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国学(肖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47:45
          作者:北师大教授   肖川

    什么是“国学”?在网上搜索一下,有如下一段文字:“这在学术界存在着若干不同的观点。章太炎先生称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术,吴宓先生称之为中国学术的总体,张岱年先生界定为中国学术的简称,曹伯韩先生认为,国学的范围是指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还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说法:钱穆先生曾经条析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统、事统和学统,亦即为人、做事、治学的三大传统”。
  最近某个网站搞了个调查,其名目叫做“作为中国人,你离国学有多远?”在这个大名目的下面,有许多冠冕堂皇的问题。比如,你是不是喜欢并且经常看《论语》、《孟子》;你还能完整背诵多少首古典诗词之类。

  有论者指出:“‘国学’是个很牛皮烘烘的大词,很容易让人肃然起敬。但是在这个越来越多元的社会,所谓国学,对于少数人来说是讨生活的饭碗,对于多数人来说,则不过是找乐子的一种而已。”我看这种说法是过于温柔敦厚了。

  也有论者指出:“所谓‘国学’,其实就是那些中国曾经独有而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当然‘大人先生们’会剔除掉一些他们不喜欢的玩意,比如小脚和麻将。但是你如果认真地问他们,为什么书法诗词是国学,而小脚麻将不是?则他们一定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在我看来仍然温柔有余,犀利不足。
  我对所谓的“国学”素来是抱不以为然的态度的。一些人在国学的幌子下起哄,其实是有着他们各自的算盘的,大多是假国学之名以谋利。因为他们既不敢正视现实,也无力去经营理论,只好逃到故纸堆里去讨生活,并乔装打扮一番以什么鸟“国学大师”欺世盗名。在过去几千年的专制社会里,人们连说真话的权利都被剥夺殆尽,统治者从来就不讲理,还能有什么学呢?我们的先民为了能在残酷的世界中活下去,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总得想些法子,暂时做稳奴隶的时候也得找些乐子。如果一定要将这些“法子”和“乐子”之类的鸡零狗碎的东西称为“国学”的话,我敢肯定不论如何地将其光大,既不能培育出一个智慧的民族,也不能培育出一个道德的民族。这已为历史所一再地证明。
  更为重要的是,所谓“国学”,大多是些经验感悟的东西,而缺乏充分而严格的论证,这是思维方式上的严重缺陷,这也使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因此,渲染国学的魅力,夸大国学的价值,明明是一片腐蚀性极强的烂泥塘,非要说成是滋生和养育民族文化的沃土,不是浅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后者既可能有政治上的,也可能有商业上的。呼唤一些人早日从自欺欺人的迷梦中走出来,也是一种思想启蒙。

  一些人从《论语》中断章取义的阐发精微义理,仿佛古圣先贤智慧无边,此等人不仅无聊而且可耻。《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讲“孝道”的人,也不太可能“犯上”,这两者之间的确会存在着高相关。但如果这个“上”是“昏君”、“暴君”、“酷吏”、“贪官”,难道也只能俯首听命吗?更何况讲孝道,并不是出于对亲情的珍视,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是因为“不会犯上”,有利于维护现存的统治秩序,这些出发点本身就有问题。《论语》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替统治者鸣锣开道、摇旗呐喊的东西,虽不乏真理性的认识,但整个思想守成有余,拓新不足还在其次,最严重的问题是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维护。
  同样,要从汗牛充栋、卷帙浩繁的文献中寻找几句古人说过的振奋人心话当然也不难,诸如“刚健有为”、“民贵君轻”等等,但自然经济和专制政治之下的一点鸡零狗碎的东西在复杂的现代社会就如同杯水车薪。怎样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怎样对权力进行制衡,西方从洛克,经卢梭,到当代的罗尔斯,进行过细致、系统的思考。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今天应该高度重视的思想遗产。
  我们今天倡导的应该是契约精神、商谈伦理,是对具体个人的尊重,是对公民生命尊严的守护。建立起公平、公正而富有效率的制度以及对于这种制度的敬畏、落实与履行,以便养成现代公民的人格,而不是什么“民族精神”,什么“文化血脉”这些虚妄的东西。近代以来的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就足以证明过去那些东西对于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是于事无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