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16:56
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AD%E5%8C%BB 

中医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以古代中国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而中医,是“起源与形成于中国,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1]。中医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医也指“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即中医师[1]

广义的中医,指的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如汉医、藏医、蒙医、苗医等,佛医、道医等等。

狭义的中医,指的则是汉医。1949年之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清后民国,也用国医来称呼。汉医,一是来自日本之称,一是来自清代的称呼。[2]

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3]。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4]

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并不相容,然而,当今之科学期刊已多有论文研究之,并试图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中的部分现象和治疗机理[5]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定义“完整医药体系”这个概念时提到中医学:“NCCAM(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把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可能反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如中医学和印度阿输吠陀医学。完整医药体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机体有自愈的能力,这种自愈可能涉及到了应用情绪身体精神的治疗方法。”[6]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 1.1 古代(经典)中医史
    • 1.2 现代中医史
  • 2 基础理论
    • 2.1 古典基础理论
      • 2.1.1 精气学说
      • 2.1.2 阴阳学说
      • 2.1.3 五行学说
      • 2.1.4 藏象学说
      • 2.1.5 气血津液
      • 2.1.6 经络学说
      • 2.1.7 病因学说
        • 2.1.7.1 发病
        • 2.1.7.2 病机
    • 2.2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 3 诊断方法
  • 4 治疗方法
  • 5 学科分类
  • 6 中医学典籍
  • 7 流派及医家
  • 8 中西医学的异同
    • 8.1 医学理论体系
    • 8.2 诊断疾病的思维方式
    • 8.3 治疗的思维及方法
    • 8.4 疗效验证方法
    • 8.5 知识传播方式
  • 9 反中医运动历史与观点
  • 10 节日、文化遗产
  • 11 相关条目
  • 12 注释
  • 13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

主条目:中医史
中医穴道图表古代藏医挂图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晰,体系非常完善。

[编辑] 古代(经典)中医史

中国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神农炎帝更是尝尽百草,并且用解毒。相传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分科。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说,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 当时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制度。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期名医辈出,秦国有名医医缓齐国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后世则尊称他为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令史"。 秦律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将受到处罚。秦代的《封诊式》对法医鉴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人命案件中,鉴定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检验完成之后,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称为“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鉴定现场勘察报告。秦代还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传染病医院——“疠迁所”,并制定了最早的治疗传染病的隔离制度。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中记载:当时规定,凡经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公乘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并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采用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伤寒论》中归结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经由这两种方法辨证论治后,再采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疾病。“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性质而归纳出来,“六经论治”是整个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医学上的具体运用。东汉末年,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术进行手术的人,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物,还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体操“五禽戏”。可惜华佗所著医书的《青囊书》最后被付之一炬。在汉代,大量的医药和历算等书籍传入西藏(《西藏王统记》记载)。在汉代还出现了专门性的妇科医院,西汉时的“乳舍”,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医院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问世了世界上最早的两本儿科专著,即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和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医学院。到了公元6世纪,隋朝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太医署”,署内分医、药两部,太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下有主药、医师、药园师、 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师生最多时达580人之多。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药方多达5000多个,出版了《大医精诚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三本医学著作,后世尊称他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突厥高句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到了在唐末宋初,儿科专著《颅囟经》问世流行,而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公元1032-1113年)则受此书启发,撰写了著名的儿科巨著《小儿药证直诀》,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即太医局,医学分科已经非常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穴位,出版《图经》。北宋宋慈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明朝(1368年-1644),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这本书不仅是药物学专着,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等亚洲地区,在公元17、18世纪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另一方面,李时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大脑负责精神感觉、又发现胆结石病、利用冰敷替高热病人降温以及发明消毒技术的医学家。此外还有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苏敬的《新修本草》 、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大量医学典籍问世。自明朝中医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诸多的医学流派。同时在朝鲜研究中医的所谓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现代医学(西医)开始涌入中国,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开始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局面。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编辑] 现代中医史

近代,中国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并且重新认识到了中医的精妙之处。在国际上,中医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7]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8]。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编辑] 基础理论

[编辑] 古典基础理论

五行生克,图中表示的“心”、“脾”等名词在中医学中表示的是相关的一个系统,而不仅仅指的是现代医学的“器官”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1.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2.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3.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编辑] 精气学说

  •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 气是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

[编辑] 阴阳学说

  •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编辑]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编辑] 藏象学说

