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05:00

一、音

  董:  ㄉㄨㄥˇ  dǒng  多动切,上,董韵,端。东部。二、构造  “董”为形声字,篆文従“艹”,童声,隶变后楷书作“蕫”,俗作“董”,改为重声。非为说文部首,古书常归于“艹”部。现今归于“艹”部。  当“艹”作部首时,笔划数:15画。  当“艹”作部首时,笔划数:12画(或作13画),笔顺编号:122312511211。  《说文》“董”作“蕫”。段玉裁注:“亦作董。古童、董通用。”《英雄记》:“(东汉董卓)时有谣言曰:‘千里草,何青青。’”《后汉书·志》:“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案千里草为董。”可见自东汉始,“蕫”已经冩作“董”。《元和姓篡》载:东汉有循吏童恢,字汉宗,琅邪姑幕(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人;童恢实姓董,汉隶写“董”作“蕫”,“蕫”乃“董”之古字也。备考:又作“堇” 四、释义(一)本义  《释文》:“董,本或作蕫。”“董”本义为“薡董”,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长苞香蒲;一说为藕根。  ①草名。即薡蕫,蘱之别名。又名长苞香蒲。《说文·艹部》:“蕫,鼎蕫也。”又作“薡蕫。”《尔雅·释草》:“蘱,鼎蕫。”郭璞注:“似蒲而细”。  ②藕根。《说文解字》:“蕫,杜林曰藕根。”后借为“督”,香蒲与藕根皆中空,故凡従“董”取义的字皆与“通达”等义有关。(二)演变  ③督察;监督;管理。传:“董,督也。”  例句: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  ●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三国志·魏书·夏侯玄傅》  ●肃肃荆王,董我三军。——晋陆机《汉髙祖功臣颂》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仁,貌恭而心不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董其成;董理。  ④正,持正。《尔雅·释诂》:“董,正也。”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晊有高才,郭林宗、朱公叔等皆为友,李膺、王畅称其有干国器,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后汉书·岑晊传》  ●整我皇纲,董此不虔(虔:敬)。——《后汉书·髙彪传》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⑤深藏,深固。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董,谓深藏之。”  ●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史记·扁鹊仓公列傅》  ⑥主持;主管。如:董成(主持和谈)  ⑦统率。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⑧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阳处父至自温,改搜于董,易中军。——《左传·文公六年》  ⑨古国名。一为豢龙氏董国,舜封董父于董国,灭于夏。在今山西闻喜东北礼龙镇。一为昆吾氏董国,夏殷诸侯国,都定陶,灭于周。在今山东菏泽定陶东北。  ●董泽之蒲,可胜既乎?——《左传·宣公十三年》  ●闻喜有董池陂,古董泽。所言是此也。——《后汉书·郡国志》  ⑩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五、组字  董,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香蒲与藕根皆中空,故凡従“董”取义的字皆与“通达”等义有关。  以“董”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懂”。六、组词  【董成】主持和谈。  ●《左传·标公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董督】督察。  ●《三国志·蜀书·刘备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三军,奉辞于外。”  ●《吴书·孙皎传》:“二者尚不能知,安可~~在远,御寇济难乎?”  【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裴注三国志·魏书·王凌》:“仆久忝朝恩,历试无效,统御戎马,董齐东夏”  ●《裴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宋史·列传·高丽》:“今已董齐师旅,殄灭妖氛。”  【董摄】督察整顿。  ●《魏书·列传·李崇》:“使君受委一方,董摄万里,而经略大事,不与国士图之。”   ●《晋书·列传·陆机》:“直以机计虑浅近,不能董摄群帅,致果杀敌,进退之间,事有疑似,故令圣鉴未察其实耳。”  【董统】督察纲纪。  ●《清史稿·志》:“太祖肇基东土,国俗淳壹,事简职专,置八旗总管大臣、佐管大臣董统军旅。”  ●《后汉书·袁绍》:“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  ●《晋书·列传·王羲之》:“当董统之任而败丧至此,恐阖朝群贤未有与人分其谤者。”  【董役】正其事理。  《宋史·志·河渠》:“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  《宋史·志·地理》:“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  【董正】监督纠正。  ●《尚书·周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晋书·列传·丁绍》:“绍自以为才足为物雄,当官莅政,每事克举,视天下之事若运于掌握,遂慨然有董正四海之志矣。”  ●《晋书·列传·刘伯正》:“乞以愿治之心而急董正治官之图,以勤政之思而严察计吏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