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阎锡山台湾故居 阳明山上试着盖窑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5:53
阎锡山 探访阎锡山台湾故居 阳明山上试着盖窑洞
2007年07月09日 1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故居室外,图中的张日明老人与阎锡山是山西同乡,从十五岁就跟随阎锡山,到台湾后任侍从警卫,今年已七十七岁,仍忠实地看守在故居。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阎锡山墓地就在故居附近。墓前斜坡上,用水泥雕成一个高大的“中”字。取意于阎锡山认为:处事、为人、为政,都要“发于仁,归于中”。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阎锡山墓地就在故居附近。墓地是阎锡山生前自己选定的。圆形的墓丘饰以灰绿色的马赛克贴面,原配夫人与他合葬在此。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图为阎锡山故居内灵堂里的供桌,桌两端整齐地码放有阎锡山著作《三百年的中国》(上、下册)、《世界大同》、《阎伯川先生要电录》、《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兵农合一选要》,供来访者自取。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中新社台北七月九日电题:探访阎锡山故居
中新社记者耿军王辛莉
台北人说:“阳明山上名人多,名人故事装满车。”名人寓所遍布阳明山,山上永公路二四五巷三十四弄二百七十七号是阎锡山故居所在。
从十五岁就跟随阎锡山、今年七十七岁的张日明老人,如约在故居大门口迎候记者。“欢迎你们,咱们说话音调都一样,真亲切!”头戴草编凉帽的张先生说。
张日明先生与阎锡山先生是山西同乡,随阎锡山到台湾任侍从警卫。他引领我们来到仅存拱形红砖残墙的废墟前,“阎先生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以‘行政院长’的身份,从成都乘飞机抵台湾的。最初居台北市内丽水街,一九五0年卸任后即搬到地处偏僻的这里。”张日明老人说:“当时我们是用一台卡车的发动机来发电。一九五四年这里才通电。最初盖了这五间石棉瓦的房子,按阎先生的要求,门窗都砌成家乡窑洞的形状。但是太闷热,北方人的阎先生受不了,我们又开挖山地、雕凿石块,盖起另一栋石屋。”
石屋距废墟不远。屋门左侧石块砌就的墙身上镶嵌有一块石刻,颜色较浅,字迹不显。张先生拿一块布沾满水往石刻上一擦,字迹顿时清晰。上刻:“我到台湾因不耐炎热与暴风雨的侵袭,建茅屋于金山山麓。移居以来,想起内地冬暖夏凉不怕风雨的窑洞来。我问台湾同胞:‘台湾为什么没有窑洞?’他们说窑洞有三个缺点:一潮湿;二空气不流通;三怕地震。适于北方不适于台湾。这三个缺点经研究完全可补救:使用洋灰就防止了潮湿;开前后窗户就能使空气流通;至于防地震,窑洞与楼房性质一样,是看建筑上的设施如何,我遂动念建筑一所窑洞。台湾房屋,中国式、西洋式、日本式均有,特取三式所长融合为一,为台湾同胞作试验。此窑洞命名为种能洞,因我向以种能观察宇宙,为配合我的宇宙观而名之。阎锡山中华民国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兵农合一节志于金山茅屋中”。
石屋很俭朴,每间十几平方米。居中一间现辟为灵堂,迎面墙上挂着孙中山题写的“博爱”,下方是阎锡山遗像,像前置放供桌,桌上摆有灵牌和两盏红色供灯,桌两侧整齐地码放有阎锡山著作《三百年的中国》(上、下册)、《世界大同》、《阎伯川先生要电录》、《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兵农合一选要》。“愿意看,就带走几本吧。”张伯伯诚恳地说。
右侧依序为客厅、餐厅、厨房。客厅内的书柜、书桌及藤椅破旧,角落里有块“阎院长故居”的木匾。张伯伯指着地上几只塑胶箱说:“市文化局要把故居作为市级古迹保护,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整理遗物,造册装箱。那只藤椅是阎先生生前最后坐的。”
餐厅的墙上有壁炉,“山上多雨,房子潮湿,常烧木炭。”张伯伯说:“厨师是从大陆带来的。阎先生饮食简单,爱吃面条、馒头,常吃的菜是红、白萝卜,山药,包心菜,白菜,豆腐和炒鸡蛋。每个月喝只鸡汤,鸡肉不吃。”左侧两间屋是卧室和客房,现存放装在大玻璃框内的蒋介石当年致祭时题写的“伯川先生千古,怆怀耆勋”,蒋经国题写的:“永念耆勋——伯川先生百龄诞辰纪念”。张伯伯说:“屋里太潮,字已发霉,天晴时我要拿到院子里晒。当年阎先生的孙女从美国回来就住客房。”
