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2青牛先生在中华诗学院的演讲:《当代视角看诗词之浅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7:26
2010-11-1 19:50:57 讲师-青牛(11475051)
大家好,应叶吟兄的邀请,来给大家交流一次诗词路上的心得。虽然我实际上也浅薄的很,但一来盛情难却,二来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诗词是业余消遣,我说的好不好听听也是无妨的。我就介绍一下自己的体验罢。因为涉及太多的缘故,也给自己拟了几个题目,然后一一回答。希望能够给诸位同道一些辅助的参考。

1.为什么喜欢诗词,怎样看待诗词?

其实前一问不很必要,大千世界里每个人的环境际遇不同,尤其在现代社会,选择越发多了,我们既然此刻能聚在一起。已经说明了缘分,至于每个人自己的故事,交代不交代都不大紧要。没有一个普遍的意义。

我个人的话简单来说,就是少年时候看四大小说,对于文言这种已经疏远的文体逐渐有了一种近乎本能的亲近感。然后经了多了后,觉得很多事情涉及太多,总不能说的明白。

有时候介绍的很详细,但因为个体的差异,结论也不一样。在感情上亦然。最舒适的表达,其实是很简约的。譬如两个很多年不见的朋友,最温暖的话,不过一些真诚的问候,“你还好么”“我懂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诗词是一个没落的文种。这一点上其实很多都有共识,前面李子兄就说过式微。嘘堂先生也说过诗词舍网络断无出路。莼客先生建立留社的宗旨提到为传统文化留一脉香火。

五四后,旧体诗词在文学领域的忽视和教育上的缺位。有太多历史的原因。历史是种必然,我们不必纠结于过去。但显然地,在当下社会,一些疏远的东西正在回归。

实老实地讲,式微,无出路,都是相对而言。中华的文化,从来都具有太强的生命力。并且几千年下来,文化的内核已经深入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中。拿一天来举例。吃饭就可以见到每个地域,每个民族的差别。甚至我们每个人出门时的系鞋带这个动作,其实也是祖辈的无数经验的结晶。只是太过普遍,容易被忽略罢了。

我的乐观是基于,几千年的历史,十三四亿的人口基数,世界各地的华人圈子。诗词的确只是人们生活中很最普通的消遣选择。但是想彻底消失,也应该在百年之后。

我们一方面应该警惕。先辈们的经验,既然流传了这么多年,总有可取的地方。一方面其实也不必太过担心,既然已开始了回温,我们的后辈,比我们更聪明。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自然不会真正地将这样优秀的东西安全丢弃。

2.怎样看待诗词群体,以及唐诗宋词的地位。

诗词是文化的一种。确切说是艺术的一种。所有文艺都建立在人类稳定的物质生活之上。伯昏子先生在博客里有一次提到六十年的概念。从洋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解放前,这基本上差不多是一个六十年。解放到现在又是一个六十年。我们现在安定了,于是开始寻找精神上的信仰。

传统历法上有一个说法,就是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之后重头再来。西哲说,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按古时的结婚生子状态,差不多也是六十年的样子。

史就是这样。我们有很多想法,或者更正确更合理的建议。但是要整个社会都进入,需要一个时间。老一辈们因为战火或者已有的思维影响,接受新鲜的东西有些费力,并且效果也不很好。这个应该理解,并需要同情。因为几十年之后,我们已会成为老一辈。

作为一个时代的建设者,他们已经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并不是不能接受新鲜的理念,但是很多生活方式和思维都已成了习惯,即便想调整也需要很大的魄力。都已经看到了死神的那匹黑色马,怎么还能固执地强调和要求。大家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对于旁观,我们理当尊重,对于支持,我们应该感谢。

若我们因为强调自我的存在,而抹杀先辈的功劳。那么我们的后辈,自然也可以这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我们不能确定的知道什么就一定对。还有一条,如果放弃了前面的,后面又不能跟上。那样的断层其实会更严重。所以先人们说,不敢为天下先。

具体个案其实可以从教育体制来说,我们知道需要改革。但是如果下放了现在的老师,而没有足够多的人去补充这个空缺,那么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谁来负责。孩子们的父母谁来负责。整个社会谁来负责。

诗词是最接近真实想法和自我价值的文学表达模式,其实其他的艺术也是。只是没有文字这个广泛的民众基础,所以更难为普通百姓接受。我们今天有幸坐在这里一起讨论。不用说什么高昂的话,我们现在做的正要做的,都和传承有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是我们自己的,自然有责任。这应该是常识,而不是鼓动的口号。

