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和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6:53

角的度量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一、课前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在一新鲜事物中蕴涵的许多信息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一时还难以全面认识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先掌握最基本、最简单的方面,然后逐步地认识其他方面。“角的度量”一课,量角器中所有的功能信息一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往往是一筹莫展。所以我考虑能否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聚焦,突出“知识胚胎”的生成,先减少信息量,将量角器回归初始状态,待时机成熟再逐步还原。
  二、课堂实践(片段)
  1.呈现“原始”状态下的量角器。
  
  师:这是很简单的量角器,它能量角吗?
  生:能。
  师:那么,它能量哪些角呢?
  生:可以量90度角。因为这个量角器上有90度的角。
  教师请学生指出这个90度的角,说明量角器的中心点是90度角的顶点,0刻度线就是90度角的一边,90度刻度线就是角的另一边。学生发现量角器上有两个90度的角。
  教师又拿出一个直角,请学生量出这个角的度数,同学们边操作边汇报量角的方法。(一般不要求表述得很严密,只要位置摆放正确就行。)
  2.改进“原始”量角器,增加量角器的功能。
  师:(如图)这个角是多少度?
  
  学生试量后觉得有困难,提出质疑:要想量出这个角的度数,必须将量角器增加刻度。教师顺势拿出第二个量角器(如图)。
  
  师:观察改进后的量角器,能量出哪些角的度数?
  生:能量30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180度这些角的度数。因为这个量角器上有这些刻度数。
  教师请同学们量量第二个角的度数,看看能否做到,然后请一学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汇报自己是怎么量的,教师适时组织其余同学给予修正与帮助。结果用上面的量角器量出第二个角是60度。
  3.改变第二个角的方向,让学生感知量角器内外圈刻度的产生过程。
  创设情境:同学们,请把你们刚才的角翻转过来,量一量这时角的度数(如图)。
  
  生1:我量出这个角是120度。(课堂上出现短暂的沉静,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生2:不对,应该是60度。
  师:真该谢谢两位同学,因为假如我们的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一种答案,那么多单调哇!(有意引起两种观点争辩。)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理由:因为量角器上的刻度明明白白显示的是120度。
  支持第二种观点的理由:这个角只是先前那个60度角翻转过来的,大小根本没变;再说这个角明显比90度小,不可能是120度。(持第一种看法的同学在事实面前承认错了。)
  师:看错了,是我们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我为同学们探索真理的热情所感动,谢谢大家!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正确度量这个翻转过来的角的度数呢?
  生:只要在这个量角器上从左往右再增加一排刻度,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教师顺势出示信封中的第三个量角器(如图)。
  
  (又一次改进的量角器上出现了两排刻度,指导学生观察内圈刻度是从左往右看,外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数。引导学生适时讨论:何时看外圈或内圈刻度。)
  4.第三次改进量角器。随着量角器的演变学生感觉到量角器的功能越来越大,量角器上呈现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了。学生的思维已不再那么片面和无绪了(如图)。
  
  师:这个量角器能量出哪些角的度数?
  生:10度、20度、……170度、180度。
  教师要求同学们从信封中拿出量角器,量出第三、四两个角的度数。
  
  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下演示并汇报测量的方法。此时,同学们对量角方法中的“两重一看”已有了清晰的印象,掌握了常规方向的角的度量方法,形成了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老师没有刻意灌输,而是在学生用简易量角器解决量角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5.第四次改进,让“完美的遐想回归现实”(如图)。
  
  师:这个量角器就是同学们手中的量角器,它能量出哪些角的度数?
  生:1度、2度……179度、180度。
  (让学生任意画角测量。)
  6.运用。
  师:体育课上,我们常常开展投掷活动,一位同学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用同等的力量三次投掷垒球。
  看下面的图后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观察、思考:投掷的距离与什么有关系?)
  
  生:要想掷得远一些,必须注意投掷的角度要适当。
  三、课后反思
  1.在探究中体验。
  当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信息时,老师及时呈现出简单的“量角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学生在四次“修改”完善量角器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教学超越了原先的设计,体现了“尊重课堂生成”的新理念。
  2.在争辩中碰撞。没有争辩,就无法“别同异”、“辨是非”。把60度的角翻转过来时,角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于学生受负迁移的影响,难免量出120度,这是教学中学生思维真实呈现的状态,如何把握教学中的这一生成性资源,突破知识的难点?教师适时引发学生争辩。学生在争辩中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从同伴身上学到了乐于思考、勇于挑战的态度,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欣赏。
  3.在应用中感受。如果一个人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很有价值,他就会喜欢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一种享受。数学有用,不是完全靠教师说教,而是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地捕捉数学信息,采撷生活实例,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中去体验。如最后一个环节,形象呈现投掷垒球的远近与适当选取“角度”有关这一事实,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