庭园不大。“原来种有美国橙子,后被大雨冲走”,张伯伯回忆:“阎先生怕暑,每天在室外的时间不到两小时,早晨散步,下午六时以后才到室外。”
张伯伯还引领我们来到几百米外的阎锡山墓地。墓前斜坡上,用水泥雕成一个三米多高的“中”字。圆形的墓丘饰以灰绿色的马赛克贴面,其间用水泥塑有“世界大同”四个大字,“世界大同”的间隙处下方,又分别嵌有四个“中”字,取意于为:处事、为人、为政,都要“发于仁,归于中”。
“墓地是阎先生自己选的。”张伯伯说:“当年这一带是金铜矿务局的土地,我们按每三千坪年租一百斤红薯的市价租下一片地。一九五四年夏天,阎先生散步时选中这块地,还说‘在这儿盖个草房房’。”
张伯伯指着墓前的土坡愤愤地说:“原来种了六棵茶花,有人趁下雨偷挖走了。我请人砌了护坡砖墙,又有人偷走砖。现在的人心不古啊!”
故居大门附近立有一块精美的金属牌,以中英两种文字介绍阎锡山及故居。张日明老人欣慰地说:“龙应台来过两次,李永萍任文化局长后也来过。她们对故居的修复保存很用心。”
阎锡山去台湾之后的日子
--------------------------------------------------------------------------------
文/黄愚
这个山西的土皇帝与老蒋貌合神离。中原大战,阎锡山与蒋介石直接对阵。而之前之后阎锡山也多次参与倒蒋行动,拥兵自重的阎锡山从没真正服过蒋介石。
当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倒台,蜂拥到台湾后,能有阎锡山的好果子吃吗?
阎锡山好坏也算条汉子,到台湾后,阎锡山依然到处拆台,不过他在政治舞台上活动的大限已到……
1949年1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下贵阳、遵义后,分兵三路,直指成都。
12月8日,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率“副院长”朱家骅、“总统府秘书长”邱昌渭等人,在一片凄风愁雨中,乘专机飞抵孤岛台湾。
阎锡山到达台北后的当天下午,即在寓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民政府”自即日起迁移台北办公。自此,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结束。
痛斥国民党 惹恼蒋介石
阎锡山刚到台湾时,还颇有几分卧薪尝胆、卷土重来的意味。他频频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复宣传到台后的施政方针,并多次发表演讲,批评国民党内的不团结,总结在大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决心立足台湾好好干一番事业。
殊不知,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正在重新考虑“国民政府”的人事安排。
蒋介石的用人政策,历来是以自我为中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史上,被称为“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曾几次倒蒋,甚至在中原大战中与蒋介石直接对垒。蒋介石对他一直心存芥蒂,但考虑到国民党刚到台湾,百废待兴,一切以稳定为好,所以对阎锡山还是比较客气。
虽然阎锡山有自己的个性,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行政院长”看似权力很大,其实是一切以老蒋的意见为是,老蒋说什么,他就得干什么。这种仰人鼻息的生活,阎十分讨厌,但也无可奈何。
尽管如此,阎锡山还是到处发表讲话,痛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同时对国民党内部帮派之间的矛盾十分不满,对国民党的一败再败的战略指导思想,多有责备之意。
阎锡山的讲话处处刺到了蒋介石的痛处。这些话如果让老蒋本人来讲,一点事也没有,而阎锡山却毫不顾蒋的面子,句句话带刺,这就使蒋感到难堪。于是,马上换掉阎的想法在蒋介石的脑子里形成了。
改组“行政院” 当了替罪羊
早在国民党逃台的前夕,蒋介石就卸去“总统”一职,由“副总统”李宗仁代之。而这时,李宗仁远在美国,按照国民党所谓“宪法”,“总统”、“副总统”缺位时,应由“行政院长”代行其职权。这就是说,阎锡山在台湾就应该是绝对权威。但蒋介石早就把这些所谓的“法统”丢在脑后,对“行政院”的工作,事无巨细,处处过问。特别是人事上的安排,蒋更是牢牢抓住不放。1950年元旦刚过,蒋便把阎锡山叫到办公室,说是与他商量“行政院”改组人选,其实就是通知他应该换哪些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形成了以下的人事任免名单:
一、谷正纲代理“内政部长”;
二、陈良任“交通部长”;
三、阎锡山辞去“国防部长”职务,由参谋总长顾祝同兼任;
四、“政务委员”张群辞职,由丘念台继任;
五、关吉玉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由俞鸿钧继任。
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谷正纲、顾祝同、俞鸿钧等蒋的嫡系接替了阎锡山的人马,就连阎锡山本人任职多年的“国防部长”一职,也失去了。
“行政院”改组,引起了国民党各方人士的不满。一天,阎锡山刚刚吃过晚饭,正在院子里散步,一帮四川籍的“立法委员”闯进了阎的官邸,他们气愤地质问阎锡山:“这次‘政府’改组,为什么四川这么一个大省,竟无一人‘入阁’?”
这一问,倒把阎锡山问住了。因为他名为“行政院长”,但改组人事他却不能做主。这次改组,他圈子里的人也“改”掉不少,但这怎么好与人明说呢?阎锡山一肚子苦水无处倒,自己没有落到好,反而当了老蒋的替罪羊,处处遭人埋怨。
辞别官场 著书立说
蒋介石频繁干预“行政院”事务,弄得阎锡山十分窝火,时间一长,他就产生了卸任的念头。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一脚踢开李宗仁,在台北正式复职。“登基”仪式完毕,阎锡山便向蒋介石提出了辞去“行政院长”的请求。
阎锡山提出辞呈,蒋介石心里很高兴,但嘴里仍假意挽留一番。第二天,蒋介石亲自来到“行政院”阎锡山的办公室,与阎长谈,安抚阎锡山。
3月6日,国民党“中央常委”召开由蒋介石主持的临时会议。会议批准了阎锡山的辞呈报告,决定由陈诚继任“行政院长”。
阎锡山打了一辈子的仗,到了老年,才似乎悟到什么。离职前,“行政院”召开了一个小型茶话会,为阎辞行。会后,有人将《庄子·箧》里的两句话“绝圣弃智,大盗乃止”送给阎,阎意味深长地说:“无珠宝而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阎锡山的这番话,表明了自己决心与世无争的心态。
卸去“行政院长”后,第二天阎锡山就将家搬到了台北地处偏僻的丽水街。搬到新家的当天,他就开始写《人应当怎样》。在这篇文章里,他表述了自己离任后对时势的悲观,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幻想。
从此,阎锡山深居简出,将自己关在家里著书立说。
隐居菁山 淡泊处世
半年后,阎锡山又由丽水街搬往台北市郊的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
菁山原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兴建的未成的农场。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进城,要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公路。附近没有村落,也没有电灯、电话、自来水。小道两旁,杂草没膝,人到时,野兔四处逃窜。
阎锡山来到这里之后,让人略加开垦,修建了一座草庐。
台北地处台湾北部盆地,每年夏季酷热难耐,且台风频频光临。草庐抵挡不住炎热和台风,他便想起了山西老家的窑洞。窑洞冬能御寒,夏能防暑,又不怕台风侵袭,何不在这里也建一座窑洞呢?他找来当地的一些老农询问:“为什么台湾没有窑洞?”那些老农回答说:“这里土地潮湿,不适挖洞。窑洞空气不流通,再说台湾经常闹地震,挖了洞恐怕也受不了震动。”
阎锡山认为,窑洞的这三个缺点,都有办法解决:窑洞四周糊上水泥,就可以防止潮湿;将窑洞前后各开一扇窗,就可以解决空气流通问题;至于地震,窑洞与楼房一样,楼房设计能防震,窑洞设计得好,也一样能防震。
于是,阎锡山便让人建了一座窑洞。窑洞建成后,他以自己的所谓种能宇宙观,将窑洞命名为“种能洞”。后来,他又向附近的台湾金铜矿务局租了一大片地,建成了一座“种能农场”。阎锡山在农场里种植了许多柑橘和松树。写作累了,他就在这里锄草种地,打发时光。
阎锡山的儿子在美国,他在日本也有许多亲戚。据说,他卸任后不久,曾一度想移居美、日,却没有得到老蒋的批准。让这个多年的政敌自由地出入美、日,蒋介石确实是有些不放心。现在听说阎锡山改变初衷,移居菁山草庐,专心著述,这正合蒋介石之意。没过多久,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亲往菁山探视。蒋果然看到脱下军服的阎锡山学问很有心得,一副心境淡泊、超脱世外的神态,蒋介石放心了。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十年。他一心读书写作,非重大的活动,不轻易进城。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然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会见客人,或者思考问题;晚上10时准时入睡。这期间,蒋介石曾多次上山来看望阎,这对阎锡山来说,也是一种“殊荣”。