嗯,更多是经验和想法。具体的技巧,其实我们都可以学来的,只要努力就能有所得。

再来说唐诗宋词,我们说这两个是最高峰。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的说法。譬如我们家有很多优秀的兄弟姐妹,不经意间去别人家时,就会有一个印象。这两个小伙或者那个姐姐,更容易被人记得。不是说一定就最漂亮。只是他们家没有,或者有一些地方不同。在唐朝,整个世界可以和我们比肩的文明,就那么几个。现在的欧洲还在战乱或者初建中。

宋朝虽然地域上不及唐朝广阔,并且有了契丹,金,大理,西夏,以及后来的元环视。但是事实上,在民众的生活状态,精神信仰,乃至教育普及等诸多方面,宋朝都是摇摇领先的。到了南宋,其实版图已经很小,但终究没有灭亡,并且在隔了元朝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后,仍然将传统传承下来。很能说明问题。

下面就是具体诗词篇目的分析和整理。

3.怎样理解前人评论中常说的是风神,气度。

拿唐诗三百诗七绝的一些篇目来看。我们先来分析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一句叫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这是古人总结的章法,我们具体来看。

起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江,夜,吴,层层深入而联成一体,气象宏大,而又按埋伏笔,何以如此寒雨夜依旧要来吴地。

寒是感受,江,夜是视觉。吴是大的地域概念。

一句给人的感觉就似乎挟带风雨而来,方文山《千里之外》你从雨中来,那样的歌词,比起这样的叙述就要差很多,这就是所谓的风神,气度。

当然,并不是说就有高下,这个跟时代,审美,文本的具体要求有关。

承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时间。送客,事件,楚山,地点。孤,心理。平明承夜,送客,承入吴。楚山,寒雨,江,亦相关联。且将起之意象转为虚境,无形中营造一种气氛,一种背景。

转洛阳亲友如相问,切取一个话别片段,而又加以洛阳亲友,则更见显其友情之真挚深沉。值得注意的是,转在技巧上另开一境,为结谋力之效,亦是承之发展延伸。

前面两句交代的很清楚了,在哪里,为什么来,要做什么。思维很清晰。

然后三句就具体说,你这一走,洛阳那边的朋友们如果在某个时候问到我。

结一片冰心在玉壶。结似只寻常答语,而其气度襟抱,跃然纸上。是以上品者,不唯以骨力胜。

最后说,我还是老样子。就像在玉壶的冰,虽然也会一点一点的被消释,但我不会变的。除非我死了。

诗词的妙处就是在两可之间。知道者自然会心一笑,不知道的朋友,也可以从比喻和情境里体会到一种亲近和温暖。

我没有明白地说,我抵死不改。在官场来说,也没有给太多的证据。但是从诗词来讲,艺术效果有了,感情到了,也很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一切都是那么的合适。

这可以作为风神气度的一种注解。但是这些从哪里来,其实答案就在前面的一些常识和想法

一个卓越的人,即便他什么都不做,那种从容镇定,举手投足间的自然。绝对动人。

这也可以和西哲所谓的贵族,连接起来。

时间关系,我在简单地举两个例子。比如李太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个不逐字逐句的解释,大家以后可以自己尝试。

我们诵读一遍,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他的视角很奇特。好像是一个仙人在俯视人间,明月出天山,这是怎样宏大的场面,即便千年以后的我们,通过卫星电视能看到其实不过也只是如此而已。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两句镜头一转就是几千里。下面的又是说的几千年历史、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这两句是稍微的总结,开始涉入个人的情思。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一个特写镜头,好像从几千年几万里而来,最后却集中落到作者此刻身上,虽然有历史本身的厚重感,但是并不那么令人悲催。

这或者就可以作为贺知章评李太白谪仙人的一个注脚。

凡人,甚至普通帝王的视角,都不会这样的宏大而有忘情的况味。除了贬谪下来仙人,难道还有别的注解么。

最后再简单举例一首王安石的作品。

愿为长安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斗鸡走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

王安石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一些历史的掌故,比如变法,比如拗相公。等等。

但是这个绝句,什么都提及。只劈空而来,说我愿意当长安的游荡少年,生在开元天宝年间,斗鸡走狗地过一生,不去关心天地的兴亡。

少一个没字,什么都没提及。

这里面有技巧么。我看不多,至少已经过了技巧的那个境界。但是略微知道的,都能理解他那种愤怒,激进,痛恨,无奈。

他要是在唐朝,要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过一个纨绔弟子的生活。但是他在宋朝,他是丞相,他有一个读书人的抱负,有儒家千年下来的气节,他不能不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但又实在做不了太多,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虽然只有二十八字,最多也不过千字,但是他能直指人心。连接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

好的,就这样了。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希望能与各位一起有所感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