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節日與月日代碼重疊的符號思維一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8:16

專家:中國節日與月日代碼重疊的符號思維一致


2010-10-22 08:51:31   華夏經緯網

相關專題:     今天,當我們強烈呼籲保護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文化的時候,不能不對中國民俗節日文化傳承的瀕危狀況做出分析,特別是對它們瀕臨失傳的原因進行論證。

  民俗節日在中國民眾農耕生活中經過了幾千年的自在的、自發的傳承,早已經形成了世世代代傳習不斷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每一個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對穩定的完美和諧的特徵。

  一、中國民俗日曆的節日與農業耕作和自然季節時令的完美和諧

  在中國,民俗節日曆來被叫做歲時節日,歲時源於古代曆法,節日源於季節氣候,也可以說,在農耕文明語境中的節日是由年月日時和氣候變化相結合排定的節氣時令。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經看到了十分完備的古代曆法紀年。在古代文獻《逸周書·時訓》中就有了最早關於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古代農曆把一年化為四季,每一季大約90天,全年約360天,按照一年氣候的變化,分為5天“一候”,三候為“一氣”,全年“二十四氣”,俗稱“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排定並不是隨意性的,而是有嚴格的天文學科學計算為基礎的。從冬至這一天開始計算,太陽運行黃經每增加30度(約歷時30天),就過到一個“中氣”,運行360度,正好經過十二個“中氣”,共計有: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等。再從小寒這一天計算,太陽黃經每增加30度,就過到一個“節氣”,增加到360度,正好經過十二個“節氣”,共計有: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等。由“中氣”和“節氣”交替運行,構成了中國農曆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其中二十四節氣時令在民俗節日構成中至關重要。在這裡,“節”的概念正是把歲時季候的漸變過程分解成像草節竹節一樣的間距,把節氣相互交接的時間叫做“交節”,由此轉意為“節日”。最早有“四立”“二分”“二至”八個節令成為重要節日,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它們是標誌農耕四時陰陽始末的節日,幾千年來,保持著農耕文化生活與大自然季節氣象、生態環境完美和諧的特徵。其中,清明節的突出發展,使其成為中國的重大民俗節日。

  二、中國民俗日曆的節日與“月”的朔望圓缺和諧—致

  中國民俗節日的排定,特別注重農曆一年十二個月的朔望,這幾乎是中國農耕社會過節的最基本的約定俗成標記。現行的公曆十二月與“月”的朔望圓缺毫不相干,很難在民間約定為節日。朔,月隱待出之日,是為“上日”,俗稱“初一”,又稱“元日”,正月朔日叫做“元旦”,如今有的把公曆新年1月1日也叫做“元旦”,其實和元旦的含義毫不相干。也有人極力主張把現時的春節改換日期,就因為他們忽略了傳統過年的正月初一元旦的“一元復始”的重要含義,是任何日期無法代替的。農曆元旦是農業中國一年中最早的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正如《玉燭寶典》所記:“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所說的三元,是指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當日是古俗中大慶大祭的節日,沿襲至今,不變不衰。

  望日月圓,是一個月的十五。古代秦漢時期的方士、道家測算月曆時,另有“三元”之說,認為“天官”之神主管“賜福”,生日在正月十五,是為“上元”,於是古代約定每一年的第一個望日為“上元節”。大慶大祭,發展成為“元宵節”。又認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為“中元”,古代約定為“中元節”,家家舉行祖先大祭,成為大節。又認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災,生日在十月十五,是為“下元”,古代約定為“下元節”,也曾發展為節日。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中秋,本來“仲秋”只指八月,後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於是八月十五成為“中秋節”。本來自周代以來,中秋節是迎寒祭月的節日,到了唐代發展成為祭月、賞月、玩月的喜慶團圓的盛大節日,沿襲至今。中國人幾千年來把自己的生活節拍與大自然的月圓月缺緊密協調起來,構成了完美和諧的節日文化。應當說這是人類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寶貴的非物質遺產。

