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6:02

释“董”

董氏文化 2008-04-20 01:42:24  董金荣

 

一、音

董:

ㄉㄨㄥˇ

dǒng

多動切,上,董韻,端。東部。

二、字形

“董”字之書冩:

金石

三、構造

“董”爲形聲字,篆文従“艸”,童聲,隸變後楷書作“蕫”,俗作“董”,改爲重聲。非爲説文部首,古書常歸於“艸”部。現今歸於“艹”部。

當“艸”作部首時,筆劃數:15畫。

當“艹”作部首時,筆劃數:12畫(或作13畫),筆順編號:122312511211。

四、“董”與“蕫”

《説文》“董”作“蕫”。段玉裁注:“亦作董。古童、董通用。”《英雄記》:“(東漢董卓)時有謠言曰:‘千里草,何青青。’”《後漢書·志》:“獻帝踐祚之初,京都童謠曰:‘千里草,何青青。’……。案千里草為董。”可見自東漢始,“蕫”已經冩作“董”。《元和姓篡》載:東漢有循吏童恢,字漢宗,琅邪姑幕(西漢置,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市西北)人;童恢實姓董,漢隸寫“董”作“蕫”,“蕫”乃“董”之古字也。備考:又作“堇”

 五、釋義

(一)本義

《釋文》:“董,本或作蕫。”“董”本義爲“薡董”,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長苞香蒲;一説爲藕根。

①草名。即薡蕫,蘱之別名。又名長苞香蒲。《説文·艸部》:“蕫,鼎蕫也。”又作“薡蕫。”《爾雅·釋草》:“蘱,鼎蕫。”郭璞注:“似蒲而細”。

②藕根。《説文解字》:“蕫,杜林曰藕根。”

後借爲“督”,香蒲與藕根皆中空,故凡従“董”取義的字皆與“通達”等義有關。

(二)演變

③督察;監督;管理。傳:“董,督也。”

例句:

●董之用威。——《書·大禹謨》

●告之以文辭,董之以武師——《左傳·昭公十年》

●董逋逃。——《左傳·文公六年》

●懼宰官之不修,立監牧以董之。——《三國志·魏書·夏侯玄傅》

●肅肅荊王,董我三軍。——晉陸機《漢髙祖功臣頌》

●出則監察而董是非。——《後漢書·陳忠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仁,貌恭而心不服。——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董其成;董理。

④正,持正。《爾雅·釋詁》:“董,正也。”

●隨人使少師董成。——《左傳·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擇之。——《左傳·昭公三年》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晊有高才,郭林宗、朱公叔等皆為友,李膺、王暢稱其有幹國器,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後漢書·岑晊傳》

●整我皇綱,董此不虔(虔:敬)。——《後漢書·髙彪傳》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齊(征伐之使歸一統)

⑤深藏,深固。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董,謂深藏之。”

●年六十已上,氣當大董——《史記·扁鵲倉公列傅》

⑥主持;主管。如:董成(主持和談)

⑦統率。如:董一(統一主持;一統);董率(董帥。統率;領導);董督(統率)

⑧古地名。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萬榮縣境。

●陽處父至自溫,改蒐於董,易中軍。——《左傳·文公六年》

⑨古國名。一爲豢龍氏董國,舜封董父於董國,滅於夏。在今山西聞喜東北禮龍鎮。一爲昆吾氏董國,夏殷諸侯國,都定陶,滅於周。在今山東菏澤定陶東北。

●董澤之蒲,可勝既乎?——《左傳·宣公十三年》

●聞喜有董池陂,古董澤。所言是此也。——《後漢書·郡國志》

⑩董事(某些企業、學校的資產所有者推舉出來代表自己監督和主持業務的人)。

六、組字

董,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香蒲與藕根皆中空,故凡従“董”取義的字皆與“通達”等義有關。

以“董”作聲兼義符的字有“懂”。

七、組詞

【董成】主持和談。

●《左傳·標公六年》:“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隨人使少師董成。”

【董督】督察。

●《三國志·蜀書·劉備傳》:“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三軍,奉辭於外。”

●《吳書·孫皎傳》:“二者尚不能知,安可~~在遠,御寇濟難乎?”

【董齐】征伐之使歸一統。

●《裴注三国志·魏書·王凌》:“仆久忝朝恩,历试无效,统御戎马,董齐东夏”

●《裴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宋史·列传·高丽》:“今已董齐师旅,殄灭妖氛。”

【董摄】督察整頓。

●《魏书·列传·李崇》:“使君受委一方,董摄万里,而经略大事,不与国士图之。”

●《晋书·列传·陆机》:“直以机计虑浅近,不能董摄群帅,致果杀敌,进退之间,事有疑似,故令圣鉴未察其实耳。”

【董統】督察綱紀。

●《清史稿·志》:“太祖肇基東土,國俗淳壹,事簡職專,置八旗總管大臣、佐管大臣董統軍旅。”

●《後漢書·袁紹》:“幕府董統鷹揚,埽夷凶逆。”

●《晉書·列傳·王羲之》:“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

【董役】正其事理。

《宋史·志·河渠》:“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

《宋史·志·地理》:“择良工於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

【董正】監督糾正。

●《尚書·周書·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歸於宗周,董正治官。”

●《晉書·列傳·丁紹》:“紹自以為才足為物雄,當官蒞政,每事克舉,視天下之事若運於掌握,遂慨然有董正四海之志矣。”

●《晉書·列傳·劉伯正》:“乞以願治之心而急董正治官之圖,以勤政之思而嚴察計吏之法”