  •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 五脏:指,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 六腑:指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 奇恒之府:指“、女子胞”。

[编辑] 津液

  •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编辑] 经络学说

参见:针灸学腧穴
  •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编辑] 病因学说

  •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编辑] 发病
  • 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编辑] 病机
  •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编辑]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编辑] 诊断方法

主条目:中医诊断学

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编辑] 治疗方法

主条目:中药学
海马是常见的中药药引

治疗手段和方法丰富多采,既有一般内服药物的内治法,又有药物外敷、热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独特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气功布气等非药物疗法,还有以药膳为代表的日常食品疗法。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医处方,至少包括四项以上:情治(情绪控制)方面的指导;忌口(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运动的建议(游泳、跑步、导引气功等);中药的使用,或针刺、艾灸(前二者统称针灸)、推拿等。故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盘考量。

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传统药物注射制剂,被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此外,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天然动、植、矿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学品,加之多为复方制剂,配方时可采用相应的拮抗措施。

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例如: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编辑] 学科分类

周朝起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医学设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医科又分体疗、少小、疮疡、耳目口齿、角法等五科。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分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产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疮肿兼折伤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太医院分十三科后并为十科:即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书禁科。太医院分为十三科:即大方脉、小方脉、妇人、伤寒、疮疡、口齿、咽喉、接骨、金镞、眼、针灸、按摩、祝由。太医院初分十一科,之后并为九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伤寒、疮疡、口齿咽喉、正骨、眼、针灸。道光二年(1822年)上谕:“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敕令太医院废止针灸科。同治朝将大方脉、妇人、伤寒并为一科,故只分五科。

古代中医学按治疗方式分为[内医]、[外医]之分。

  • 内医

现代延续了部分内医。内医的治疗目的在于合。

  • 外医

现代绝大部分已经失传。外医的治疗目的在于驱病(驱邪)。 现代中医学则可分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两大部分

  • 基础中医学

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温病学中国中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

  • 临床中医学

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骨伤科推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气功科中医护理

[编辑] 中医学典籍

参见:中医典籍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例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

[编辑] 流派及医家

主条目:中医学家列表

汉书·艺文志》中,将医家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发展至今,可分为八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中西汇通学派

从古至今,知名的和传说中的中医学家有:(参见:中医学家列表岐伯扁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陶弘景孙思邈宋慈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张景岳傅山叶桂陈修园曹颖甫余无言唐容川秦伯未章次公赵绍琴张简斋施今墨程门雪蒲辅周左季云郑寿全谈允贤等。

[编辑] 中西医学的异同

自从西洋医学(又称为对抗医学)随着传教士由欧洲传入中国之后,两种医学体系的竞争与融合就一直在进行。

[编辑] 医学理论体系

世界上的医疗体系大致上可分成:

“拟人论医学体系”(神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超自然物(神灵)力量所造成的,如撒但神祇等,巫医乩童符咒等即属于此类。

“自然论医学体系”(经验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气候的变化、饮食习惯、人的情绪变化等。中医学寿命吠陀顺势疗法等即属于此类。

“科学论医学体系”(实验设计):经由设立假说、实验设计,并利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呈现结果,或借由科学仪器侦测所产生的医学,是近现代医学的主流,例如西医

其中前面两者被归类为传统医学替代医学,而后者则属于现代医学的主流。

[编辑] 诊断疾病的思维方式

中医诊断疾病是依望闻问切的结果来辨病及辨证,但也有只辨病辨证(例如急症或有专病专方时),或只辨证不辨病(例如遇到不知名的疾病、疑难杂症、或调理体质等)的情况。与西医在诊断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的是,中医常会强调“辨证(症)”。

感冒为例,西医师会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细菌性的感染,会鉴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并肺炎;但这些诊断对中医师而言,却不是最重要的。以中医的观点,需要分辨的是,这是属于风寒风热;若属风寒则又辨属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属风热则辨别病邪在卫气营血的哪个阶段等。

[编辑] 治疗的思维及方法

中医主要通过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人体驱除病邪,恢复正气。其思维可简约为攻补二类,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传统上,临床进行攻补有八个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称为八法。

中医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方剂,药方是医者的经验结晶。中医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即是实验的医学,尤其是经过无数的医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的临床人体实验反复使用,证实实际有效而被记载流传下来的经方时方等。直接面对疾病,掌握主证,选择对证的方剂进行加减,不拘泥于理论,以治疗疾病,这是中医精髓辨证论治的本来面目。

