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旧物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0:05

徽州旧物事

后惟泰

古徽州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的文化遗存遍布城乡各地。徽州是我第二故乡,半个世纪的耳濡目染,徽州旧物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搜集整理,使我对徽州文化增添了几分真切的感受。

火桶

火桶,顾名思义,是一种放有火钵的木桶。古徽州山区几乎家家必备。早晨饭菜做好后,将剩下的炭火装进一只瓦钵里,再盖上热灰,山里人称之为火钵。

火桶有方的、圆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等各种形状。最简单的结构是,桶底放火钵,火钵之上,即桶中间有木制或铁制的栅板相隔。有的上面还有可通风的木盖。

火桶是取暖的工具。天冷时人坐在桶边的凳上,双脚踏在桶内的栅板上取暖。比较讲究的专门用来取暖的火桶是椭圆形的。约两尺宽,三尺多长,后高前低,后有坐位、靠背,前有踏脚栅板。人可以半躺在里面,设有两只火钵,坐位下一只,脚下一只,人坐在里面,再盖上布罩,全身都暖和。制作讲究的火桶,火钵是从桶侧面小门里放进去的,这样动火钵时坐在里面的人就不用动了。有热灰盖着的炭火既无烟又低温,躺在里面很是舒服。这是山里老人或有身份的人享受的标志,整天忙里忙外的大忙人是没这福份的。

火桶的用途不单是取暖。山里人干活很忙,一般中午没空做饭,常是清早多做一些饭菜,放在火桶里热着,收工回来就吃很方便。遇到阴雨天,干笋干菜也大多放在火桶里烤的。在火桶里熬的粥、煲的汤、炖的肉还特别好吃。火桶是山里人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蓑笠

唐代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个穿戴着蓑笠,不怕严寒、不怕孤独、高洁不俗的渔翁形象。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则形象地刻划了披蓑戴笠、不畏风雨,正辛勤劳作的农人形象。这些诗词,虽然颇有一种别样的诗情画意,但我们毕竟也从中联想到了雨雪的无情。千百年来,人们对付雨雪的用具就是蓑衣笠帽了。在江南编制蓑衣的材料主要是蓑草。在我少年时候,初秋季节,我常常满山遍野地寻找蓑衣草,蓑衣是用细麻绳编织的,分几片组合的。到了寒冬腊月农闲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织蓑衣。那时农民全靠蓑衣、笠帽遮雨。

徽州的蓑衣则是用棕树上的棕片编织的。用棕片织蓑衣遮雨不漏且经久耐用,其制作方法与江南大同小异,只是材料不同。

做笠帽,要选用毛竹,侧向劈成篾,通过箭门刮光,然后从顶开始编,放在笠帽模上成型,编成上下两片,夹入箬叶,上下两片合并,边上用竹篾扎成辫形帽圈,一只小小的箬帽,可要通过10多道工序而成。为了让这门传统而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不失传,山里一些青少年一般都要拜师学艺跟父母学会做笠帽,每家每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做笠帽。

蓑衣、笠帽如今已很难见到了,但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仍深深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砻臼

砻和臼是古老的加工大米的工具,如今已很难见到。我在50年代见过,那时将稻谷变成白米的艰难过程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砻是去掉稻壳的工具,形状象磨,是用木竹材料制成的。砻齿是用坚硬的杂木片分组排列起来的,木片之间填上黄泥固定,表面嵌以不足一公分的竹片。砻盘直径约70 公分左右,外围上下用竹篾打箍。砻分上下两扇。下扇架下枕着十字形方木段,中间树着一根圆木作直轴,下有四脚落地,砻齿朝上;上扇砻齿朝下,中间有漏斗形的圆筒,一扁形的横木穿过直径,两头伸出约15公分作砻手,上有圆孔,横木在圆心处有一轴孔套在下扇中间的长轴上。

砻臂,又称磨担,是砻谷的操手,呈“上”字形,但上字的短横与长横垂直,叫作砻臂钩,约一尺长,钩端直钉入指粗的铁杆,留寸多于外,砻谷时套在砻手的孔里,砻臂横木两端套上麻绳系在高处,人手扶横木推拉,砻盘快速旋转,谷与壳分离向四周纷纷洒下地面,用风车(扇车)扇去谷壳,再筛一筛便成糙米。扇出的谷壳为砻糠,又称粗糠,可作燃料用。

