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从容应对一切病灾凶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06:09

12、从容应对一切病灾凶祸

【原文】老12,而壮者归焉,不穷34,而通者积5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6,天其不遂乎。

【译文】敬重老人,壮年人就会来归顺;不穷尽那穷困的原因,通达者也会滞留的;暗中做好事而且施恩不图报酬,对待贤者或不屑的人都一样。人有这三种品行,虽然也有大的灾祸,上天难道会不成全他吗?

【说明】本节亦是紧接上节,亦是围绕着修身而言的。不论什么样的社会的社会行为规范,都有一条,即敬重老人。为什么敬重老人壮年人就会来归顺呢?这个思想与孔子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是同义而不同辞,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是同一个思想,其实这就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孟子·离娄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於天下矣。”这个意思是说,伯夷躲避商纣王,住到北海边上,听说周文王所作所为很兴盛,便说:“为何不去归服他呢?我听说文王善于供养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纣王,住到了北海边上,听说周文王所作所为很兴盛,便说:“为何不去归服他呢?我听说文王善于供养老人。”这两个老人,是天下声望很高的老人,他们归服周文王,就等于是天下的父老都归向周文王了。天下的父老都归向周文王,他们的子女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们中如有施行周文王的爱民政策的,在七年之内,就能施行其爱民政策于天下了。这说明周朝之取代商朝而得到天下,并不是靠武力征服来的,而是周文王在前期所推行的爱民政策已经赢得了民心,所以周武王才一战而胜。如果周文王不施行爱民政策,二老不归,天下父老皆不归,周武王又怎么能一战而胜呢?所以,孟子下结论说,只要实行周文王的爱民政策,这种为政的最佳行为方式,七年之内,一个诸侯也就能取得天下了。这是关于敬老的问题。

不穷尽那穷困的原因,则通达者也会滞留的,这句话也很严重,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人也好,如果处在困境之中,一定要了解清楚根源,才能寻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如果不了解清楚根源,东撞西碰,肯定是摆脱不了困境的。所以,人才要修身,才要学习。没有哪一个人一生都是顺境,即使一生都是顺境,也有碰到想不通问题的时候,而想不通问题的时候就是困境。而只有把问题的根源弄清楚,才能解决问题。

暗中做好事而且施恩不图报酬,而且对待贤者或不屑的人都一样。人有这三种品行,虽然也有大的灾祸,上天难道会不成全他吗?荀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哪一个人一生无灾无祸无病,之所以修身,并不是要摆脱病灾凶祸,而是在病灾凶祸来临时,可以从容应对。而能从容应对一切病灾凶祸,也就是修身修好了。

——————————————————

【注释】1.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这里用为敬爱,敬重之意。

2.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荀子·成相》:“治之道,美不老。”这里用为老人、衰老之意。

3.穷:《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管子·乘马》:“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老子·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易·临·象》:“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郑玄注:“不穷,不止也。”《说文·穴部》:“穷,极也。”这里用为无穷尽,不止息之意。

4.穷:《左传·昭公十四年》:“分贫,振穷。”《荀子·大略》:“至无有者穷。”《楚辞·屈原·涉江》:“固将愁苦而终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广雅》:“穷,贫也。”这里用指为困境之意。

5.积:《庄子·无道》:“天道运而无所积。”《韩非子·解老》:“道有积而德有功。”《韩非子·心度》:“乱君亦有权有政,积而不同,其所以立异也。”这里用为滞留之意。

6.过:通“祸”。《易·大过·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易·小过·辞》:“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周礼·天官·大宰》:“八曰诛以驭其过。”《墨子·鲁问》:“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於国。”于省吾新证:“过应读作祸。”《韩非子·和氏》:“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睡地虎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过去福存。”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随部》:“过,假借为祸。”这里用指为“灾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