现代中医也有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尤其在中国大陆,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辅助诊断,中医师可兼用中药与西药为病患治疗。


通常有些病人在患顽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等疾病时,或者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所限,或者是患者所能获得的医疗资源所限,没有治疗的办法时,会求助于中医。但绝大多数人在外科、及病情恶化快速的严重病变的情况下求助于西医。

一种疾病可否治愈,其可能性多大在西医中比在中医中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可依循。

[编辑] 疗效验证方法

传统上,中医借由脉象及病人服药后症状的变化等来判断疗效。有些中医认为中医学很难进行对比试验,但现代研究中医学的学者,亦建立多种实验动物模型或进入临床人体实验,进行对比试验,来验证方剂或中药的疗效。

西医的治疗方法和药剂则是要通过科学的对比试验(比如使用安慰剂对比)来确认效果。

近年在台湾,各大教学医院或地区医院均普遍开设中医部,并承担中医药临床试验的任务。例如:2006年9月24日举办的“二〇〇六中医药研究暨临床病例学术研讨会”上,长庚医院北区中医部主任杨贤鸿发表“辛夷散治疗过敏性鼻炎随机双盲临床疗效评估”,在为期两年的双盲实验中,共收集108位病患,完成整体实验共有60位,其中包括实验组40位、对照组20位,并针对临床症状、鼻腔阻力、鼻腔截面积、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球细胞激素之分泌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辛夷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临床疗效,此疗效之机转包括T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的影响[9]。这是中医药科学与其医疗价值验证的众多科研举证之一。而其它具代表性的中医科研验证结果也在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网站有公开而详实的记录[10],提供有兴趣者一窥中医与临床的成效。

[编辑] 知识传播方式

中医的典籍大多成书于古代,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的《伤寒论》、明朝的《本草纲目》,使用文言或古人的口语、歌诀记载,今人不易了解,而增加传播的难度。古代中国官方亦不断搜集修订各类中医典籍,成为官修医书,并设有考试制度,而在民间则多以师带徒或家传的方式传承。近现代则成立中医药大学或学院等,对中医学进行的系统整理、研究、教学,而在民间也保留部分师带徒及家传方式。

中医和现代医学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医注重古人的经验。中医医生推崇中国古代医书,相反现代医学的研究者则更着重医学的发展。

西方医学不断推陈出新、开放新药品。中医则一方面对古代秘方,医书进行挖掘、搜集、考证、从中吸取古人的临床经验,并继续加以检视及运用,另一方面也不断以经方时方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进行加减,研制新的方剂,或借由改变剂型,例如中药注射制剂,来扩展方剂的治疗范围或加强其疗效。

现代医学则是根据成文的知识体系进行,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或药剂不对或有效,这种知识能很快得以传播。现代借由网络及传播媒体的发达,以及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的设立,中医的各种典籍及资讯亦逐步电子化而得到快速传播。

一般认为有经验的老中医医术较高明,经验对疗效有明显的决定作用。由于中医强调的辨证,借用中国哲学中阴阳五行的词汇来描述,使得经验很难以被了解。而在医经、本草、医案、医话等各类中医典籍中,均详细记载了各种方剂、中药的使用时机、炮制法、使用禁忌、副作用、误用后的症状及救治方法等,例如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卷四·马兜铃的注解中,提到“今人惑于钱乙补肺阿胶散一方,取用(马兜铃)以治虚嗽,百服百死”。

[编辑] 反中医运动历史与观点

主条目:废除中医

在中国,对于中医学的是否属于科学的问题,始终一直争论不休。学术界的争论可追溯到19世纪末,现代医学传到中国之后,一些主张医学现代化的人士,主张废除中医,中医学连带受到巨大的挑战。直到今天,中医学是否归属于科学、及中医药是否有效等,仍倍受主流科学界的质疑。

自欧洲医学东传以降,中医为科学与否,争议极大,两派各执一词,迄今在中国并无结论,兹聊列之。

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最早提出了废除中医中药的主张。在1915年江苏的袁桂生将“废五行说”作为一项提案交神州医药总会讨论,题为《拟废五行生克之提议》[11]。据医学捌号楼称可能是最早的提出废除五行理论的文章。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事业之障碍案》。