砻用长了,砻齿也会磨损,一般三五年就得修一次。专门从事制砻、修砻的工匠叫砻匠,属于木匠的一种。

砻稻的活不但有技术而且相当费力,非强劳力不能胜任。

糙米变成白米还需放在石臼里舂。臼是用一块坚硬的大石头凿成的,呈半球形,臼口约50公分。

舂米比砻稻更吃力。手握重几十斤的木柄石榔头高高举起,用力舂下,两人对舂时,一人一下,“嗨——嗨——”口里哼着号子,很有节奏。一臼也只四五十斤,至少也要舂上百次才能将米舂熟。再强的汉子也是汗流浃背,气喘唏嘘。

舂好后筛去米糠才成白米。米糠又称细糠,一般作饲料,人也可食。

过去种粮难,加工也这么难,可是历经千难万难的劳动者却很难吃上白米,只能过着半饥半饱,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如今那艰难的岁月和古老的砻臼一起成了历史。艰难的岁月是中华民族的遗憾,而古老的砻臼却是一种民族文化,有它不朽的历史功绩。

 

水车

 

龙骨水车古称翻车,据说是由东汉灵帝(公元168-189年)时宦官毕岚所创造,后经马钧改良,机件轻便,结构合理。千百年来龙骨水车一直流传沿用,直到60年代,在农村还能见到,这是古代一种最先进、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

这种水车主要由木链、水槽、刮板和车头、车架配套组成,节节木链似根根龙骨,因此得名龙骨车。提水时,将车架安放在河边,水槽下端水醋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链轮传动原理,四人(也有二、三人的)手扶车架横木,脚踏车头轱辘上的十字交叉木锤,车头菏叶轮旋转,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与水槽同阔,能顺着车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进行农用灌溉或排涝。这种水车的出现,对解决排灌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来我国人民又创制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

由于龙骨水车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所以能一代代流传下来。我记得五、六十年代龙骨水车还是农民抗旱排涝的主要工具。六十年代在徽州随处可见,直到改革开放,随着农用水泵的普遍使用,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种水车链轮传动、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却有着不朽的生命力。就拿我们见到的疏浚河道的斗式挖泥机,及在河里取沙的机械来说吧,那一只只回转挖泥挖沙的泥斗,就是从水车的提水翻板脱胎而来的。因此一看到挖泥机,人们就仿佛见到了古老的龙骨水车。

农民车水是很辛苦的,但苦中也有乐。年轻的男女同上一部车,肩并肩,手碰手,说说笑笑,它往往是谈情说爱,互相沟通的极好时机。

草鞋

 

草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在古代,国的时候就有了刘备卖草鞋的记载,在近代,更有红军穿着草鞋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

在现代都市人眼中草鞋已成了一种稀罕之物。 这种手工技术已经快渐渐失传了。如今有些地方将草鞋经过艺术包装打入旅游市场,大做其广告,说草鞋既可作为休闲鞋类,供室内外穿, 舒适,防潮,防滑,吸汗,还可起到足底按摩、护脚等多种功效.给人们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高级享受,不失为一种价廉而功效好的保健用品,又可作为室内装饰用。但是真正的草鞋已不多见了。

多亏上苍安排,让我比中年人早出世二十年,有机会体验了一段草鞋生活。在我少儿的记忆里,家乡的男女老少干活都是穿草鞋的,只有逢年过节或出门作客才偶而穿上布鞋。有时连作客也不离草鞋,我的老舅就是一例。他离我家有三十华里,他每次来都是穿着同样一双半新不旧的布鞋,一次我见他进门后将一个布兜朝墙角一塞,我以为有什么好吃的,解开一看是双草鞋,原来他是走到村口才换上布鞋的。

打草鞋是轻活,一般都是老弱妇幼的事。我那时年少力薄,出于父母的关爱,打草鞋的任务大半落在我身上。直到六十年代初我休假回家时还常帮父母打草鞋。

打草鞋的工具是草鞋耙,用杂木做的,呈丁字形,一尺宽的横木上装有五根寸长的木钉,很象耙子。丁字的竖向前,钩向下,钩住长板凳的一端。

打草鞋的材料一般用稻草,以糯稻草最好。先将稻草的枯叶去掉,系成捆,用木榔头舂砸使之变软。打草鞋先要搓好经绳,绳长随鞋的大小而定,一般以展开两臂长为准。搓好后将绳的中点插在绳两端的两股中间,呈剪刀环,继续搓到约三尺长,这是作鞋带用的。

编制时人骑坐在板凳上,将绳头系在腰间,将两个圆圈分两边套在草鞋耙的木钉上,取几根稻草拧紧编在四根经绳上,左右来回地编织,不断地添草,并在适当的部位作成鞋纽,便于穿鞋带。收口时将四根绳并成两根扎紧,再分两边穿在鞋纽上作鞋后跟。

