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7:53

通货膨胀的逻辑

(2010-10-28)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对于通货膨胀的内在逻辑,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但归根主要由如下几种:

  我们以2007年的通货膨胀来打比方,当时石油价格猛长,有人认为这种上涨是因为以中国和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经济迅猛增长,上游是工业社会的血液,所以有人认为正是中国和印度的需求推动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论;

  而有人则认为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因为石油价格上涨而造成的,这种说话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论;

  但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这纯属胡说八道,世界上不存在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货币多发了,他们认为这才是通货膨胀的本质,价格上涨只是其结果而已。跟奥地利学派持相近观点的是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的货币主义学派,该学派的一代宗师弗里德曼就一直认为通货膨胀只不过是一种典型的货币现象。

  但我个人的观点是,诚如罗伯特.希勒教授所指出的:世上的绝大多数的事件,我们都找不到简单的起因。当这些事件朝着极限方向发展时,就像2008年引发的大危机一样,通常是因为一大堆因素的积合,其中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更接近事实真相的是,危机是多种多样的因素——重要的和次要的,间接的和直接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那些寻求科学精确性的人来说,这一模棱两可的说法难以令人满意,而且要确定和分离出那些诱发因素是极为困难的。但正如同希勒教授所感叹的:“不幸的是,这恰好是事件的本质。”

  也正是基于此,我个人认为通货膨胀的产生不是某一单一原因的结果,而应该是多种原因的集合,但在这几种解释中,我更接近于货币现象论,成本的上升本身只应该是货币发行过多的结果,譬如我们今天的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到80美元一桶了,照目前的走势最后上涨到180美元都有可能,但我们又环顾世界经济,我们发现事实上当前经济虽然回暖复苏,但经济还远没有到达2007年的水平,但原油价格却逼近了,所以需求拉动并不足以解释。同样,国际原材料价格普遍偏低和人力成本比较2007年远要低,当前原油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也远应该比2007年低,但为什么原油价格却逼近2007年水平呢,显然成本推动型更不具有说服力,那么合理的解释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本身的购买平价贬值,而导致原油价格走高,当原油价格被拉升上来后,它又的确以上游原材料成本形式传导给其他行业,从而形成通货膨胀。

  那么其内在的逻辑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认为还在于错误的货币政策。

  当政府对市场进行货币干预,这将直接导致银行对商业信贷的扩张。诚如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解释的,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人们总会把一些货币花费在消费领域,剩下的被储蓄起来,也可以被用来投资到高级的资本生产和其他不同级别的生产中。

  但消费与储蓄或者投资的比例是由人们的时间偏好决定的,时间偏好也就是人们对现在的满意程度与对将来的满意程度的比值。人们越是不喜欢现在,那么他们的时间偏好值也就越低,这样纯利率也就越低,纯利率是由社会中的所有个人的时间偏好决定的。投资与消费的比值较高可以反映出时间偏好较低,这时,生产结构以及资本结构被扩大了。另一方面,时间偏好较高,纯利率就较高,而投资与消费的比值也就降低了。市场中最后的利率是由纯利率加上或者减去企业风险和购买力成分而得出的。企业风险的变动程度引出了一系列利率,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利率,而购买力成分则是每一单位货币所体现的购买力的变动,同时它也体现了企业家在价格变动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纯利率。这一利率首先体现在“自然利率”上或者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变动的“利润率”,这个变动的利率通过信贷市场的利率得以体现,信贷市场的利率就是由变动的利润率决定的。

  那么,当银行印刷出新的货币并把它投向商业领域,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毋庸置疑,新的货币会流入到信贷市场并因此而降低信贷利率。商人被银行的通货膨胀所误导,以为储蓄资金的供给要高于它实际的数量。这种货币供给突然大量增加,但基于人们的储蓄诉求和传导时滞影响,在短期内,货币需求增长难以传递到总需求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产量和价格上升,也就是因为V这个变量的影响,在短期内QP将严重滞后于M。这也就决定了,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很难在短期内上升。为了让货币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假定银行存款利率和风险资产预期收益和风险偏好短期内都没有变化),只有通过风险资产价格P上升带来的风险资产收益率下降才能让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储蓄资金增加,商人会对“更为长期的生产过程”进行投资,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级生产领域”,那些远离消费者的生产领域,商人拿着他们新得来的资金,抬高了资本价格和其他生产资料价格,这就促使投资由“低级”(接近消费者)的生产领域向“高级”(离消费者最远)的生产领域转移——从消费品行业向资本商品行业转移。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供给增长带动总需求上升,实体经济中的产量和价格上升,交易功能的货币需求上升。为了让货币市场(同时也是风险资产市场)恢复均衡,需要风险资产价格下降减少货币需求,进而满足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

  总之,商人受到银行信贷膨胀的误导,对高级的资本商品进行过度投资,而这类商品的生产要得以顺利维持,就必须伴随着较低的时间偏好以及大量的储蓄与投资;一旦通货膨胀渗透到大多数人民生活中,旧有的消费——投资比例就被重新确立起来,同时对较高层生产领域的商业投资就显得多余而浪费。商人由于受到信贷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由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所以,“繁荣”中充斥了浪费而错误的投资。正是在这个时期里,人们犯下了许多错误,而这应归咎于信贷扩张扰乱了自由市场。当消费者重新确立了符合他们要求的消费——投资比例,银行信贷扩张停止,繁荣也随之停止,“危机”也就不期而至了。

  当然从供需角度来说,需求拉动会造成通货膨胀也是客观存在的,譬如石油,我们知道石油是工业社会的血液。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的是,石油具有不可再生性,用一点少一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却需要更多的石油,自然也就形成了供需的不平衡,当需大于供,那么物价自然上涨。这个时候人们的消费就应该转移,从而使供需再度平衡,但问题是石油这个东西短期内却很难找到相应的替代品,转移也就根本做不到。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这种昂贵的工业社会的血液自然又以成本的形式将通货膨胀传导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韩和元《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