  三、中國民俗日曆的節日與中國人月日代碼重疊的符號思維習慣和諧一致

  中國自古以來的農耕曆法一直使用“干支”紀年、紀月、紀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複,許多被看作是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難以記憶,逐漸消失;但是,人們卻在許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習慣性地選定了月日代碼數字相互重疊的日子,作為節日流傳下來。於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節;“二月二”春龍節,俗稱“龍抬頭”日;“三月三”上巳節,也是許多少數民族的歌節;“五月五”端午節;“六月六”天貺節,俗稱“曬蟲節”;“七月七”七夕節,俗稱乞巧節;“九月九”重陽節。在中國人的節日觀念中月日數字代碼的重疊是吉祥的神秘數字,其中“五五端陽節”“九九重陽節”被看作是除年節以外的重大節日。

  以上三個中國民俗節日的特徵,其實正是中國民俗節日構成的獨特依據,無論這許多節日在發展中吸納了多少歷史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元素,它們始終作為中國人傳統節日的根基,伴隨著祖祖輩輩數以億計的農耕群體,從遠古走來,直至現在,中國民俗節日和它的母胎“農曆”曆法,事實上始終與全世界10多億華人息息相關,融為一體,不可分離。近百年來,在中國推行的公曆曆法,連同公曆的法定節假日,雖然已經統領了全社會外在的生活秩序,並和國際接軌,但是,在生產與生活實踐的所有細節中,在內在的文化心理和情感中,“農曆”及其民俗節日依然發揮著強力支配作用。正因為中國民俗節日形成了自己有節律的排序,並分別擁有各自的豐富內涵,所以中國這部萬世一係的“農家歷”,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作,它本身連同它的重大民俗節日都應當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它將繼續保持著它固有的文化活力。

  當前,在沸沸颺颺的保護中國民俗節日傳統的議論聲中,人們努力回顧傳統節日活動內容和表現形式已經形成熱潮,這當然是很必要的,但是,面對似曾相識的傳統節日,喚醒人們對產生民俗節日的農耕文化根基與構成民俗節日習慣規則的深層記憶,就成為更重要的事。因為,有幾代人已經對屬於自己的民俗節日的由來和發展十分陌生了。

  那是因為,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民俗文化連同它的民俗節日,經歷了兩大歷史階段的強力震蕩,使民俗節日傳承的鏈條急速斷裂,使豐富多彩的節日內容和形式變得異常支離破碎,黯然失色,無聲無息,使民眾固有的文化生活遭到不應有的破壞,使民眾的文化心理和民俗感情遭受了不應有的傷害,使民族精神受到了沉重打擊。

  這兩大階段的強力震蕩,一個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極“左”思潮時期“掃四舊”的“革命化”政治運動衝擊波,另一個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市場經濟衝擊波。這兩股巨大的衝擊波,使中國內地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傳統經受了一場又一場史無前例的強烈震蕩,震蕩的成果目前還難以評說,只看震蕩的後遺症就有最突出的症候,那就是使現代人失去了太多太多的文化記憶,其中也包括失去了獨具中國農耕文明特色的民俗節日的文化記憶。喚醒節日民俗文化記憶的措施主要有4條:

  一是建議在依法保護法定節假日春節等傳統節日的基礎上,儘快立法保護其他重大民俗節日,並給予假日的認定。同時相應地立法保護55個少數民族特有的重大民俗節日。建議經過鑒別分級認定它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並對它們實施有效保護。

  第二,鋻於中國大大小小的民俗節日與傳統農曆曆法密切相關,幾千年的中國農耕文明史充分證明,中國農曆(或稱“農家歷”)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至今在全世界華人社會生活中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當之無愧地理應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和非物質遺產的優秀代表作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受到保護。

  第三,所有關於民俗節日的口頭或非物質遺產的文化多樣性資訊,不僅應當進入媒體的傳播系統,而且還應當納入大、中、小學和學前教育的知識體系進行生動活潑而有效的傳習。

  第四,建議政府和社會各界倡導和支援民間辦好或過好民族民俗節日,對於盛大的節日活動,政府和商界財團應當給予適當的財力資助。

  因為民俗節日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和整個民族的社會文化發展緊密相連,所以,我們不能不大聲疾呼、儘快喚醒傳統民俗節日的記憶,刻不容緩。歷史的經驗警示我們,建設強大的國家絕不應該以砸爛傳統民族民俗文化遺產為代價,因為那樣做只會動搖立國的根基。現實的教訓昭示我們,建設富足的經濟社會絕不應該以拋棄傳統民族民俗文化財富為代價,因為那樣做必將大大損傷民族元氣和民族精神,使完成民族復興大業變成一句空話。因為,一個失去了傳統民俗文化根基的民族,必將永遠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烏丙安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