讲究的草鞋也有用麻编制的。质量好的草鞋,式样合脚,穿着舒服,细密结实。

一般农家都要准备几双草鞋挂在墙壁上,以应急时之需。后人有挂草鞋可“避邪”之说,是取壁鞋之谐音而致。

千百年来不屈的中国农民穿着草鞋走过了艰难的岁月。在山道的石级上,在江边的堤坝上,留下了家乡儿女串串的草鞋脚印。如今草鞋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草鞋的精神不应失传。

 

餐具

徽州盛产木竹,古老的徽州山民靠山吃山,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住的是木屋,围个竹篱笆,家具也几乎全是木竹制的。这些大家都知道,可餐具也是木竹的,现在的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先说做饭,山里人很忙,干活一般离家远,中午没空回来做饭。他们的办法是,一大早煮一锅饭,煮到半熟时用竹笊篱将发开的米粒捞到饭蒸里,米汤里留些米粒继续煮成粥。早饭后将饭蒸放在锅里,靠灶堂里的炭火慢慢将饭煮熟,这样中午不管早迟回来就有饭吃。

吃剩余的饭放在一种用竹篾编制的饭箩里,上面有竹盖,挂在通风的地方不会坏。舀饭的饭勺也是竹子做的,盛小菜的碗和小孩吃饭碗也是用竹筒做的,这种碗掉下地不会打破。有一种用竹篾编制的盘子,可以盛大饼、馒头、鸡蛋之类的食品,用起来也较方便。

用来舀水的瓢也是竹筒做的,将竹筒中间钻个孔装根柄即可。

山里人家多用竹筒腌制辣椒、萝卜、干豆等家常菜。这种竹筒多半取两个竹节,将中间一节打通,上面做个竹盖。还有种小型的便与携带的精制的竹菜筒,上面有较严密的盖,还安有绳子可提。这种菜筒用途很大,山里人外出干活用它带菜,孩子上学读书也用它带菜,带的大多是黑腌菜之类,一筒菜可吃一个多星期。

外出干活带茶水的茶筒也是竹筒做的,它与菜筒略有不同,菜筒的口是敞开的,而茶筒的口是较封闭的,上面有个小孔,用木塞塞住,口上还有个便与饮水的嘴舌。

这些古老落后的餐具现在已不多见了,但它却是那年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克服困难的传统文化的遗存。

花轿

为了使婚礼有新意,小两口决定用最传统的迎亲方式举行婚礼——用花轿迎娶新娘。

用红红的大花轿把新娘子接进洞房,既新鲜喜庆又传统简朴,这种传统的婚俗于新世纪的第一天又在状元故里出现了。轿前一位少女高举着迎亲大红牌,轿后八人敲打着喜庆的锣鼓,八个轿夫抬着八仙大红轿,轿内新娘颤悠悠,乐滋滋。新郎身穿古装红袍,意气风发地领着身后的大花轿。在喧闹的锣鼓声中,大花轿走过大街穿小巷。这种传统的婚俗引起很多人兴奋和好奇,纷纷跑来围观,长长的迎亲队伍被夹在其中。沿路无数人追赶着看花轿,有的跑到迎亲队伍的前面,有的干脆弓腰侧身把目光投进花轿,想一睹新娘子的容貌。快到新郎家的时候,整个街道的人都出来了,道路差点被堵塞,年幼的孩子笑着闹着看新鲜,年长的人指着队伍连连称道:“以前结婚就是这个样。”连路过的车辆都纷纷放慢车速看个新鲜。

一位知情的老人边看边向人介绍说:这年头,能找到八个像他们这样会抬花轿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他们家在齐云山旅游区,他们经常为游客抬轿,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抬花轿的技术好,步调一致,个子也差不多,抬起来很平稳,能让人放心。八条好汉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把花轿安稳地抬到了新郎家。

 大家都夸赞这样娶亲的形式既特别又喜庆。老人说,按照传统,新娘坐花轿,新郎要骑白马,但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匹白马,很遗憾。同时也考虑到一旦马受惊脱缰狂奔,会影响交通,甚至会危及行人安全,所以只好让新郎坐着汽车去迎亲。

为了子女的婚事,我们双方的长辈很是费了一番心。我们想,中国人抬花轿迎亲的传统都有几千年了,也形成了独特的迎亲文化,不能因为现在发达了就把这个老传统忘记了。

 一名专业摄影师也专程赶来摄像。看到久违了的大花轿,他兴奋不已,用镜头把大花轿迎亲的喜事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并制成了光盘永久纪念。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新娘说,这点子是她出的,现在婚礼花样越来越多,而传统婚礼返朴归真,更让人记忆深刻。事隔多年,俩口子有时还把光盘拿出来播放,回味着美好的时刻。

200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