“咱们的活很急,大家都加班。”一加班加到十点,累得全身都瘫了,开着宝马车回到家,孩子也睡了。一见面老婆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别提了,加班!嗯呀,不说了,不说了。”咕咚!倒在那睡着了。第二天又是如此地重复生活。让他想一想,我奔的是什么呀?长此以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的价值在哪里?就在别墅么?就在存折上的钱不断加零么?一部车不够买两部,两部不够买三部,三部不够买十部,开都开不过来,年检都忘了。这时候他如果不满足了,觉得空了,好了他开始见性了。原来人除了物质外,更高尚的是精神,这就是见性。
  怎么去修这个精神?你或者学佛,或者学儒,或者学道,都会引导你向上的。关键是发心,发心就能见性,见性则成佛。发什么心呢?发菩提心。行是学之果,学的时候要有行动。我知道龙泉寺的居士们都有行动,常年都有很好的善行。行即是修的果,同时又是修的途径和表现。行很关键,行什么呢?不外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喜,要给自己的亲人、周边的人带来喜悦,喜也是一种舍。舍,你可以有捐献,帮助我们龙泉寺这个道场修得好一点,可以避风雨,但是更重要的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师才走入上位,那就是度人。
  第二点,皈依有宗。中国的七宗,一个禅宗到后来又一花五叶,它出现是有因的,我们不是讲因缘吗?这因是什么呢?不同的大师对佛法思考的角度不同,不同的时代,社会有不同的需求。每一个宗都有自己的本经,《妙法莲华经》是天台宗的重要的经典。净土的本经是《阿弥陀佛经》等。本经不同,法门也不一样。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因人、因地而异所定,八万四千法门说的就是一个法,不同人、不同场合他就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不同的开示,慢慢就形成宗了。佛陀灭度几百年后的印度,佛教本身就是宗,也是宗很多,但是它目标是一样,视缘起而定。在中国,突出缘起性空的三相宗,万法为师,天台就一念三千,讲止观,止观兼修,这些都是法门的不同,方便,但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心清净,实际上就是培养我们信众的自立,你要提升不能老靠外力,需要培养自立,最终目标是发菩提心。今天我们多数的寺庙都是禅、净兼修的,所以我在佛教界提倡,这样还不够,其他宗,特别是律宗和唯识还是要发展,虽然它很难。我仿照偈语写了两个偈子,第一个偈子:“花有多叶,教有其宗,兼收并蓄,有本圆融。”也就是佛教很多宗,有七宗,对于学佛的人到一定水平,要对各宗都有所了解,但是你要皈依一个宗,否则就乱了。圆融,可以看到七宗之间是相互沟通的。我们不能说在天台宗里就没有禅宗的东西,没有华严的东西,只不过重点不同,视角不同而已。第二个偈子:“万法无法,方便多门,殊胜非一,菩提为真。”方便多门是佛陀的开示——教法,佛教也走有一段时间,也有门户之见。如果认为我这一宗才是殊胜的是不必要的,“殊胜非一 ”,那么关键就是,是不是“菩提为真”。
  第三点,动静皆修。学诚法师曾给大家开示,“上从佛道是静中修;下化众生是动中修”。我这么体会学诚法师所说的内涵的,如果一个人不静,心猿意马,声闻不入,不悟佛道。因此要得佛法就需要静,你安静了就可以慢慢得到纯净,安静而纯净了,你就升发了一种敬,崇敬恭敬。对谁崇敬?对谁恭敬?对佛陀,对为弘法做出无数贡献的众菩萨,对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一句话——三宝。所有的出家人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做出了表率,佛法就更不用说了。不动也不行,不动形同枯树,或停留于知,就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得解脱。下化众生,就是行、证。怎么证呢?我说点个人体验,当我教学生,学生进步了,当我说了一个道理,我刚说半句,学生把下半句回答出来,这是知识;当我开导一些人的心灵时,这个人的心态从失望变成希望了,有自信了,生活改变了,我这时候的愉快是言语无法表达,同时我也得到了提升。佛经常说不可言说,真是啊!到了这种境界真是不可言说的,只有自己能体会,夫妇之间有时语言都沟通不了。这是证的一端。我非常赞成学诚法师的开示,动静皆修,历史上高僧大德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教导。《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关键是不能失掉菩提心。因此我又有一个四句偈:“持守大乘,生大愿力,利乐有情,转化无明。”
  第四点,法不外求。这里面全是历代高僧大德所说的,坛经上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兔子什么时候有角,事实上没有。法不外求,向哪里求?在自性上求!在本性上求!我们所说闻思修的思,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反思自身,不要尽想用佛经上的话或师父开示的话,要真正拿那些话对照,自己反思自己过去所作所为,昨天所作所为,反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是否洁净?受想行识是否纯正?意有所蔽,是否敢于自责?自性在哪里?行是否发自自然?行中是否证得菩提?我的自性在那里?是善的还是恶的?在这自性上有什么灰尘没有?有,拂拭去了么?如慧能大师说的,如果说本来没有明镜台,那就不用拂拭它。他说的是佛法,我们心还是有的,自性还是有的。我做的善事是不是发乎自然?还是经过一种强制自己,师父这么教导,那我就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你做的正好和佛教的教导吻合!我们常有这种情况。
  各位善知识,我每天都要看电视,在座不管是善男子、善女人,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谁没有流泪!为汶川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流泪;为我们的战士流泪;为我们的志愿者,包括我们很多出家人舍身救难流泪。当我们在网上所看到的那些撕人心肺的诗歌,或是对汶川人民鼓舞的言辞,我们也会流泪。这就是发自自然,没有谁强迫你,没有谁要求你。行到这样的境地,还要反思,反思我的行中有否证得菩提,我想这样的反思,就是自净其意。不管在家、出家,有罪当忏悔,忏悔得安乐,你自己没有悔恨之心,那就永远是痛苦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维摩诘所说大乘经》:“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即具足。”出家也是一种方便,我们在家一样也可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我们讲人人都应发发四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认为发菩提心就是觉悟,让自己觉悟是学佛的出发点,也是学佛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