2005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将中医存废之争推向新高潮。

中国官方的说法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针对中医不科学的说法,荆氏认为“2005年11月19日国家将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是对此等论争的回击。”[12]董氏认为“在现代科学划界标准下当属于非科学范畴,而与伪科学截然不同”[13]。孙氏等认为按照萨伽德的科学划界标准,亦“不能说中医学是一门科学”[14]

尚有一些人认为,中医源于古人对人体与自然规律的感性感官认识,其本质并非科学(但可以用适当的现代科学方法去研究和发挥部分的中医理论),但她有超脱科学的可贵的一面。而“不是科学”也无法否定中医疗法的疗效,若据此断然否定中医,我们将失去很多可贵的文化资产[15][16][17]

[编辑] 节日、文化遗产

1929年在一场废除中医的尝试失败之后,上海中医药界人士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把每年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这是和中医学相关的节日。最近,中国新闻社报道“韩现在又计划拿中医当韩医,申请为代表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后[18][19],中韩之间有不少争论,部份是网友讽刺韩国起源论的恶作剧[20][21][22][23]

[编辑] 相关条目

  • 中医师
  • 气功
  • 中药
  • 针灸
  • 布气
  • 五运六气
  • 东医宝鉴
  • 本草纲目

[编辑] 注释

  1. ^ 1.0 1.1 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ISBN 7030151542 
  2. ^ 中医 汉医
  3. ^ http://public1.ntl.gov.tw/publish/sci_knog/56/34.htm 寻找现代华陀-谈中医应用
  4. ^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
  5. ^ ScienceDirect [2007-07-18].  (在内键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或相类字词,自会有结果,因其搜寻结果连结不定期失效,故不提供,请见谅。)
  6. ^ Guidance for Industry o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Products and Their Regulation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06年12月
  7. ^ Ted J. Kaptchuk, OMD Acupuncture: Theory, Efficacy, and Practice ACADEMIA AND CLINI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SERIES 5 March 2002 Volume 136 Issue 5 Pages 374-383
  8. ^ [1]
  9. ^ 顺天堂公司的新闻稿
  10. ^ 中华民国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
  11. ^ 文章发表于《神州医药学报》第二十六期
  12. ^ 荆志伟,《科学是中医的“紧箍咒”吗?——中医与科学相关问题的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7 (4): 11–13, ISSN 1002-0772
  13. ^ 董建栋,《浅论中医的科学属性》,亚太传统医药 (no. 7): 23–25, ISSN 1673-2197
  14. ^ 孙学刚、贾钰华、庞启雨,《科学划界与中医》,《医学与哲学》20 (9): 12–14, ISSN 1002-0772
  15. ^ 蔡璧名:《重审阴阳五行理论:以本草学的认识方法为中心》,《台大中文学报》第12期,2000年5月
  16. ^ 蔡璧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北:台大文学院,《文史丛刊》之102,1997年)
  17. ^ 蔡璧名:〈疾病场域与知觉现象:《伤寒论》中“烦”证的身体感〉,《台大中文学报》,23期,页61-104,2005年12月。
  18. ^ 中医还是韩医 中韩各持己见(简体中文)
  19. ^ 韩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简体中文)
  20. ^ 《孔子豆浆哪国的? 两岸反韩潮 朝鲜骂造假》,联合报国际中心,2008.08.20
  21. ^ 《释迦牟尼是韩国人?台媒假新闻愈演愈烈》,李光会,朝鲜日报,2008.08.07
  22. ^ 《台媒造假 韩媒反呛》,新台湾新闻周刊第647期
  23. ^ 《“孙中山血统”假新闻风波责任在于何方》,李明振,朝鲜日报,2008.08.02

[编辑] 外部链接

  • 中医介绍
    • 中医基础在线阅读(简体中文)
    • 中医书籍在线阅读(简体中文)
    • 中医药在线(简体中文)
    • 中国中医药信息网(简体中文)
    • 台湾中医网(繁体中文)
    • 中医药资讯网(繁体中文)
    • 中医大讲堂(繁体中文)
    • 香港中医网(繁体中文)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西医结合(繁体中文)
  • 文献查询
    • 生技、医化及中草药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繁体中文)
    • 电子中医药古籍文献(繁体中文)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AD%E5%8C%BB%E5%AD%A63个分类: 中医 | 中医理论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