雄心勃勃著书 天不惜人病逝
阎锡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但是自从卸任以后,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固然是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之故,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阎锡山来台后,从大陆带来的嫡系少,且从政多年,结怨、树敌太多。如他与蒋介石进行过中原大战,与“政学系”争夺过西南地方权力,与白崇禧争夺过“国防部长”之职……无形中把自己放到了与众人为敌的位置上。所以,他在菁山十年,除老蒋去看过他几次,陈诚接手“行政院长”后,出于礼仪,去看过他一次外,国民党政要中再没有其他人上山看过他。倒是一些报刊、电台影视记者,对这位经历了清王朝、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统治以及残留在台湾的国民党统治的“五朝元老”颇感兴趣,屡屡造访菁山。所以,阎锡山潜心研究的所谓“大同主义”中和哲学,常见之于台湾报刊,这对处于世人冷漠之中的阎锡山,多少也有了些慰藉。
1959年,阎锡山已是77岁。一天晚上,他伏案写作完毕,准备上床休息时,忽感心脏不适。第二天,他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医生便劝他住院治疗。他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因时时记挂尚未完稿的《三百年的中国》一书,没等痊愈便匆匆赶回了菁山。
1960年1月,《三百年的中国》一书终于完稿。阎锡山又雄心勃勃,开始研究《二十五史》及《十三经》。
这一年的5月2日,阎锡山忽然腹泻,第二天起床便发现腿部浮肿。经过医生治疗,身体很快康复。可是到了5月10日,阎早上起床后又感到不适,遂请医生来家治疗。第二天半夜,开始气喘。医生诊断为感冒转气管炎,建议入院治疗。这时,台大医院内科主任蔡锡琴赶到,诊断为急性肺炎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情已十分严重。
5月23日上午,阎锡山被送进医院抢救。到下午1时30分,阎病情加重,大口喘气,不久心脏便停止跳动。虽经医生大力抢救,但最终回天乏术,宣告不治身亡。时年78岁。
立下遗嘱 丧事宜俭
阎锡山死后,台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临致哀,并送一块匾额,上写“怆怀老勋”。
阎锡山死前,曾嘱其家属七点:
一、丧事宜俭不宜奢;
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
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
四、死后早日出殡不作久停;
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
六、碑墓上刻上他的日记第100段和第128段;
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补心灵》一遍。
夫人将他的日记打开,找到了第100段和第128段,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义以为之,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
阎锡山的墓地就选在他生前居住的菁山草庐地区后面。这里茂林修竹,远山如屏,淡水、基隆两河流左右萦绕,山下的台北市历历在目。
阎生前,曾制作挽联数副,嘱其家属在他死后,刻在他的墓地。其中有一副挽联写道:“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阎锡山一生积极反共,在死前,还痛惜自己不能追随蒋介石“回大陆去,而深感遗憾”。他一生从政从军,不得意的时间居多。这副挽联,正是他临死前的心境表露和无可奈何的哀叹
有关阎鍚山的视频:    http://v.ifeng.com/v/his/200804/y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