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的日本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8:27

清宫旧藏的日本画

  以庋藏数万件中国古代书画闻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清宫旧藏、社会认购、收藏家捐赠等途径,陆续地收存了百余件国外画家的艺术品,其中以日本画家的作品比例最大,约计80余件。它们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佛像等多种创作题材,及轴、册、扇等各种装裱形式。其中有日本画坛上颇具影响力的画家雪舟等扬、雪村周继、狩野永悳、丰原国周等人的优秀作品。通过这些藏品,我们既能看到自古以来中国画对日本画的诸多影响,也能了解日本画在自己文化风土中的不断自我塑造。
  于清朝晚期进入皇宫的日本画《人物图》册,纵30.3、横33厘米,为做工讲究的经折式装裱,共6开,每开对绘2图,计12幅图,由日本浮世绘画家丰原国周和磨重合作,各绘6幅。
  浮世绘始于17世纪,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江户市民阶层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风俗画,以现实生活中的瞬间欢乐与享受为创作主题。浮世绘的表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刻制印刷而成的木版画,另一种是比版画更珍贵的手绘而成的肉笔画。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国门开放,掀起了一切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美术亦不例外。艺术家们纷纷学习西方的明暗法、透视学、解剖学等绘画表现形式。与此同时,浮世绘在国内已难以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而日益衰败,而在国外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西方艺术家的喜爱,并对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丰原国周(1835——1900年),号花蝶楼、一学斋、丰春楼等,是浮世绘样式终结期的代表画家之一。他擅长于肉笔画,《人物图》册便是其代表作品,从这本图册的绘画面貌既可以看到他对浮世绘传统的继承,又可看到他对西方绘画的学习和借鉴。
  《人物图》册的创作题材,显然承继了浮世绘的传统——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反映社会的人情世态。画中描绘的对象主要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如歌舞伎雅集、农家女收割、纺织女煮蚕茧、平民女子出行等。在表现这些市景民俗时,作者力求在审美上达到带有纯粹日本精神的古典和歌式的境界。因此,他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理想化的情调,并在人物造型上追寻浮世绘已程式化的表现手法,所绘人物虽多,行为各异,但无论是劳作的女性,还是演艺场中的女子都被描绘成妩媚轻盈,手脚纤细的美女。她们的面部缺少个性化的特征,均为椭圆形的面庞,细眉吊目,勾鼻樱口。人物表情亦单调统一,皆呈似笑非笑状,没有因环境的不同而神态有所变化。
  丰原国周对西方绘画的借鉴,在这些图画中主要表现于透视法的运用上。为了突出主题,画中人物均为近景,以工整细腻的笔触,描绘得高大、逼真和写实。
  山峦、寺院则作为远景,以没骨写意的手法进行轻描淡写的涂抹,显得平缓低矮,若隐若现。通过人物与景观间近大远小、虚实对应的透视关系,不仅成功地拓展了画面的纵向空间,而且将梦幻般的气氛融入平易近人的庶民生活中,增强了浮世绘所追求的理想化的抒情诗意。丰原国周在画中对图案立体效果的刻画,同样也体现了对西方绘画的借鉴。他在对和服,尤其是歌舞伎身上的和服纹饰进行精心描绘时,借助色彩间的和谐搭配,相互衬托,以红、黄、赭为主的暖色调与群青、石绿为主的冷色调间的明暗色差,从而大胆地摆脱了日本传统的平面装饰表现技法,使图案纹饰的花、鸟、公鸡等具有呼之欲出的强烈工艺效果,成功地展示出日本和服的庄重、高雅和绚丽。
  当然,丰原国周在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手法上也存在着不足,其中最明显之处是在表现农妇收割场景的画面中,描绘驮麦子的马就极不合比例,透视关系也不对,牠与农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却仅有农妇的一半高,并只画出三条腿。
  看来作者作为没有经过系统的西方绘画训练的画家,在素描关系的形象整体和细节的把握上还很不成熟,这是在引进外来绘画技法初期不可避免出现的幼稚现象。但尽管如此,丰原国周的《人物图》册终归是对浮世绘创作的一个补充,是件难得的优秀作品。从审美角度看,它虽然是现实与理想相交织,但对于了解19世纪日本的社会时尚以及人们的生活、服饰、用具等,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